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每年春节那几天的城市总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往日里被密集排列的汽车挤占的街道终于露出了地面,显得那么平坦宽敞;往日里只能在人群中挤来挤去的商场也露出了展柜;往日里昼夜不停施工的大小工地终于静了下来,漂浮在上空的尘土也随之缓解……在拥挤和噪音中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这时候才体会到宽敞、安静、清新给生活带来的另一种味道,感受到城市生活应有的品质,不由得发出“城市应该是这样”的感慨。  相似文献   

2.
一个在城市工作的儿子,一位在乡下耕种的父亲,一块"父亲的水稻田"把城市与乡村连结起来,所有的故事,就从这块稻田里生长出来。新农人新下田一开始我跟父亲说"想在2014年在老家乡下种一小片田、跟城里人分享大米"的时候,父亲惊讶极了。当我说到一斤大米30元的价格时,他嘴巴都张大了。这件事太异想天开了。他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当然后来他相信了。因为这个在城市里生活的儿子,不仅自己回来种田,还把城市里的大人和小孩一起带来,几十个人高高兴兴干农活,大家一起插秧,一起割稻。  相似文献   

3.
树木是城市之"肺"。大树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的功能是草坪的5倍,吸尘量是草坪的3倍,成片树荫下的气温比草坪绿地气温低5摄氏度左右。大树构成都市绿色的骨架,带来生命的诗情画意,它在改善城市生态与绿色人文环境方面的优越性能是小树或幼苗难以比拟的,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起着巨大作用。没有树的世界是一个死寂的世界——即使在沙漠里,也会有顽强的胡杨。生活在现代化城市里的人不能没有树。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变暖的警钟敲响,"低碳"不再是社会生活的流行风尚,已经作为一种生活理念进入人们的生活,不断的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在圣诞节这个洋气又喜庆的节日里,人们在庆祝、狂欢的同时,也应不忘节能、减排,在举手投足之间擦掉碳足迹,过一个"绿色"圣诞节。  相似文献   

5.
林改妙语随着"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建立,家乡的环境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并且,林业改革也推进了阜新经济的发展,使这个资源枯竭型城市成功地转型,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林权改革给了"大家扶持小家,小家推动大家"一个机会,最终实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一理念。作为林业大学的一名学生,我更要积极参与到推动国家林业改革的行动中。尽管力量微薄,但我相信会有很多人有着和我一样的想法,积少成多,我国的林业改革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6.
女儿出生的日子是三月十二日,正是我国的植树节。窗外桃花初绽,柳儿新绿,春天在给大自然增装添彩。 妻子在饱尝十月怀胎之苦后,脸上终于露出喜悦自豪的神情。在妇产医院里,妻子斜靠在床头,一脸爱意地端祥着身边熟睡的女儿。我亦呵护在床前,为小人儿的降临忙碌  相似文献   

7.
无处不在的声音我们生活在一个声音的"海洋"里。这种看不见的能量影响我们的情绪、心理,甚至健康。无处不在的声音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境因素。只要不算太吵,人的大脑会逐渐适应,甚至过滤掉"不重要"的声音。另一方面,噪音就不那么容易"无视"了。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而在实际生活中,凡是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对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被叫做噪音,尤其是那些高分贝的声音,更是"人人喊打"。  相似文献   

8.
神奇大自然     
南海子湿地性格桀骜的黄河在南移中留下了这弯湖水和这片湿地,也给包头这座城市留下了一片新鲜的肺叶,给我们留下了这份不可多得的诗情画意。在这座以钢铁、机械驰名中外的城市里,南海子是一抹清凉,一缕微风,让我们感受这座城市的妩媚和亲情。位于包头市东河区南侧的南海子湿地  相似文献   

9.
林改妙语如今,一片片绿色松林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昔日那一丘一丘的山地,逐渐恢复了往日的雄风,蓬勃生长的树木为它夺回了失去的领地!如果再算上森林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旅游价值,我家的收入与2003年相比,增加的就不止2500元了。看着公路上来来往往穿梭而过的车辆,昔日那盘旋在群山之间的沉睡"蟒蛇",现在终于焕发出勃勃生机了!  相似文献   

10.
茫荡山随笔     
茫荡山随笔黄文山人类的最初栖息地原本是在森林,但后来不知何故却移居到了平原,也许是只有平原才容纳得下数目逐渐庞大的群落吧。时至今日,绝大多数人依然在追求城市生活。尽管城里人越来越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孤独感,但城市里的车水马龙和人群的熙来攘往,确实又给人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