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解决新疆特色林果产品种植、加工和管理过程中安全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溯源渠道不通畅问题,构建了基于WebGIS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新疆特色林果溯源系统.通过分析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安全生产的产地环境和加工流通环节的实际情况,建立溯源系统农田生产档案和加工生产档案.利用物联网技术和GIS技术能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溯源查询功能.该系统为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在线质量溯源查询提供一个平台,可以对特色林果产品从农田种植,加工销售整个过程的地理空间信息进行跟踪,真正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可溯.系统的建立不仅增强了新疆特色林果产品信息的透明度,还为新疆林果业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至今,南疆乡村的各项产业得到了振兴和长足发展。新疆是农业大省,也是林果业大省,党中央对于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一直高度关心和重视。当前南疆特色林果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但仍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从南疆特色林果产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破局路径,期冀为南疆地区的林果产业及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科技》2006,(3):55-56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局介绍,“十五”期间新疆林果业发展势头强劲,5年新增林果种植而积659万亩,使全区林果种植面积达到1100.4万亩。其中南疆环塔里木盆地已经形成850万亩的规模,香梨、红枣、核桃、葡萄等优势树种发展迅速,巴旦木、开心果、酸梅、小浆果等特色树种也迎头赶上,辅之以石榴、苹果、杏子等传统树种,基本形成了南疆环塔里木盆地林果主产区和东疆、北疆若干特色林果基地,优势特色林果产业带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4.
新疆林果业产业化现状及对策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新疆林果业发展现状1.1新疆林果业种植和果品加工业发展状况2000年以来,新疆特色林果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林果面积递增迅速。截至2006年,新疆林果基地总面积达1207万(667m2),挂果面积约489万(667m2),林果品产量达369.4万吨,林果产值已超过65亿元,农民人均林果收入超过360元。同时,林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5.
丁宇  马中超  李文胜  王卫江  刘正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965-11969,11971
对特色林果产品品牌形象、消费者感知价值和消费者消费行为倾向之间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三者的关系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利用新疆特色林果产品消费者的大样本调研数据,借助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特色林果产品品牌形象对消费者感知价值有正向影响,消费者感知价值对消费者消费倾向也存在着正向影响,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行为倾向具有间接影响;消费者感知价值在特色林果产品品牌形象与消费者消费行为倾向中起一定的中介作用.因此,新疆特色林果品牌形象营销要从特色林果产品地域形象、产品形象、产品消费者形象提升和品牌宣传入手,增强消费者对消费新疆特色果品感知价值的经济性评价和情感性评价,从而提升消费者对新疆林果特色产品的消费倾向,最终促进新疆林果特色产品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南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婷  桑河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2):146-147
针对南疆特色林果业,在调查分析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主要优势,阐述了南疆林果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南疆林果产业健康、快速、高效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林果种植面积随着市场规模不断地扩大,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采用适应于果树生长的种植技术,保证果树健康以及果品质量。该文介绍了林果业种植现状,分析了种植中存在的技术与安全问题,提出提升林果检测水平、合理应用化学肥料与药剂、采取合理的果实包装以及销售方式等保障果品质量安全的优化措施,确保林果种植行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因南疆基础设施落后、地广人稀、交通运输方式单一而造成的南疆特色林果库存信息发布平台缺失、成熟季节购销信息获取不畅、优质低价频现、品牌推广滞后、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等问题,本文以南疆特色林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南疆特色林果购销信息共享平台。该平台以VS 2013作为开发平台,SQL 2012构建数据库,C#语言进行开发,形成果农、消费者、后台服务器业务分离的多层结构。在果农参与下,该系统最终实现了果农与消费者信息获取、库存信息发布信息化、品牌推广网络化、市场拓展多元化,以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为基础,为南疆特色林果电子商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也是南疆特色林果农村电商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9.
新疆杏产业发展历程对新疆林果业发展的若干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新疆林果业在确定发展方向、规模及品种搭配等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果品产业理论、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新疆杏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探讨.[结论](1)水、土、光、热及品种资源只是发展林果产业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开发出能彰显资源特色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品时,才能体现新疆自然资源的优势;(2)新疆林果产业发展方向和规模,不但要考虑其具有其它农副产品同样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特点、产品互补替代性特点、产品响应市场需求滞后特点,还要和国内外市场消费需求等的分析相结合;(3)林果品种搭配和种植规模要综合考虑当地整体农业种植资源的合理配置,包括水资源、光热资源、人力资源和物流配送等诸因素.  相似文献   

10.
林果业是新疆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它的发展关乎新疆特别是南疆农民的生产生活。新疆特色林果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作为研究新疆特色林果业的专门机构,其良好发展将对新疆特色林果产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在描述新疆特色林果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该中心近年来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新疆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新疆核桃产业化发展提供对策建议。通过国内外调研考察和相关资料收集,并结合新疆独特的战略地位和政策现状总结分析新疆核桃产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增强政府对核桃产业的帮扶强度;2.推广核桃增产提质增效技术,提高生产基地质量与水平;3强化核桃加工转化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4.提高核桃产业发展科技支撑能力,为解决核桃产业发展关键问题;5.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增强新疆核桃品牌影响力,从而实现新疆核桃产业高效发展。本文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结合新疆核桃产业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新疆核桃产业发展道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蔗糖产业是湛江农垦带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支柱性特色产业,在推动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从产业链角度分析了湛江农垦蔗糖产业从生产到流通各环节的发展状况。研究显示,湛江农垦蔗糖产业存在优良品种选育与推广难、甘蔗种植规模化与机械化程度低、甘蔗加工产品单一附加值低、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及影响力较弱等问题,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推进甘蔗规模化种植及全程机械化、开发深加工产品及拓宽销售渠道,以促进蔗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依托南疆地区优势矿产资源及地区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的优势,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近年来快速发展。本文论述了南疆地区塔里木大学化工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机遇与困难,提出了今后化工专业建设发展的思路,主要从目标、课程、能力、兴趣等方面入手,培养能够真正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社会急需的化工工程师,为南疆地区输送优秀化工专业技术人才,打造地区具有明显优势特色专业。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广西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就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为甘薯产业高效优质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广西14个地级市的甘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明确其区域分布、种植品种、种植面积及产量、加工规模、产品品牌、主要销售市场及渠道,阐述广西甘薯产业的发展现状,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结果】广西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甘薯主产区,2019年甘薯种植面积20.4万ha,总产量242.3万t;甘薯种植遍布全区,种植品种多且杂。种植季节以夏秋种为主,6—8月扦插种植,10—12月采收;桂东南地区全年均可种植甘薯,满足周年鲜薯供应。广西甘薯大约35%用于加工,加工产品以甘薯粉丝和薯干为主,还有少量的薯片和馅饼等休闲食品,60%以上用于鲜食。甘薯销售方式以客商收购为主,电商销售和自行销售为辅。广西在发展甘薯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生态和气候环境、产业基础及种植效益优势。甘薯是广西第三大粮食作物,2010—2019年种植面积与总产量统计数据显示甘薯产业总体发展较平稳;但存在种植品种退化、缺乏健康种苗、种植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缺深加工及品牌产品、产业链不够完善等问题。【建议】加强功能型甘薯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规范无毒健康种苗生产,建立标准化的种植技术体系,建立甘薯产业联盟,打造品牌效应,完善甘薯优势区域布局,延长甘薯产业链,以促进广西甘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粮食加工科技与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惠源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7):3541-3546
中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和粮食加工大国,米面加工能力和产量均居世界之首,米面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总体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加工企业规模和生产集中度显著提高,工业化生产和加工装备水平提升。但在产业规模化、产业链建设、粮食资源高效利用及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对中国粮食加工科技与产业发展中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主要问题是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初加工产能相对过剩、粮食加工产品质量安全和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主食品工业化水平不高,主要成因为基础研究薄弱,技术创新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展望了中国粮食加工业的发展前景,要更加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关键装备自主化率水平,加速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全谷物食品的研发与推广。未来10年,中国粮食加工的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将更加合理、产品将更加丰富多元、质量更加绿色安全。  相似文献   

16.
随着马铃薯加工技术的不断改进,马铃薯食用、保健以及加工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解决马铃薯在加工过程中一直受到褐变的困扰,避免其影响马铃薯加工产品的品质,从而降低马铃薯经济价值,对加工产品产生褐变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水果加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加工工艺不断提高,质量标准体系初步建成,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优势产业带,发展成以出口贸易为主的外向型产业,但同时也存在着水果加工原材料利用率不高、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企业产业化进程慢、水果制品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高产品综合利用率、健全质量安全体系、完善品牌建设、加大科技投入等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水果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广西南宁市兴宁区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为县域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兴宁区农业发展现状、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农业发展优势进行分析。【结果】兴宁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为:立足于兴宁区的区位、产业、物流等优势,选择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并强化产业间的带动联动效应;依托三塘工业园区和金桥物流中心,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寻求农业与旅游业最佳结合,从而推动兴宁区旅游农业的快速发展。可首先从养殖规模化和品牌化、蔬菜种植标准化、花卉苗木特色化、甘蔗和木薯种植区域化、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等方面对兴宁区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建议】可从提高农业生产者素质、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提高政府服务能力、调整耕地规模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确保兴宁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研剖析广西花生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优化广西花生产业布局、提升花生产品竞争力及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7—2019年通过对广西14个地级市的花生种植面积、区域分布、栽培品种、产量、种植收益,以及花生加工企业原料来源、产品品牌建设、加工规模及销售等情况进行调研,综合分析广西花生产业现状,找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结果】广西属于我国南方春秋两熟、油食兼用的花生产区,各地市均有种植,普遍采用轮作或套种等种植方式。根据广西花生种植集中区域的地理位置,主要分为五大产区:桂南花生产区(南宁市和崇左市),桂中花生产区(来宾市和贵港市),桂北花生产区(桂林市),桂东花生产区(贺州市和梧州市),南部沿海花生产区(北海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2019年广西花生种植面积21.85万ha,总产量67.20万t,65%用于榨油、25%用于食用、10%作种用。广西花生生育期短,适应性广,种植效益高,但种植机械化水平较低,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农户自给自足生产为主,无机械干燥设备,花生品质受天气影响较大,且不同年份或种植户间的花生品质差异明显;广西花生加工产品主要是花生油和烤果类,由于本地生产的花生收购价格高,加工企业生产原料主要来源于其他省份或从国外进口,无法有效带动广西花生种植业的快速发展。【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产业布局;发挥区域优势,形成区域特色;加强基础研究,促进产学研联合攻关;加速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提高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从而实现广西花生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新疆生态环境在全国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南疆自然资源及基本情况、南疆果树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经济和生态效益。提出保持和维护新疆脆弱的生态环境是构建新疆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发展果树种植业符合构建新疆和谐社会全局的需要,符合南疆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融合发展的要求。最后从科技支撑、财政补贴、风险补偿机制、组织体系建设4个方面,论述了促进果树产业的健康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