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2种种衣剂与保水剂混合包衣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0 g 3%苯醚甲环唑FS和50 mL 60克/L戊唑醇FS分别与1 kg保水剂混合后包衣小麦均可提高小麦株高、根系和地上部干重;第28 d,2种种衣剂混合保水剂包衣对纹枯病的防效分别为78.2%和73.6%,与单施药剂防效均无显著差异。返青期,3%苯醚甲环唑FS和60克/L戊唑醇FS混合保水剂包衣两处理防效分别为82.6%和83.3%;成熟期,两处理防效分别为54.1%和60.5%,分别比各自单施药剂提高12.7%和10.4%。种衣剂混合保水剂包衣均未影响亩穗数和穗粒数,但显著提高了群体干物重、千粒质重和产量,分别比单施药剂增产8.0%和11.1%。  相似文献   

2.
抗旱保水剂在小麦种子包衣上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研究用强化辐射交联技术制备的抗旱保水剂在小麦种子包衣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用抗旱保水剂处理小麦种子 ,有良好的抗旱保水作用 ,能显著提高出苗率 ,促进小麦生长 ,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保水剂在农作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年以来,山西省屯留县在小麦、玉米、花生等多种农作物上应用保水剂,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小麦一般增产5—30%,岗坡地增产47.8—72.2%;花生增产60.3%,甘薯增产20.7—92.6%。保水剂的用量为种子量的1—3%,先将其缓慢倒入适量水中,边倒边搅拌,使成为均匀的糊状,再倒入种子,充分拌匀,使种子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包衣,晾干,用手搓匀后即可播种。玉米、花生等大粒种子可随拌随种。红薯苗或其它苗木,用1%浓度的保水剂蘸根后移栽。保水  相似文献   

4.
保水剂在鸡冠花育苗和移栽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种子包衣、造粒以及幼苗移栽时沾根、穴施等方法,研究了保水剂在鸡冠花育苗和移栽中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用保水剂处理鸡冠花种子,可使出苗率提高4.2%~5.5%,出苗时间缩短1~2 d;幼苗移栽时使用保水剂,可使呼吸速率提高25.97%~53.57%,花径增大26.08%~66.40%,总花期延长2~9 d.在种子处理中,用保水剂造粒的效果优于包衣;在幼苗移栽处理中,穴施保水剂的效果优于沾根.由此可见,在鸡冠花育苗和移栽时适当使用保水剂,是提高鸡冠花出苗率、缩短出苗时间以及促进幼苗移栽后生长发育的有效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包衣药剂及贮藏期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研究不同药剂和贮藏期对小麦包衣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表明 :适乐时对小麦包衣种子发芽率影响较小 ,安全性高 ,立克秀次之 ,卫福常量包衣对种子发芽率影响也较小 ,包衣时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在一般室内贮藏条件下 ,贮藏期 1个月对小麦包衣种子的发芽率影响不显著 ,2个月以上 ,对包衣种子发芽率影响极显著。此外还对小麦包衣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一、使用范围 1,种子包衣:可将种子与保水剂、化肥、微量元素、农药及填充料按比例制造成种子包衣。多用于小粒种子。  相似文献   

7.
为给保水剂在川西高原青稞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对干旱条件下保水剂使用方法对青稞苗期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的青稞出苗率高出不施用保水剂对照9.65~15.60个百分点,出苗指数高出不施用保水剂对照2.29~7.04个百分点。保水剂不同使用方法之间差异显著,就出苗率和出苗指数来看,种子包衣效果最好;就植株分蘖和根系生长来看,土壤撒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针对甜玉米发芽率低,苗期长势弱等问题,以拌种直播、包衣拌种、播种时基施和后期追施4种方式对盆栽甜玉米施用保水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水剂可增强甜玉米抗旱能力,提高其光合作用效率,同时提高甜玉米出苗率,改善其品质.  相似文献   

9.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保水剂对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不同用量保水剂对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严重干旱处理下,保水剂对小麦幼苗产生抑制作用,随保水剂用量增加,小麦幼苗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呈下降趋势,叶片饱和亏缺、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在中等干旱处理下,保水剂作用效果最佳,对小麦幼苗的生理代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同用量保水剂在不同指标间效果差异表现不同。在充足水分处理下,保水剂对小麦幼苗的生理代谢作用低于中等干旱处理。中度干旱下施用保水剂效果最明显,并以60 kg/hm2用量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保水剂对玉米、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试验研究了保水剂对玉米、小麦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对玉米、小麦种子萌发过程发芽势和发芽率无显著影响,但能提高幼苗的单株鲜重、株高及简化活力指数,适宜的保水剂质量浓度玉米为4.0g/L、小麦为6.7g/L.  相似文献   

11.
包膜复合肥料对芹菜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包膜复合肥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释放特性。[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包膜复合肥对土壤有效养分供给变化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包膜肥料使土壤中NO3^--N舍量的峰值出现时间延迟了15~25d,且在第75天时施用自制包膜复合肥1(CRF-1)较复合肥(CK1)高150%;有效磷含量变化表现为先升后降或先降再升的过程;包膜肥处理土壤有效钾的下降速率低于对照,且在第75天时施用自制包膜复合肥4(CRF-4)最高,比复合肥高3.4%。[结论]该研究为包膜复合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适用于半干旱条件下的微水溶性胶结包膜缓释肥料的植物营养学效果。[方法]采用不同土壤含水量下小油菜盆栽试验和减量施氮肥处理下大白菜田间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试验表明,在田间持水量50%、60%、70%3种水分条件下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处理油菜产量均高于尿素处理,在70%田间持水量下达到了显著差异(P〈0.05),在获得相同油菜产量的情况下,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比尿素具有节水优势;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处理增加了Vc含量,但没有显著增加油菜含氮量、硝酸盐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在减少施用60kg/hm。纯氮条件下,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处理大白菜产量高于全量尿素施氮肥处理,但差异不显著;没有显著增加白菜硝酸盐含量,降低白菜Vc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论]微水溶性胶结包膜缓释肥料适用于在半干旱条件下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甲壳素包裹缓释肥料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肥料利用率,获得高产高质的农作物打下基础。[方法]考察自制甲壳素包裹缓释肥料对番茄、黄瓜和玉米生长的影响,并对其在农艺性状、产量、肥料利用率和残效方面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番茄-黄瓜试验表明甲壳素包裹型缓释肥料的氮素利用率可达58%。[结论]甲壳素包裹型缓释肥料较速效氮肥能够更好地促进农作物植株的稳定生长,实现作物的增产。  相似文献   

14.
磁处理对粘土矿物比表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研究了几种粘土矿物经磁处理后,比表面值的变化以及覆胡敏酸胶膜、覆无定形氧化铁胶膜及覆无定形氧化铝胶膜等对粘土矿物比表面的磁致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磁处理可显著降低粘土矿物的比表面。不同粘土矿物质的比表面磁降效应以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同一粘土矿物覆不同腹膜后,比表面磁降效应不一,一般以来覆膜>覆胡敏酸膜>覆氧化铁膜;而覆氧化铝腹膜的粘土矿物,在磁处理后其比表面呈增加趋势。此外,试验结果还表明,磁致比表面降低效应,可在粘土矿物上至少保持90d。  相似文献   

15.
烟草丸化种芽与包衣丸化种子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烟草丸化种芽和包衣丸化种子的对比试验表明,丸化种芽较包衣丸化种子出苗时间大幅度缩短,出苗率、烟苗素质和整齐程度明显提高,抗病能力增强,烟叶质量提高,产量和产值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纪锐琳  朱义年  张爱莉  张学洪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284-8286,8289
[目的]对竹炭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规律和生物利用效果进行研究,寻找高效、廉价、生产工艺简单的包膜氮肥。[方法]以竹炭和高分子聚合物为包膜材料,制得2种不同包膜厚度的竹炭包膜尿素(BCCU);通过玉米的土壤淋溶试验、土壤氨挥发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自制竹炭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规律和生物利用效果。[结果]竹炭包膜尿素具有一定的缓释性能,其氮素的29d累积淋出率比普通尿素低9.93%~16.27%;施用竹炭包膜尿素的氨挥发量显著低于普通尿素,降幅为16.66%~31.8%;施用竹炭包膜尿素的玉米生物量和氮素利用率分别提高12.8%~24.1%和10.50%~16.99%。[结论]竹炭对尿素中氮素不仅具有一定的缓释性能,还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能减少氮素的淋失和挥发,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粉煤灰与超细磷矿粉作为包膜材料的缓释效果,以粉煤灰和超微细磷矿粉为包膜材料,自制两种不同涂层厚度的包膜缓释尿素,在大田实验条件下,以普通尿素、树脂包膜尿素和硫包膜尿素为对照,研究了两种不同膜材料缓释尿素对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包膜尿素比普通尿素更能改善土壤的持续供氮能力,提高土壤脲酶活性,30%粉煤灰包膜尿素及25%和30%的超微细磷矿粉包膜尿素缓释效果最好;与树脂包膜和硫包膜尿素相比,自制包膜尿素可提高小白菜生长前期土壤中的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8.
郭丹钊  王斌  朱彬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050-11051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条件下细菌多糖对玉米苗期抗旱性的影响。[方法]设置种子+土壤、菌液包衣种子+土壤、种子+土壤+80 ml发酵液、种子+土壤+80 ml灭活发酵液4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玉米苗期抗旱性的影响。[结果]玉米种子经发酵液包衣后,种子发芽率较对照可提高112.7%;对发酵液不同施用方式效果的研究表明,土壤中添加活菌液的方式对提高玉米苗期抗旱能力作用最为显著,幼苗干物质积累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根冠比、根体积等生长指标均有显著提高,分别较对照提高130.6%、11.5%、78.1%、300.0%。[结论]该研究为有效发挥细菌多糖保水抗旱功能、开发农作物抗旱节水的新方法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改进苯丙乳液-石蜡-凹凸棒石复合包膜尿素的生产技术。[方法]通过分别改变各种包膜材料(苯丙乳液、石蜡和凹凸棒石粉末)的用量、干燥时间以及干燥温度,制得不同的苯丙乳液-石蜡-凹凸棒石复合包膜尿素,并且利用水浸泡试验研究制得的不同包膜尿素在水中的溶解特征。[结果]苯丙乳液-石蜡-凹凸棒石复合包膜尿素的制备最佳工艺参数为:每包膜100克尿素,石蜡用量为20 g,凹凸棒石粘土用量为3 g,苯丙乳液用量为50~60 ml,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120 min。[结论]各种膜材料用量、干燥时间以及干燥温度均影响着该复合包膜尿素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20.
聚合物包膜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缓/控释肥料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尤其是以聚合物为主要包膜材料的缓/控释肥逐渐占据了缓/控释肥料市场的主导地位。为了使人们更为全面地了解聚合物包膜缓/控释肥料并正确的加以应用,我们系统总结了如下内容:不同类型的聚合物包膜材料;聚合物包膜缓/控释肥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聚合物包膜缓/控释肥料的养分释放特征;针对其养分释放特征的评价方法;并展望了聚合物包膜缓/控释肥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