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俊 《现代园艺》2012,(2):55-56
中国有着悠久的造园历史,因此在发展中国现代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重视对中国悠久的造园艺术进行提炼,使之与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相融合,既体现了传统造园手法的文化性和艺术性又体现了现代园林设计的时代感和进步性,满足当代人精神需求的同时,又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体现出园林设计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杜丽 《现代园艺》2011,(9):92-93
传统造园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渗透着中国文化的内涵。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造园艺术人与自然统一、巧妙借景、因地置宜、保存文化底蕴的特点,探讨了传统造园艺术的设计技巧、造园理念、造园的思维方式在现代园林景观建设中的价值。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者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人诗画与中国文人园林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精华,其创造都均为士大夫文人,他们有共同的审美思想和艺术情趣。文人园林在其设计和建造中多借用诗画的理论,在题材的选择和艺术表现中强调"师法自然",借景抒情,抒发文人情怀。文章通过对宋代文人诗画与造园艺术融合的初探,对文人园林中产生的"诗画意境"剖析,从而产生对当今园林规划设计的思考,即如何将古典园林中诗画的情趣与意境的营造融入现代造园中,继而产生对中国传统园林精髓的继承与发扬的深思。  相似文献   

4.
张泽旭 《现代园艺》2014,(2):145-145
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和环境心理学的作用,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入手,阐述了中国古典造园艺术中存在的环境心理学对人的影响和思想的体现。通过"曲径通幽"式外在的造园艺术表现手法,表达了内在的东方自然人文情怀。探讨了"曲径通幽"是人们通过造园艺术获得通往心中优美风景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5.
马玛骞  林海 《现代园艺》2023,(16):135-137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对自然的感悟和生命的追求。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以师法自然、崇尚自然为出发点,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艺术景观的和谐统一,追求情境交融的意境表达。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包括叠山理水、植物搭配、建筑升华和空间营造等,其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并对世界园林建造产生了深刻影响。探讨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有助于更好地传承造园手法的文化内涵及特色,使古典园林造园要素更好地融入现代园林设计中,为现代园林建造提供有益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造园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传统园林受古代文人墨客的影响,意境的营造可以说是山水画家们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而诗情画意也正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是园林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方娟婵 《现代园艺》2014,(23):60-61
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源头阐述了古典造园的设计理论,采用自上而下、由合而分的阐述模式解释了古代造园的思想和方法,以期对我国古代的传统造园原理进行追根溯源式的详细分析、归纳,揭示传统造园的文化内涵和造园手法,丰富我国传统园林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手法,并试图给现代景观设计以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于婷婷 《现代园艺》2014,(24):127-128
中国的园林艺术容纳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追求意境美为核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无论是造园历史,还是造园艺术,都堪为是世界艺术经典,因此,而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古典园林是人造的空间艺术,在所创造的景观区域内,以地形为基础,以建筑和道路格局为骨架,按照园林设计思想,将山石、植物和水体相互交融,在人们的视线范围内形成相对于景观建筑的外部空间。当人们处于这样的园林空间内,就会在园林设计者空间观念的感染下感受到心境的放松。本论文针对空间观念与中国古典园林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造园是与今天的建筑学完全不同的一种景观建筑学,中国美院象山校园是王澍先生在现世造园的产物。分析中国传统造园在思想、空间、时间性以及实践性上对中国美院象山校园产生的深刻影响,更深入地认识中国传统的景观建筑模式以及人与自然相处之道。象山校园在中国传统的园林及文化中得到启发、继承与发展,并对当代人居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为东方园林的发源地,中国的文化思想和造园技艺对日本园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入现代社会,日本仍以其独特的发展形制延续着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我国优秀造园传统出现了滞后甚至断代的情形。本文将日本园林与我国园林造园要素进行比较,以期借鉴其优势因素,对比中获得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国与西方国家园林的深度解析,比较其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从传统文化和历史文脉方面寻求其根本原因。合理评价中西古典园林的可取之处,借鉴西方的传统优秀的造园手法,结合中国的传统技艺与现实情况,希望能对中国如今的造园艺术以及设计理念有所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12.
戴腾 《现代园艺》2011,(11):101-102
微缩景观艺术在我国造园活动中历史久远,形成的门派风格众多,现代微缩景观设计能否将其蕴含的中国传统元素发展应用,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即从微缩景观艺术的意象、微缩景观艺术的美术思想和微缩景观设计的继承与创新等几个方面去探讨微缩景观艺术的美学价值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园林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自身特有的美学思想,体现"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审美价值,而中国现代园林设计受现代各种因素影响迷失了原有的发展方向。所以,本文则是从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造园法则入手,试图找到适合中国现代园林设计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林恬逸  郑月宁 《现代园艺》2014,(10):138-138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作者曹雪芹在这部文学巨作中,利用自己在文化和艺术上的修养和造诣,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纸上园林——大观园。虽然大观园是想象中的园林,但文学作品都是基于现实原型创作,大观园充分吸收了清代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文化的精华,体现着中国传统园林的艺术特点。本文从历史背景、造园要素、文化意境3方面解读大观园的造园艺术,以期对现代园林设计有所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具有博大艺术内涵和特点的艺术综合体。跟当时的人文环境,文化艺术水平息息相关。中国传统园林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可谓独树一帜,与西方园林、伊斯兰园林一道,并称为世界3大造园体系。然而由于社会发展和环境变迁,使得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人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之间,出现了巨大的时空落差。在传统文化继承上的缺失和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使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迅速发展的同时,在继承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又受到了西方园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赵宇 《北方园艺》2005,(6):48-48
1外国造园艺术 欧洲的造园艺术始于意大利.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兴起营造园林之风,到巴洛克时期极盛.它的主要特征是循山坡的台阶式园林.随着意大利文化的传播,造园艺术传到法、英等国.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亚欧海外贸易的日渐发展和传教士、旅行家的频繁来华,中国的物质商品和文化艺术逐渐被介绍到欧洲,掀起了对欧洲造成巨大影响的"中国风"热潮。中国园林给欧洲园林带来了不同于传统的造园艺术形式,欧洲人的审美取向开始变化,随之带来了园林风格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园林艺术博大精深,追溯历史,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园林艺术对世界范围内的园林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历代许多文人墨客、诗词名家都寄情于山水、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而一些文人士大夫不满足于一时游山玩水,到南北朝时期,园林艺术便应运而生。中国造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高深的造诣,堪称艺术而无愧;在世界造园史上,它独树一帜,并对东西、方造园业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致有"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  相似文献   

19.
刘姝瑛 《现代园艺》2011,(21):58-59
中国园林造园原则主要有:"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山水为主、双重结构;有法无式、重在对比;借景对景、引申空间"。具体地讲,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有:抑景、借景、添景、夹景、框景、对景、漏景等。设计内容包括: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等。中国园林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换的理想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现将古典园林的美学思想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影响总结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四川园林的地理、历史、文化背景,概括了四川园林历史发展过程,详细分析了武侯祠等地的寺观园林的造园艺术特色,揭示出造园中决定这些艺术手法的最基本质的东西——艺术精神,并进一步探讨这些艺术精神,以提出值得学习与借鉴的东西,奉献于现代园林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