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常规的定值安全评价方法由于没有考虑到各种设计变量的变异性,因此安全系数的大小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工程的安全程度。采用蒙特卡罗法从破坏率的角度分析了苏家沟水库土坝的滑动失稳风险,结果表明:在设计洪水位1870.92 m时,计算剖面上游坝坡滑动失稳风险率为0.000012%,上游坝坡稳定性比较好,除险加固措施合理;最危险水位出现在泥面以上坝高的1/4附近,在该水位以上随着水位的升高,上游坝坡滑动失稳风险率逐渐减小;且随着水库的淤积,上游坝坡稳定性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金沙江下游四座梯级水库联合调度防洪风险评价能科学地衡量其防洪风险性,为长江中下游川渝河段的防洪安全提供保障。针对防洪调度中的风险问题,基于联合防洪调度方案,通过建立以削峰幅度、防洪风险率、水位变幅和下泄流量超标风险率为指标的风险评价体系,并采用蒙特卡罗法进行风险模拟,构建了基于灾害学的防洪调度风险评价模型,评估了不同来水频率和水库起调水位下的防洪风险。研究表明:在可行起调方案集下,乌东德、白鹤滩两库的削峰幅度随两库起调水位升高呈下降趋势,溪洛渡、向家坝两库削峰幅度在7%以下,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的入库洪水危险性小;各水库未出现最高库水位超出相应频率防洪高水位(乌东德975 m,白鹤滩825 m,溪洛渡600 m,向家坝380 m)的情况,水库的水位变幅均未超过安全变幅范围,库区整体防洪风险低,川渝河段的防洪风险在可控范围内;当发生较小洪水时下游防护对象的承灾能力较好,保护区控制站的下泄流量低于防洪安全标准值,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风险低,但发生干支流恶劣洪水遭遇(如2012年型1%洪水)时,其遭遇破坏的可能性大,风险超出防洪标准,保障防洪安全需要支流水库配合干流水库联合防洪。模型可有效评估川...  相似文献   

3.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堤防渗透破坏险情主要有堤坝的漏洞、跌窝等状况.特别是堤身及其堤基的接触,其堤身、堤基的接触物质比较广泛,堤基的险情出现在大堤的基础层面,由此对坝身的危害较大,为防止类似情况的发生,须加强对大坝进行巡视、检查,对发现的情况进行回填等处理,以确保水库大坝安全度汛.本文对此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4.
以黄河万家寨水库为例,采用SAR-Copula混合模型模拟洪水过程线,考虑泥沙淤积状况和泄流能力不确定性影响,在给定汛限水位和调洪规则下对模拟洪水进行调洪演算,统计得到水库防洪风险率.实例结果表明:水文因素的随机性、库容与水位关系的不确定性是万家寨水库防洪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泄流能力不确定因素对水库泄洪影响不明显,同时得出了各汛限水位方案下水库的防洪风险率,为万家寨水库前汛期动态汛限水位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信息扩散风险分析模型计算了北部湾经济区的水资源干旱风险率,结合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集中程度等方法对北部湾经济区6市水资源干旱灾害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①1953—2010年崇左市和防城港市干旱风险率呈上升趋势;南宁市、玉林市、北海市和钦州市干旱风险率呈下降趋势。②1980年以来,北部湾经济区的的干旱风险以上升为主。③南宁市、崇左市的多年平均干旱风险率比北部湾经济区其他城市大。④除了崇左市,其他5市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匀性和集中程度均有上升趋势,会增加北部湾经济区的干旱风险。  相似文献   

6.
风险决策是风险分析的最终目的,构建风险决策模型计算风险效益与风险损失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风险。建立了水库汛限水位调整多目标风险决策模型,目标函数包括大坝安全风险率最小和综合风险效益最大,提出了大坝安全风险率、风险效益与风险损失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约束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非劣解集,通过比较得到最佳均衡解,以江苏省连云港市石梁河水库为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库汛限水位控制在24.9 m时方案最优,水库对应增蓄水量8 233万m3,综合风险效益为1 754.1万元,相应的风险率为0.064 1,水库的洪水资源利用效益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对边坡进行稳定风险分析的新方法.首先通过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搜寻边坡主要失稳模式,然后采用响应面方法构造各失稳通道上单元的功能函数,采用蒙特卡罗法计算其失效概率,采用PNET法计算各失稳模式的破坏概率,最后,采用Ditlevsen窄界限法计算失效模式联合发生的概率,从而获得高边坡的综合失稳概率.采用这种新方法,对南桠河姚河坝水电站厂房高边坡进行了边坡失稳风险研究,得出该高边坡具有较强的抵御失稳风险能力的结论,同时表明用该方法进行高边坡风险分析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对边坡进行稳定风险分析的新方法。首先通过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搜寻边坡主要失稳模式,然后采用响应面方法构造各失稳通道上单元的功能函数,采用蒙特卡罗法计算其失效概率,采用PNET法计算各失稳模式的破坏概率,最后,采用Ditlevsen窄界限法计算失效模式联合发生的概率,从而获得高边坡的综合失稳概率。采用这种新方法,对南桠河姚河坝水电站厂房高边坡进行了边坡失稳风险研究,得出该高边坡具有较强的抵御失稳风险能力的结论,同时表明该方法在高边坡风险分析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堤基管涌是造成鄱阳湖区圩堤险情乃至溃决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从机理上研究并揭示鄱阳湖区圩堤堤基管涌的致灾机制,对于应对管涌险情、科学开展应急抢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鄱阳湖区某圩堤典型堤基结构,采用堤基原型土和自行设计制作的模型槽开展管涌物理模型试验,完整模拟了原型多层复杂堤基管涌发生、发展及致溃的全过程。结合试验现象对管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水力条件、堤基破坏机理和土体颗粒侵蚀速度等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圩堤堤基结构中管涌破坏集中于下伏砂层,在渗透压的作用下上覆弱透水层被渗流击穿,于砂层与上覆层的接触面形成管涌通道后加速土体颗粒的侵蚀,最终导致堤基溃决;鄱阳湖区某典型圩堤堤基中夹于黏土层中的壤土层无法起到强弱透水层间过渡层的作用,土体颗粒侵蚀规律与无壤土过渡层的堤基结构相类似,形成表面管涌出口和堤基开裂的土体颗粒累计侵蚀量增长速率均低于0.1 g/s;该圩堤发生管涌的堤基平均总体临界水平坡降约为0.1。  相似文献   

10.
决堤位置、洪水流量、土堤结构的可靠性是影响土堤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评价现有堤防工程的防洪效益时,按截面特性差异大小不同将整个堤防分成若干堤段,为了分析方便,假设堤段的各个截面特性相同,分别对不同堤段在不同水文风险、不同结构可靠性的条件下,计算堤段决堤的风险经济损失期望值;按堤段长度加权平均得到的值即为堤段洪灾经济损失期望值。计算结果比较合理,可满足防洪风险决策的要求,供研讨和堤防工程评价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服役堤坝边坡稳定最危险滑动面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结构可靠度基本原理和边坡稳定计算的瑞典法基本概念,不经过分条,直接建立和推广了堤坝边坡任意滑动面的稳定可靠性分析的极限状态方程,并给出了广义抗力和广义荷载效应的显式函数式;对于存在不同渗流情况下的计算,利用边坡稳定的确定性分析中替代容重概念,建立了考虑渗流作用下的边坡可靠度计算模型;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法编制了寻找最危险滑动面的程序,可计算分析服役堤坝的边坡稳定最大失效概率。计算例题表明,这种计算方法可行,而且可以方便地寻找到最危险滑动面以及对应的稳定可靠度分析中的最大失效概率,为服役堤坝的稳定可靠度计算提供了一种较简便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实测年最高洪水位的现有堤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实测历史最高洪水位的分布模型及其参数,提出了推求现有堤防工程在不同设计标准(重现期)下洪水位的概率模型及其参数的统计分析方法;以某水文站实测的年最高洪水位为例,对现有堤防在不同的设防标准下漫顶失效概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混合圩区排涝布局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展加快,一些传统的农业圩区逐渐转型为半城区半农业的混合圩区,区内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圩区排涝计算对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减少受涝损失有着重要意义。以往排涝分析只着重于排涝模数,排涝动力的计算,很少考虑对排涝动力的配置计算。采用回归分析法确定河道平均洪水位与泵站排涝能力线性函数关系,并运用最优化法最终确定排涝动力的布局。以广东肇庆大旺经济开发区为例,在确定排涝模数和排涝动力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计算,实现排涝动力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4.
大坝安全风险评估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风险理论在其它领域的应用实践,以及大坝安全风险管理在国外的应用经验,将大坝安全风险评估的原理、实施步骤等进行了阐述,探讨了大坝风险因素、失事树分析法及事件概率计算方法等诸多关键问题,并通过算例对文中所探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明确的应用与说明。  相似文献   

15.
快速简便的风险计算方法对于复杂工程体系的风险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随机模拟和最大熵方法的优点,对2种方法进行了耦合,提出风险计算的模拟最大熵法,并基于该方法建立了河道行洪风险分析模型.通过对淮河中游鲁台子-西淝河闸段河道行洪风险的计算分析表明,模拟最大熵法能有效避免利用随机模拟方法在计算河道行洪风险时收敛速度较慢的缺点,为复杂工程体系的风险计算提供了一条简便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针对陆域保护区低于外江高水位的强潮河口地区,以钱塘江河口区为例建立了覆盖两岸保护区域的高精度二维风暴潮淹没计算数值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陆域保护区道路及滩涂围垦形成的二线堤防等多道具有防潮作用的防线,并以室内波浪模型试验和海塘极限防御能力评估及历史实际台风破坏调查为依据确定临江一线海堤损毁程度.利用该模型在2场超标准风暴潮作用下的仿真成果,对保护区内多道防线联合作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典型台风下各道防线的联合作用范围及效果.该结果可为强潮河口地区应对超标准风暴潮的防御措施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结构体系可靠度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水闸的工作特点,对服役水闸的体系可靠度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建子软基上的水闸闸室的体系可靠度。对水闸闸室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软基上的水闸可看成由4种主要失效模式(沿闸基面的滑动、下游闸趾压坏、上游闸踵拉裂和上下游应力不均匀)所组成的串联体系。通过工程实例,建立了水闸极限状态功能函数,运用Monte-carlo法求得对应的可靠性指标与失效概率;并用常用的体系可靠度计算方法得到水闸体系可靠度和失效概率。由计算结果看出,水闸闸室沿闸基面滑动为水闸的最主要失效模式.上下游应力不均匀、上游闸踵拉裂、下游闸趾压坏为次要失效模式。可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水闸的抗滑穗定性。另外,某些变量的随机特性对失效模式的可靠性指标影响甚大。变量摩擦系数、粘聚力为影响水闸稳定的关键参数。而变量上下游水位则影响上下游应力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escribes a two-part methodology for managing the risk posed by water supply variability to irrigated agriculture. First, an econometric model is used to explain the variation in the production value of irrigated agriculture. The explanatory variables include an index of irrigation water availability (surface storage levels), a price index representative of the crops grown in each geographical unit, and a time variable. The model corrects for autocorrelation and it is applied to 16 representative Spanish provinces in terms of irrigated agriculture. In the second part, the fitted models are used for the economic evaluation of drought risk. Inflow variability in the hydrological system servicing each province is used to perform ex-ante evaluations of economic output for the upcoming irrigation season. The model's error and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s (PDFs) of the reservoirs’ storage variations are used to generate Monte Carlo (Latin Hypercube) simulations of agricultural output 7 and 3 months prior to the irrigation season. The results of these simulations illustrate the different risk profiles of each management unit, which depend on farm productivity and on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water inflow to reservoirs. The potential for ex-ante drought impact assessments is demonstrated. By complementing hydrological models, this method can assist water managers and decision makers in managing reservoirs.  相似文献   

19.
高比转数斜流泵模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克服我国现有轴流泵水力模型的缺点和满足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部分泵站用泵的需要,试验研究了高比特数可调节叶片科流泵211模型。主要介绍了试验装置和试验内容、方法、结果。试验首次突破了我国斜流泵比特数小于500的限制,其最高效率点(85.31%)的比特数为73l,各个叶片角度下的高效区比特数范围为566—1000。211模型具有高效区扬程范围宽、无明显的不稳定区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模糊可靠性理论在河流水质风险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影响污染物浓度的诸多因素,如污染物性质、水温、水力条件等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使得河流水质安全的极限状态并非如通常的“临界点”所定义的那么明确。根据这一认识,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将水质安全的极限状态定义为在“零”附近的一个不确定区间,即“模糊临界区间”。并在给定河流水质模糊可靠度概念的基础上,建立度量水质风险的模糊失效概率模型,给出表征水质安全的模糊可靠度计算模式。实例研究表明,所建模型对水质风险问题研究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