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试验旨在探究紫花苜蓿与全株玉米不同混合比例对全混合日粮(TMR)发酵的影响。将紫花苜蓿与全株玉米分别以10∶0(T1组)、7∶3(T2组)、5∶5(T3组)、3∶7(T4组)、0∶10(T5组)的比例混合作为粗饲料,再与精料以6∶4混合配制TMR,装入密封袋中厌氧发酵60 d,得到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取样测定其营养成分、发酵品质以及开封后第0、3、6、9、12天主要微生物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全株玉米比例的增加,FTMR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T2组乳酸菌数量随着饲料在空气中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减少(P<0.05);随着全株玉米混合比例的增加,乳酸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随着全株玉米混合比例的增加,除T3组外,乙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根据各组FTMR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微生物的动态数量变化情况进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最适紫花苜蓿与全株玉米比例为7∶3。综合各组FTMR的营养品质、发酵品质以及有氧暴露后微生物的变化情况,在中小型牧场乃至家庭式牧场中推荐紫花苜蓿和全株玉米混合发酵的适宜比例为7∶3。  相似文献   

2.
燕麦与苜蓿不同比例组合对驴盲肠体外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燕麦干草与苜蓿不同比例组合对驴盲肠液体外发酵的影响,旨在为肉驴养殖中粗饲料的科学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将燕麦干草和苜蓿按干物质比为80∶20、60∶40、40∶60和20∶80分为Ⅰ、Ⅱ、Ⅲ、Ⅳ组,通过体外产气法与人工瘤胃持续发酵法培养2、4、8、12和24 h,各时间点3个重复,发酵终止后测定发酵参数和饲草养分降解率,通过24 h时发酵参数的加权估算值计算饲草组合效应值。结果表明:1)燕麦与苜蓿不同比例组合影响了其养分降解率,随着苜蓿比例的增加,干物质(DM)和酸性洗涤纤维(ADF)降解率增大,Ⅳ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组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差异不显著(P>0.05)。2)随着苜蓿含量的增加,pH逐渐升高,Ⅳ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时间点产气量(GP)均为Ⅱ组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且24 h时Ⅳ组显著高于Ⅰ和Ⅲ组(P<0.05);从发酵12 h开始Ⅲ、Ⅳ组氨态氮(NH_3-N)浓度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24 h时Ⅱ组微生物蛋白(MCP)浓度显著高于Ⅲ组(P<0.05),与Ⅰ、Ⅳ组无显著差异(P>0.05);燕麦与苜蓿不同比例组合对挥发性脂肪酸(VFA)有显著影响,24 h时Ⅰ和Ⅳ组丙酸浓度显著高于Ⅱ和Ⅲ组(P<0.05),而Ⅰ、Ⅱ组总VFA(TVFA)含量显著高于Ⅲ、Ⅳ组(P<0.05)。3)发酵24 h后Ⅰ、Ⅱ和Ⅳ组均产生正组合效应,且Ⅳ组效应值最大,而Ⅲ组产生负组合效应。综上所述:燕麦与苜蓿按20∶80组合时能提高DM、NDF和ADF降解率,且多项组合效应值更高;燕麦与苜蓿饲喂驴以20∶80组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处理方式的南瓜子副产物饲粮对滩羊体外发酵、氮代谢及生产性能的影响。体外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饲粮精粗比为50:50,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体外瘤胃发酵试验所用日粮与中期日粮一致。饲养试验选择月龄、体重相近的宁夏滩羊公羔32只,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饲喂全混合日粮(TMR)、颗粒TMR、纤维素酶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酶菌复合发酵全混合日粮。预试期15 d,正试期共85 d(前期、中期和后期各25 d,每阶段更换饲料并有5 d饲料转换适应期),前期、中期、后期(日粮精粗比分别为45:55、50:50、55:45)南瓜子副产物添加比例分别为19.1%、21%、15.5%,采用相同的管理水平。结果表明:纤维素酶FTMR组、酶菌复合FTMR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低于对照组、颗粒TMR组(P<0.01),体外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高于对照组、颗粒TMR组(P<0.01),各组间乙酸均差异极显著,各试验组丙酸高于对照组(P<0.01);酶菌复合FTMR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高于颗粒TMR组(P<0.05),颗粒TMR进食氮、总排出氮和沉积氮均最高(较对照组提...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含水率和发酵时间对新鲜稻草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常规养分含量、发酵指标及霉菌毒素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新鲜稻草为主原料,配制含水率分别为35%、40%、45%、50%和55%的全混合日粮(TMR),压实密封制备FTMR,在发酵第0、10、20、30、40、50、60、70天分别取样测定。结果表明:除50%、55%组瓶口有白霉外,其余组发酵至70 d时感官指标良好;发酵时间可显著影响饲粮水分、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灰分(Ash)、pH、乳酸、丙酸含量,各指标随发酵时间增加均呈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含水率对饲粮干物质回收率(DMR)、NDF、pH、乳酸含量影响显著,其中35%组的pH、NDF含量最高,50%和55%组的乳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余3组,丁酸只在发酵第10天与第20天检出;发酵时间和含水率之间无互作效应(P>0.05);整个发酵过程中均未检出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及黄曲霉毒素B1等。综合分析认为,新鲜稻草型FTMR的含水率以40%和45%为宜,发酵时间不少于30 d。  相似文献   

5.
研究调查不同比例甘蔗渣在添加糖蜜的发酵型全混合日粮(FTMR)中,对产品发酵品质和瘤胃消化率的影响。设定甘蔗渣添加比例分别为0(0甘蔗渣组)、5%(5%甘蔗渣组)和10%(10%甘蔗渣组),在每个处理组分别做无添加(对照组)和糖蜜(2%)组,解析发酵品质和体外培养后的干物质消化率及瘤胃液发酵性状。结果表明:随着甘蔗渣比例的增加,FTMR中的粗蛋白(CP)和粗脂肪(EE)含量逐渐降低(P<0.05),但没有受到糖蜜添加的影响(P>0.05)。随着甘蔗渣添加量的增加,FTMR的pH显著升高(P<0.05),乳酸含量逐渐降低(P<0.05)。在添加2%糖蜜的FTMR处理组中,pH显著降低(P<0.05),并显著提升了FTMR中丙酸的含量(P<0.05)。经过体外培养后,高比例甘蔗渣FTMR处理组的干物质消化率明显降低(P<0.05),而糖蜜添加组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甘蔗渣可以作为反刍动物粗饲料在FTMR中应用,添加比例在5%较为适宜,且使用过程中应该在产品中补充少量糖蜜(2%)来提升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燕麦和饲用豌豆混播比例及乳酸菌剂对发酵全混合日粮(TMR)品质和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制作发酵TMR的燕麦饲用豌豆混播比例,本试验将青海甜燕麦和青建一号饲用豌豆进行混播种植,混播比例为(燕麦∶饲用豌豆)0∶10,5∶5,6∶4,7∶3,8∶2,10∶0。在燕麦乳熟期和豌豆结荚期刈割后调制袋装发酵TMR,共设计12个处理,其中6个不接种乳酸菌,按照6个不同混播比例分别为C1、C2、C3、C4、C5、C6;另外6个处理在各比例基础上均匀加入混合乳酸菌(植物乳杆菌160∶短乳杆菌248∶戊糖乳杆菌260,比例为1∶1∶1,菌活:106 cfu·mL-1左右),即分别为I1、I2、I3、I4、I5、I6。所有处理按照饲草和农副7∶3的比例加入农副产品(青稞秸秆∶油菜秸秆∶油菜粕=1∶1∶1),实验室温度(20±5)℃下发酵60 d后对其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瘤胃降解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原料中燕麦比例的增加,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上升趋势,粗蛋白呈下降趋势,产气量呈下降趋势;添加混合乳酸菌显著降低了干物质损失(P<0.05)、pH和NH3-N/TN(P<0...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类型青贮牧草中营养成分价值,选取燕麦、箭舌豌豆、高粱、苜蓿4种牧草进行青贮,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4种青贮牧草中的7种主要营养成分(干物质、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钙、磷)以及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测定4组青贮牧草体外营养消化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4种牧草进行饲用价值评价。结果显示:(1)青贮苜蓿中的干物质(DM)、钙(Ca)成分显著高于青贮燕麦、青贮箭舌豌豆以及青贮高粱(P<0.05);青贮高粱中性洗涤纤维(NDF)显著高于青贮箭舌豌豆(P<0.05),青贮苜蓿中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显著高于其他3种青贮原料(P<0.05);青贮高粱的NDF12、NDF24以及NDF48均显著高于青贮燕麦、青贮箭舌豌豆以及青贮苜蓿(P<0.05)。(2)经主成分分析,提出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5.676%。4种青贮牧草营养价值优劣排序为:青贮苜蓿>青贮箭舌豌豆>青贮燕麦>青贮高粱,说明青贮苜蓿营养价值较...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0、3、7、15、30 d的全混合日粮(TMR)对瘤胃降解特性以及小肠消化率的影响。选用3头体重为550 kg左右、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采用尼龙袋法和三步体外法测定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的瘤胃降解率以及瘤胃未降解蛋白(RUP)的小肠消化率。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FTMR饲料的DM含量显著降低(P<0.05);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显著提高FTMR的DM、CP、NDF的瘤胃降解率(P<0.05)和CP、NDF的快速降解部分(P <0.05);同时发酵显著降低RUP的小肠消化率(P <0.05)。综上可知,全混合日粮提高了DM、CP和NDF在瘤胃中的瘤胃降解率,15、30 d的FTMR各营养成分的瘤胃降解性较好;RUP的小肠消化率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开始逐渐降低,7d之后降低最为明显。因此,应控制好TMR的发酵时间,以便更有效地利用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以玉米秸秆和金针菇菌糠作为粗饲料加工调制肉牛发酵全混合日粮(fermented total mixed ration,FTMR)时二者的最佳配比,为菌糠等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设置7个不同比例的粗饲料混合处理组,玉米秸秆与金针菇菌糠的比例分别为8∶2 (T1组)、7∶3 (T2组)、6∶4(T3组)、5∶5(T4组)、4∶6(T5组)、3∶7(T6组)、2∶8(T7组),再以精粗比为4∶6(鲜重)添加肉牛精料补充料,混合均匀后加工制成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将不同处理组的TMR样品装入青贮袋,压实密封后抽真空,遮光保存于室内,自然发酵60 d制成FTMR;分别测定并比较TMR和FTMR的营养组分含量和霉菌毒素含量,同时,测定FTMR的发酵参数,确定最优配比。[结果](1)随着玉米秸秆与金针菇菌糠配比降低,TMR的DM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CP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NDF和ADF含量总体呈逐渐增加趋势,EE含量呈波动性变化。(2)随着玉米秸秆与金针菇菌糠配比降低,FTMR的DM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与发酵前相比,T4组的DM损失率...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比例的杏鲍菇菌渣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对贵州黑山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贵州黑山羊2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羊,每只羊为1个重复。对照组黑山羊饲喂基础FTMR日粮,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分别饲喂30%、40%、50%杏鲍菇菌渣制成的FTMR。预试期5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杏鲍菇菌渣FTMR提高了日粮中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干物质、粗灰分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Ⅱ组黑山羊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和采食率增加,试验组黑山羊采食速度显著增加(P<0.05)。试验Ⅰ组黑山羊干物质、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与对照组比,试验Ⅰ组黑山羊平均日增重提高7.85%,增重饲料成本下降9.73%,经济效益增加30.60元/只。研究表明,30%杏鲍菇菌渣FTMR品质优良、适口性好,能够提高贵州黑山羊的生长性能和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在燕麦中添加乳酸菌、蔗糖和纤维素酶进行青贮,分析不同添加剂及添加量对青贮燕麦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添加剂均能改善青贮燕麦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各浓度处理组的pH、氨态氮比总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乳酸、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添加0.005 g/kg乳酸菌组燕麦青贮的感官品质显著提高,粗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性不显著(P > 0.05)|添加2%蔗糖组与0.15 g/kg纤维素酶组燕麦青贮的感官品质均显著提高,干物质、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 0.05)。综合考虑,添加0.005 g/kg乳酸菌、2%蔗糖和0.15 g/kg纤维素酶获得的青贮料品质较好。 [关键词] 青贮|燕麦|添加剂|发酵品质|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添加比例的稻壳在发酵型全混合日粮(FTMR)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饲用价值。FTMR以王草为主要粗饲料,分别添加0%(对照组)、5%(5%稻壳组)和10%(10%稻壳组)稻壳制备3个处理组FTMR,密闭,避光发酵60 d,测定FTMR产品的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饲养试验选用15只平均体重约10 kg、体况良好的海南黑山羊平均分为3组,分别饲喂上述3种FTMR,自由采食,为期60 d,测定黑山羊的生长性能及瘤胃发酵参数。结果表明:5%稻壳组中乳酸含量最高,表现出良好的发酵品质;5%稻壳组黑山羊的平均日采食量最高,对照组高于10%稻壳组(P0.05);3个处理组的瘤胃液发酵参数和血液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添加5%稻壳不仅改善了FTMR的产品品质,还提升了黑山羊日粮的适口性,具有较好的增重效果。  相似文献   

13.
鲁信举 《中国饲料》2021,1(15):94-98
为研究发酵苜蓿对肉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择80头体重相近、健康的肉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羊。对照组饲喂苜蓿干草日粮,发酵苜蓿组饲喂用10%、30%、50%发酵苜蓿代替苜蓿干草的日粮。试验结果表明:(1)30%和50%发酵苜蓿组的试验结束体质量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分别提高了7.17%、7.67%和18.58%、19.47%|30%和50%发酵苜蓿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分别降低了15.07%和15.43%。(2)50%发酵苜蓿组的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分别提高了10.42%和12.42%|30%和50%发酵苜蓿组的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分别提高了13.66%和23.91%。(3)30%和50%发酵苜蓿组的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分别提高了20.37%和24.69%|50%发酵苜蓿组的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提高了11.16%。综上所述,在肉羊日粮中添加发酵苜蓿可以提高其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适宜添加量可达到50%。 [关键词] 发酵苜蓿|肉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纤维素酶和布氏乳杆菌对葡萄渣全混合日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置无添加(对照组)、添加50 mg/kg纤维素酶(Ⅰ组)、100 mg/kg纤维素酶(Ⅱ组)、10 mg/kg布氏乳杆菌(Ⅲ组)、30 mg/kg布氏乳杆菌(Ⅳ组)、50 mg/kg×10 mg/kg纤维素酶和布氏乳杆菌混合(Ⅴ组)、100 mg/kg×30 mg/kg纤维素酶和布氏乳杆菌混合(Ⅵ组)。密封进行发酵,在45 d采样测定其感官品质、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同时将剩余的发酵全混合日粮暴露到空气中,插入温度记录仪探头记录温度变化,评定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纤维素酶和布氏乳杆菌均能改善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的感官品质|Ⅱ组、Ⅳ组和Ⅴ组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分别提高了4.6%、6.6%、2.9%|Ⅱ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降低了4.92%|添加纤维素酶和布氏乳杆菌对FTMR的pH影响显著(P < 0.05),添加布氏乳杆菌组、纤维素酶×布氏乳杆菌组的FTMR pH均降低,其中Ⅴ组的pH最低,为4.33|添加剂组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分别提高了15.28%、20.07%、26.82%、22.56%、30.55%和29.31%,其中Ⅴ组最高,Ⅵ组次之|Ⅵ组丙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降低了26.92%|添加纤维素酶和布氏乳杆菌可显著影响FTMR有氧稳定性(P < 0.05),其中Ⅲ组、Ⅳ组和Ⅴ组有氧稳定时间分别提高了93.09%、122.07%、70.15%,且均在112 h以上。综上所述,添加纤维素酶和布氏乳杆菌均能改善葡萄渣发酵全混合日粮发酵品质、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能提高其有氧稳定性。 [关键词] 发酵全混合日粮|纤维素酶|布氏乳杆菌|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用稻壳替代不同比例的王草来制备发酵型全混合日粮(FTMR),并通过添加乳酸菌的方式来评估其对FTMR的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的影响。在FTMR中,设定三个稻壳替代组,分别是0%(处理1),5%(处理2)和10%(处理3),并分别对FTMR做无添加处理和乳酸菌添加处理。结果表明,随着稻壳添加量的增加,FTMR营养成分的中性洗涤纤维(NDFom)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升高(P0.01),pH升高(P0.01),丙酸含量下降(P0.01),乳酸含量升高(P0.05)。挥发性氨态氮/总氮(NH_3-N/total-N(%))含量也随着稻壳添加的量增加而升高。乳酸菌的添加并没有影响FTMR的营养成分以及其中的pH、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但乳酸含量明显升高(P0.05),并且5%稻壳处理组高10%稻壳处理组,乳酸菌的添加明显抑制了NH_3-N/total-N(%)。试验结果提示,稻壳资源可以有效利用在FTMR上,5%的稻壳添加更有助于提高FTMR的品质,为最适添加量。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灵芝菌株发酵小麦秸秆对纤维降解及营养成分变化的影响。试验组选用泰山赤芝(G1组)、韩芝(G2组)、紫灵芝(G3组)和红灵芝(G4组)发酵处理小麦秸秆,对照组(CON组)小麦秸秆不接种菌株,每个处理3个重复。于23℃下避光培养48 d后测定发酵底物中各种营养成分含量,筛选发酵效果最优菌株。结果表明:1)与CON组比较,灵芝真菌发酵小麦秸秆可显著降低pH及乙酸、干物质、酸不溶木质素、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素含量(P<0.05),显著提高粗蛋白质、粗灰分(G1组除外)、钙、磷和氨基酸含量(P<0.05),对乳酸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2)各菌株间比较,G1组的pH显著低于G4组(P<0.05),乙酸含量显著高于G3和G4组(P<0.05),精氨酸含量显著高于G4组(P<0.05),干物质含量极著高于G4组(P<0.01),粗脂肪含量极著高于G2、G3和G4组(P<0.01),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G3组(P<0.05),半纤维素含量极显著低于G3组(P<0.01);G3组的粗灰分含量显...  相似文献   

17.
选用3~3.5月龄、体重23~25kg的健康羔羊,以未发酵饲草型全混合日粮(TMR)和玉米秸秆型全混合日粮(CS)作为对照,通过试验验证饲草型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对肉羊育肥性能和羊肉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FTMR饲喂组的羔羊育肥性能和屠宰性能显著(P0.05)高于TMR组和CS组;FTMR组羔羊肉的鲜味氨基酸量、氨基酸总量(TAA)和脂肪酸显著(P0.05)高于TMR组和CS组,综合分析,FTMR组的生产性能最高,羔羊肉的风味最好。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实现低质粗饲料的有效利用,为我国北方地区饲草型发酵全混合日粮确定最佳粗饲料组合配方。将玉米秸、苜蓿、燕麦草3种饲草通过机械预处理,按不同比例混合后进行体外发酵,根据混合饲草的体外发酵指标(pH、IVDOM、GP、TVFA等)以及组合效应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玉米秸+燕麦草组合体外发酵各指标及组合效应效果不佳;玉米秸+苜蓿干草组合中,处理组D(玉米秸∶苜蓿干草=60%∶40%)和处理组E(玉米秸∶苜蓿干草=50%∶50%)体外发酵指标(pH、IVDOM、GP、TVFA)值及正组合效应高于或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5);玉米秸+苜蓿干草+燕麦草组合中,处理组R(玉米秸秆∶苜蓿干草∶燕麦干草=50%∶30%∶20%)和处理组Q(玉米秸秆∶苜蓿干草∶燕麦干草=50%∶40%∶10%)体外发酵指标值及正组合效应高于或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5)。综合考虑,玉米秸+苜蓿干草和玉米秸+苜蓿干草+燕麦草两个组合中,苜蓿的添加比例在30%以上时,体外发酵积累的pH、IVDOM、GP、TVFA值及组合效应显著增加,能明显地提高秸秆的消化率或降解率,饲草间产生正组合效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苜蓿多糖对肉鸡生长性能及盲肠食糜中短链脂肪酸含量(SCFAs)的影响。试验选取240只1日龄艾维因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5%、1%、2%的苜蓿多糖。试验期42d。结果表明,在1~21d,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2%的苜蓿多糖显著提高肉鸡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盲肠食糜中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及总SCFAs含量(P<0.05),而且1%组苜蓿多糖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及总SCFAs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在1~42 d,1%苜蓿多糖组肉鸡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最高,0.5%、2%苜蓿多糖组次之,而对照组最低,且差异显著(P<0.05);与其他三组相比,1%苜蓿多糖显著降低肉鸡饲料转化率(P<0.05);苜蓿多糖组肉鸡盲肠食糜中乙酸、丁酸、异戊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5%、1%苜蓿多糖组盲肠食糜中丙酸及异丁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苜蓿多糖可改善肉鸡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20.
利用体外模拟瘤胃法研究不同处理对油菜秸秆营养成分、体外瘤胃产气、营养成分体外降解率及瘤胃菌群结构的影响,旨在为油菜秸秆饲料化利用提供数据参考。将油菜秸秆粉碎(A组)、高压处理(B组)、酶菌协同发酵(C组)、固态二次发酵(D组)。以3头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成年黑安格斯阉牛为瘤胃液供体,进行体外模拟瘤胃消化试验。结果表明:与A组相比,C、D组的总能、粗蛋白均显著提高(P<0.0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下降(P<0.05);C、D组饲草分级指数显著高于A、B组(P<0.05);B组酸性洗涤纤维体外降解率显著提升(P<0.05),C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体外降解率提高55.29%、43.20%、256.62%;D组的粗蛋白体外降解率达到79.31%。D组的12、24、36、48、72 h体外累计产气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C组慢速产气部分、潜在总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D组慢速产气部分、潜在总产气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C组体外产气的甲烷(CH4)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