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氮素营养对广宁红花油茶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不同N素供应水平对广宁红花油茶苗期生长以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设置每株0、1000、2000、3000、4000、5000 mg 6个施肥量处理(编号为Ⅰ~Ⅵ),对广宁红花油茶幼苗进行N素指数施肥试验。每次施肥后都对油茶幼苗进行苗高、地径、生物量以及光合特性的测定,处理分析数据,来探究不同N素供应水平对其苗期生长、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素指数施肥对植物的生长及光和特性有显著影响:(1)经指数施肥处理(Ⅱ~Ⅴ)的广宁红花油茶苗高均显著大于对照处理Ⅰ。其中,处理Ⅴ的苗高和地径最大,处理Ⅱ的生物量最大。从各处理间广宁红花油茶苗期生长表现的变化情况分析,各生长指标受N素影响的大小顺序:苗高>生物量>地径。(2)广宁红花油茶各施肥处理间光合生理特性指标有显著差异。净光合速率基本上都呈现出2次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随着N素施用量的增加,气孔导度2次呈现出先增加后逐渐减小的趋势,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由于受到气孔导度的影响,表现出与气孔导度相似的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氮素水平对棉花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氮素水平对棉花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测定了营养液培养下棉苗的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参数等指标.结果表明:棉花幼苗地上部干重、叶绿素a+b、叶绿素a/b、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PSⅡ的潜在活性、PSⅡ光化学最大效率均随氮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棉花幼苗生长的最适宜氮浓度为4 mmol·L-1;随处理时间延长,处理间差异先增加后减少,处理第12天时,除根冠比外,各指标均与氮浓度极显著相关;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对氮素的响应最为灵敏;鲁棉研28各光合指标下降程度大于银瑞361和农大棉8号,3个品种对氮素敏感性依次为:鲁棉研28>银瑞361>农大棉8号.  相似文献   

3.
浙江宁波赤皮青冈不同家系苗期光合特性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研究不同家系赤皮青冈苗期光合特性,为家系选择与遗传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以7个家系赤皮青冈1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家系间光合特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赤皮青冈幼苗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在家系间差异显著,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净光合速率呈显著相关,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赤皮青冈苗木光合特性家系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气孔导度可能是导致其差异的重要因素;在所选家系中,6号为最优家系。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肥方式对文心兰生长及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文心兰的生长和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探索文心兰不同营养生长阶段最佳的施肥方式。在幼苗期和成苗期分别设置5种施肥方式及对照进行基质栽培盆栽试验,处理结束后测定植株干物重、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不同营养生长阶段不同施肥处理的文心兰株高、干物质积累、净光合速率等光合生理指标均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在幼苗期喷施、淋施低浓度专用肥及淋施中浓度专用肥,文心兰的株高、叶干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等指标均比对照明显提高,宜采用喷施低浓度专用肥(2500倍液)或喷施与淋施低浓度专用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在成苗期淋施中、低浓度专用肥及撒施缓释肥,文心兰的株高、假鳞茎周长、茎叶干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羧化效率等指标均比对照明显提高,宜采用淋施中浓度专用肥(500倍液)或淋施低浓度专用肥结合撒施缓释肥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5.
人工腐熟的粪肥配施对糯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基肥+追肥的施肥方法,研究了粪肥的不同配施对糯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粪肥的合理配施,糯玉米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最高值比对照分别高出25.6%、81%、69.9%,表明粪肥的合理配施能显著增加糯玉米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为糯玉米的生长提供了各种必须的营养元素,对糯玉米的鲜穗产量的增产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对红叶石楠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红叶石楠的叶片膜伤害和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叶片含水量、光合色素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花青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大幅增加。在轻度干旱下,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同步下降,光合受抑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气孔因素;中度、重度干旱胁迫下,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下降的同时,胞间CO2浓度上升,此时光合受抑的主要限制因子为非气孔因素  相似文献   

7.
以3叶期玉米幼苗为材料,研究叶面喷施抗逆增产剂10号(简称抗10)对低温干旱双重胁迫下玉米植株的生长与光合、呼吸、蒸腾、荧光等生理代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10处理提高了玉米植株的鲜重、株高、净光合速率,促进暗呼吸速率增加,表观量子效率增加,气孔导度减小,蒸腾速率下降,胞间CO2浓度降低,同时还促使叶绿素a荧光量子产额下降(未达到显著水平),但是提高了PSII的光化学转化效率和潜在活性。这些参数变化表明抗10主要通过诱导保护机制提高玉米幼苗在双重逆境胁迫下的生长与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泰山红’和‘突尼斯软籽’石榴设施栽培的光合生理特性,观测了光合和荧光特征参数的差异及变化趋势。本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温度随时间的增加均先升高后降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为典型的双峰曲线,存在光合“午休”现象。细胞间CO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先降低后升高,水蒸气压亏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泰山红’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整体上高于‘突尼斯软籽’。Fo随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Fm、Fv/Fm、Fv/Fo和PI先降低后升高,Vj先升高后降低再缓慢升高。大气温度与水分利用效率、细胞间CO2浓度极显著负相关。光合有效辐射与Fo显著正相关,与Fm、Fv Fm、Fv/Fo显著负相关。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极显著正相关。细胞间CO2  相似文献   

9.
4个油桐品种光合特性的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4个油桐品种光合指标的日变化。结果表明:⑴‘葡萄桐’、‘小米桐’、‘对年桐’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大米桐’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日变化呈双峰曲线;⑵4个品种的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呈不规则的“V”字型;⑶4个品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平均值大小排序为:‘葡萄桐’>‘小米桐’>‘对年桐’>‘大米桐’;⑷影响油桐净光合速率值的主要生态生理指标大小依次为: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  相似文献   

10.
黄土旱塬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相关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黄土旱塬冬小麦叶片光合生理指标、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不明显的双峰曲线,蒸腾速率日变化呈明显的倒“U”型曲线,两者上午都明显高于下午,且不同生育期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拔节期蒸腾速率峰值出现时间和净光合速率同步,而灌浆期则滞后于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时间。拔节期环境因子对生理指标的影响要比灌浆期明显的多。光合有效辐射和CO2浓度是对净光合速率和叶片蒸腾速率影响最强烈的环境因子。在小麦整个生长过程中,温湿度对气孔导度的影响在逐渐增大,对胞间CO2浓度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小麦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呈不明显的双峰曲线,其峰值出现的时间早于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峰值出现的时间。灌浆期日平均WUE比拔节期低30.5%。小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三者之间极显著相关,叶片温度与气孔导度显著负相关。叶片温度与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相关性的不一致说明了黄土高原降水缺乏导致作物产生抗旱的适应性,这为培养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物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王頔  周荧  文光琴  聂飞 《种子》2019,(4):47-50,55
为探寻蓝莓苗木最佳繁殖方式,对兔眼类蓝莓"灿烂"和高丛类蓝莓"莱克西"的组培与扦插2种不同繁殖方式苗木进行生长生理特性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分别在10:00时和14:00时呈现2个高峰曲线,12:00时出现峰谷。其中"灿烂"扦插苗的净光合速率最大,其次是"莱克西"扦插苗。扦插苗和组培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硝态氮含量、根系活力等均差异显著(p<0.05),硝态氮含量最大的是"莱克西"扦插苗,最小的是"莱克西"组培苗;根系活力大小顺序为"莱克西"组培苗>"莱克西"扦插苗>"灿烂"组培苗>"灿烂"扦插苗。对不同繁殖方式下蓝莓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硝态氮含量、根系活力、叶绿素总量等7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其主成分值大小依次是"莱克西"组培苗>"莱克西"扦插苗>"灿烂"组培苗>"灿烂"扦插苗,反映出不同蓝莓种类及不同繁殖方式苗木生理特性指标的强弱差异。  相似文献   

12.
根区温度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试验对日光温室黄瓜幼苗进行了不同根区温度处理。结果表明,与适温处理(ck)相比,亚适温和低温处理降低了黄瓜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干重和全株干重,而增加了地下部干重和根冠比,降低了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  相似文献   

13.
水氮耦合对黍稷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水和肥已成为旱地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研究水肥耦合对作物的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可以为旱作区农作物的高产、稳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以‘5283黄’和‘晋黍5号’两个黍稷品种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在黍稷全生育期设3个水分水平和3个氮素水平,研究水氮耦合对黍稷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水量相同的条件下,适量施氮均使黍稷叶绿素含量、PSⅡ的潜在活性(Fv/Fo)、可变荧光与最大荧光之比(Fv/Fm)、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升高,提高了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不同处理的Pn、气孔导度(Gs)、Fv/F0和Fv/Fm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先升高后降低,表现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拔节期达最大值;叶绿素含量、Tr、胞间CO2浓度(Ci)均随生育期的推进逐渐增大,抽穗期达最大值。重度水分胁迫下各处理受害程度显著高于其他水分处理,不施氮条件下的各处理受害程度大于其他施氮处理,且‘晋黍5号’对水分和氮素较为敏感。在重度水分胁迫(W1)和中度水分胁迫(W2)条件下,施用氮肥能明显缓解干旱胁迫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在养分缺乏的地区,适量增加灌水量均可以明显改善黍稷叶片的光合能力,延缓叶片衰老,有利于作物维持较大的光合面积和较长的光合作用时间,改善籽粒特性和增加穗粒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水分胁迫对大丽花光合作用、蒸腾和气孔导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以大丽花品种‘粉西施’盆栽扦插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及复水对大丽花品种粉西施叶片光合作用、蒸腾和气孔导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深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大丽花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水分利用率(WUE)下降,胞间CO2浓度(Ci)先下降后上升,气孔限制值Ls先升高后下降。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下,气孔限制是Pn降低的主要原因;重度水分胁迫下,非气孔限制是Pn降低的主要原因。重度胁迫更早对大丽花叶片造成伤害,重度胁迫下复水后光合指标难以恢复。  相似文献   

15.
砷胁迫对苗期水稻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品种汕优63为材料,在田间土培条件种植下,采用不同浓度、不同形态砷溶液处理,探讨砷对苗期水稻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砷处理后降低了水稻光合作用参数(净光合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气孔限制值、叶绿素含量等),且随着砷浓度的升高,其参数下降幅度增大。水稻形态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砷处理导致水稻根长、株高增长缓慢,植株干质量积累减少。同时本研究还发现不同形态砷(无机砷、有机砷)处理水稻后,以无机砷对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6.
为构建水稻高产高效节水栽培技术模式,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氮密互作对双季晚稻丰源优299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密处理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差异性显著;分蘖盛期光合速率最高;施氮量180 kg/hm~2时分蘖盛期和乳熟期净光合速率最高,分别比其他施氮处理高6.43%~10.01%和3.92%~70.51%;分蘖盛期净光合速率随密度的增加呈现线性降低的趋势,栽植密度30万穴/hm~2较其他处理低5.04%~6.73%,孕穗期和乳熟期净光合速率规律性不明显,抽穗期表现为密度越高净光合速率越强的趋势,低密处理显著低于高密处理,低4.45%~7.97%;动态变化趋势表现为:净光合速率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气孔导度先升高后降低、胞间CO_2浓度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蒸腾速率则呈线性下降;水稻经济产量与水稻生育前期和后期光合作用呈正相关,生育后期表现为极显著相关,与水稻生育中期光合作用呈负相关。因此,通过合理氮密调控,提高水稻生育前期与后期的光合作用,维持生育中期光合作用大小,是提高水稻经济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施氮量与留叶数对烤烟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施氮量与留叶数双因素裂区试验,以施氮量(90、120、150 kg/hm2)为主区,留叶数(18、20、22片)为副区,研究不同处理对烤烟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叶片净光合速率随施氮量增大而提高,随留叶数增加而降低;胞间CO2浓度随施氮量与留叶数增加而降低;蒸腾速率随施氮量与留叶数增加表现先增后降趋势;叶面饱和蒸气压、气孔导度随施氮量与留叶数变化规律不明显。2个因素间存在明显互作效应,在提高烟株生长前期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上,以A2B2处理(N 120 kg/hm2、20片叶)和A3B2处理(N 150 kg/hm2、20片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对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对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黄瓜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PEG模拟干旱对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浓度的提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黄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的降幅增大。干旱胁迫1天,5%PEG与对照(CK)之间叶绿素总含量差异不显著,10%、20%PEG处理叶绿素总含量较CK分别降低5.2%、16.3%,干旱胁迫2天,5%、10%、20%PEG处理叶绿素总含量较CK分别降低8.6%、12.0%、37.2%。干旱胁迫1天,CK和5%PEG处理之间Pn、E、Gs差异不显著,CK、5%、10%、20%PEG处理之间Ci差异显著,干旱胁迫2天,CK、5%、10%、20%PEG处理之间Pn、E、Ci差异显著。干旱胁迫2天,5%、10%、20%PEG处理的YIELD较CK分别降低2.4%、8.7%和13.2%,ETR较CK分别降低8.5%、17.6%和40.2%,qP较CK分别降低4.6%、9.3%和12.7%,qN较CK分别降低8.7%、18.1%和6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