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目的】 新疆梨品种果实品质性状及石细胞含量,为梨育种和推广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选择15个新疆本地梨品种,在果实成熟时,测定果实的性状、果实品质及石细胞含量。【结果】 不同梨品种之间的果实性状(如形状、颜色、果肉质地、香气等指标)均存在明显的差异,15个梨品种果实的单果重为122.76~250.30 g,可溶性固形物为10.28%~15.96%,果实硬度为4.82~13.37 kg/cm2,可滴定总酸含量为0.59%~2.77%,果实的石细胞含量为0.54%~3.11%,同一品种的不同部位石细胞含量存在很大差异,石细胞含量:近果心处>中层果肉>近果皮处。【结论】 不同梨品种的品质性状和石细胞含量均存在差异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库尔勒香梨突萼、脱萼、宿萼3种类型果实的品质差异,对其单果质量、可食率等12种果实品质指标、矿质元素及香气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突萼果的单果质量及果皮花青素含量显著优于脱萼果与宿萼果;脱萼果的石细胞含量显著低于突萼果与宿萼果,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均优于其他两种类型的果实;宿萼果的可食率及果皮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突萼果与脱萼果。突萼果N元素含量显著高于脱萼果与宿萼果,脱萼果的Ca、Mg、Zn元素含量显著高于突萼果与宿萼果、P元素含量显著低于突萼果与宿萼果。从库尔勒香梨中检测到39种香气成分,以醛类最高,香气物质总含量排序为脱萼果>突萼果>宿萼果,且脱萼果中香梨的主要特征香气成分含量也显著高于突萼果与宿萼果;突萼果和脱萼果果实香气成分中以(E)-2-己烯醛含量最高,宿萼果果实中含量最高的主要香气成分为正己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果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差异以及生理活性的高低对萼端黑斑病发生的影响。【方法】以库尔勒香梨脱萼果和宿萼果为试材,在健康脱萼果和宿萼果果实上反接库尔勒香梨萼端黑斑病病原菌,研究接种病原菌后病斑的发病情况与果肉细胞超微结构、果实POD、SOD、PPO活性等生理活性变化的相关性。【结果】细胞超微结构和病斑直径、面积随时间的变化都证实脱萼果的发病程度较轻。脱萼果和宿萼果中POD、SOD、PPO和相对电导率的变化不同,与两种果实中病斑的发病情况不一致。【结论】同时侵染时,脱萼果病斑出现的时间较晚,受害程度较轻;脱萼果果实的PPO活性和相对电导率变化较大,而宿萼果果实的POD活性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脱萼果和宿萼果果实的SOD活性变化一样。  相似文献   

4.
梨品种果实不同部位石细胞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香梨、鸭梨、砀山梨、早酥梨、慈梨、雪花梨、苹果梨等7个品种果实石细胞含量,不同部位的石细胞团密度、直径等性状。结果表明:不同梨果实石细胞含量有较大差异,鲜重与干重结果表现不同;石细胞含量以大于0.25 mm的石细胞为主。果梗端、果萼端、胴部的果皮、果肉、果心石细胞团密度有较大差异。果萼端果皮石细胞密度最大,其次为胴部果皮,果梗端最少。不同部位果肉石细胞密度相近。胴部果心石细胞团密度高于果梗端和果萼端。果皮石细胞团密度极显著高于果心和果肉,果心石细胞团密度显著高于果肉石细胞团密度。胴部、果梗部、果萼部的果皮、果肉石细胞团直径相近。果萼端果心石细胞团直径最大,果梗端次之,胴部最小。果心石细胞团直径极显著大于果肉、果皮石细胞团直径。早酥梨细胞密度最低,石细胞团直径最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沙01是库尔勒香梨芽变品种,果实品质良好但硬度较小不耐储运,从果实组织结构角度研究分析两个品种的硬度差异。【方法】在果实成熟期采用石蜡切片法,对2个梨品种果实角质膜、表皮细胞、单宁细胞、薄壁细胞、团围薄壁细胞及石细胞团进行观察。【结果】沙01和库尔勒香梨的角质膜厚度分别为5.44和9.44 μm;沙01的表皮细胞和单宁细胞层数较少,且纵横径比分别为0.60和0.35,细胞多表现为细长,而库尔勒香梨的细胞层数较多,且纵横径比分别为0.67和0.48,细胞多表现为短粗;沙01和库尔勒香梨果肉中的石细胞团直径分别为287.16和362.04 μm,团围薄壁细胞长度分别为343.06 和262.71 μm。果实带皮硬度与果实角质膜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去皮硬度与单宁细胞纵横径比、石细胞团直径以及薄壁细胞长宽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宁细胞横径和团围薄壁细胞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薄壁细胞宽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库尔勒香梨和沙01果皮和果肉组织均存在差异,其中果皮组织中的角质膜厚度与表皮细胞层数,果肉组织中的单宁细胞层数和形状,薄壁细胞形状和大小及石细胞团直径是影响两者果实硬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以‘砀山酥梨’为试材,于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保花保果剂(PBO)、多效唑(PP333)、氟硅唑(Flusilazole),研究生长调节剂对‘砀山酥梨’脱萼果率、果实品质和新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PBO、PP333虽能提高‘砀山酥梨’脱萼果率、果实固形物与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有机酸含量,但使果实石细胞明显增多、硬度增加、果点增大。2 500 mg.L-1 PP333、2 000 mg.L-1 PBO处理果实石细胞含量分别为1.52%和1.47%;果肉硬度分别为6.34和6.36 kg.cm-2;果点直径分别为1.97和1.87 mm,均显著高于喷施清水对照。PBO和Flusilazole对果实品质和新梢生长影响较PP333小,花期喷施其适宜浓度为200 mg.L-1和100 mL.L-1。2 500 mg.L-1 PP333处理果点明显增大,超微结构观察表明,PP333处理使细胞排列紧凑、细胞壁变薄、木栓化程度提高,且表皮裂痕增大。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为改善砀山酥梨树体营养状况,提高果实品质;【方法】在砀山酥梨果实发育期(4-8月),对叶面喷施不同水平(0.2%,0.4%,0.6%)钾肥(KCl)4次。【结果】结果表明,喷施钾肥提高了砀山酥梨叶片钾素含量;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以及果肉硬度;增加了叶面积、百叶重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结论】综合果树生长状况、果实品质及经济效益等因素,在果实膨大期(6-8月),叶面喷施2-3次0.4%KCl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山西农业科学》2017,(2):191-193
为了探索不同梨品种果实的石细胞差异,以硕丰梨、玉露香梨、巴梨为试材,测定了3个品种梨果实石细胞含量、石细胞团的分布、石细胞团的大小与密度等指标。结果表明,石细胞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硕丰梨玉露香梨巴梨,果实不同部位石细胞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近果心近果皮果肉中部;同一品种的梨果,果实较小的梨果石细胞含量更高。间苯三酚-盐酸染色结果显示,石细胞团主要分布在果心处,且呈现出辐射状由果心向果肉中延伸,分布特点是近果心近果皮果肉中部。近果心处石细胞分布密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硕丰梨玉露香梨巴梨。研究结果可为改善梨果实品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石细胞团是影响梨果肉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木质素是构成石细胞团的主要成份。本文了探索梨果肉木质素对果肉石细胞团含量和果实大小的影响。【方法】以梨属(Pyrus)植物品种和野生种及近缘植物榅桲(Cydonia oblonga)果实为试验材料,对72份果实材料的平均单果重、石细胞团含量、烘干果肉含量百分比、烘干果肉木质素含量百分比、石细胞木质素含量百分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果实平均单果重与石细胞团含量、烘干果肉含量百分比和果肉木质素含量百分比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石细胞木质素含量百分比相关性不显著;石细胞团含量与烘干果肉含量百分比、果肉木质素含量百分比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石细胞木质素含量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果肉木质素含量百分比与烘干果肉含量百分比表现出显著正相关,石细胞木质素含量百分比与果肉木质素含量百分比也表现为显著正相关,与烘干果肉含量百分比相关性不显著。【结论】木质素是影响果实和石细胞团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果实质地差异明显的2个梨品种进行质地差异相关研究,旨在发现导致梨品种果实质地差异的关键因素,为优良梨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露香梨和大果水晶梨为试材,观察发育过程中果肉细胞超显微结构,测定果实的硬度、脆度值、细胞壁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和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玉露香梨和大果水晶梨果实硬度逐渐下降,且花后60 d 2个梨品种脆度值逐渐下降,玉露香梨果实硬度和脆度值显著低于大果水晶梨。(2)在400×放大显微倍数下,幼果期玉露香梨果肉细胞比大果水晶梨的大;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2个梨品种果肉细胞均明显增大,玉露香梨果肉细胞小于大果水晶梨;玉露香梨细胞断裂边缘整齐平滑,形成脆性断口,大果水晶梨断裂边缘粗糙而不整齐。(3)果实发育过程中玉露香梨果肉果胶甲酯酶(Pectinmethylesterase, PME)活性极显著低于大果水晶梨,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活性和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β-Gal)活性极显著高于大果水晶梨。(4)果实发育过程中玉露香梨果肉PME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库尔勒香梨脱萼正常果、宿萼正常果、脱萼粗皮果和宿萼粗皮果的内外在品质进行了综合比较,旨在为库尔勒香梨优质果实的评价和品质改良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以库尔勒香梨果实为实验材料,研究脱萼、宿萼正常果和脱萼、宿萼粗皮果的形状、果皮色素含量及一些主要内在品质指标的差异性.[结果]与粗皮果(脱萼、宿萼)相比,正常果(脱萼、宿萼)的果核小,果实硬度低;宿萼正常果的果实显著大于脱萼正常果,但其可食部分小.脱萼正常果的果皮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宿萼正常果和脱萼、宿萼粗皮果,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低.脱萼正常果的果肉总糖、蔗糖、可溶性固形物和固酸比均显著高于宿萼正常果和脱萼、宿萼粗皮果;脱萼正常果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均显著高于脱萼、宿萼粗皮果,但是与宿萼正常果相比无显著差异,宿萼粗皮果的这两种糖含量最低;正常果的果肉VC含量显著高于粗皮果,其中脱萼正常果的果肉VC含量显著高于宿萼正常果,脱萼粗皮果和宿萼粗皮果果肉VC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正常果的果肉单宁含显著低于粗皮果,但脱萼正常果与宿萼正常果和脱萼粗皮果与宿萼粗皮果之间果肉单宁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这四种果实的品质优差顺序为脱萼正常果>宿萼正常果>脱萼粗皮果>宿萼粗皮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3种袋型果袋套袋对"翠冠"梨(Pyrus pyrifolia‘Cuiguan’)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3种袋型分别为"外黄内白"、"外花内黑"和"外黄内黑"3种袋型。[结果]与对照(不套袋)相比,"外黄内白"袋处理果实基本能保持原有果面绿色和风味,而"外花内黑"袋和"外黄内黑"袋处理果实果面呈现黄白色,果实风味变淡;"外黄内白"、"外花内黑"和"外黄内黑"3种果袋处理都极显著减少果面锈斑的产生,其锈斑指数分别为25.5、55.5、82.8,其中"外黄内白"袋效果最为明显;"外黄内白"袋处理果实硬度极显著下降,而"外花内黑"和"外黄内黑"袋处理果实硬度则极显著升高,其中,"外黄内白"、"外花内黑"和"外黄内黑"3种果袋处理果实硬度分别为6.30、7.34、7.05 kg/cm2,对照为6.65 kg/cm2。"外黄内白"、"外花内黑"和"外黄内黑"3种果袋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都极显著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分别为10.85%、12.93%、12.43%和13.90%,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4.43%、4.30%、5.19%和6.33%。"外黄内白"、"外花内黑"和"外黄内黑"3种果袋处理和对照间可滴定酸含量无明显差异,其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0.57%、0.48%、0.41%和0.56%。与对照相比,"外黄内白"、"外花内黑"和"外黄内黑"3种果袋处理果实VC含量显著下降,分别为54.61、55.10、55.10 mg/kg。[结论]综合来看,"外黄内白袋"是生产绿色无锈"翠冠"梨的理想果袋。  相似文献   

13.
授粉品种和花粉量对鸭梨果实花萼宿存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不同浓度的秋子梨和白梨为鸭梨授粉,以研究授粉品种和授粉量对鸭梨果实萼片宿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鸭梨果实上存在明显的花粉直感现象,以秋子梨授粉,鸭梨果实花萼宿存率高,而白梨授粉花萼宿存率较低;授粉时加入填充剂的比例明显地影响花萼宿存率,填充剂加入越多,花萼宿存率越低,即使使用秋子梨授粉,也可以达到理想的授粉效果,表明柱头接受的花粉量对萼片宿存有重要作用;花粉与填充剂比例达到1∶7~1∶11时,既能保证适当坐果率又能降低萼片宿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库尔勒香梨萼端黑斑病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沙依东园艺场和阿克苏地区生产的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通过对贮藏过程中健康梨和感病梨色差(L、a、b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的测定,研究不同产地库尔勒香梨萼端黑斑病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沙依东健康梨L和b值大于阿克苏,a值小于阿克苏。同一产地健康梨和感病梨L、a、b值差异显著,感病梨a和b值大于健康梨,L值小于健康梨。2个产地库尔勒香梨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感病梨中2个指标的下降速度比健康梨更快。沙依东库尔勒香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较小,因而品质较好。[结论]该研究为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和控制其萼端黑斑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种花粉和授粉量授粉对砀山酥梨果实萼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砀山酥梨果实外观,提高果实品质,以不同授粉品种和授粉量给砀山酥梨授粉,授粉后立即套袋,10 d后去袋,于生理落果结束后,调查果实萼片脱落情况.结果表明,有73.0%的处理3序位果实脱萼率显著高于4、5序位的脱萼率或没有显著差异.其中,早美酥的全部处理、其他供试品种的1∶2和1∶4混合花粉的全部处理3序位的果实脱萼率都显著高于4、5序的脱萼率.以黄宝石或早美酥的1∶4混合花粉点授3、4、5序位花朵,可以分别获得73.2%、65.8%的果实脱萼率.若以50%为坐果率要求,用早美酥1∶6混合花粉点授花序中3、4、5序位花朵,可以获得80.1%的果实脱萼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花期温度变化对香梨果实脱萼率和坐果率的影响及其与同化物积累的关系,确定花期温度变化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发育的影响机制。【方法】以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在初花期和盛花期进行增温处理,测定在坐果始期、萼片离层形成期与萼片脱落期的果实同化物含量的变化并观察梨果实脱萼率和坐果率。【结果】与对照相比,香梨不同花期增温处理均能降低脱萼率,盛花期增温处理的脱萼率差异极显著,降低了2.29倍;各处理组间坐果率差异均不显著。在坐果始期,盛花期增温处理后果实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显著增加,相比对照分别高1.86和2.79倍,但初花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萼片离层形成期未形成离层果实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均高于离层形成果。在萼片脱落期,各处理宿萼果果糖和淀粉含量均高与脱萼果。【结论】初花期增温处理对萼片脱落率和坐果始期果实同化物积累没有显著影响;盛花期增温处理促进坐果始期果实同化物积累,进而抑制萼片的脱落。  相似文献   

17.
库尔勒香梨粗皮果果实不同部位矿质元素含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果实生长发育期果皮、果肉和果核内矿质元素含量变化,分析其对粗皮果果实不同部位矿质元素供需关系的影响。【方法】从5月30日开始每隔20 d对粗皮果园的香梨树喷施钙复合试剂以及对各试验设计的果实进行采样一次,共喷4次,测定果实不同部位氮、磷、钾、钙、镁的含量。【结果】膨大期到成熟期,宿萼、脱萼粗皮果的果皮、果肉和果核钙含量显著低于宿萼、脱萼正常果,而氮、磷、钾含量显著高于宿萼、脱萼正常果;在成熟期宿萼、脱萼粗皮果的果皮、果肉和果核镁含量显著低于宿萼、脱萼正常果,而在膨大期差异不显著。无论是粗皮果、正常果或钙处理果,膨大期到成熟期钙元素积累高低顺序依次为:果皮>果核>果肉;氮元素积累高低顺序依次为:果核>果皮>果肉;膨大期果肉磷含量比果皮和果核高,成熟期果核磷含量比果皮和果肉高;钾和镁元素在果实不同部位内没有规律性变化。【结论】粗皮果的形成与粗皮果果皮、果肉和果核内氮、磷、钾含量过高造成果实缺钙有关,而与粗皮果果实不同部位钙、氮和磷元素的分配不均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适宜南方早熟砂梨系统翠冠梨(Pyrus pyrifoli Nakai cv.Cuiguan)和黄金梨(Pyrus pyrifolia Nakai cv.Huangjin)果实的果袋。[方法]对翠冠梨和黄金梨进行了5种果袋套袋处理,分别为超亚光纸袋(外黄褐色内黑复合袋)、普亚光纸袋(外黄褐色内灰黑复合袋)、"膜+纸"纸袋(外黄内黑膜纸袋)、蜡纸袋(黄色单层袋)、报纸袋。果袋规格:长19.5㎝,宽15.0㎝。[结果]与未套袋果相比,套袋果果面光滑,皮色鲜艳,锈斑少,果点小,但果实重量有所减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降低,风味稍有变淡。5种果袋中,普亚光纸袋对翠冠梨套袋效果最好,超亚光纸袋对黄金梨套袋效果最好,能改善果面色泽,使果皮着色均匀,果点小而不明显,显著降低锈斑级数;蜡纸袋和自制报纸袋对改善果面颜色和防止果锈效果不明显。[结论]对翠冠梨和黄金梨实施套袋栽培,可以十分显著地改善果实外观品质,但不同梨品种适合不同的纸袋类型,应根据不同的品种选择不同的纸袋类型。  相似文献   

19.
2011和2012两年,分别以嫁接在豆梨和杜梨砧木上的丰水梨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杜梨和豆梨两种砧木,以及PBO、B9和GA3三种生长调节剂和处理时间对丰水梨短果枝和腋花芽果实萼片宿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在豆梨砧木上的丰水梨腋花芽果实宿萼率显著低于杜梨砧木,但短果枝果实宿萼率在两种砧木间未见显著差异;PBO和B9能显著降低梨果宿萼率,但PBO效果优于B9,PBO处理时期以初花期,浓度以10 g/L为宜,GA3则显著提高了梨果宿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