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ACVA)心电图(ECG)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均已除外原有心脏病史的390例ACVA患者.对其病情、ECG及预后进行动态监测分析。结果:390例ACVA患者中,发现有ECG异常者106例(33.1%),ECG异常率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62.5%)〉急性脑出血(CH)组(50.8%)〉脑梗死(CI)组(12.9%),SAH组及CH组ECG异常率与C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VA伴ECG异常较不合并ECG异常的病死率明显增高(41.5%vs5.6%.P〈0.01);最常见的心电图异常是ST-T改变。病情越重越易出现心电图异常(P〈0.05~0.01)。结论:临床应重观ACVA患者的ECG改变,加强心脏功能监测.加强治疗.这对防止病情恶化.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湛江市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血脂、血糖及血压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湛江市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血脂、血糖与血压水平。方法:7~13岁单纯性肥胖组儿童60例(其中轻,中、重度肥胖儿童各20例)和健康儿童30例(对照组),检测其血脂、血糖、血压水平。结果:肥胖组儿童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却低于对照组(P〈0.01)。肥胖组血清总胆固醇、血糖依肥胖程度不同与对照组差异不同,轻、中度肥胖组的血清总胆固醇、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度肥胖组的血清总胆固醇、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肥胖症可引起儿童脂质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应加强肥胖儿童的早期干预。促进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3.
对50例冠心病和50例随机做平板运动试验(TET)者作频域心电图(FCG)对比分析探讨F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单纯根据FCG异常诊断冠心病有较高假阳性(65.22%)。如将FCG的阳性指标作综合判断,虽然敏感性降低(88.00%降至70.00%)。假阳性都明显降低(65.22%降至26.00%)。认为TET的特异性较FCG高。若两者均为阴性,则冠心病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职工健康状态和制定保健对策,提高职工的健康水平。方法:从1995年起每2年进行健康监测一次,每次时间安排在10月一11月进行。采取专科登记,按年龄组选项进行肝功能 乙肝病毒;空腹血脂、血糖;胸透、心电图、B超等项目检查,保健科核实汇总。结果:职工的谷丙转氨酶(ALT)、血脂和心电图异常率逐年增高,以2002年增高明显(P<0.01);血糖水平呈现先升后降,以2002年降幅明显(P<0.01);前列腺肥大检出率以1995年与1997年最高,分别为40.4%和44.8%,至2002年下降为18.0%(P<0.01)。结论:我院职工的健康状况并不乐观。为提高职工健康生活质量,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改变不良的生活,调节饮食,减轻精神压力,而适当运动,控制血脂血糖的升高是疾病预防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甲状腺功能(简称甲功)异常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甲功异常合并脑梗死住院患者133例,按甲功情况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组(简称甲亢组,83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简称甲减组,50例),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三组均于清晨(甲亢、甲减组患者为入院次日,对照组体检者为体检当日)行甲功、血脂、血糖和胰岛素、血同型半胱氨酸、心电图等检测。结果甲亢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均明显高于甲低组及对照组(P〈0.01)。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甲低组与对照组(P〈0.01)。而甲减组胆固醇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明显高于甲亢组和对照组(P〈0.01)。心电图示70%以上脑梗死患者并有心律失常,甲亢组以窦性心动过速及心房纤颤多见;甲减组以窦性动过缓及心力衰竭为主。结论甲功异常特别是甲亢患者空腹血糖增高、血脂代谢异常;而甲减者同型半胱氨酸增高,导致的心律失常进一步加重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加速脑梗死的发生。甲功异常可能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提高对高血压病三大并发症——左室肥厚、心律失常、冠心病的早期检出率。方法:对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超声心动图(ECG)、心电图(DCG)、动态心电图(Echo)的对比检查。结果:(1)左心室肥厚的检出率超声心动图显著高于心电图(76%,60%P<0.01);(2)左心房肥大的检出率超声心动图显著高于心电图(1.8%,18%P<0.001);(3)房性早搏、室性早搏、阵发性房速、窦性静止、交界性逸搏动态心电图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心电图;(4)心肌缺血检出率动态心电图显著高于心电图(77.7%,57%P<0.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积极开展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左室肥厚的早期检出  相似文献   

7.
青年人原发性肝癌致病因素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湛江市青年人原发性肝癌(PHC)的病因。方法:对120例青年人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湛江市青年人原发性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密切相关,HBV总感染率为79.5%,明显高于对照组19.5%(P〈0.01)。肝癌家族史、肝炎史、饮水、饮酒为青年人原发性肝癌主要危险因素。结论:HBV感染在青年人肝癌中的作用远远高于其他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与单纯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不同疗效。方法:以常规西药配合益气活血化瘀、疏肝健脾补肾中药汤剂(自拟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1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随机对照,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用量变化、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电图、硝酸甘油用量下降、血脂调节等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急性脑梗死病情与心电图异常二者的内在联系,总结护理体会,以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112例均经CT或MRI确诊为老年性急性脑梗死患者,常规心电图检查并把心电图异常作分类统计,同时加强护理。结果11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中心电图异常76例(67.9%)。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76例老年脑梗死心电图异常者4周内复查,58例恢复正常,占76.3%。结论急性脑梗死心电图异常阳性率高且心电图异常与预后有关。加强护理可以提高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湛江市中小学教师喉病的情况.明确病因,对于治疗和预防有指导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湛江市霞山区教育局在编教师508人进行询问调查.并采取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对喉部进行检查,分析教师喉病的患病情况。结果与结论:中小学教师喉病较为常见.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过度用声疲劳.又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教龄越长.发病率较高(教龄:≤5a.5a~.10a~.20a~.≥30a其发病率分别为30%、38.5%、45.7%、46.7%、48.6%)。声带超负荷使用,烟酒、感冒、失眠等是致喉病的主要因素或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1.
新疆昆仑雪菊水提液对大鼠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昆仑雪菊水提液灌胃大鼠,以探讨其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将60只健康成年 SPF 级 SD 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试验前及实验期第28天眼眶采血检测大鼠血清中血脂4项指标: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试验结束时处死大鼠并采集大鼠脏器,制作肝组织切片观察雪菊水提液对各组大鼠的肝组织形态变化的影响.试验前各组大鼠的血脂4项、体重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使用昆仑雪菊水提液灌胃高脂造模大鼠后,高、中、低3个剂量组与高脂模型组比,TC 含量分别降低了39.0%(P <0.01),30.5%(P <0.01),32.6%(P <0.01);LDL-C 指标分别降低了40.3%(P <0.01),31.0%(P <0.05),30.8%(P <0.05);经过统计学分析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模型组肝组织切片脂肪空泡明显增多(P <0.01),昆仑雪菊干预三个剂量组与高脂模型组肝组织切片比较,脂肪空泡显著减少(P <0.05).分析表明,昆仑雪菊水提液可以降低 SD 高脂大鼠模型血脂4项指标中的 TC、LDC-L 的值,且能显著减少 SD 大鼠肝脏的脂肪细胞的数量,说明其具有降血脂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湛江市市区体检人群血脂水平分类及分型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湛江市区人群血脂水平分类及分型特征。方法:根据近2年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786例血脂调查资料(男/女1618/1168,年龄19~90岁).按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并参考美国“ATPⅢ指南”作血脂水平分类及分型研究。结果:本人群中40岁以上者只有30%~35%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脂(TG)都在合适水平,高TC者超过50%。高TC明显多于高TG,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比Ⅳ型分别多2~5倍。男性约有15%,女性约有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女性约有39~63%,男性约有22%~37%HDL-C明显增高;高HDL-C多见于高TC者,而低HDL-C多见于高TG者。结论:40岁以上中老年人血脂异常者已达2/3,提示该人群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静滴藻酸双脂钠(PSS)治疗32例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PSS注射液200mg加入10%葡萄糖500ml中静滴,每日1次,14d为疗效;对照组为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10%葡萄糖500ml中静滴,每日1次,14d为1疗程。结果:PSS对心绞痛疗效和复方丹参相近,对心电图、心率、血压、血脂、血流变和心功能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组。结论:PSS对冠心病患者具有明确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效果。方法126例ERCP术后患者,63例术后置鼻胆管引流(ENBD组),与63例未行鼻胆管引流(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术后2、24h血清淀粉酶值和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结果ENBD组术后2、24h的血清淀粉酶值分别为(178.6±76.3)和(248.3±74.2)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2.8±132.7)和(436.5±103.2)U/L(P〈0.01);ENBD组的高淀粉酶血症、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为7.9%、0%,对照组则分别为23.8%和9.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BD能有效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自我监测和治疗.从而评价其临床作用。方法:老年性单纯收缩压期高血压57例随机分为两组:自我监测治疗组27例,非自我监测治疗组30例。结果:追踪观察5a余.自我监治组脑血管意外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22.2%(6/27)和14.8%(4/27).非自我监测治疗组分别为63.3%(19/30)及43.3%(13/3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结论:自我监测治疗方法能使血压保持相对平隐,可减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吲哒帕胺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予22例轻中度的Ⅱ期高血压病患者服吲哒帕胺8周,利用24h动态血压监测和常规血压观察其疗效。并监测患者血糖、血K等生化指标。结果:常规血压和动态血压显效率为90.9%,总有效率均为100%,22例治疗前后动态血压监测示:吲哒帕胺能显著地降低24h,白昼和夜间的平均血压和降低夜/白昼血压均值比值,同时吲哒帕胺的降压效应谷峰比值:SBP(0.64±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肌梗塞(AMI)患者尤其溶栓前后QT离散度(QTd)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电脑心电图采样,测定58例AMI患者与56例健康者体表心电图的QTd、心率校正QT离散度(QTcd)和改良心率校正QT离散度(QTLcd)。结果:(1)AMI组QTd各项指标显著延长(P〈0.001),经过治疗后显著缩短(P〈0.01)。(2)32例AMI患者经静脉溶栓再通后,QTd各项指标显著缩短(P〈0.0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加味乌梅丸与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为该难治病症提供简便、更有效的治疗药物。方法:将108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分别接受中药加味乌梅丸、SASP连续系统治疗2个月,以临床表现、大便常规、结肠镜或钡灌肠等指标观察其临床疗效(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及半年后复发率。结果:中药组痊愈39例(70.9%),显效8例(14.5%),有效6例(10.9%),无效2例(3.6%),总有效53例(96.4%),复发2/39例(5.1%);对照组分别为17(32.1%)、11(20.8%)、8(15.1%)、17(32.1%)、36(67.9%)、7/17(41.2%)。中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乌梅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复发率低,无副作用,优于SASP且组方固定,无须辨证分型,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95例的随机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9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组(95例)和常规组(95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应用肠溶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钠等),疏血通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静滴。治疗10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以及凝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变化,有无出血现象。结果疏血通组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症状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肌缺血总时间等方面改善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且疏血通组较常规组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P〈0.05)和纤维蛋白原(P〈0.01)。凝血功能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临床出血现象。结论对于UA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疏血通可改善冠脉血供,降低血脂、血粘度及降低纤维蛋白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卧位型心绞痛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关系,以及临床干预呼吸睡眠对卧位型心绞痛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影响.方法将80例卧位型心绞痛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呼吸睡眠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和心电图改善、恶化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症状改善、血压控制满意率、夜间动态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发生率、心电图改变、心肌梗死发生率、心绞痛发作频率、射血分数(LVEF)、心律失常发生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干预呼吸睡眠可改善OSAS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