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特征 (一)创办主体多元化 各地按照"谁有能力谁发起、谁有意愿谁参加、谁能办好支持谁"的工作思路,积极鼓励引导各类主体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合作社的竞相发展.一是农村大户能人领办;二是村干部领办;三是龙头企业领办;四是涉农部门站所领办.  相似文献   

2.
一、发展情况及主要特点截至2011年12月底,永城市在工商局注册登记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49家,涉及多个行业,其中,种植业133家,养殖业82家,服务业27家,林业4家,渔业2家。成员总数14536户,其中农民成员14078户,注册资金总额13424.8万元,带动非成员农户数15417户。从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来看,呈现出多元化兴办格局。(一)领办主体多元化。一是能人大户领办型,二是村干部牵头型,三是龙头企业创办型。(二)专业特色多样化。现有249个  相似文献   

3.
一、积极探索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办运行模式1.要鼓励多主体创办。鼓励有一定销售渠道、有一定生产加工技术、有一定经济实力、有一定营销能力的能人牵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龙头企业联合农民创办合作社,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指导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合作社,实现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双赢"。  相似文献   

4.
一、农民合作社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骨干人才匮乏,领办人素质有待提高。各地普遍反映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缺乏,尤其缺少有合作意识、会管理、开拓市场能力强的复合型骨干人才。同时,多数农民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尚未达成共识,对合作社的理解和运用还处在初级阶段,缺乏足够信心和兴趣。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目前有文化、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多数外出务工,留在家里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数是文化较低、思想保守、年龄偏大的农民。而个别具备能力和条件的农村"能人"或是对合作社不了解,缺乏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足够信心。  相似文献   

5.
<正>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状况及取得的成效截至2011年7月重庆市万州区罗田镇已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各类专业合作社共7个,入社农户140户,带动农户845户,基层负责人领办4个,农村能人领办2个,退伍军人领办1个。主要涉及  相似文献   

6.
龙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质量也不断在提升,但由于合作社领办主体,成员结构和利益关系等的复杂性,在合作社发展中必然存在不规范现象。本文针对这些不规范现象提出规范化运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四大新情况值得注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江苏省农经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包宗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调查报告》中指出,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股权集中化趋势、人为设置入社"门槛"、销售环节的"经纪人"倾向、领办人的"趋利"避害"行为等4大新情况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关于密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市密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强化组织引领、加强制度建设、搭建服务平台、强化技能培训的手段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不断壮大,领办主体日益多元化,逐步形成了产业特色.但是还存在部分合作社规模小、实力弱、运行差以及规范化管理程度不高等问题.今后,应建立健全合作社运行机制,促进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完善网络营销平台,鼓励发展联合社,促进合作社做强做大;加大资金、项目、金融信贷等支持力度,优化合作社发展环境;加大人才引进与培训力度,为合作社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  相似文献   

9.
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条件下,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民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和市场化的经营,主要包括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和返乡涉农创业者等,主体是种养大户,占到总数的85%以上。实践证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息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当地政府也出台了一些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措施,但是在市场经营竞争中仍存在不足,如个体不够强大、领办人老龄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一、发展特点目前,方城县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232家,其中,种植业2831家,畜牧养殖业877家,农机服务业342家,其他182家。全县累计发展家庭农场729家,规模以上企业36家。方城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出以下特点:(一)农村能人领办型方城县祥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由清河乡双河村农机能手孙坡发起,部分大中型农业机械持有者入股建立,以“民办、民营、民受益”为宗旨进行经营。  相似文献   

11.
党的领导是推进各项事业的根本保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能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组织优势,推动合作社经济优势和群众能动性的有效结合。运用SWOT战略分析方法,结合烟台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际发展情况,客观分析了烟台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在内部优势方面,烟台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坚持党建引领,以党支部为核心,发展产业融合,建立利益共同体等;在外部劣势方面,该合作社具有天生的弱质性,人力资源匮乏,发展思路不明确,缺少技术等;在外部机遇方面,烟台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得到乡村振兴战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政府推动与扶持等的支持;在威胁方面,该合作社仍面临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恶化等的侵害以及区位条件的限制等不利因素。最后,基于SWOT分析,从SO战略、 WO战略、 ST战略、 WT战略等4个方面提出了烟台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截止到2013年3月,宁德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总量达3043户,出资总额115.92亿元,列全省设区市首位,分别占全省总数的18.65%、52.12%。根据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体将合作社分为:村两委成员、农村能人带领型,大学生自主创业型,龙头企业拉动型,产业基地带动型。具体合作社  相似文献   

13.
<正>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主体,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是农业经营方式创新的必由之路。当前各类从事农业服务和生产的农民合作社蓬勃兴起,农民合作社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期,专业化、组织化亟需引导扶持,扶持力度不强,以及政策的导向问题,急需从事相关工作的部门解决。一、铁岭市农民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1.内部管理不规范。一是成员地位不平等。由于资金、技术、土地、信息等资源禀赋差异,导致大部分合作社由领办人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合水县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奋斗目标,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不断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围绕精准扶贫"扶持谁、谁来扶、扶什么、怎么扶"的问题,大力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的农业经营主体,引导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合水县新兴有机农产品农民  相似文献   

15.
东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山东省东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分析表明东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总体发展较快、产业分布广泛、领办主体多、服务内容丰富等特点,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合作社的综合实力较弱、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利益分配机制不规范、品牌意识淡薄、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快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完善盈余分配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促进东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赵海阳 《油气储运》2011,(35):44-45
目前,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进入了依法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呈现出领办主体多元,合作类型多样,经营范围广泛,覆盖领域逐步拓宽的发展势头。据统计,截至2011年6月,山东省已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万家,登记总数居全国首位。合作社实有成员427万人,占全省农户总数的19.6%。合作社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合作社自身的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使得"谁来种地、谁来务农"问题日益突出,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成为农技推广部门的重要任务。下面以许昌市为例,就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以研究。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许昌市耕地面积32.53万hm~2,家庭承包经营面积27.93万hm~2。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农村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  相似文献   

18.
<正>一、基本情况目前,绥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125个,注册成员2511人,其中农民成员2490户,入股资金2.4亿元,合作社拥有资产总额为2.8亿元,带动农户4420户。规模经营耕地36.4万亩,经营品种有粮食类和畜禽类产品。按照产业划分,种植业89个,占总数的71.2%;服务业17个,占13.6%;畜牧业15个,占12%;渔业4个,占3.2%。领办形式以村组领办和大  相似文献   

19.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扶贫的理想载体,为山区农村发展、农民富裕、农业生产提供参考,基于对安徽省歙县永林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产业扶贫情况的调研,从社会资本视角分析其“能人领办型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的扶贫经验及存在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通过主体规范化发展夯实资本孕育场域、建立党群联结队伍增加资本贯通渠道、联合产业化主体扩大资本组织规模、引进与培育人才结合打造资本领导节点等措施激活农户从“生产”到“发展”的内生动力等方面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1.组建形式多样化全县现有的36家农民养牛专业合作社中,由农村能人牵头与农民合伙兴办的合作社有13个,养殖大户领办的10个,村集体领办的8个,龙头企业领办的5个。农村种养大户、技术能人、农村党员干部,在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服务逐步方位化部分合作社不断拓展自身服务领域,形成了区域化、一体化服务的生产经营方式。按照"基地+农户"的模式,充分利用肉牛杂交优势,高效组织优质肉牛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