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铜中毒对雏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旨在研究铜中毒对雏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鸡健雏18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含Cu 11.97 mg/kg)和铜中毒日粮(铜中毒I组,含Cu 650 mg/kg;铜中毒II组,含Cu850 mg/kg)6周。结果表明:两个铜中毒组雏鸡的RBC-C3bRR花环率和RBC-ICR花环率降低,红细胞免疫功能受损,肉鸡1~6周龄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并与红细胞的形态改变相一致。RBC-C3bRR花环率和RBC-ICR花环率的降低与铜中毒引起的红细胞病理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锌中毒对天府肉鸭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人工复制天府肉鸭锌中毒病理模型,测定锌中毒对不同日龄鸭红细胞C3b受体(C3bRR)花环和免疫复合物花环(ICR)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锌中毒使鸭红细胞表面补体受体CR1数目减少或活性降低,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增高,红细胞免疫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3.
将1日龄天府肉鸭健雏30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饲喂添加不同铜含量的日粮,以观察高铜对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高铜饲粮导致雏鸭红细胞C3bR花环率降低,红细胞免疫黏附能力下降,加铜剂量越高,C3bR花环率下降辐度越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AA肉鸡生长发育过程中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规律,用酵母花环率方法检测1、3、5、7、14、21、28、35、42、49日龄血液红细胞C3b受体花环(C3bRR)率和免疫复合物花环(ICR)率。结果:1~5日龄时,AA肉鸡红细胞C3bRR和ICR均呈较明显的下降趋势;5~14日龄时,其红细胞C3bRR和ICR逐渐升高;14~28日龄时,其红细胞C3bRR和ICR基本最高。35~42日龄时均急速下降,49日龄以后均趋于相对稳定状态。表明,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在1~5日龄相对下降,5~28日龄处于平稳状态,35日龄时免疫功能最高,随着接近出栏期AA肉鸡机体免疫系统功能逐渐成熟并趋于稳定状态。此结果为实际生产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天府肉鸭红细胞免疫功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C3bRR)试验和免疫复合物花环(ICR)试验,研究了7-49日龄天府肉鸭红细胞C3bRR和ICR花环率变化规律。证实天腐肉鸭红细胞表面存在C3b补体受体,对两种花环的形成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剖析,并对红细胞免疫系统(RCIS)的一些生物学作用和临床诊断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高锌对雏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日龄天府肉鹅 2 0 0只 ,随机均分为 4组 : 组 ,饲喂基础日粮 (日粮 Zn10 0 m g/ kg,对照组 ) ; 组 ,饲喂基础日粮 Zn 90 0 m g/ kg; 组 ,饲喂基础日粮 Zn 14 0 0 mg/ kg; 组 ,饲喂基础日粮 Zn 190 0 mg/ kg。试验期 7周。用C3b受体花环和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检测高锌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动态变化。结果 :饲粮高锌导致雏鹅红细胞C3b RR花环率降低 ,红细胞免疫粘附能力下降。 、 组 C3b RR花环率 3周龄时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5或 P<0 .0 1) , 组从 2周龄开始极显著低于 组 ;加锌剂量越大 ,C3b RR花环率下降辐度越大。 、 组红细胞 IC花环率 2周龄时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5 ) ,随后 、 、 组 IC花环率均程度不同地升高 ,以 组变化最明显 ,从 3周龄开始与 组比较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P<0 .0 5或 P<0 .0 1) ,且 IC花环率的升高与加锌剂量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早期断奶应激对仔猪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同窝杜×(大×长)三元杂交健康仔猪12只,分别于断奶前3天、断奶后3天及断奶后2周进行红细胞受体C3b花环试验、免疫复合物IC花环试验及血常规检验,观察断奶应激对仔猪红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影响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断奶应激导致仔猪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C3bRR率)、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IC花环率(ICR率)的变化明显。说明断奶应激可导致仔猪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红细胞免疫功能低的仔猪更容易发生(断奶)应激性腹泻。  相似文献   

8.
200只1日龄铁脚麻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11日龄起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0,7.5,10.0 mg/kg的马杜霉素,连续饲喂4周,试验期为7周。每7 d测定各组雏鸡红细胞补体受体花环率(C3bRR)及免疫复合花环率(ICR),观察不同剂量马杜霉素对肉仔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效应及其规律。试验结果表明:5.0 mg/kg饲料的马杜霉素连续饲喂4周对肉仔鸡红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P>0.05)。7.5 mg/kg和10.0 mg/kg饲料的马杜霉素可降低C3bRR和升高ICR,C3bRR分别在用药后第21天和第14天起至第28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ICR在用药后第21天起至停药后第7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由此表明,7.5 mg/kg饲料以上的马杜霉素对铁脚麻肉仔鸡红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并随用药剂量升高和用药时间延长而加重;其抑制作用能持续至停药后第7天,但能在停药后21 d内逐步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酵母活性物质对断乳仔猪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取28日龄断奶的[杜×(大×长)]三元杂交仔猪10头,平均初始体重为5.62 kg±1.16 kg,随机分为2组,每组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相同的基础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剂量为10mL/只,连续服用10 d.应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Erythrocyte C3bR,E-C3bR)试验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Erythrocyte ICR,E-ICR)试验,探讨酵母活性物质对断乳仔猪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试验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E-ICRR)在服药后第1周、第2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第3周无明显差异.试验组E-C3bRR和E-ICRR,在服药后第1周、第2周与服药前相比差异亦极显著(P<0.01),第3周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口服酵母活性物质可增强断乳仔猪红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新复方中药制剂“沙大净”口服液对蛋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35周龄的海兰白蛋鸡80羽,随机分成4组:1%“沙大净”组、0.5%“沙大净”组、0.25%“沙大净”组和对照组。结果表明:1%“沙大净”组、0.5%“沙大净”组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促进率(RFER)都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沙大净”对鸡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氟对蛋鸡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了探讨氟对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人工复制病例的方法,测定了不同剂量和不同时间氟中毒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表明,鸡氟中毒时,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并且有剂量、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13.
采取健康公鸡血液,提取红细胞,以禽病原性大肠杆菌O78-166分离的LPS分别致敏新鲜红细胞和醛化红细胞,置4℃下保存,在致敏后1-8d,应用上述致敏红细胞分别测定6个O78-166免疫鸡阳性血清,以比较上述红细胞的敏感性和有效使用期。结果表明:以LPS致敏的新红细胞做定量试验较为精确,以LPS致敏的醛化红细胞做大肠杆菌定性试验较为快捷。方便。  相似文献   

14.
将50只30日龄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Ⅱ、Ⅲ和Ⅳ组共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笼饲养。对照组、试验Ⅰ、Ⅱ和Ⅲ组每天分别按硫酸铜0、20、50、100 mg/kg体重灌胃1次,试验Ⅳ组按100 mg/kg体重灌胃的同时饮用500 mg/L VC溶液,其余各组自由饮用蒸馏水。分别在试验开始及第7、14、21和28天称重,尾静脉采血测定血常规指标。试验结果显示,整个试验期间,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的体重、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和白细胞数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组在试验第28天时红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体重和血红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Ⅲ组在试验第28天小鼠体重和红细胞数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数量无显著变化(P>0.05)。与试验Ⅲ组相比,试验Ⅳ组第21和28天的小鼠体重显著增加(P<0.05),但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和白细胞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高剂量铜能显著抑制小鼠的生长,降低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VC对高铜引起的体重下降有部分逆转作用,对高铜引起的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和白细胞数量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镉对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硒的保护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9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等分为3组:Ⅰ组按每公斤体重3mg的剂量腹腔注射氯化镉溶液;Ⅱ组除注射同样剂量的氯化镉外,还以每公斤体重2mg的剂量腹腔注射亚硒酸钠溶液;Ⅲ组为对照,不作处理。药物注射每天1次,连续5d。从注射后的第1、2、3、4、5周分别采血,检测RBC-CR1和RBC-IC花环率。结果表明,整个实验期间,Ⅰ组RBC-CR1和RBC-IC花环率均显著低于Ⅱ组和Ⅲ组(P<0.05或P<0.01),并有逐渐升高的趋势;Ⅱ组两种花环率逐渐降低。因此认为,镉会引起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严重损伤,硒对其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红细胞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细胞免疫系统”概念于 1 981年首先由美国学者 Siegel提出。 2 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 ,发现红细胞有许多与免疫有关的物质 ,并具有识别、粘附、浓缩、杀伤抗原 ,传递抗原信息和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的能力。红细胞不但能参与机体免疫调控 ,并有完整的自我调控系统 ,在许多疾病发病机理中 ,红细胞免疫缺陷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文章回顾了红细胞免疫研究的发展历程 ,介绍了红细胞免疫的物质基础、免疫功能及影响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因素 ,综述了红细胞免疫在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中医药学等各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