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研究伊维菌素微乳剂在绵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对比高含量伊维菌素微乳剂与普通注射剂型的生物利用度差异。选取12只绵羊,分为2组,按照0.2 mg/kg体重分别皮下注射10 mg/mL伊维菌素注射液和30 mg/mL伊维菌素微乳剂。分别在给药前0.5 h,给药后2、4、6、8、10、12、16、20、24、36、48、96、144、192、240、336 h在颈静脉采集血液备用,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对绵羊血浆中的伊维菌素进行检测,并利用内标法计算其含量。通过DAS2.1.1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伊维菌素微乳剂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3 812.17 ng/mL·h,达峰浓度(C_(max))为97.71 ng/mL,达峰时间(T_(max))为12 h,消除半衰期(T_(1/2z))为43.46 h;伊维菌素注射液组AUC为2 501.25 ng/mL·h,C_(max)为48.15 ng/mL,T_(max)为24 h,T_(1/2z)为44.96 h。说明伊维菌素微乳剂吸收效果好,达峰时间短,达峰浓度高,生物利用度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检验研制的伊纳乳注射剂对家畜寄生虫的驱杀效果,试验以1%伊维菌素注射液为对照药物,采用家畜寄生虫学虫卵和虫体检查方法,分别以用药后第14天的虫卵转阴率和减少率、用药后感染率和瘤疱数,以及给药后第7,14,21,28天虫体的转阴率为指标并结合临床观察,进行了绵羊消化道线虫驱除试验、牛皮蝇疽防治试验及猪疥癣病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在驱除羊消化道线虫试验中,1(0.1 mg/kg伊纳乳注射剂)组与5(0.2 mg/kg 1%伊维菌素注射液)组无明显差异,分别是98.5%和97.9%;在牛皮蝇蛆防治试验中,A(0.1 mg/kg伊纳乳注射剂)组与E(0.2 mg/kg 1%伊维菌素注射液)组牛均无感染,而D(0.1 mg/kg 1%伊维菌素注射剂)组和F(空白对照)组牛感染率和瘤疱数分别为14.3%和5.4个/头,46.5%和8个/头;在治疗猪疥癣的试验中,G4(0.300 mg/kg伊纳乳注射剂)组猪疗效显著高于G2(0.300 mg/kg 1%伊维菌素注射剂)组,给药后第7,14,21,28天均未查到活虫体,虫体转阴率为100%,而剂量为0.075 mg/kg的伊纳乳注射剂疗效也比药物对照略高。说明伊纳乳注射剂驱杀效果确实,安全可靠,是驱杀家畜(羊、牛、猪)寄生虫的优良制剂。  相似文献   

3.
为了克服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治疗牛疥螨病劳动强度大、有应激反应、容易复发等问题,本研究将57头临床感染牛随机分为5组,全场存栏牛同时口服0.3 mg·kg-1伊维菌素;其中,第1组不重复;第2组间隔7 d重复1次;第3组间隔7 d重复2次;第4组间隔9 d重复1次;第5组间隔11 d重复1次,给药后的不同时间点对全群牛逐一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第7天、14天和21天,全群牛无牛疥螨临床病例;第28天,第1组和第2组分别出现2个和1个新病例,当日全组按第3组的方法重新处理一次;在初次口服伊维菌素后的第56天、126天、182天,全场存栏牛中无疥螨临床病例。结果表明,全群牛口服0.3 mg/kg伊维菌素治疗牛疥螨病,第9~11天重复1次,半年内无复发病例;如果间隔时间为7 d,则需要重复2次。  相似文献   

4.
选择1.5~2.0岁自然感染线虫和外寄生虫绵羊150只,分别按体重0.1、0.2、0.3mg/kg剂量口服伊维菌素干混悬剂,同时设口服伊维菌素片剂对照。结果显示,口服伊维菌素干混悬剂0.2、0.3mg/kg组绵羊的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分别为93.3%和100%,减少率分别为99.2%和100%;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分别为90.0%和100%,减少率分别为94.5%和100%;平均驱虫率分别为98.4%和99.9%;绵羊颚虱、绵羊足颚虱全部被杀死,羊蜱蝇的转阴率分别为83.3%和87.5%。口服0.1mg/kg组绵羊的线虫虫卵(幼虫)转阴率、减少率、驱虫率均次于0.2、0.3mg/kg剂量组,对绵羊颚虱、羊蜱蝇的杀虫率较低。绵羊口服0.5mg/kg伊维菌素干混悬剂未出现明显异常反应。表明伊维菌素干混悬剂与片剂有同等的驱虫效果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以自然感染消化道线虫的绵羊为对象,用复方伊维菌素注射液进行治疗,并用伊维菌素注射液、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和空白不用药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复方伊维菌素注射液以0.05mL/kg体重剂量一次性肌肉注射,能够有效驱除绵羊消化道线虫。投药后第10天,虫卵减少率和虫卵转阴率分别为96.72%、90%;投药后第21天,均为100%,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伊维菌素注射液和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且驱虫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应用伊维菌素片剂,对自然感染绵羊痒螨的29只病羊进行治疗效果试验,并设阳性对照组.结果:伊维菌素治疗组绵羊在用药后48~72 h,瘙痒症状明显减轻,用药后21d检查,未查到活的痒螨.试验表明,伊维菌素0.2mg/ks体重剂量对初期感染绵羊痒螨的病样一次给药即可治愈;对严重感染者间隔7~10d再次给药具有良好的杀螨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进行了长效伊维菌素注射液(第1组)与常规伊维菌素注射液(第2组)治疗兔螨虫的疗效比较。结果表明:两种伊维菌素注射液用药后前7天的临床效果基本一致;但7天以后,第2组兔有轻微的瘙痒症状,有些兔皮肤出现丘斑;到45天时,部分兔出现明显的病灶。而第1组用药后14天,患部长出新毛,至试验结束时,患兔痊愈。用药7天后,第1组活疥螨虫减少率为91.2%,第2组活疥螨虫减少率为75.8%,显著低于第1组(P<0.05);第1组活痒螨的减少率为90.4%,而第2组为74.5%,显著低于第1组(P<0.05)。用药后第14~45天,第1组无疥螨和痒螨感染,而第2组活疥螨和活痒螨数量开始逐渐增加,出现重复感染。  相似文献   

8.
为阐明联合应用阿苯达唑(ABZ)和伊维菌素(IVM)在胃肠道线虫感染鄂尔多斯细毛羊体内的药动学互作关系,以感染胃肠道线虫的鄂尔多斯细毛羊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了单独或联合应用阿苯达唑和伊维菌素后的药物动力学特征。通过粪便虫卵检查法,选取感染胃肠道线虫的鄂尔多斯细毛羊15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第1组口服给予阿苯达唑(15mg/kg),第2组皮下注射伊维菌素(0.2mg/kg),第3组皮下注射伊维菌素(0.2mg/kg)的同时口服阿苯达唑(15mg/kg)。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由颈静脉采集血样,分离血浆,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浆阿苯达唑、阿苯达唑亚砜、阿苯达唑砜和伊维菌素浓度,并用PK Solution 2.0药物动力学软件计算出各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联合用药组绵羊血浆伊维菌素峰浓度(C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和平均滞留时间(MRT)分别为44.80ng/mL±6.12ng/mL、5 007.46ng.h/mL±1 301.42ng.h/mL和85.47h±5.03h,均显著(P<0.05)小于单独用药组的对应参数值67.62ng/mL±9.06ng/mL、7 125.08ng.h/mL±908.52ng.h/mL和113.39h±9.00h。口服阿苯达唑组绵羊血浆中仅检测到了阿苯达唑砜和阿苯达唑亚砜,而未检测到阿苯达唑母药。联合用药后,除阿苯达唑砜的达峰时间(T max)显著推迟外,阿苯达唑砜和阿苯达唑亚砜的其他各参数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联合应用IVM和ABZ可影响它们在胃肠道线虫感染鄂尔多斯细毛羊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且对伊维菌素药动学特征的影响尤为明显,在临床联合用药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复方伊维菌素乳液在动物体内的药物代谢,为兽医临床提供用药参考。试验选取7只山羊,每只山羊按0.1 mL/kg (伊维菌素0.2 mg/kg, 阿苯达唑10 mg/kg)剂量口服,给药后0.5、1、2、3、4、6、8、12、16、24、36、48、60 h颈静脉采血5 mL,分离血清,-20 ℃保存,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样品血药浓度。试验结果表明,①伊维菌素在山羊体内的代谢情况为:0.5 h,0.112151 μg/mL; 第1次达峰时间为4 h, 0.302702 μg/mL;第2次达峰时间为16 h,0.258284 μg/mL;60 h,0.011118 μg/mL。②阿苯达唑在山羊体内的代谢情况为:0.5 h, 0.049285 μg/mL;第1次达峰时间为8 h,4.95283 μg/mL ;第2次达峰时间为16 h,5.694551 μg/mL;60 h,0.06434 μg/mL。复方伊维菌素中的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在山羊体内代谢时间短,第60小时已达到很低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10.
探讨新型制剂伊维菌素微球在山羊体内的药效学。选取32只山羊〔平均体重(27.05±1.20)kg〕,随机分成4组(Ⅰ),每组7Ⅳ),每组79只。Ⅰ组0.3 mg/kg体重,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注射液;Ⅱ和Ⅲ组3 mg/kg体重,分别皮下注射伊维菌素PLA5微球和PLGA微球混悬液;Ⅳ组作为对照组,不给药,对山羊粪便虫卵数(EPG)进行检测。Ⅰ、Ⅱ组和Ⅲ组山羊在第14天虫卵减少率均为100%,虫卵全部转阴;在给药后91 d虫卵减少率分别为0、74.3%和80.0%、;在给药后123 d分别为0、61.8%和0。伊维菌素对山羊胃肠道线虫虫卵具有较好的驱除作用,PLGA微球和PLA5微球的药效维持长达120 d左右,表现出长效作用。  相似文献   

11.
5种伊维菌素注射液在家兔体内的比较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5种不同处方的伊维菌素注射液在家兔体内的比较药动学特征。50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5组,通过单次给药剂量(5 mg/kg体重)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注射液,3P97药动学计算软件处理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家兔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注射液属于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自制伊维菌素注射液的:T1/2(Ka)(8.10±3.68) h、T1/2(Ke)(36.34±14.63) h、Tmax (22.38±8.63) h、 Cmax (354.01±57.75) ng/mL、 AUC (25843±3029) ng/(mL·h)。经SPSS统计学分析软件分析显示自制伊维菌素注射液的T1/2(Ka)、T1/2(Ke) 无显著性差异,但Cmax 分析显示与C、D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A、B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明显高于A、B的Cmax。AUC平均值明显高于其余4种,说明自制伊维菌素注射液在家兔体内具有吸收好,消除快,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临床可安全使用,具有更好的抗寄生虫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应用伊维菌素注射剂,对自然感染绵羊疥螨的33只病羊进行治疗效果试验,并设阳性对照组。结果:伊维菌素注射剂治疗组绵羊在用药后48~72h,瘙痒症状明显减轻,用药后7、14d检查,查到部分活的疥螨:21d检查,未查到活的疥螨。试验表明,伊维菌素注射剂0.2mg/kg体重剂量对初期感染绵羊疥螨的病样一次给药即可治愈;对严重感染者间隔7~10d再次给药具有良好的杀螨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两种伊维菌素注射液在家兔体内的生物等效性,采用双周期交叉给药方式,将16只健康家兔随机分成2组,按5 mg/kg体重皮下单剂量注射两种伊维菌素注射液,使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伊维菌素,利用3P97药动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T_(max)分别为(26.45±8.62)h,(22.33±11.72)h;Cmax分别为(182.73±59.27)ng/m L,(166.77±65.25)ng/m L;AUC_(0-t)分别为(21122±9999)ng·h·L~(-1),(19475±7009)ng·h·L~(-1);AUC_(0-∞)分别为(27390±12197)ng·h·L~(-1),(31559±13412)ng·h·L~(-1)。伊维菌素注射液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AUC0-t、AUC0-∞、Cmax、Tmax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双单侧t检验结果显示两种制剂生物等效,可为兽医临床给药方案的制定以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伊维菌素是广为应用的一种新型驱除体内外寄生虫的抗生素 ,许多文献中均报道其毒性很低 ,但由于使用者不注意精确计算用药量而导致中毒的病例时有发生。病例 1 ,某犬主饲养一条 2 .5月龄狼犬 ,因发现犬粪便中有蛔虫 ,应用虫必清 (1 %伊维菌素注射液 ) 1mL给该犬皮下注射进行驱虫。注射后 2h ,该犬开始表现出精神沉郁 ,肌肉震颤 ,呼吸急促的症状 ,遂来我站宠物门诊进行治疗。确诊为伊维菌素中毒。由于现在尚没有特效解毒药 ,所以采用常规解毒治疗措施 2d后该犬恢复正常。病例 2 ,某居民饲养 2只白色波斯猫 ,4岁。经临床、实验室检查诊断…  相似文献   

15.
伊维菌素浇泼剂对绵羊线虫的驱虫效力与安全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0.5%伊维菌素浇泼剂按0.3,0.4,0.5mg/kg.b w剂量对绵羊沿背中线皮肤一次浇泼给药,并以伊维菌素注射剂0.2mg/kg.b w剂量做对照。结果:伊维菌素浇泼剂0.3mg/kg,0.4mg/kg.b w剂量对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分别为85%和90%,减少率分别为89.1%和95.9%;对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分别为60%和75%,减少率分别为77.2%和86.7%;0.5mg/kg.b w剂量对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和减少率均为100%,对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为85%,减少率为95.4%。解剖检查结果:伊维菌素浇泼剂三种剂量对绵羊消化道、呼吸道多属线虫均有效,总计驱虫率分别为90.8%,95.6%和99.7%,伊维菌素浇泼剂0.5mg/kg.b w剂量与伊维菌素注射剂0.2mg/kg.b w剂量驱虫效果基本一致;绵羊经皮给药可耐受1.0mg/kg.b w剂量。试验证明:伊维菌素浇泼剂经皮给药驱除绵羊线虫高效安全,临床推荐剂量以0.5mg/kg.b w为宜。  相似文献   

16.
应用寄生虫一次净注射液针剂,对自然感染绵羊疥螨病的38只病羊进行治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寄生虫一次净注射液治疗组绵羊在用药后2~3 d,瘙痒症状明显减轻,用药后21 d检查,未查到活的痒螨;寄生虫一次净注射液0.04 ml(1mg)/体重剂量对初次感染绵羊痒螨病的绵羊一次给药即可治愈;对严重感染者间隔7~10 d再次给药具有良好的杀螨效果.  相似文献   

17.
伊维菌素透皮溶液驱猪线虫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驱除体内寄生虫的药物很多,给药途径多为注射或口服.伊维菌素是一种高效广谱驱虫药,为扩大给药途径,简化使用方法,浙江海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研制了0.5%伊维菌素透皮溶液.为探讨该制剂对猪消化道线虫的疗效,设计了本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物 0.5%伊维菌素透皮溶液,浙江海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对照药物为15%盐酸左旋咪唑擦剂.  相似文献   

18.
将30头感染疥螨的猪分成3组,用来测定阿维菌素类药物对疥螨的治疗效果,第1组注射1%阿维菌素注射液,第2组注射1%伊维菌素注射液,另设一不用药组作为对照。用药后第7天,重复用药1次,用药后第14、21、28天疥螨全部死亡,并且该类药对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哺乳仔猪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将患疥螨病的新西兰兔100只,随机分成A、B、C、D、E 5组,每组20只,A组按每千克体重皮下注射0.2 mg伊维菌素治疗,间隔10d重复1次;B组用伊维菌素浇泼剂溶液直接喷浇涂抹在患病部位,1日1次,连用3d;C组先用伊维菌素浇泼剂溶液直接喷浇涂抹2 d后再按每千克体重皮下注射0.2 mg伊维菌素治疗1次;D组用2%浓度敌百虫溶液对患部涂擦,每天2次,连用3 d;E组用2%浓度敌百虫溶液涂擦2 d后再按每千克体重皮下注射0.2 mg伊维菌素治疗1次。结果表明,5组治愈率分别为85%、90%、100%、75%、100%。A组增重14.3%,B组增重18.9%,C组增重20.3%,D组增重11.1%,E组增重20.0%。经方差分析,C组、E组分别与A组、B组、D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C组与E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得出以伊维菌素+浇泼剂组和伊维菌素+敌百虫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复方伊维菌素注射液临床效力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方伊维菌素注射液(伊维菌素、氯氰碘柳胺钠),经临床试验验证,绵羊按每50 kg体重皮下注射1 mL,可驱杀绵羊胃肠道线虫、吸虫、体外寄生虫(蝇蛆),总有效率高达93%以上.结果表明2种驱虫药物配比合理,具有明显的相互增效、提高杀虫谱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