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省樱桃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引起甘肃省樱桃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为该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采自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的樱桃黑斑病叶片为材料,用组织分离法对致病菌分离,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结果】从发病叶片中分离得到9株分离物,经致病性测定,分离物TYY2、TYY6和TYY9有致病性,且与田间发病症状基本一致。利用过敏原基因(Alta1)、钙调蛋白基因(CAL)和质膜腺苷三磷酸基因(ATPase)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序列分析表明TYY2菌株与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同源性分别为99.15%(登录号:MG199093)、98.75%(登录号:MG925123)和99.23%(登录号:MH492681),且在系统发育树上聚在一起;TYY6菌株与细极链格孢(A. tenuissima)同源性分别为99.73%(登录号:KY561842)、99.72%(登录号:MG925159)和99.92%(登录号:MF073265),且在系统发育树上聚在一起;TYY9菌株与交链格孢(A. alternata)同源性分别为100.00%(登录号:MG199093)、100.00%(登录号:KJ920975)和99.49%(登录号:MG736305),且在系统发育树上聚在一起。【结论】根据TYY2、TYY6和TYY9菌株的形态特征和基因序列鉴定结果,将樱桃黑斑病病原菌TYY2和TYY9菌株鉴定为交链格孢(A. alternata),TYY6鉴定为细极链格孢(A. tenuissima),为国内首次报道细极链格孢引起樱桃黑斑病。  相似文献   

2.
石良红  赵兰勇  吴迪  王玉  姜琳  杨暖 《园艺学报》2015,42(3):585-590
牡丹黑斑病的致病菌尚不明确。通过对泰安地区的牡丹病叶进行组织分离,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形态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利用Mega5软件对链格孢属的22个种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进一步明确其分类地位。结果表明:该病致病菌ITS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Alternaria alternata、A. tenuissima、A. metachromatica相似性均为100%,利用DNAMAN软件对核苷酸一致性进行比较,发现样品菌株与A. alternata的一致性最高,结合形态学方法鉴定该病致病菌为链格孢A. alternata(GenBank登录号为:KJ682317)。回接鉴定后分离得到的菌株,菌饼刺伤接种的病叶与无伤接种的病叶均发病,但刺伤叶片病斑扩展快。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同仁市黄果梨种植产业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近几年,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黄果梨黑斑病的发生日益严重,对当地的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本研究从病组织中分离到2株真菌,经科赫法则验证全部为引起黄果梨黑斑病的病原物,且其形态学均一致,选取代表性菌株基于形态、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系统发育树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交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因此,引发青海少同仁市黄果梨黑斑病的病原菌为交链格孢(A.alternata)。本研究为青海省同仁市黄果梨黑斑病的有效防控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芍药红斑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东菏泽和泰安两地感病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植株的叶片上进行了红斑病病原分离纯化和致病力检测,并对致病菌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及rDNA-ITS 序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病样组织中可分离到两种疑似病原菌,分离比例为4.8︰1,初步鉴定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细极链格孢(A. tenuissima)。进一步rDNA-ITS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病原菌5.8S rDNA及其两侧ITS区序列分别与GenBank中序列号为KF380822.1、HM467832.1的同源性最高,均为99%,由此确定两种病原菌分别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细极链格孢A. tenuissima,其序列已在GenBank登录,登录号分别为KR912224和KR912225。因此,确定山东省芍药红斑病是由链格孢A. alternata和细极链格孢A. tenuissima两种病原菌引起的复合侵染。  相似文献   

5.
黑斑病是大白菜重要病害之一,常对大白菜田间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为明确引起贵州省六盘水地区大白菜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采用稀释涂布法从六盘水地区4个种植点大白菜黑斑病病样上分离到4个菌株。基于形态学和ITS、Alt-a1、tef-1多基因序列分析,4个菌株的鉴定结果均为芸薹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病原菌最适培养基为PDA,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和蛋白胨,最适碳源为葡萄糖;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最适温度均为25 ℃,菌丝生长最佳pH值为7;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5 ℃下处理10 min。  相似文献   

6.
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库尔勒香梨果萼黑斑病病样进行病原菌分离,依据科赫氏法则进行病原菌田间致病性测定,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结合形态学鉴定确定病原菌及其分类学地位。田间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链格孢属菌株为致病菌株,利用真菌通用引物进行致病菌株保守基因(ITS、GPD和EF-1α)PCR扩增及测序,获得序列Gen Bank数据库登录号为KU145269、KU145271、KU145273。根据田间致病性、形态学观察以及保守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确定库尔勒香梨果萼黑斑病病原为链格孢属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相似文献   

7.
A lternaria属所致的西瓜叶枯病( A.cucumeina)、褐斑病(A.alternata)和褐点病(A.tenuissima)是浙江省西瓜上3种新病害,其中叶枯病已成为常年西瓜稳产、高产的一大障碍。现将病害的症状、病原形态、初侵染来源及药剂试验等的研究结果简报如下。 一、症状及病原 (一)西瓜叶枯病叶受害,初为水渍状小斑,后扩大成圆形或近圆形的褐斑,边缘略隆起,界限清楚,具明显或不明显的轮纹,直径为3~10mm,分布于叶脉间,多个病斑合并后,可引起部分或全叶枯死。 经鉴定原病,为 A.cucumerina,分生孢子便不分枝,正直或有1~2个屈曲,顶端色淡,基部稍大,具1~7个…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台湾进境的番荔枝果实样品上发现带有黑褐色、不规则病斑的病果,对其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以明确其病原种类及分类地位。【方法】采用常规PDA平板分离法获得1株疑似可可花瘿病菌(Albonectria rigidiuscula)菌株2268-2-2-3,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序列比对分析及致病性测定的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分离菌株在PDA平板上菌丝生长茂盛,菌落呈粉色,可产生大量大型分生孢子和小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或稍弯的柱形,具5~9个隔,大小为(52.98~76.33)μm×(5.38~8.56)μm,小型分生孢子椭圆形至圆柱形,有0~1个隔,大小(4.95~10.38)μm×(2.61~5.12)μm,培养期间未见有性阶段。经rDNA基因间隔序列(ITS)和翻译延长因子基因序列(EF1A)比对分析,发现该菌株与GenBank中多个可可花瘿病菌(A. rigidiuscula)菌株的ITS和EF1A基因序列同源性超过98%。根据EF1A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该菌株与其他多株可可花瘿病菌(A. rigidiuscula)分离物EF1A序列聚在同一个分枝上。致病性测...  相似文献   

9.
新疆红枣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地区2株红枣叶斑病菌Alternaria tenuissima和A.alternata菌株为试材,采用菌丝生长速度法研究了温度和pH对2种病原菌生长的影响,并采用菌丝生长抑制率法和孢子萌发抑制率法进行了室内防治药剂的筛选,以期明确红枣叶斑病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有效防治药剂.结果表明:这2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0℃,适宜pH为7~9;70%代森锰锌对A.tenuissima和A.alternata菌丝生长以及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0.053、0.054 g/L,抑制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0.021、0.019 g/L,70%代森锰锌可作为枣树叶斑病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0.
以大荔县冬枣种植区采集的发病枣果为试材,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通过柯赫氏证病法则、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分析,研究鉴定了冬枣黑斑病和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并采用田间调查法对2种病害为害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田间有效区分冬枣黑斑病和炭疽病为害症状,并快速判断其病原类型,及进一步深入开展精准防控提供参考和指导.结果表明:陕西大荔冬枣黑斑病的病原菌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2种病害均主要为害枣果实,在枣果果腰或果肩上形成黑褐色病斑,可能同时存在且症状相近极易混淆,但在病斑表面、皮下及久置表型3个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山东省青岛地区大白菜黑斑病病原菌种类,2019—2020年从青岛市胶州市、莱西市、即墨区采集大白菜黑斑病病样18份,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分类鉴定,并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从青岛地区采集的大白菜黑斑病病样中共分离到21株菌株,分别属于芸薹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日本链格孢(A. japonica)、交链格孢(A. alternate),其中交链格孢为优势致病菌,检出率为76.2%;但致病性最强的为芸薹链格孢,病情指数为48.15。  相似文献   

12.
2016年在浙江省金华市山茶种植基地发现了一种“绿岛型”叶斑病,为明确其病原,采集病叶,分离和纯化病原菌,并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致病性测定和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纯化获得的病原菌接种到健康山茶植株上,出现的病害症状与田间症状表现一致,确定其为致病菌。病原菌有拟球形带孔口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大多梨形,具粘质鞘和附属丝,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的形态与叶点霉一致。待测菌株rDNA-ITS序列与NCBI库中相关菌株ITS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该菌株与 Phyllosticta capitalensis的同源性达99%。因此,确定山茶“绿岛型”叶斑病病原菌为叶点霉Phyllosticta capitalensis。  相似文献   

13.
以大理州"红阳"猕猴桃枝干为试材,采用田间调查法调查病原菌对其危害状况,对采集的10份病样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单孢纯化法获得病原菌,采用形态和分子法鉴定病原种类,以期明确大理州"红阳"猕猴桃枝干病害的发生状况及危害病原。结果表明:大理州"红阳"猕猴桃枝干病害发生严重,病株率高达69.6%,5个采样点共分离得到15个菌株,其中以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厚坦镰刀菌(Fusarium chlamydosporum)、小新壳梭孢菌(Neofusicoccum parvum)和间座壳属中一种(Diaporthe bohemiae)共4类病原菌出现频率最高,是优势种,分离率分别为55.6%、52.4%、49.8%和50.1%。利用柯赫氏法则对分离所得的所有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证实了优势菌株对猕猴桃茎杆的致病性,进一步明确了引起大理州猕猴桃茎杆的病原真菌。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贵州芒果叶斑病病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p.)的种类及表型特征,在贵州芒果主产区望谟县、安龙县和贞丰县等地采集芒果叶斑病标样及分离菌株,对其内转录间隔区、机动蛋白、β-微管蛋白、几丁质合成酶1、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等多个基因的序列进行系统学分析,测定不同炭疽菌的菌落形态、分生孢子大小、菌丝生长速率等特征。结果表明,引起贵州芒果叶斑病的病原炭疽菌种类有Colletotrichum asianum、C.fructicola和C.siamense,其中C.asianum和C.fructicola为主要为害种类,C.asianum的菌丝生长速率和分生孢子长度均显著大于C.fructicola和C.siamense,C.fructicola侵染叶片造成病斑扩展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福建马铃薯黑胫病的病原菌的种类和生物学特性,采集福建3个马铃薯种植区的病样,并通过平板分离、纯化和致病性测定、生理生化测定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从病样中分离获得9个菌株,其中2个菌株鉴定为黑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atrosepticum),3个菌株鉴定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 carotovorum subsp. carotovorum),4个菌株鉴定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巴西亚种(P. carotovorum subsp. brasiliensis)。不同地区菌株差异较大,其中福州青口的病原是P. atrosepticum,霞浦的病原是P. carotovorum subsp. carotovorum,而周宁的是P. carotovorum subsp. carotovorum和P. carotovorum subsp. brasiliense混合侵染。  相似文献   

16.
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分化及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996~1998 年对胶东地区4 县 (市) 苹果斑点落叶病标样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及致病性测定, 获得了Alternaria alternata f. sp. m ali的2 个不同菌系A1、A2。在PDA 培养基上, A1 菌落正面墨绿色, 气生菌丝很少, 大量产孢, 分生孢子大小为17.1~49.0 μm ×7.3~14.7 μm ; A2 菌落正面灰白色, 气生菌丝旺盛, 产孢量少, 一般仅为前者的1/5 左右, 分生孢子大小为29.4~63.7 μm ×12.5~22.1 μm , 链生、喙长的孢子比较多见。A2 致病性显著强于A1。田间不规则大型枯斑多由A2 所致。2个菌系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0 ℃和28 ℃, 最适pH 均为7, 葡萄糖与蔗糖为最佳碳源, 硝态氮和天门冬素为最佳氮源, 在有无光照条件下均能良好生长。短光波全光照促进产孢, 自然散射光抑制产孢, 苹果组织液明显促进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17.
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分析,对采自重庆地区疑似由链格孢引起的枇杷叶斑病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所得病原菌的rDNA-ITS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4株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登录号分别为FJ228163、KT192329、KM100451、KP278185)的相似性均为99%,结合病原菌的菌落、分生孢子形态特征及致病性测定结果,将其初步鉴定为链格孢菌A.alternata,GenBank登录号为KY397985,并命名为24-CQYB。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咪鲜胺、嘧菌酯、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及苯醚甲环唑等5种杀菌剂对24-CQYB菌株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苯醚甲环唑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3.84mg/L。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引起琯溪蜜柚炭疽病的病原种类,为针对性地防治炭疽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2015年从平和县4个乡镇采集发病材料,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以及形态特征观测、r 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的种类进行鉴定。【结果】经单孢分离后,所获得的菌株对琯溪蜜柚果实可致病,并产生典型症状,对病原菌进行显微形态观测,病原菌分生孢子及附着孢的形态为炭疽菌属真菌,以菌株GX(3)的DNA为模板,扩增得到全长为600 bp的DNA片段,并获得该菌的rDNA-ITS序列,发现其与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的相似性高达100%。【结论】根据病害症状、病菌的形态特征及ITS序列同源性比较的结果,将琯溪蜜柚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  相似文献   

19.
《吉林蔬菜》2017,(5):29-29
1樱桃番茄莲格孢黑斑病1.1症状番茄链格孢黑斑病又称钉头斑病、指斑病。主要危害樱桃番茄的果实和茎秆。果实上病斑近圆形,灰褐色、褐色,稍凹陷,有明显的边缘。一个果实上有1至数个病斑不等,上生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菌丝、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茎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鉴定明确我国砂梨主产区白纹羽病的病原菌种类,为该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我国砂梨主产区调查白纹羽病的发生危害特点并采集病根样品,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单菌丝纯化获得分离株,对获得的菌株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种类鉴定和致病性验证。【结果】从湖北、福建、贵州、四川和山东等砂梨主产区采样到48份病根样品,共分离获得128个座坚壳(Rosellinia)菌株。所有菌株的菌落初期为白色,9 d后有黑色素沉淀;菌丝均无色透明,产生有分支,部分在隔膜处呈梨形膨大。36个代表菌株多基因(ITS、TUB、RPB2和LSU)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显示,所获得的座坚壳(Rosellinia)菌株均属褐座坚壳菌(R. necatrix),但不同来源菌株的基因序列有异,在系统进化树中聚集在3个不同的亚分支。从3个亚分支中选取其品种来源均为翠冠梨的3个菌株HB1-1-15、FJ1-2-2和GZ1-2-3,于小麦粒上培养14 d后拌土接种到杜梨生根试管苗后均可产生与田间相同的症状,但3个菌株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我国砂梨主产区白纹羽病的病原均为褐座坚壳菌(R. necatri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