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合观赏价值极高,市场需求量日益增长,然而中国百合商品种球绝大多数依赖进口,暂无统一的生产标准。针对此现象,文章详细论述了百合种球的品种选择、栽培设施、病毒检测及脱除、无毒籽球生产和商品种球生产等内容,提出一套百合种球标准化生产体系,为中国百合种球国产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百合种球冷藏及冷藏中的技术管理过程,是百合种球采后处理至关重要的环节,加快其应用研究,对推进百合种球国产化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为此,针对目前国内在百合种球冷藏中,无合适的仪器设备对冷藏中的百合种球产生的CO2气体进行监测调控的情况,提出在种球冷藏库中,利用CO2检测模块及控制电路对库内CO2气体进行24 h监测,当检测到超过库内冷藏种球承受的CO2浓度值时(如1 500×10-6),通过一系列控制电路,自动实施对CO2气体进行抽排,直到趋于正常.解决了因不能及时监测到CO2气体浓度超标,导致冷藏种球(植物)受到危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15,(8):28-30
百合是重要的切花,市场广阔。目前,部分国外进口百合品种已经实现了国产化,只是种球的质量难以保证,生产优质百合切花的企业和个人,一般还是购买国外进口种球。百合种球国产化的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论文综合论述了整个百合种球工厂化生产的流程,对每一步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说明,旨在为从事本行业的同行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百合种球处理及复壮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合是优良的切花花卉,其种球提纯复壮是当前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百合种球鳞茎低温处理、复壮基地处理与种植、苗期管理以及鳞茎收获与处理等全套百合种球一代复壮技术,并对百合种球多代复壮、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为切花百合种球处理与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日前,从北京市延庆县的彩色马蹄莲生产基地传来喜讯:2万株国产彩色马蹄莲灿烂盛开。这不仅意味着由北京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花卉室承担的科研项目“彩色马蹄莲种球培育国产化技术研究”已经结出硕果,同时也标志着北京向球根花卉产业迈出了成功的一步。记者在位于延庆县北京风沙源育苗中心的百合种球生产基地看到,地里的200万个脱毒百合种球长势健壮。技术人员介绍,两年后基地就能生产出周径14~16cm的国产百合商品球。  相似文献   

6.
普加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3094-13096
通过资料查阅,对我国百合种球国产化的生产现状作一概述,并介绍了百合品种选育、种球生产、种球采后加工贮藏方面取得的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等离子体装置激发产生的臭氧和氮氧化合物处理接种青霉菌的索邦百合(Lilium spp.)鳞片,以探究等离子体对百合青霉菌的杀菌效果及臭氧处理百合种球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等离子体气体间隔2 d或4 d处理20 min均能有效抑制百合青霉菌,发病率可控制在11.11%~22.22%。等离子体发生的臭氧能有效抑制青霉菌的发生,同时不影响百合的生长发育。本研究是等离子体技术在百合种球青霉菌防治中的首次报道,有利于促进百合种球国产化,助推绿色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8.
"索邦"百合鳞片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仁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419-17420
[自的]系统研究“索邦”百合鳞片扦插繁殖技术。[方法]以“索邦”百合一级种球为试验材料,分别从鳞片消毒处理、鳞片层次、扦插时间和激素处理4个方面研究鳞片扦插繁殖的最佳条件。[结果]“索邦”百合种球经冷库(0~3℃)处理3个月后取外层鳞片,用百茵清+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分别消毒20min,经100mg/L的ABTI^#处理2h后扦插,能明显提高小籽球的繁殖数量和质量。[结论]该研究为“索邦”百合种球的国产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正>辽宁省农科院陶承光研究员主持完成的"东方百合种球快繁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在种球繁殖国产化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上取得了多项突破,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获2010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0.
百合种球生产3种花蕾处理方法对种球大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百合种球生产过程中,不打花蕾会显著影响百合种球增大,打花蕾和直接打花头对百合种球的围径增大无显著差异。直接打花头在百合种球生产中更容易操作,又对百合种球生产的最终目的——百合种球的增大无明显影响。因此,采用直接打掉花头的方式来进行百合种球生产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