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及肾型和呼吸型毒株的灭活苗对鸡进行了免疫,根据鸡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动态变化和攻毒后鸡肾脏和气管水平上的保护力,比较了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苗H120与两个不同致病型毒株灭活苗的免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弱毒苗虽可诱导较高水平的抗体,但免疫效果较灭活苗差。  相似文献   

2.
为了检测肉种鸡开产前免疫两不同的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性关节炎四联灭活疫苗(ND-IB-IBD-Reo四联苗)后的抗体水平差异,在鸡群20周龄分别用A、B疫苗免疫,免疫后28 d和56 d 用HI检测ND抗体水平和ELISA检测IB、IBD和Reo的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免疫后28 d和56 d,B疫苗的IBD和REO抗体效价效价显著高于A疫苗(P﹤0.05),ND和IB的抗体效价虽较A疫苗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B疫苗的免疫抗体水平优于A疫苗,该研究为肉种鸡ND-IB-IBD-Reo四联灭活疫苗的筛选和合理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用NDV La Sota株、IBV M41株、EDS76V HSH23株、AEV Van Roekel株为种毒,分别接种鸡胚或鸭胚,制备各种病毒抗原液,经福尔马林灭活后,采用FIL TRON盒式超滤系统对制苗病毒抗原液进行浓缩,然后按一定比例混合,以司本80及吐温80为乳化剂,10号白油为佐剂,制成ND-IB-EDS76-AE四联灭活疫苗。对四联苗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测定,证明本疫苗安全、无任何副作用;免疫10~14d后产生免疫力;ND部分效检,攻毒100%保护,每羽份含ND效价达50~123PD50;IB部分效检,免疫21~28d后攻毒保护率达80%~100%,IBHI效价≥1:64;EDS76效检。免疫后21d HI效价≥1:128;AE效检,保护率达80%~100%。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不同日龄和不同母源抗体水平时对具有鸡新城疫(ND)较高母源抗体的蛋雏鸡进行免疫,探讨在高母源抗体下蛋雏鸡新城疫免疫程序与免疫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用新城疫弱毒疫苗和油乳剂疫苗同时免疫后,免疫越早,受母源抗体干扰越大,总体免疫效果越差;当ND母源抗体降到6log2左右(大约在11~13日龄)时进行首免,隔14天进行二免,鸡体产生保护水平(6log2)以上的ND抗体最快、抗体水平上的最高、维持时间最长,总体免疫效果最好。因此,母源抗体6log2时首免,14天后二免为最佳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5.
评估不同代次IBV M41株种毒是否可以作为生产用种子。将M41株种毒用SPF胚连传8代,从中选出第3、第5、第7代,测定其EID50。并用此3代M41株鸡胚尿囊液制毒的油乳苗免疫易感鸡,以HI试验检测其抗体水平。3种疫苗免疫鸡均保护9/10以上,对照鸡全发病;对免疫后与免疫前HI抗体水平的比较表明,免疫后抗体平均滴度提高3倍以上。不同代次的M41毒株的免疫原性仍然保持良好,可以正常用来制造疫苗和建立种子批。  相似文献   

6.
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症三联油乳剂苗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ND La Sota株,呼吸道型,IB(RIB)H120株或肾型IB(KIB)SN9301株和EDS XN9203株制苗毒株,分别经鸡胚和鸭胚增殖后甲醛灭活。灭活毒液依毒价按比例混合加入油佐剂中,乳化剂成“ND-RIB-EDS”和ND-KIB-EDS两种三联油乳剂苗。测试结果表明:三联疫苗安全性好,无毒副作用;乳化度、稳定性和通针性良好;免疫效果即,用三联苗免疫20日龄鸡,免疫后14、28、58d、ND、RIB、KIB、EDS的HI抗体均可达7.0和9.2log2以上,于免疫后60d用相应强毒攻击,83.3%-100%的鸡获有效保护。疫苗保护期长,常温避光180d和4℃左右360d,免疫效果与新制苗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建立可在临床上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的银加强金标免疫技术(SECGA);【方法】将胶体金标记纯化的兔抗鸡IgG,然后将IBV纯化抗原包被于NCM上(0.4ug/片),封闭后在膜片上滴加不同稀释度(10×2X)的血清,作用10分钟,洗涤后浸于1:4金标兔抗鸡IgG液中作用60分钟,再银染10分钟观察结果;【结果】SECGA能检出IB阳性血清的抗体>10×27,而不与ND、EDS76、IBD阳性血清发生有意义的交叉反应(抗体滴度<10×22)。对鸡IgG的最小检测量为0.88ng。用SECGA、气管环中和试验、ELISA试验检测IB抗体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银加强金标免疫技术(SECGA)可用于IB抗体的检测,具有敏感、特异、简单、快速、适于现场诊断等优点,适宜于广大基层单位使用。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120株细胞适应毒的培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IBH120鸡胚毒适应成纤维细胞(CEF)单层,培养出IBH120细胞弱毒株。电镜观察,可见典型的冠状病毒粒子。IBH120细胞弱毒株经细菌、霉菌、支原体、鸡白血病病毒检测均为阴性,且具有IB病毒特异性。CEF单层接毒后48h左右病毒增殖达到高峰。随着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加,C4~C10代H120株细胞毒的毒价(TCID50)逐步增高而趋于稳定,C4~C120代细胞毒的TCID50稳定在107^7.35-8.0mL之间,而C5~C10代IBH120细胞毒的EID50呈下降趋势,变动范围在10^7.3~10^6.5mL。以10^3.5 TCID50/只和10^4.5 TCID50/只的剂量,C4,C8,C10代毒分别滴鼻接种3日龄敏感鸡,免疫鸡的攻毒保护率为80%~100%,病毒分离回收率分别为20%和0。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囊病二价活疫苗攻击保护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爵  刘有昌 《华北农学报》1998,13(2):132-136
使用SPF雏鸡进行了鸡传染性囊病二价活疫苗攻击保护效果的观察。14日龄免疫2000TCID50剂量的二阶苗或BJ836苗价苗。免疫后14d(28日龄)分别用不同剂量(1:1,1:10,1:100)的标准I型强毒株CJ801株或标准变异株强毒1084A株进行攻击,攻击后5d剖杀观察。二价革免疫组能抵抗极高剂量(1:1)的CJ801株及高剂量(1:10)的1084A株的攻击,但不能抵抗极高剂量(1:1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离鉴定河南漯河、郑州H9亚型禽流感病毒及交叉免疫攻毒保护试验。于2011年用SPF鸡胚从河南漯河、郑州疑似感染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病料中分离出2株病毒,通过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和RT-PCR方法进行鉴定,确定为AIV H9亚型;用河南省动物性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于2001年分离的2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分别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SPF鸡,然后再用上述4株病毒对免疫鸡群进行交叉攻毒,进行交叉免疫保护试验,测定其交叉免疫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出2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用2001年分离毒株所制备出的灭活疫苗免疫鸡后,试验鸡体内抗H9亚型禽流感HI抗体效价均明显上升,平均HI效价均大于11log2,不同毒株所诱导产生的HI抗体效价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时期及地点分离的H9亚型禽流感流行毒株间均产生了较好的交叉保护,且同一地区的保护率更高,2001年的分离株对目前的流行毒株仍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鸡马立克氏病二价疫苗免疫鸡的病理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培红  周蛟 《华北农学报》1990,5(1):111-116
1日龄雏鸡接种鸡马立克氏病二价疫苗(SB-1+HVT)3000PFU,而后18日龄攻以MDBJ-1血毒.定期剖杀三例并观察大体或显微MD组织病变.直至98日龄,在鸡内脏和外周神经等组织中始终可见到网状细胞或淋巴细胞的轻度增生.二价疫苗与HVT冻干苗、SB-1单价苗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眼观病变及组织淋巴细胞增生的出现,病灶范围和病变程度,经二价疫苗免疫的鸡较其他免疫鸡表现轻微.通常二价疫苗仅仅产生长期的轻度非致瘤性组织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2.
采用UF-1型工业平板式超滤机对鸡新城疫病毒(NDV)及法氏囊病毒(IBDV)进行了初步的浓缩试验。该调和浓缩工艺简单、效率高,浓缩液HA液价与未浓缩液比较按浓缩比率相应上升。用浓缩液与未浓缩液制成灭活疫苗免疫鸡,均可获得100%抵抗ND及IBD的保护力,以浓缩苗免疫的DN HI抗体及IBD中和抗体滴度明显高于未浓缩苗。试验表明,浓缩苗安全有效,并优于未浓缩苗。  相似文献   

13.
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接种﹑琼脂扩散试验、电镜观察,从临床病鸡的法氏囊组织分别分离到3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CH03、JG04和QJ04株,对4周龄未免疫鸡的攻毒致死率分别为92%、83%、67%,对鸡胚的半数致死量(ELD50)分别为10-6.8/0.2ml、10-5.4/0.2ml、10-4.6/0.2ml;应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的IBDV VP2基因高变区(vVP2)及其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序列共有492个核苷酸,编码164个氨基酸。关键位点的氨基酸变化特征:第一亲水区P222A、疏水区的K249Q和S254G、N279D和T284A,与超强毒参考株UK661﹑HK46﹑OKYM和CH1-97极为相似,而与致弱株Cu-1)及变异毒株Var-E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获得的3株IBDV分离株均属超强毒株。  相似文献   

14.
使用SPF雏鸡进行鸡传染性囊病二价活疫苗的攻击保护滴度的测定。SPF雏鸡14日龄免疫,于免疫后7d、8d、9d、10d、12d、14d采血进行IBD中和抗体的测定,同量分别进行标准I型强毒CJ801株和标准变异株强毒1084A株的攻击,建立抗体滴度与攻击保护率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二价苗免疫后14dIBD中和抗体滴度达到2968(GMT),其对CJ801株和1084株的攻击保护率分别为89.21%和  相似文献   

15.
为了预防鸡IBD的区域性流行,以当地典型发病鸡群的法氏囊为组织源,以蜂胶为佐剂,研制鸡IBD蜂胶囊毒组织灭活苗。室内试验表明,对10日龄AA肉鸡接种后,20、50d血清AGP抗体阳性率和对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均达100%;田间试验表明,对6批7~15日龄,3万多只不同品种的雏鸡免疫,未发生一起IBD;常规检验表明,该苗安全、无毒副作用,保存期内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6.
采用UF1型工业平板式超滤机对鸡新城疫病毒(NDV)及法氏囊病毒(IBDV)进行了初步的浓缩试验。该设备浓缩工艺简单、效率高,浓缩液HA效价与未浓缩液比较按浓缩比率相应上升。用浓缩液与未浓缩液制成灭活疫苗免疫鸡,均可获得100%抵抗ND及IBD的保护力,以浓缩苗免疫的NDHI抗体及IBD中和抗体滴度明显高于未浓缩苗。试验表明,浓缩苗安全有效,并优于未浓缩苗。  相似文献   

17.
以鸡白细胞介素2(IL-2)为免疫刺激因子,探讨鸡IL-2重组杆状病毒(BV-LMI-IL-2)对鸡脏器的影响,为IL-2促进疫苗免疫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IL-2为目的基因,以p LMI为杆状病毒转移载体,构建BV-LMI-IL-2。最终使用BV-LMI-IL-2与新城疫(NDV)抗原疫苗BV-LMI-F进行单独免疫和联合免疫,观察鸡腺胃、肝脏、心脏、十二指肠等器官病理变化情况。免疫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BV-LMI-F与BV-LMI-IL-2联合免疫时,保护率提高了12.5%,说明BV-LMI-IL-2对疫苗起到了免疫增强作用,可以作为免疫增强剂使用。对攻毒后的对照组死亡鸡只和免疫组死亡的鸡只剖检,观察病变器官和病理组织切片结果显示,联合免疫组器官无明显病理变化,证明鸡IL-2重组杆状病毒提高了对鸡脏器器官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10~30日龄肉鸡的一种发病快、致死率高的传染病。近几年来,随着规模养殖的不断出现,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流行毒株发生了变异,出现了超强型毒株,加上免疫方法和免疫程序不合理,导致了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控制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9.
不同中药复方对蛋鸡ND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通过对试验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和不同日龄新城疫(ND)抗体水平进行检测,来探讨3个不同中药复方对鸡群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7日龄健康蛋公雏鸡500只随机分10组,并于7d、21d用La-Sota活苗免疫,1-9组从第7天开始分别用3个不同中药复方按饲料量的0.5%、1.0%、1.5%添加,第10组为不添加任何药物对照组。用药组连续给药15d,各组分别于21、28、35、42、49、56、63d采血测定新城疫血凝抑制(HI)抗体水平以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变化。添加3个不同的中药复方,复方Ⅰ1.0%、Ⅱ1.0%均能使鸡抗体水平显著提高,35-63日龄抗体水平一直在8-9log2。复方Ⅲ1.5%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21、35日龄各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其他日龄无显著差异。3个不同中药复方对对雏鸡的ND抗体水平和免疫器官指数均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其中复方Ⅰ1.0%剂量的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实验观察了“906”免疫增强剂对鸡新城疫HI抗体效价的影响。结果表明,“906”免疫增强剂可显著提高鸡新城疫I系苗的免疫效果(P<0.05),而且在30天内与油乳剂疫苗免疫具有相近的抗体水平(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