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概述甘蔗糖厂和甜菜糖厂从提汁车间提出的混合汁要经过澄清和过滤才能进入蒸发浓缩结晶工段 ,绝大部分糖厂的泥汁过滤是靠压滤机或真空吸滤机的滤布完成 ,滤布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固体物质堵塞 ,必须用清水加以冲洗 ,排出的冲冼水称之谓洗滤布水。目前大多数糖厂的洗滤布水未经任何处理便排走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因为这种洗滤布水量大 ,按日榨3000吨甘蔗的糖厂每天用洗滤布水量达800—1000吨之多 ,且水中约SS含量高达0.3—1.0 % ,COD含量1000—5000mg/L,还含有0.1—0.5 %的糖份 ,排放后易发臭 …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无滤布真空吸滤机的工作流程和结构,对影响无滤布真空吸滤机的工作效率和处理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先滤布真空吸滤机虽然对工艺有些影响,但无洗滤布水的出现,解决了环保问题,取得了生产与环保“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1前言甘蔗糖厂的污染主要有废水、废气及废渣的污染。过去几年经过很多人的努力,污染程度减小了许多,但距洁净生产还有很远的距离。废水的种类及目前的处理方法:一是酒精生产排放的废醪液(COD100000mg/L左右,pH4.0左右),日榨1000吨甘蔗的糖厂每天约有150吨废醪液。有的厂直接排放;有的厂做成液体肥给农业用;有的厂采用氧化塘法,雨季来时,随洪水冲走;有的厂生产单细胞蛋白后再排放;有的厂采用大型工业沼气工程处理后排放;有的厂采用浓缩后燃烧;有的厂用于锅炉烟道气冲灰后排放;也有的厂采用废醪液回流复用发酵,之后处理排放等等。二是洗滤布水(COD6000mg/L左右,pH7.0左右),清洁冲地板水,洗罐水,日榨1000吨甘蔗的糖厂每天有200多吨这种废水。这部分废水,多数厂是直接排放的。废气主要是烟囱排放的烟气,目前多数厂采用水膜除尘,烟气是白色的水雾气,没有大的污染。三是冷却用水,这部分水,量大直接排放不会有污染。四是滤泥,对碳酸法糖厂来讲,滤泥量大,碱性,确实有污染,大厂把滤泥用于作制水泥的原料,可以消除其污染,小厂及中等规模的厂,对这部分滤泥确实是个难题。下面谈谈本人的看法。2洁净生产洁净生产指的是生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变频调速无滤布真空吸滤机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控制方案、抗干扰方法、节电效果,以及在糖厂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提高糖分收回率是制糖技术人员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多年来,我公司技术人员为降低制糖过程中的糖分损失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降低滤泥糖度方面,采取了提高洗水压力、温度,加快滤布换洗周期,定期用稀盐酸浸泡保持滤布柔软,加强管理减少压滤机爆筛漏底等有效措...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当前甘蔗亚法糖厂无滤布真空吸滤机滤汁的处理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利用TR滤汁快速沉降器进行滤汁沉降处理是一种简便、经济实用的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7.
自1978年拜泉县糖厂投产以来,县委、县政府将原料甜菜生产作为发展县城经济的重要任务来抓,有力地促进甜菜生产的发展。但从目前生产现状看,远不能适应制糖工业的发展需要,表现出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糖厂生产原料不足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县甜菜生产实际情况的调...  相似文献   

8.
全国四大食糖生产基地之一的湛江市,积极实施关停小糖厂、压缩生产能力、精减人员的改革措施,以期走出糖业生产连年亏损的困境。目前该市33间糖厂已关停4间,占应关停糖厂的三分之一,6家糖厂完成了改制,8家关停糖厂实施兼并联合,2家糖厂实行了农工贸一体化,还...  相似文献   

9.
甘蔗的市场特性决定了糖厂与蔗农的稳定的协作关系,实际上应把糖厂和蔗区视为广义上的制糖企业。而对广义上的制糖企业的利益分配以及生产的平衡和协调只有依靠政府的调控来实现。甘蔗收购价调控是对制糖企业糖厂与蔗农的利益合理分配,而税收调控是使松散性的糖厂和蔗农成为紧密型制企业的关系纽带,使蔗农自觉担负起原料生产的重任,和糖帮共同承担市场风险,促进蔗糖生产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1/02年食糖榨季传来喜讯,我国大陆首家田间糖厂—广西贵糖(集团)桂平田间糖厂投产。其生产的标准原糖源源不断地运往贵糖(集团)有限公司制糖厂,再精炼后就可制成优质的白砂糖。据悉,桂平田间糖厂日压榨甘蔗能力5000t以上,主要生产国际标准原糖为主,生产的原糖再运往贵糖(集团)公司制糖厂提炼成优质白砂糖供应国内外市场。桂平田间糖厂的投产,减少了贵糖(集团)公司制糖厂原料蔗进厂运输费用,提高了原料蔗的出糖率,降低了白砂糖生产成本,为广西蔗糖生产创出了一条新路国内首家田间糖厂投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