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中国高压力、大口径、长距离X80管线钢埋地管道建设的迅猛发展,应力腐蚀开裂(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SCC)风险开始严重威胁管道服役安全。针对土壤环境中X80管线钢SCC关键影响因素,首先分析了交流杂散电流对X80管线钢SCC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提出交流电与弹性应力具有协同作用,可共同促进X80管线钢的阳极溶解,并破坏钢表面致密腐蚀产物膜的状态,从而加速腐蚀。其次,综述了土壤环境中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SRB)致管线钢SCC机理的研究现状,提出X80管线钢微生物致裂机理主要与细菌的生理活性、代谢产物、生物膜的形成有关。最后,提出了SRB作用下X80管线钢阴极保护电位选择的建议,同时建议将微生物因素纳入管线钢SCC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可为中国高强管线钢管道设计及安全服役提供理论基础。(图2,参46)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管道内腐蚀直接评价是一种重要的管道内腐蚀评估手段,为了提高内腐蚀直接评价方法的适用性与准确性,采用电化学测试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CO2电化学腐蚀及管内颗粒冲蚀对管道内腐蚀的影响,并分析管道倾角与持液率对电化学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气管道中电化学腐蚀对管道内腐蚀的影响远大于颗粒冲蚀的影响,颗粒冲刷作用可加速电化学...  相似文献   

3.
针对X80管线钢研发与应用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影响X80管线钢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进展以及发展X80钢管道面临的技术挑战。详细分析了X80管线钢的冶金特征与组织结构,概述了X80管线钢的焊接工艺、焊接冶金学特征及性能,总结了X80管线钢的机械性能和力学特征。具体讨论了X80管线钢在服役环境中的失效机制,包括腐蚀、氢致开裂、焊缝区失效、应变失效等,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发展X80钢管道需要克服的技术挑战,以保障油气安全、高效输送以及能源管道的可持续发展。(图1,表8,参86)  相似文献   

4.
在石油天然气的管道建设中,腐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电化学腐蚀是造成管道腐蚀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会使管道发生点蚀,从而造成管道的泄漏,严重影响油气管道的正常运营。本文介绍了电化学腐蚀的定义、机理及防护措施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内长输油气管道的建设和发展,适用于地震断裂带等大应变地区的高强度抗大变形管线钢得到有效开发和应用。基于目前国内对抗大变形管线钢的研究成果,分析和总结了抗大变形管线钢的设计基础(拉伸应变、压缩应变)和典型特点(双相组织、低的屈强比、高的均匀延伸率和形变强化指数、典型的拱顶型应力-应变曲线),从轧制工艺、化学成分、组织性能、焊接工艺、腐蚀性能等方面分别探讨了抗大变形管线钢的研究进展及其影响因素,概述了目前国内相关标准要求、钢厂和钢管厂加工制造水平以及抗大变形管线钢的研究应用现状,研究成果有利于抗大变形管线钢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化学技术和失重法研究了管线钢在两种碳酸盐溶液中的交流杂散电流腐蚀行为。在稀/浓两种碳酸盐溶液中,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管线钢的极化行为表现为极化曲线发生电流振荡现象,振荡幅度随交流电流密度与直流电流密度的比值增大而增大,在腐蚀电位±100mV附近振荡最为显著。腐蚀失重实验结果表明:当交流杂散电流密度为0~20A/m^2时,发生均匀腐蚀且速率较小;当交流杂散电流密度为20~100A/m^2(浓碳酸盐溶液)或20~200A/m^2(稀碳酸盐溶液)时,发生均匀腐蚀且速率增大;当交流杂散电流密度为200~500A/m^2(浓碳酸盐溶液)或大于500A/m^2(稀碳酸盐溶液)时,发生局部点蚀。交流杂散电流造成的腐蚀量约为相同直流杂散电流造成腐蚀量的1%。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油气管道在湿硫化氢环境中的材质适应性,通过硫化氢腐蚀模拟试验研究了L245管线钢在高含硫化氢环境下的氢损伤行为。试验研究表明:在高含硫化氢环境中,L245材料的均匀腐蚀速率并不高,最大腐蚀速率不超过0.045 mm/a,主要失效形式是氢鼓泡和应力腐蚀开裂(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SCC),当硫化氢的质量浓度超过8 000 mg/L时,应加强对设备设施的检测,或提高设备的材料等级,提前采取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雅克拉凝析气含CO2高,流速快、强冲刷流体流动造成管道严重腐蚀的现象,对Waard公式和Predict 4两种腐蚀预测模型进行了实例计算与分析,提出了不同模型计算结果所反映的腐蚀状态、腐蚀行为和腐蚀趋势,探讨了在役管道和新建管道两种腐蚀防治对策,通过对比优选制定了雅克拉气田集输管道较为可行的防腐对策.  相似文献   

9.
X60管线钢在盐碱性土壤中的腐蚀行为与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土壤性质检测,室内模拟实验,实际管道防腐层绝缘性测试、杂散电流测试,爆管处腐蚀形貌比较,管道埋地实际状况分析,研究了X60管线钢在黄河下游冲击平原土壤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黄河下游冲击平原土壤具有强碱、高含盐(主要为高NaCl)、高腐蚀性质;X60管线钢均匀腐蚀轻微,但会发生严重的坑腐蚀,腐蚀过程是:X60管线钢在水含量高甚至饱和的高含NaCl土壤中发生Fe氧化腐蚀反应,钢表面先形成含水FeOOH内腐蚀产物膜,腐蚀产物膜虽对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因Cl-渗入内腐蚀产物膜产生局部破坏,导致严重的坑腐蚀,并可能发展为爆管破坏.  相似文献   

10.
结合高性能油气输送管的发展方向,分别介绍了超高强度钢管、低温环境用钢管、腐蚀环境用管、大应变钢管以及深海油气开发用钢管的需求、成分与力学性能要求、国内外研发与工程应用情况等。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我国高性能油气输送管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尚有一定差距,建议国内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不断提升超高强度钢管、大应变钢管及深海油气开发用钢管的性能稳定性,并研究解决低温环境用钢管韧性指标的确定以及腐蚀环境用管的材料选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气田开发中管内CO2腐蚀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姚晓  冯玉军 《油气储运》1996,15(2):12-18
在天然气的开发、加工利用过程中,管道遭受腐蚀是常见的现象,其中CO2腐蚀占有相当数量,针对管道内CO2腐蚀问题,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挪威能源技术协会(IFE)对CO2腐蚀的研究成果,分析单相及多相流中的CO2腐蚀机理及腐蚀特征,将腐蚀分为均匀腐蚀、坑点腐蚀、冲刷腐蚀,并指出影响CO2腐蚀的PH值、温度、CO2分压、Fe^2+浓度、流速、Cl^-浓度、水物、H2S含量等诸多因素。对CO  相似文献   

12.
随着长距离输电工程的发展,杂散电流引起的埋地油气管道电化学腐蚀日趋严重,其中高压直流(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输电系统的接地流干扰将在管道防腐涂层缺陷处导致严重的电化学腐蚀,威胁管道运行安全。通过COMSOL软件对靠近接地极的埋地管道沿线杂散电流密度分布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各干扰参数(管道与HVDC系统电缆夹角、接地流、土壤电导率、与接地极距离、管道半径)对管道沿线杂散电流密度分布及干扰腐蚀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管道与任一接地极距离小于5 km时,干扰腐蚀显著增强;管道与电缆夹角为0°时,干扰腐蚀最为严重;其余参数对管道干扰腐蚀均具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管道干扰防护及维修检测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图7,表2,参21)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实际服役状况,分析了土壤运动(冻胀与解冻沉降)对管道结构完整性的影响以及基于管体结构-土壤弹簧模型在确定管-土交互作用方面的局限性,即非线性、大应变与多轴加载评估的保守性、土壤本构模拟与真实状况的偏离,建议发展新型多模块耦合集成技术确定土壤运动产生的机械效应。明确了X80高强管线钢在服役条件下发生应变时效及其导致管线钢(尤其是焊缝区)材料韧性和止裂能力的降低,建议使用时效活化能与等效时效时间模拟、评估管线钢在漫长服役过程中发生应变时效的敏感性,并建立相应的理论基础。此外,详细分析3种常见的管道缺陷(机械损伤、腐蚀缺陷、裂纹)对管道完整性影响的评估技术现状。针对高压、大口径、高强钢天然气管道(特别是焊接金属与热影响区)在地质不稳定地区的材料韧性、裂纹扩展以及止裂能力开展实验与评价技术,建立精确的多物理场协同作用下的管道缺陷评估模型,是当前的国际性技术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力保障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以及相关油气管道的长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4.
我国油气储运相关技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关中原 《油气储运》2012,31(1):1-7,81
系统梳理了我国油气储运相关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需要重点关注的其他热点问题。对于油气管道完整性和失效控制技术,强调了失效控制的理念及其与完整性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对于热油管道流动保障技术,介绍了蜡沉积、原油流动特性及停输再启动等研究成果;对于冷热原油交替输送技术,介绍了热力影响因素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成果;对于多相混输技术,介绍了各种多相体系数值模拟的研究成果;对于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控制技术,介绍了混油切割方法、混油质量分数模型及混油界面在线跟踪等研究成果;对于腐蚀控制技术,介绍了阴极保护系统数值模拟、杂散电流腐蚀、油流携水等研究成果;对于化学添加剂技术,介绍了复合纳米材料、油品减阻剂、天然气减阻剂等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CO2、H2S对油气管道内腐蚀影响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宏波  王书淼  高铸  康焯  邵勇 《油气储运》2007,26(12):43-46
介绍了单相流和多相流CO2腐蚀反应机理,研究了H2S电化学腐蚀和H2S应力腐蚀开裂(SSCC)反应条件及作用机制。测试了不同CO2含量对几种材料腐蚀速率的影响,给出了腐蚀反应速率曲线,分析了CO2对油气管道内腐蚀的影响规律。使用N80钢试样,在高温高压釜中进行测试,得出了不同H2S浓度下N80钢的腐蚀规律。  相似文献   

16.
穴蚀虽然是局部性破坏,但对湿式缸套寿命影响很大,有的缸套在其内壁磨损未到极限时,就因外壁穴蚀而需修理或更换。穴蚀是由空泡腐蚀、电化学腐蚀和其他腐蚀(化学腐蚀、冲刷腐蚀等)综合作用引起的。产生穴蚀的因素很多,冷却水为其主要因素之一。一、冷动水对缸套穴蚀的影响1.冷却水温度水温高,溶解于水中的空气容易形成空泡而发生穴蚀,但水温高又使溶解于水中的空气量减少,而不易产生空泡,较高的水温容易形成蒸气,在缸套的周围形成"气垫",对空泡破裂产生的冲击力起缓冲作用,而使穴蚀减轻。通过试验发现,水温在40~60℃时穴蚀最严重,高于或低于此温度都将使穴蚀减轻。  相似文献   

17.
赵新伟  张广利  张良  罗金恒  于美 《油气储运》2014,(11):1152-1158
在模拟近中性p H土壤腐蚀环境的NS4溶液中,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SSRT)试验、电化学极化和SEM观察,研究了外加阴极极化电位对X80管线钢近中性p H土壤应力腐蚀开裂(SCC)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X80管线钢在近中性p H土壤环境中SCC敏感性较高,开裂模式为穿晶SCC;SCC机制随外加阴极极化电位不同而改变,外加阴极极化电位高于-900 m V时,SCC受阳极溶解和氢脆混合控制,外加阴极极化电位低于-900 m V时,SCC为氢脆控制;随着外加电位负向增加,慢拉伸试样的断面收缩率、延伸率和断裂时间降低,SCC敏感性增加,在实际管道阴极保护工程中要避免过保护。  相似文献   

18.
影响池塘养殖水体溶解氧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影响池塘养殖水体溶解氧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浮游藻类的光合作用、空气扩散作用、水体呼吸作用和底质呼吸作用。分析透明度与池塘上下层水体溶解氧水平的关系以及空气扩散进入水体的影响因素。水体呼吸作用即水体中浮游生物、细菌呼吸消耗氧气是溶解氧消耗的主要去向。详细分析池塘底泥层次以及底泥对池塘中溶解氧浓度和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油气管道腐蚀作用机理复杂,诸多因素存在模糊性与相互关联性,对管道腐蚀速率的有效预测存在一定困难。运用具有处理线性和非线性因素能力的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对油气管道腐蚀进行建模,并引入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组合模型的残差进行修正,以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将所建模型应用于某油气管道腐蚀速率的预测中,结果表明:所建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在对油气管道进行腐蚀预测时,既充分考虑到了原始数据的线性因素,又考虑了其非线性因素,预测效果较好,同时适用于解决其他复杂腐蚀体系的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腐蚀问题一向为学界关注的重点,其原因复杂,相互耦合因素众多。从鱼骨图分析入手,逐条分析出造成混凝土腐蚀原因及其主次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影响过程。在鱼骨图基础上,最终找出影响混凝土腐蚀的众多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