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近几年来,民营老胶园的更新,开始作为一个新问题来研究.我县民营胶园中,六十年代以前种的老实生树60740亩,182.22万株,占全县民营胶园总面积16.6万亩的36.6%,其中解放前种的13700亩,占总面积8.3%.这些老实树缺株多、产量低,单株年产干胶不到0.5公斤,经济效益低,且树龄老,无增产潜力.此类胶园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  相似文献   

2.
1984年后,国家对国营农场橡胶投资逐年减少,而我场橡胶是1982年才开始试割的,大部份橡胶是70年代末才定植的.1984年割胶株数仅6000株,才占总株数的10%,年产干胶量仅4.8吨.还有2000亩橡胶属于中小树抚育期.如何管好现有的胶园?我们结合推行承包责任制,将2320亩胶园承包给230个职工家庭农场.发动职工在橡胶套种矮杆作物——玫瑰茄,作物收成后产品归职  相似文献   

3.
卅岭农场地处揭阳、拮西两县的交界处,是我局一个以橡胶为主业的农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场贯彻“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生产方针,合理调整生产布局,在巩固5000多亩胶园的基础上,从1980年至1983年先后在丘陵山地开垦种植新茶园309亩。由于农场长期以经营橡胶为主,  相似文献   

4.
我市发展天然橡胶,从1958年至1988年已有三十年的历史.目前全市胶园面积11.4万亩(281万株).由于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同时在初期引种、生产性试种以及发展阶段,在种植品系的选择上偏多考虑抗寒而忽视产量,以致有2/3面积的胶园种植近200万株低产品系.加上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胶园的管理水平降低(主要是投入少),因而大面积胶园存在着保存率、开到率、株产(亩产)、胶园利用率、经济效益低等“五低”现象.如何提高胶园经济效益,是目前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太平公社从一九七二年以来,十四个大队植胶,现有胶园8300.3亩.保苗率高达97.8%,林相整齐,长势喜人.胶树长得快,梯田质量高,经多年全县评比名列前茅.一九八二年评比结果是:特级胶园1590.4亩,占19%;一级胶园3733.6亩,占45;二级胶园2935.7亩,占35.5%;三级胶园40.6亩,占0.5%.一九八二年实产干胶14.558吨,超计划82%,其中一级烟胶占97.38%.一九八三年计划产干胶30吨.十年来国家先后补助110.7万元,平均每亩133元,每株合4.43元,相当于国营像胶投资额的四分之一.十年来各梳胺队通  相似文献   

6.
刺激割制下橡胶园养分状况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于2003年8~9月在西双版纳胶园采集土壤样品218份,橡胶树叶片样本107份,调查了刺激割胶制度实施5 a后的胶园养分状况及其与胶树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刺激割制实行5 a后西双版纳胶园除土壤有机质、全氮、叶片氮含量下降外,总体来说其他养分状况均有所改善.胶园养分状况的好转与刺激割制推行过程中各农场采用营养诊断施肥等措施有关.缺氮是西双版纳垦区胶园的普遍现象,已成为该区胶树产量提高的限制因子,建议增施氮肥;但也有个别农场缺磷(东风农场)、缺镁(景洪农场)的现象.胶树产量与叶片N含量、胶园0~2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有效磷含量成正相关,与叶片K,Ca,Mg,P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如何进一步改善橡胶园生态环境和提高胶园生产经济效益,使之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生产新模式,是垦区广大植胶者急需研究的新课题,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件大事.我们于1987年11月24日至12月8日,先后在诏安、平和、云霄、漳浦四县的重点植胶农场和乡村胶园,着重调查了提高胶园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胶园立体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全国橡胶中小树抚育管理检查汇报会于十二月十五日到二十日在漳州市举行.会议由农牧渔部农垦局主持,广东、云南、广西、福建的农垦管理部门,植胶农场的干部、科技人员和部分先进单位代表一百多人参加了这个会议.会前,先由各检查组到各地胶园进行检查,为时一个月,然后到漳州汇集.与会者一致认为,我国是在世界上最北的地方种植橡胶,长势大都良好,特别是1978年以来,各农场扩种更新近130万亩胶园,保苗率达到95—100%,长得很快,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树皮饱满,生势旺盛,林相整齐,而且都是适应我国气候特点的高产抗寒新品种,增产潜力较大.种后6—8年可以分别开割投产.这是我国橡胶科研人员、干部和广大胶工三十年共同奋斗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系统动力学原理(SystemDynamics,简称SD)与方法,以海南农垦国营西庆农场为实证,设计了针对橡胶农场或胶园经营单位等由不同龄段组成的胶园生产动态系统管理SD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对胶园结构以及胶园生产在人力、物质、资金与产出能力等方面进行年际变化预测,并通过系统动力学模拟软件STELLA对某国营农场进行了实例分析,分析结果比较符合当前胶园管理实际。  相似文献   

10.
发展立体农业提高胶园综合效益兰秀珠,徐炳生(漳浦县农业局363200)我县位于北纬23°43′~24°21′,东经117°25′~118°02′之间,属盘陀岭以北的“北寒”植胶区.全县原有胶园面积1.0万亩,分布于大南坂农场、石古农场及盘陀、石榴、赤...  相似文献   

11.
我区以胶为主,现有胶园1782亩,占全区经济总收入的80%.1970年前胶园1288.8亩(每亩30株),1979年投产16000株,开割率41.4%,尚有近150亩胶园定植12年未能投产.1980年根据场下达的年度生产计划加强了生产责任制,全区职工经过讨论,提出以肥促胶一株施3—4担有机肥的管理方案.全年积土什肥309.5方、塘泥土242.9方、鲜牛粪18555斤.草皮土1549方、牛栏粪360方、鲜猪粪136,160斤,厕所渣2000担,绿肥47000斤,(每方按35担、鲜肥每100斤算一担)共9万担,另外还有田头肥池水肥10800担,绿肥450亩,年割二次共1400担,全区胶园平均株施3担左右,总用工9147.8工.  相似文献   

12.
从海南省农垦总局1989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中选出胶园开割面积667公顷以上的农场62个,用其主要经济指标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求得最优方程,结果表明,在当前的情况下,影响国营橡胶农场经济效益的最主要的因子是人均胶园开割面积。  相似文献   

13.
漳浦县地处植胶北缘的垦区,常有不同程度寒害,植胶条件较差,为巩固现有胶园,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发展胶园套种。 适合胶园套种的作物有多种,目前较为理想为首推热带水果─—菠萝。大南坂农场农建一队有一片胶园,1982年定植苗,面积13亩,1983年套种沙种菠萝2万株,第二年收鲜果0.5吨,第三年10.5吨,第四年12.5吨,四年累计26吨,总产值1.77万元,平均年亩产500公斤产值346元。假如一户有5个人口 2个劳力的农家,承包胶园25亩,开割胶树500株,套种菠萝 1万株,通过精耕细作,保证胶树株产1公斤,菠萝株产0.7公斤,年总收入则有干胶500公斤3500元,菠萝7吨4900元,合计8400元,扣除生产成本,生活支出3400元,还可结余5000元,人均达到1000元,这种经济收入在目前农村是相当不错的。  相似文献   

14.
橡胶芽接柱的梢枯率高、抽芽率低、移植不易成活,是小胶园主在定植橡胶裸根芽接往时,常碰到的问题.导致胶园建立成功率低的原因是在挖苗和运输期间,芽接桩逐渐脱水.因为芽接桩从苗圃运到小胶园有32~96公里的路程.此外,芽接桩运到各个小胶园时,很少在当天定植,通常是在到达小胶园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才定植.这就使芽接柱进一步脱水,而降低其活力,结果使发根和抽芽推迟.  相似文献   

15.
橡胶树生物量分配及胶园生产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叙述了橡胶树的生物量及其分配,并对广东垦区胶园的最大干物质生产率作了估算,认为橡胶树的生长服从相对生长法则,生物量及其分配因品系、树龄的不同而异:广东垦区20龄胶园的总净生产量的最大值约32吨/亩,干物质生产率的最大值约1.59吨/亩·年,比马来西亚的最大值约低33%左右。  相似文献   

16.
历年来,海南省南海农场根据全场的茶园状况,合理规划,每年轮换深翻重肥改造三分之一的茶园。采取隔行挖沟,深、宽为30cm×40cm,亩施有机肥料2500kg,有的还加施牛粪1000kg或甘蔗渣1000kg,或饼肥等。通过改造,对胶茶间作园的茶胶产量、质量都有较好的影响,特别是对CTC红茶的品质影响较大。根据108次的取样测定结果,无论是胶茶间作园或纯茶园,深翻重肥对提高CTC红茶的品质效果显著。在胶茶间作园中,用深翻重肥茶园的鲜叶生产的CTC红茶,多酚类含量为29.97%,比对照(常规管理)提高14.8%;氨基酸含量为1.54%,比对照(l .34%)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从108个橡胶农场采集的820个土壤样品和704个橡胶叶片样品硼含量的分析结果,讨论了我国植胶区各类土壤的供硼能力和各垦区胶树目前的硼素营养状况。分析结果表明,胶园土壤水溶态硼含量与成土母质有关,我国植胶区的土壤除部分由玄武岩发育的铁质砖红壤外,水溶态硼大都低于0.5ppm,对一般作物来说,属于低硼或缺硼土壤。橡胶树对低硼土壤看来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初步确定胶园土壤缺硼的临界值为0.1ppm水溶态硼。我国植胶区有一小部分土壤低于这个临界值。橡胶叶片硼含量与胶园土壤水溶态硼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647>r_(0.01))。108个农场的橡胶叶片平均硼含量为40.6ppm。目前国内大多数胶树的硼素营养尚属正常,但在国内首次发现并证实生长在铁质砖红壤上的某些橡胶树存在硼中毒现象。  相似文献   

18.
《热带作物学报》2008,(11):19-19
广东省茂名垦区现有橡胶种植面积31.5万亩,其中开割树23.9万亩,中小苗7.6万亩。近年来,茂名垦区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加快胶园现代农业建设,提出了发展高质量新一代胶园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根据农垦局多年的植胶经验,结合农场的实际,总结新一代胶园的建设标准,指出存在问题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和改进的建议与策略,为胶园的现代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龙溪垦区共有宜胶地三十八万亩,是福建省的主要植胶区.1952—1954年间先后从海南岛引进少量实生小苗,种植于华安汰口农场、龙海县林下林场山尾工区,因1955年严重寒害所存无几.1956年春漳浦大南坂农场从海南东宁农场又引进实生小苗,在金岗山作业区定植154亩.1958年创办了诏安县建设农场、红星农场、平和县安厚农场、云霄县和平农场.开展了较大面积种植.1970年省主管部门制定发展橡胶生产计划,提出国营、民营同时发展的“两条腿走路”方针,使我区橡胶生产又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截至1975年止.全区共有22个农场,10个林场,89个作业区,35个公社,206个大队种植,总面积达九万多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