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明确钾肥用量对核桃幼苗生长的影响,以1年生香玲核桃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供钾水平(K2SO4为肥源,折合K2O分别为0、50、100、200、400 mg/kg)对核桃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幼苗的生长指标、根系形态参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PSⅡ光合效率参数(Fv/Fm和PIABS)、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TRo/CSo、ETo/CSo、TRo/CSm、ETo/CSm、ABS/CSm)随着钾水平的增加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上述指标均以钾水平100 mg/kg处理最高,而钾水平400mg/kg处理较低。适量施钾有利于提高核桃幼苗的生物量,促进根系生长,增强PSⅡ反应中心活性及光合作用,且钾水平为100 mg/kg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以三年生'温185'(Juglans regia'Wen185')核桃幼苗为试材,通过盆栽的方法,研究了7种供氮(以NH4 NO3计)水平下核桃幼苗光合特性的差异,以期明确核桃幼苗的最适供氮条件,为核桃幼苗对环境响应与适应机理方面的研究和指导高产核桃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各供氮处理核桃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气孔导度(Gs)日变化及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升-降-升-降"的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随着供氮水平的增加,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值均是先升高后降低,均在8N水平下显著(P<0.05)达到最大值,但胞间CO2浓度(Ci)值随氮素浓度的增强反而减少.适当增加供氮水平可以显著提高核桃幼苗的光合能力,但过高或者过低的供氮条件反而不利于核桃幼苗的生长.综合来看,8N(8 mmol· L-1 NH4NO3)水平最适合核桃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3.
水肥耦合对核桃光合特性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核桃高产优质栽培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新新2号’核桃为试材,设置不同梯度的水肥耦合模式,研究其对核桃光合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整个生育期核桃叶片净光合速率(Pn)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呈"高-低-高-低"变化趋势。硬核期叶片初始荧光(F_0)值、最大荧光(Fm)、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PSII总的光化学量子产额(Yield)和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均比油脂转化期的值高;硬核期光化学淬灭系数(QP)在0.75~0.86范围内变化;在低肥水平下,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低水、低肥2-II处理中核桃还原糖、脂肪、纤维素和碘价含量最低,而核桃蛋白质含量最高。灌溉定额在3.41 m~3/株、施肥水平在2.661 kg·株~(-1)的高肥高水处理下可以提高核桃完整个数和产量;水肥耦合处理可以降低核壳厚度。【结论】水肥耦合处理可以提高核桃光合作用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以椰糠为基础并适合茭白幼苗的栽培基质,以茭白浙茭2号为试材,以普通土壤、粗粒椰糠、细粒椰糠、珍珠岩为基质原料,按照不同体积配比设置5种栽培基质:普通土壤(CK)、粗粒椰糠(T1)、V粗粒椰糠:V珍珠岩=3:1(T2)、细粒椰糠(T3)、V细粒椰糠:V珍珠岩=3:1(T4),探究不同栽培基质对茭白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茭白幼苗株高可达130.28 cm、叶长可达99.89 cm;总叶绿素质量分数为5.28 mg·g-1,较CK处理提高7.32%;净光合速率为17.75μmol·m-2·s-1,较CK高出35.91%;光化学淬灭系数较CK高17.65%,非光化学淬灭系数较CK低63.33%;T2处理茭白幼苗植株地上部鲜质量可达107.97 g,较CK高205.52%;地下部鲜质量可达102.82 g,较CK高263.45%。综上所述,选用V粗粒椰糠:V珍珠岩=3:1基质处理的茭白幼苗植物学性状和叶片光合参数整体表现最优,可作为适合茭白幼苗的推荐基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施用壳寡糖对马家柚幼苗的作用,以盆栽马家柚为材料,研究了不同乙酰度(10%、50%、90%)壳寡糖(聚合度为2~10)不同浓度(5、20和50 mg/L)叶面喷施对马家柚幼苗光合特性、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蒸馏水)相比,3种乙酰度壳寡糖一定浓度处理对马家柚幼苗的叶绿素a和叶面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10%乙酰度壳寡糖20 mg/L处理使马家柚幼苗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分别提高19.73%和68.15%;3种乙酰度壳寡糖多数浓度处理可显著提高马家柚幼苗的表观电子传递效率,而对实际光化学电子产量和光化学淬灭没有显著影响;10%乙酰度壳寡糖50 mg/L处理显著增加了马家柚实生幼苗的根长、根表面积和根干质量,对根系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0%乙酰度壳寡糖一定浓度叶面喷施能提高马家柚幼苗的光合速率,促进叶片和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6.
不同催芽温度对辣椒幼苗生长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椒品种"羊角椒70号"为试材,研究了15、20、25、30℃恒温和25/15℃变温处理催芽温度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催芽温度对辣椒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幼苗生长均有影响;采用25℃催芽,辣椒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达到97%、19%、23.42,且辣椒幼苗株高高、主根长长、叶片数多,幼苗地上部分、地下部分鲜干质量均最重,分别为18.40、9.04g和2.33、0.83g,25/15℃变温处理催芽主根长短、叶片数少,其它温度对辣椒幼苗生长差异不显著;不同催芽温度对辣椒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也不同,20、25℃处理辣椒苗根系活力最强,分别为108.0、109.4μg·g-1FW·h-1,30℃处理根系活力最弱为77.0μg·g-1FW·h-1;不同催芽温度处理辣椒幼苗干物质含量表现为T3(25℃)T4(30℃)T1(15℃)T5(25/15℃)T2(20℃),总叶绿素含量表现为T5T1T3T2T4,壮苗指数表现为T3T1T4=T5T2,G值表现为T3T1T2T5T4,根冠比表现为T1T3T4T5T2。综上所述,25℃处理是辣椒种子发芽的最佳温度,该试验可为宁夏地区辣椒集约化催芽技术和穴盘育苗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7.
以“华油杂62号”油菜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设置轻、中、重3个不同盐碱梯度,每个盐碱梯度下分别施用有机液体肥2、4、6 mL·kg-1,研究了盐碱胁迫下有机液体肥不同施用浓度对油菜幼苗生理特性及光合参数的影响,以期为新疆地区盐碱地饲料油菜的种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液体肥后,不同盐碱胁迫下油菜幼苗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均有所提升;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有机液体肥施用浓度为4、6 mL·kg-1时,中度盐碱胁迫下油菜幼苗的生理及光合参数要优于轻、重度盐碱胁迫处理。有机液体肥在油菜苗前期的施用效果优于苗后期。综上,中度盐碱胁迫下,施用4 mL·kg-1有机液体肥能够明显提高油菜幼苗生理特性及光合参数,使其适应盐碱环境,且苗前期比苗后期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
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条件,为探究光质对辣椒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兴蔬215为试材,分别给予红蓝光(RB=3∶1)、红蓝紫光(RBP=3∶1∶1)、红蓝绿光(RBG=3∶1∶1)、红蓝近红外光(RBF=3∶1∶1)4种不同光质处理,以白光处理为对照(CK),测定并分析了不同光质对辣椒幼苗形态、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和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RBP处理下辣椒幼苗的株高和地上部干、鲜质量最高,同时地下部干、鲜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RB、RBG和RBP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辣椒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其中RB处理较对照增加幅度最大。RB处理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RBP处理的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被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光能(TR_o/RC)、单位反应中心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_o/RC)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RBF处理下的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酸脱氢酶(GDH)、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综上,RBP处理显著提高了辣椒幼苗叶片吸收、捕获光量子的能力,增加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优化光能分配,增强电子传递的能力,进而提高了辣椒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积累;结合形态指标和叶绿素荧光的综合表现,在红蓝光基础上增加紫光对辣椒幼苗生长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9.
以抗性不同的2个生菜品种"玻璃生菜"和"罗莎红"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栽培,用15%聚乙二醇模拟干旱,研究外源施加1.0 mmol·L-1的Na2SiO3作为硅供体对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以期探讨硅对干旱胁迫下生菜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导致生菜幼苗株高、根长、植株鲜质量、干质量等生长指标降低;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及总叶绿素含量降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显著下降,胞间CO2浓度(Ci)显著上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显著降低,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显著增加。外源添加适量浓度的Si,可不同程度提高生菜幼苗生长势及干鲜质量;也提高生菜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能力;同时对改善PSⅡ反应中心活性、提高叶绿素荧光参数也有促进作用。可见,外源添加一定浓度的Na2SiO3可缓解干旱胁迫对生菜幼苗的伤害,提高生菜叶片对光能的捕获与转化能力,增强光合效率,促进生菜生长。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不同营养水平对山葵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对于岛根 3号山葵 ,在整个幼苗生长期 ,营养水平提高可显著增强植株光合性能 ,尤以幼苗生长后期 ,同化物质积累增加显著。在 4个营养浓度水平中 ,以 1.0倍营养液浓度下 (EC值为 2 .45mS·cm-1)山葵幼苗营养积累和光合性能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不同臭氧浓度处理对盆栽茄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京茄一号"茄子为试材,采用温室盆栽方式,分别设定3个不同臭氧浓度处理:不释放臭氧气体(T_1)、低浓度臭氧1.0 mg·m~(-3)(T_2)和高浓度臭氧2.0 mg·m~(-3)(T_3),通过测定茄子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以及株高、茎粗和叶片数,比较不同臭氧浓度处理对茄子光合特性与生长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臭氧消毒技术在蔬菜栽培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茄子叶片气孔导度排序依次为T_1T_2T_3,T_1与T_2之间无显著差异,蒸腾速率的变化规律为T_2T_1T_3;T_2处理显著提高了茄子叶片的蒸腾速率及叶绿素含量;与T_1相比,T_2茄子株高、茎粗和叶片数分别增加了6.4%、10.7%和20.5%。综上所述,不同臭氧浓度处理下茄子的光合特性与生长指标差异显著,其中以臭氧气体浓度为1.0mg·m~(-3)(T_2)的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选育耐镉中国南瓜砧木种质资源,以3个耐镉南瓜砧木自交系、自交系两两杂交种F_1为试验材料,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在16 mg·L~(-1)Cd~(2+)处理下对6个杂种F_1及其亲本幼苗的生长发育及其不同器官中Cd~(2+)积累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60-3×041-1的幼苗株高、干质量及根系活力均高于双亲,112-2×360-3、360-3×112-2、041-1×112-2、112-2×041-1、041-1×360-3的幼苗根系活力低于双亲或单亲;360-3×041-1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双亲,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双亲,其他杂种F_1膜脂过氧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镉胁迫下,不同器官对Cd~(2+)的吸收能力表现为根茎叶,041-1×112-2、360-3×041-1幼苗的转移系数都在0.10以下,其中360-3×041-1的转移系数比父本显著降低77.78%。综上所述,360-3×041-1在幼苗生长及镉耐受性方面表现出超亲优势,可以作为耐镉砧木种质资源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葡萄为试材,在日光温室条件下进行灌溉和施肥2个交互因素和3个梯度水平的试验,研究了水肥调控对葡萄生长状况、光合作用及耗水规律的影响,以期为设施栽培下果树科学合理的水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灌水、施肥及其交互关系均对葡萄的生长、光合作用及其耗水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灌水量的影响强于施肥。在I2F2和I3F3处理下葡萄长势较好,随着葡萄生育期的进行,葡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膨果期达到最大,最大值均出现在I2F2处理,Fv/Fm和Fv/Fo与光合基本参数指标表现趋势一致。膨果期是葡萄耗水量和耗水强度最高的时期,分别达251.80 mm和8.13 mm·d-1,萌芽期和花期的耗水量和耗水强度较低,耗水量分别为45.96、41.21 mm,耗水强度分别为4.55、4.58 mm·d-1。综合考虑葡萄生长、光合作用和耗水因素,I2F2为最佳的水肥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以黄瓜种子和幼苗为 试材,研究了栽培1 a、栽培2 a 和栽培3 a 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
的特性和基质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及 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3 a 较栽培1 a 的基质的 容重、持水
孔隙度、pH 值、EC 值都极显著增大,基质总孔 隙度和通气孔隙度都极显著降低;栽培3 a 后的基质浸提
液处理黄瓜种子和幼苗,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较对照极显著降低,幼苗主根长、胚
轴长、侧根数、上胚轴粗和下胚轴粗较对照极显著降低;幼苗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较对照
极显著降低;幼苗地下部鲜质量和干质量较对照极显著增加;幼苗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较对照极
显著降低;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2 浓度和蒸腾速率较对照极显著增大;幼苗根冠比、G 值、叶绿素a 含量、
叶绿素b 含量、叶绿素(a+b)含量和叶绿素a/b 的值较栽培1 a 的基质浸提液处理极显著降低。因此,栽
培3 a 后,基质的特性和内含物不利于黄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5.
光质对西瓜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瓜(Citrullus lanatus L.)品种青峰为试验材料,在人工光植物工厂育苗条件下,研究光质对西瓜幼苗的生长 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探索提高育苗质量、缩短育苗周期的高效人工光质环境。结果表明:与传统育苗光源荧光灯(CK)相 比,光质5R/4B/1Y(红光150 μmol·m-2·s-1,蓝光120μmol·m-2·s-1,黄光30μmol·m-2·s-1)处理下的西瓜幼苗矮壮、茎粗增 大,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壮苗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表现出较佳的育苗优势,可推荐作为西瓜人工光育苗较优的光质 配方。  相似文献   

16.
以‘里格尔87-5’加工番茄幼苗为试材,采用水培番茄方式,模拟60mmol·L-1NaHCO3 环境条件,研究喷施不同浓度褪黑素(MT)(50~500μmol·L-1)对 NaHCO3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利用 MT 解决番茄生产中碱胁迫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 CK 相比,MT0显著降低了幼苗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鲜干质量,MT200对植物生长发育形态指标缓解效果显著,提高了幼苗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和地下部鲜干质量的31.57%、73.86%、1.71倍、1.94倍。与 CK 相比,MT0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 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均显著下降,MT400处理下的光合特性缓解效果最为显著;在渗透胁迫方面,与 CK 相比,MT0导致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  相似文献   

17.
不同营养液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适合番茄无土育苗的营养液配方,以番茄品种"钻石红1189"为试材,研究了4种营养液配方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营养液处理均能显著促进幼苗的生长,而荷兰配方、霍格兰德配方和园试配方对株高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山崎配方;营养液处理也能显著增加幼苗的茎粗和鲜质量,但不同配方间无显著差异;对于根系长度而言,荷兰配方处理的幼苗根系长度显著大于其它3种营养液处理及对照;荷兰配方、山崎配方和霍格兰德配方处理的幼苗根冠比显著大于对照,而园试配方处理的根冠比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从光合色素指标来看,园试配方处理的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最高,园试配方与霍格兰德配方处理的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综合各指标表现得出,荷兰配方培养的番茄幼苗生长表现最好,是番茄无土育苗最佳的营养液配方。  相似文献   

18.
以厚皮甜瓜“玉菇”为试材,待幼苗长至两叶一心时,分别用200、300、400、800 mg·L-1腐殖酸进行灌根;四叶一心时,采用昼/夜温度为10℃/5℃进行低温处理,测定甜瓜幼苗的株高、茎粗、鲜质量、光合荧光、根系活力、丙二醛(MDA)、电解质渗透率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研究了在低温胁迫下不同浓度腐殖酸处理对甜瓜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腐殖酸在甜瓜抗冷应用上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腐殖酸处理显著提高了幼苗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了低温胁迫条件下幼苗细胞质膜透性和MDA含量,提高了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且300 mg·L-1处理均达到最大值。综上所述,不同浓度腐殖酸处理对低温胁迫下甜瓜幼苗的光合特性以及生长、生理指标差异显著,其中以腐殖酸浓度为300 mg·L-1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以1年生臭椿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保水剂的使用对盆栽臭椿生长及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臭椿在华北石质山区的造林及园林绿化应用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生长量和光合特性参数;不同浓度的保水剂处理对臭椿的侧根长度和数目、总干生物量、根系干质量、地上部分干质量、根冠比等均产生极显著的差异,但对地径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不同浓度保水剂明显影响臭椿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综合试验结果来看,以0.100%浓度的保水剂效果最好,可以提高臭椿叶片的光合性能,提高植株的根系生长及生物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盆栽沙培法,以株系‘1-3’‘H-7’‘3-10’为材料,研究了春季(T1)、夏季遮光(T2)和夏季不遮光(T3)、秋季(T4)4个处理对红花幼苗生物学性状及有效成分黄酮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影响,以期为红花苗菜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材料‘1-3’‘H-7’‘3-10’红花幼苗的生物学性状和产量均表现为T4>T1>T2>T3,春秋季处理与夏季处理相比差异显著;‘1-3’‘H-7’红花苗菜中黄酮质量浓度均表现为T1>T4>T3>T2,其T1处理幼苗中黄酮质量浓度分别是T2处理的3.11、3.33倍,是T4处理的1.66、1.78倍;‘3-10’表现为T1>T2>T4>T3,其T1处理是T3处理的3.12倍,是T2处理的1.71倍,是T4处理的1.99倍;‘1-3’‘H-7’‘3-10’红花幼苗羟基红花黄色素A质量浓度均表现为T1>T4>T3>T2,其T1处理幼苗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是T2处理的1.81~2.26倍,是T3处理的1.52~1.80倍,T4处理幼苗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是T2处理的1.53~1.78倍,是T3处理的1.29~1.65倍,春季和夏季、秋季处理相比差异显著;红花苗菜最适合在春季生长,而且品质较好,其次是秋季;夏季无论遮光或不遮光条件下,均不适合红花苗菜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