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近段时间来,一些地方出现倒奶杀牛现象。业内人士认为,在我国乳业发展历程中,凡遇到低谷波折,就会出现"倒奶杀牛",每次过后乳业又会有新的发展。那么,这次是乳业陷入困局的表现,还是转型前的阵痛?散户倒奶杀牛增多记者在呼和浩特市周边的赛罕区、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和土默特左旗采访,不少奶农抱怨,今年以来,蒙牛和伊利两家企业  相似文献   

2.
<正>在很多奶业发达国家,养殖和加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在国内,这两者是截然分离的,养牛的不管卖奶,卖奶的不负责养牛。"在两者关系里,奶农是弱势,对定价没有多少发言权,碰到市场波动时,最先受损、受损最严重的往往是他们。"——郑州市畜牧局奶业处处长马淑铃2015年元旦刚过,山东潍坊又爆出企业拒收奶而导致奶农大面积杀牛和倒奶事件。在此之前,河北地区也发生奶农倒奶、杀牛事件,农民当初花1.6万元/头左右买的牛,现在只卖6000元,奶农把成吨的鲜奶倒进下水道。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奶农们如此激进的行为?乳业专  相似文献   

3.
声音     
<正>"乳品企业要善待奶农,严格履行合同收购原料奶,努力做到不拒收限收、不倒奶杀牛;要通过加工企业参股入股、兼并收购、托管提升养殖场等方式,完善乳企与奶农利益联结机制,使奶牛养殖收益有保障;要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巴氏杀菌奶、酸奶等优势产品,稳步扩大乳制品消费市场。"—5月28~31日,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山东、福建专题调研奶业生产。在考察了东营恩泽乳业和山东得益乳业,全面了解企业原料奶收购、乳制品生产、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情况之后,他提出如上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不久前,受国内养殖成本高、国外原料奶价格低及其它市场原因的影响,一些地方相继出现奶农"倒奶、杀牛、卖牛"等现象。如何帮助奶农顺利渡过这一难关,是各地政府部门及牛奶生产企业反复思索的问题。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薛家奶牛场巧出新招,将经营模式由原来的"合作社制"转变为"股份制",通过转型升级的办法,化解了这一难题。据了解,薛家奶牛场占地160亩,原有41户奶农,1100头奶牛,日产奶量达8吨,是全国知名乳业企业——伊利集团在  相似文献   

5.
“奶农学校”可以称之为奶牛业的公益性项目,作为一名关注奶业发展.志愿服务奶农的记者,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奶农对知识的渴望。“奶农学校”这种形式无疑为我国奶农获取养牛专业知识开辟了一条新道路。我国的奶牛养殖正处于转型时期。散养户大量存在,组织结构松散,粗放式经营,管理水平低.议价能力低,导致收益低下。“奶农学校”把视线转向了乳业源头,希望通过学界、业界以及政府部门三方联手最终解决这一制约奶业健康发展的顽疾,探索奶牛养殖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现有的投资商式奶农模式、奶牛小区模式和大户联合式奶农模式3种乳业经营模式各自的特点,调查了这3种乳业经营模式的管理者或奶农对我国奶业现状的认识,分析了荷兰奶业合作社经营模式的特点以及在我国实行荷兰奶业合作社经营模式的认识态度,为更好地发展我国乳业提出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农民过去养牛出现问题,发愁不知道找谁,现宝鸡市农民只要一拨"1600120",市上的畜牧专家就能到家来给牛看病啦!宝鸡是畜牧养殖大市,目前仅奶牛存栏量就达到13万头,养牛已成为农民朋友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为了解决奶农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该市畜牧兽医中心经过3个月的紧张筹备,组建了"宝鸡市奶牛120服务中心"。该中心将市、县、乡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8.
正大家看到这个题目,首先会有一个疑问:什么是"牛周期"?其实"牛周期"和养殖业的"猪周期"性质差不多。目前,中国的乳业模式主要是"乳品加工企业+奶户"或者"乳品加工企业+奶牛养殖小区",乳品企业自建牧场和社会化牧场等规模化养殖所占比例不高,在这种情况下,乳品加工企业就处于主动地位,而奶农与养殖小区则处于被动地位。奶农与养殖小区处于行业最底层,其唯一收益点就是把原料奶出售给乳品加工企业,对于奶价涨跌没有话语权,同时他们的抗风险能力也  相似文献   

9.
<正>自2008年以来,"奶贱伤农"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对于乳业重现黎明的期盼成为支撑众多奶农苦苦维持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如今,在依旧高成本、低奶价的双重压力下,处于困境之中的奶农纷纷无力维持,开始了又一轮"卖牛热"。奶农期望破灭无奈开始新一轮卖牛热刚刚过去的"十一"小长假,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仍然意犹未尽,可是刘英瑞的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倍感心酸和失落。他是邢台市新河县犇驰奶牛养殖小区的负责人。临近中秋节,他把自己的100头奶牛全部卖给了牛贩子,看着这些和自己相处多年的奶牛被拉走,刘英瑞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相似文献   

10.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奶业办公室、乌鲁木齐市奶牛协会和农垦乳业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新疆第一个奶农协会———乌鲁木齐市西郊奶农技术协会日前在五一农场正式宣告成立。奶农技术协会的宗旨是,为养牛户提供技术服务,引进推广和使用先进的养牛技术,提高养牛户的牛奶产量和...  相似文献   

11.
<正>"奶贩子"是为了追求利益和赚钱为目的的倒买倒卖奶的商贩,他处于乳品企业与奶农物流体系的中间环节,是奶农和乳品加工企业之间的联接者。在奶业发展初期,奶牛养殖规模较小,奶农也比较分散,奶农都是挤下奶后,放置在自己的家里,等待收奶的"奶贩子"来收奶,乳品加工厂再从"奶贩子"手中收奶,奶源的分散和奶业市场的不规范就催生了一批"奶贩子",甚"至奶霸"。在早期"奶贩子"对奶农发展养牛,畅通原料奶流通渠道,促进奶业发展壮  相似文献   

12.
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前两年曾出现了一股宰杀奶牛风;今年春季一开始则又涌现出养牛热。杀牛无人号令,养牛又无人强迫。那么,这里的养牛业起起落落原因何在,经验教训是什么?值得我们认真加以反思。奶牛业为何跌入低谷 1989年佳木斯市郊区奶牛生产出现了两个异常现象。一是有的奶牛被驾上车当黄牛使;有的养牛户不给奶牛喂料,不挤奶,全天放牧。二是甚至发现有的养牛户宁可把奶倒在沟里也不交给收奶站。  相似文献   

13.
目前,提起饲养奶牛,奶农就感到头疼,因为养牛效益一路走低,使奶农有些招架不住,多年来苦心经营的牛场陷入难以维持的局面。面对如此现状,奶农该如何应对,现就此问题进行分析探讨。1奶牛养殖效益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正>自2014年11月份以来,受国际奶粉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鲜奶价格开始一路下滑,乳企限收、拒收奶牛小区的鲜奶现象也在一些地方频繁上演。尽管经过政府部门的多方努力,这一问题得到了一时的缓解,但在一些地方"倒奶杀牛"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从长远来看,广大奶农在整个奶业产业链面前依然非常弱势,他们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对此,许多业内同仁不断呼吁,广大奶农要尽快改变传统观念,不断转变生产方式,对自己的奶牛场或小区进行改造升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话语权问题。奶价低,"倒奶杀牛"事件在一些地方  相似文献   

15.
探讨黑龙江垦区奶牛实现单产7吨措施和未来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黑龙江垦区奶牛养殖现状的分析,提出完善育种体系、提高奶农户科学知识储备、开展生产性能测定、种苜蓿养牛、TMR饲喂和搞好奶牛福利等实现奶牛年单产7t奶的主要措施,及培育高产奶牛群和优质乳肉兼用牛地方类群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元月,一个"乳业寒冬"扑面而来。媒体对上一轮"奶荒"的报道似乎刚过去没多久,在跨过阳历新年的20天时间内,全国各地出现了杀牛倒奶现象,从河北到广东、从青海到山东,从内蒙古到黑龙江……奶农倒奶风波仍然在持续发酵。更让中国奶农雪上加霜的是,这个行业恰好到了3年一次的阵痛。2011年时,奶源过剩,奶价下跌,不少奶农倒奶杀牛退市,奶牛存栏量减少;2012年,奶源开始紧张,奶价有所上涨,奶农开始观望;2013年,奶源紧张加剧,奶价大涨,大量散户买牛入市。许多企业开始囤积原料。2014年,奶价下跌,之前囤积的原料被抛售,奶农倒奶杀牛退市  相似文献   

17.
《湖北畜牧兽医》2007,(8):41-42
2007年6月23日.针对报纸上介绍的一些地方出现的奶农养奶牛因奶贱或因奶卖不出去而赔钱。再加上由于当前饲料价格上涨使养奶牛成本加大以至被迫杀牛的悲剧现象。笔者对河北省滦县奶牛养殖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中了解到。滦县畜牧水产局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保护”,  相似文献   

18.
《北方牧业》2006,(23):28-28,27
<正>奶源基地是乳品加工企业的第一车间。记者了解到,现在一些乳制品企业只注重上加工项目、注重奶制品市场开拓,却不注重奶源基地建设,鲜奶不够时就跑到其他乳业巨头辛辛苦苦多年培育的奶源基地去高价“抢奶”。据了解“抢奶者”每斤鲜奶的收购价比三鹿多几分钱,和奶农也没有稳定的购销合同,更别说向奶农提供奶牛饲养、疫病防治各种服务了,加工厂要奶时就高价抢,不要时就没了影,“抢奶”搅乱了鲜奶市场,奶农是比较现实的,哪家价格高,就邀到哪家,“抢奶”误导奶农追逐眼前利益,放弃增加技术含量、提高奶牛单产“质量效益”之路,更为严重的是,到了收奶旺季,有些乳品企业自动降低了收奶的质量标准。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认为,这种“游击队”式的抢奶活动,损害奶源基地的良性  相似文献   

19.
新疆奶牛存栏数居全国之首,但成母牛年平均产奶量仅为全国奶牛年均产奶量的1/3。本文分析了新疆奶牛产奶量的现状和差距,介绍了美国奶牛业发展的经验,并认为奶牛业的发展、总产奶量的增加,不能单纯依赖增加奶牛头数。通过科学养牛,提高奶牛单产,减牛也能增奶、增效。提高奶牛单产,可在不降低甚至增加总产奶量的前提下,减少奶牛饲养数量,从而减少维持饲养的营养消耗,节约饲草、饲料、土地、人工,减轻草场压力,降低碳排放,提高经济效益。新疆奶牛业要摒弃片面追求奶牛数量增长的观念,把提高单产作为奶牛业发展的突破口和衡量奶牛业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主要通过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奶量和效益,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安达市是全国重点商品牛生产基地,几年来,在发展牛经济,实施牛战略。提高牛效益的过程中,不仅在乳业生产上,创造了奶牛存栏、鲜奶总产和乳制品商品量十余年蝉联全国县级之首的成绩,而且探索出了一条科学开发奶公牛资源的成功之路,为地方经济的振兴发挥了作用。 不容忽视的资源 当前,奶牛业发展面临两个突出问题。首先是资源的惊人浪费。在奶牛生产上,人们把主要注意力都放到母牛产奶,发展乳业生产上,而把肉牛的开发利用置于附属地位,导致奶牛业畸形发展。其次是严重的开发不到位。目前多数地方只能对肉牛主产品进行初级加工,骨、血和脏器没有有效开发,产品的附加值低。几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