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柳林村是河北省河间市城西南部的一个小村,因为种花的人多,该村被冠以“花卉专业村”。在村里,种花的、卖花的有100多户,如果提到左艳婷这个名字,家家户户都知道,很多人还会竖起大拇指。  相似文献   

2.
留下《长恨歌》、《琵琶行》等千古绝唱的白居易,不仅是诗界巨擘,而且还是一个花痴。白居易爱花、咏花、种花,花卉给了他灵感,极大地丰富了他的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3.
年过八旬的科普作家徐海宾,是百花园中辛勤的园丁。六十年来,他爱花、种花、写花、咏花、与花卉结下了不解之缘。徐老原是南通市一所中学的生物教师,在他离休那年,他拿起了一种新的劳动工具——笔。从此开始了他在花草世界中十几年的笔耕生涯。随着时光无声无息的流逝,徐老的劳动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他发表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花卉事业,这几年有了飞速的发展。 城里的花店大增,种花种草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海外引进的新花迅速地被驯化,把花卉市场装点得更加多彩。 这一切的基础当然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的房子宽了,才有地方多摆几盆花。有了解决温饱之后的余钱,才能适当地投到买花上。生活质量提高了,才会更加注意生活的格调和情趣,才会更加关注同自然的协调。 同时,我觉得中国花卉市场的成长,同昆明世博会的举办不能说没有一点关系。这一次世界花卉博览会,使千百万中国人扩大了眼界,在欣赏中激发了爱花、爱美之心,增长了有关花卉的知识,迅速形成了有利于花卉事业发展的氛围。  相似文献   

5.
正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花文化是最富有瑰丽色彩的一笔。人们爱花、种花、赏花、食花、写花、画花,以花为媒,以花会友,借花抒情,以花喻事,形成了绚丽多彩的花文化。我国花文化底蕴丰厚,对普及和提高人民群众的花卉鉴赏水平、扩大花卉消费、提升花卉产业大有裨益。花文化艺术融汇于多个领域我国花卉资源丰富,拥有发展花文化的天然优势条件。花文化起源于农耕文化,渗透到了生产领域、生活领域和生态学领域三大方面,广泛地融汇于文  相似文献   

6.
春天,迎着明媚的阳光漫游九龙江。那山脚下的千百亩水仙花园,盛开着千万朵清雅芬芳的“金盏银台”、“玉玲珑”,那凤凰山麓的兰花、红梅、海棠、百合、杜鹃、玫瑰、扶桑、茶花、三角梅……翠叶银花,万紫千红,玲珑剔透,高雅清逸。九湖乡的蔡坂、长福、邹塘……一个个乡村淹没在花香丛中,令人心旷神怡。花香、人寿、年丰的美好传说,在此地一桩又一桩。在清水之上,亭亭玉立的水仙,人们誉为“凌波仙子”倾倒环球,占尽了人间风情。相传明代永乐年间的理学家朱熹的第八代子孙朱茂林,中秋赏月,酣然入梦,巧遇百花仙女,翩翩起舞,情丝绵绵,赞颂茂林精心育花,祝他:“种花长福,赏花长寿,爱花养性,世代相传”从此,取名“长福村”。如今的长福村家家户户种花。全村809户,有870个庭院花园,每年种花收入二百多万元,人均六百多元,全村有二十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花卉(广义,即观赏植物)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花卉在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和美化环境中的作用,人们的认识大为提高。现在,政府提倡老百姓种花栽树,搞多种经营,很多人也想把花卉当作“摇钱树”。加之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花卉消费习惯正在形成和加强中,花文化的重要性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因此,种花、卖花、买花、用花、送花之风大盛。  相似文献   

8.
初识鸢尾花     
我爱种花,却是个种花白痴。每一次买回来的花总是未过多久就死了。朋友们开玩笑说,这哪里是种花,简直是一个花杀手。我总是辩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一次我去买花,一个卖花大婶  相似文献   

9.
帮你养好花     
我养花、画花、爱花成癖。在多年种花实践中,深知如果按照各种花卉的习性去培养,植株便能根深、枝壮、叶茂、花妍。反之,则会衰败、枯槁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0.
花是美的象征。我国人民向有爱花的传统,种植花木有悠久的历史。他们在长期的种花养花实践中,不断提高技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历代有关花卉的文献资料,真是琳琅满目,不胜枚举。而清代陈淏子的《花镜》就是一部全面系统记述花卉园艺的专著。陈淏子,一名扶摇,生活于十七世纪明清易代之际。他一生鄙薄功名,未入仕途,明亡后即退隐于杭州,在乡间家居授徒为业,  相似文献   

11.
资讯     
<产业快讯>山西首家花卉医院开业本刊讯2月22日,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长治路的阳光花卉医院正式开业,这也是山西省首家花卉医院,花卉医院所有的咨询、诊断全部免费,并开展以旧换新活动,给太原市爱花者提供了一个好去处。该花卉医院负责人赵女士说:“花草树木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是生命人们就应该去珍惜、去爱护它,很多人都想去爱护花草,可由于自身对花草认识的欠缺而常常导致花草的伤亡。花卉医院为爱花的朋友提供了一个以咨询、诊断、治疗为主的服务平台,让那些爱花的人真正懂得养花。”(周皓)玫瑰切花不宜套网状套袋本刊讯近日,随着法国玫昂…  相似文献   

12.
在云南7万多花农中,有这么一个人,她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却是斗南种花的“弄潮儿”: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种花,在出省卖花,用新的花卉拍卖机制卖花,购买国外专利花苗等方面都走在大多数人的前列,她就是昆明郑继兰花卉有限公司(简称“继兰花卉”)总经理郑继兰。大胆闯市场80年代中  相似文献   

13.
我们时常以“五千年文明古国”而自豪,研究花卉栽培史的学者们从《诗经》、《楚辞》、《夏小正》等古籍中得到许多古人爱花、种花的史迹。近代更筛选出“十大名花”作为我国的传统花卉。千真万确,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的花卉历史,源远流长。随着社会进步和文化交流,花卉已成为一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商品,花卉产销也形成了独立的产业。 花卉的应用不外两大途径,一是礼仪应用,一是装饰应用,其他如食用、药用等用量甚微,消费不多。花卉能发挥生态效应是必然的,暂不讨论。以上两大应用细分起来项目很  相似文献   

14.
香港市民具有普遍爱花养花的习惯,花店花场星罗棋布,共达570多家,买花十分万便,九龙花墟道设有花卉批发商店四十多户,各种花卉应有尽有,琳琅满目,一片繁荣景气。香港花卉市场最受市民欢迎的是鲜切花、观叶植物、以及供春节摆放的盆桔、盆桃、山茶、腊梅等。1980年全港花卉销售额为5500万港元,1985年上升到1.7亿港元,到1988年达到  相似文献   

15.
爱花·养花     
日本朋友知道我爱花,不时送来鲜花或盆花,所以我这个小小的临时寓所,花香不断。 鲜花插在瓶里,最长可开十天半月。盆花开的时间长,从打骨朵到开放,凋谢,一般有月余时间,所以我更爱盆花,不仅可观花,还有养花之趣。 我爱花,可能是受爸爸的影响。爸爸一生爱花种花,乐此不疲。直到他病故前夕,还叫我给他带些小苍兰的种子。那时他已卧床三  相似文献   

16.
一位业内前辈在和我聊天时说:"我很喜欢自己买花装饰自己的家,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从一个消费者的角度去莳养花卉,去选择装饰的角度,从中可以发现消费者的许多需求,从而促进新产品的开发及发现新的花卉推广方法。试想种花、卖花的人如果自己都不会想到用花装点生活,那如何能指望其他根本不了解花的人来买花和用花?"  相似文献   

17.
山东滕州市姜屯镇颜楼村,有194户人家。党支部、村委会针对村里人多地少的情况,引导农民在庭院里种植花卉,并成立了花卉协会,组织农民订阅花卉科技报刊,引进花卉优良品种,派人外销产品,并从肥料、资金上给予帮助,调动了农民种植花卉的积极性。现在,这  相似文献   

18.
我是学理工科的,专业和职业都与花卉无关,但因天性喜欢花,所以种花养花便成为工作之余的一大爱好。在美国生活十几年,我养过很多花,其中与我最有不解之缘的,当数圣诞仙人掌了。因为它不仅是我在美国养的第一种花,也是我养得时间最长的花,已陪伴我整整15年了。  相似文献   

19.
根据茶花出口的需要,经过四年筹备,福建省第一家农民集资自办起来的茶花标本园,不久前在著名花乡漳平县永福乡对外开放,已收集的七十六个珍贵山茶花品种吸引了众多花卉专家、爱好者、专业户和经营单位。永福乡有悠久的种花历史,是全国性的花卉专业市场之一。这个乡花农商品观念新,紧密依靠科学技术发展花卉生产。1982年7月,一百多户花农集资办起花卉研究所,聘请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所长李  相似文献   

20.
花梦     
陈于化先生是一位好梦之人,不断地做着如花般的美梦,不断地实现着他种花、养花、卖花、画花的美梦。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花卉事业还未兴起,好品种花卉寥若晨星,不少花卉还得从国外进口。出于对花卉这一美好事业的关心,出于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关心,我曾大力倡导和推动这一事业的发展。因为这是一个美好的事业,得到政府各部门、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