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天山北坡中山带典型山地草甸草原4种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牧草——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黄(Astragalus membranaceus)、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千叶蓍(Achillea millefolium)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牧草的高度变化趋势表现为“慢-快-慢”的植物基本生长规律;老芒麦、千叶蓍、老鹳草的生长速率在返青期到分蘖期时较快,而黄芪的生长速率则在返青后就较快,分蘖期后4种牧草的生长速率开始变慢;盖度和产量的最大值出现在6月和7月。  相似文献   

2.
影响天山北坡中山带天然牧草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云 《草业科学》1999,16(3):1-3
对影响天山北坡中山带天然牧草产量的气候因子进行研究,得出降水是影响天山北坡中山 场牧草产量的关键气候因子这一结论,并且建立了降水量和牧草产量之间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4—2015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牧业气象试验站收集的天山北坡中山带天然牧草生长发育期与产量数据和气温、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数据,研究气象条件对该地区天然牧草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别的天然牧草在春季返青期对于温度的需求存在差异,喜凉牧草为-0.3~1.1℃,喜温牧草为3.5~9.5℃;牧草黄枯期出现的时间点和日平均气温在5℃左右的时间点相一致,后者对前者具有预测意义;不同种类牧草在不同生育期所需的积温存在差异;禾本科牧草的返青期与黄枯期的间隔时间平均为160 d左右,豆科牧草仅有140 d左右,5种牧草最长和最短的间隔时间相差18 d;降水量和气温对牧草产量存在较大影响,在成熟之前,牧草产量随着降水量与气温的增减而增减;与鲜草重相比,干草重与气象要素的相关系数更大,利用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对牧草干草重进行估算较为准确;在各种气象要素与牧草产量的相关系数中,降水量最大,其次为积温,日照时数最小;年降水量和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对天山北坡中山地段的天然草地牧草产量有影响,6月和7月的降水量尤其关键,决定了当年牧草产量的多少。天山北坡中山地段的气象条件对该地区天然牧草的生长发育期有一定影响,相关气象条件对天然牧草的产量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4.
选取新疆乌鲁木齐市牧业气象试验站2004—2015年早熟禾(Poa annua)、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千叶耆(Achillea millefolium)5种天然牧草物候期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法分析了物候期与气候要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牧草的返青期基本一致,开花期有提前有推迟,黄枯期普遍推迟,其中豆科牧草的黄枯期提前;气温是影响牧草春季物候期的重要因素,返青期和开花期的早晚与其前1~2个月气温的负相关程度较高,黄枯期与气温存在正相关,其中老芒麦的黄枯期与其前1~2个月的日照时数负相关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草地早熟禾牧草生长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新疆乌鲁木齐市牧业气象试验站牧草观测资料,对草地早熟禾牧草生长期、生长高度和产草量的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开展牧业气象服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选用铁卜加牧业气象试验站天然牧草历史观测资料,利用相关分析方法,探索天然牧草发育期、生长高度、覆盖度和产量等生长发育指标与前期不同时段降水量的相关显著性,模拟降水对天然牧草生长发育的长期效应。研究表明:无论是天然牧草的返青、开花、黄枯等发育期,还是5~7月牧草生长高度及月增加值和6~8月植被覆盖度,均与前期相关时段的降水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从而对6~7月干草产量及其月增加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充分说明降水对青海环湖天然牧草生长具有长期效应。  相似文献   

7.
史激光 《草业科学》2011,28(10):1855-1858
为了解典型草原区天然牧草生长发育规律,根据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多年牧草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学原理、物候学方法对典型草原区克氏针茅(Stipa kryloyii)、羊草(Leymus chinensi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3种牧草生育规律及物候期气象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牧草生长季高度与盖度、产量变化趋势一致,8月末牧草高度、盖度、产量同时达最高值。返青期在4月下旬至5月初,成熟期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抽穗期牧草生长速率最快,各物候期与40 cm日平均地温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牧草生长发育有着自身的生物学特性,生态环境的变化制约着牧草的生长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8.
利用牧草生长状况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对天然草原牧草高度的生长与温度、降水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温度、降水对天然草原牧草高度生长量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江西沟地区建植多年生人工草地的牧草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对几种早熟禾属(Poa)和披碱草属(Elym us)牧草在江西沟地区的生长状况、青干草产量及籽实产量的试验观测,筛选出适用于该区种植的牧草种类。  相似文献   

10.
天山北坡山地草甸牧草生产量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天山北坡山地草甸主要牧草进行生物量测定,研究其不同生长高度的生物量变化及茎、叶、花穗的生物量分布格局,探讨牧草生长发育动态变化规律,了解山地草甸牧草生产量结构,为提高牧草利用率及合理部署草场放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采集辽宁西北部典型草原区北票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点监测的2015~2016年天然牧草生长发育、地上生物量等基本数据,结合气象资料,系统分析了气候条件对辽宁西北部草原区天然牧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2016年,辽宁西北部典型草原区天然牧草高度、盖度与同期降水量呈正相关,降水量大的年份,天然牧草的高度、盖度更大。天然牧草产量与同期降水量、气温均呈正相关,降水量大、温度高的年份,牧草产量越多。降水和气温是制约辽宁西北部草原区天然牧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关键气候因子,且降水的影响大于气温。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经济高效且应用推广性强的尾矿改良和植被恢复措施,筛选了来自尾矿原生植被的根际促生菌,并将其组配形成混合促生菌液。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混合促生菌液(B)、生物炭(C)和粪肥(F)及不同组合(BC、BF、CF、BⅠCF、BⅡCF,其中BⅠCF是三者复合处理;BⅡCF是在BⅠCF基础上增加1倍的混合促生菌液)对千叶蓍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矿砂养分、酶活性以及盆栽系统中的氮素转移和可利用磷、钾总量的影响。筛选得到4株具有固氮、溶磷、解钾、合成吲哚乙酸或分泌1-氨基环丙烷羧酸脱氨酶的根际促生菌,分别为KSB1、KSB2、KSB7和KSB21。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CK(空白对照)相比,接种混合促生菌能够强化矿砂磷酸酶活性,并提高假单胞菌属和根瘤菌属在根际环境中的丰度;添加生物炭对矿砂养分和千叶蓍生长的影响有限;施用粪肥可促进千叶蓍生长,强化矿砂酶活性,显著提高蓝细菌属丰度(P<0.01)、盆栽系统氮素总量及可利用磷、钾总量。与单独施用粪肥(F)相比,接种混合促生菌+粪肥(BF)与添加生物炭+粪肥(CF)均能进一步提高部分千叶蓍生长指标和矿砂酶活性。此外,BF处理盆栽系统氮素总量增加了11.18%,可利用磷、钾总量分别增加了22.54%和22.00%;而CF仅有可利用钾总量增加了8.32%。BⅠCF和BⅡCF处理下各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BⅡCF矿砂碱解氮、磷酸酶活性以及千叶蓍植株生物量等指标较BⅠCF有显著提高(P<0.05),且盆栽系统氮素总量增加了9.54%,千叶蓍植株钾总量增加了19.12%,蓝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提高了51.96%和13.62%试验条件下,直接接种促生菌或添加生物炭对尾矿基质改良和植被恢复效果不显著;施用粪肥对改善矿砂养分供给和促进绿垦作物千叶蓍的生长有关键作用;促生菌液和生物炭的功能发挥与粪肥的施用与否存在直接关系;BⅡCF处理是一种有效的矿砂改良措施,其中的多功能混合促生菌发挥了固氮、溶磷和解钾作用,并增强了千叶蓍对钾元素的吸收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新疆天山北坡低山带天然草场进行的连续2a的监测表明,季节草场的牧草产量、粗蛋白质含量和牧草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以及转场放牧的新疆细毛羊的体重和羊毛生长均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秋季、冬季和春季草场的牧草干物质产量分别为1446.972、679和663kg/hm^2,牧草干物质中粗蛋白 含量分别为11.45%、6.1%、7.8%和11.1%,牧草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57% ̄43%、50%和5  相似文献   

14.
牧草和其它植物一样,其发育生长和产量的高低与气候条件、天然降水量有密切的关系。根据双辽县郑家屯气象站1980年—1983年的气象资料,观察了天然草场牧草生育期的生长高度、产草量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并试验了截留天然降水的几种办法,做为探索开发、保护草场的参考。牧草高度、产量与降水量间的关系牧草的生长发育是随着光、热、水的变化而变化的,而双辽县的光、热资源比较丰富,如1980年—1983年的年总日照数为2,852.6—2,914.2小时,大于10℃积温为3,086.2℃,充足的光和热十分有利于  相似文献   

15.
用1987~1990年乌鲁木齐牧业气象试验站天然牧草生育期和产量与气温、降水、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分析了气象条件对天然牧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牧草春季返青的温度指标不同,喜凉牧草为-1~-2℃,喜温牧草为4.6℃;黄枯期温度指标为6.3~9.1℃;热量条件可满足牧草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需要;干草重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比鲜草重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好,不同要素中,降水量的相关性最好,积温居中,日照时数最差;用积温、降水量及日照时数可预测天然草场牧草干草重。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主成分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理论,对青海省共和盆地天然草地产草量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以天然草地产草量为参考数列,以牧草生长季4-9月≥0℃积温、平均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水热综合配置(降水量与气温的比值)以及上年度9~11月的降水量等气候因子做比较数列,用主成分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天然草地产草量的气象因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两种评价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即温度、水分、光照3个综合因素对牧草生长具有协同作用;在水分、光照充足的情况下,热量因子对牧草生长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铁卜加地区自1987年以来的主要植物种群密度和有关的气象因素资料,研究了植物密度变化及其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五种主要牧草种群密度的排序是猪毛蒿(300株/m2)>干生苔草(200~300株/m2)>天山赖草(100~200株/m2)>冷地早熟禾(50~100株/m2)>紫花针茅(10~20株/m2);其中天山赖草种群密度变异系数最小(50%左右),紫花针茅变异系数最大(75%~200%)。该地区降水与温度年际变化基本趋向一致。分析得出天山赖草、冷地早熟禾、干生苔草具有较强的气候适应性,紫花针茅、猪毛蒿、具有较差的气候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正> 天然草场是放牧畜牧业主要的物质基础,对其产量和营养物质动态进行定位研究,是草原科学的一项基础工作。本试验自1962至1964年,对位于天山北坡中段低山带的紫泥泉种羊场冬、春秋草场主要类型产量动态,主要牧草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物质动态进行了定位观测。在1966—1977年对冬场各草场类型进行了定点测定。本文反应的是产量动态  相似文献   

19.
天山北坡中山带草地类型复合结构与局部气候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对天山北坡中山带草地类型复合结构与局部气候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环境因子与样地植被优势度进行相关分析,证明了地形和土壤基质引起的水热再分配,是复合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对植物而言影响其生长的主导气候因子是湿度,辅助因子是气温和光照.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兴海县天然草地牧草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让  韩炳宏  韩通  周秉荣  李博  牛得草  傅华 《草业科学》2017,34(10):1991-1998
为了解青海省兴海县天然草地牧草生长发育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本研究基于青海省兴海县近11年的气象和牧草观测数据,较系统地分析了该区牧草返青、生长高度和产量与水热因子的关系特征。结果表明,春季多雨与春季干旱年份牧草返青期相差38d,牧草返青期提前或推迟主要与≥0℃初日的时间、当年3-4月份降水量和上年9-11月份降水量密切相关,牧草返青期降水的最佳气候模型为一次线性回归方程;牧草全生育期植物高度增加量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另外,牧草生长高峰期6-7月份降水量每增加10 mm,鲜草增产225kg·hm~(-2)。因此,降水量是限制青海省兴海县天然草地牧草返青和生长发育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