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马玉 《果农之友》2013,(3):34-34
近年来.在山西“一县一业”政策对水果产业的扶持下.果业已成为山西省临猗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临猗县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果业大县.70%的土地栽植果树.70%的农民从事果业种植。先后荣获“中国苹果二十强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山西省‘一县一业’先进县”等称号。  相似文献   

2.
正山西省翼城县苹果栽植历史悠久,海拔800~1200m,地域广阔,土层深厚,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是苹果生产的优势区域,是全省"一县一业"苹果产业项目基地县和国家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近年来,翼城县不少果园适应新形势引进新品种,在苹果生  相似文献   

3.
正运城市水果的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全市水果面积达到328万亩,总产量达到600万吨,其中苹果210万亩,产量400万吨。全国每100公斤苹果中就有10公斤来自运城,山西省每100公斤苹果中70公斤是运城产的。自然条件优越助推苹果产业一体化运城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4°35'-35°41',东经110°15'-112°04'之间,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长、温差大,土层深厚,海拔适中,是优质苹果生产带之一。运城苹果果形端正高桩、果面光洁细腻、色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山西省翼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苹果产业发展,把发展水果经济林作为全县农业凋产的首选富民工程,大力实施经济林建设工程。翼城县被山西省农业厅规划为中南部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县,2003年被临汾市列为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全县现有水果8333.33hm2,其中苹果7000hm2,桃、葡萄、梨等1333.33hm2。果品年产量14.5万t,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山西省运城市是全国优质苹果主产区。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苹果为主的果业生产在运城市得以迅猛发展。目前,全市水果面积已发展到21.67万hm2,水果年产量达到490万t,分别占山西省水果总面积的53%和水果总产量的67%。其中,苹果面积15.33万hm2,梨2万hm2,葡萄1.67万hm2。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果业收入达1600元,以苹果为主的果业已成为全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以苹果为主的运城果业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全市林果面积530万亩,其中水果面积330万亩,共栽植有13类169个品种,其中苹果面积173万亩,占全市水果面积51%,超过30万亩的主栽种类还有桃、梨、葡萄等。在全市200万亩干果中,核桃面积超过50万亩,冬枣面积40多万亩。全市干鲜果品种多、面积大,并且有20万亩设施水果。从年初到岁末,草莓、樱桃、甜杏、葡萄、桃、酥梨、猕猴桃、冬枣、苹果、甜柿等各类水果接连不断,北方有的水果品种运城市基本都有,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北方百果园。  相似文献   

7.
李章锁 《果农之友》2006,(11):38-38
辽宁省瓦房店市现有果园面积3.67万公顷.果树4000万株,其中苹果233万公顷、2000万株;2005年,实现水果产量43.8万吨,其中苹果31.6万吨;全市约有70%的农户从事水果生产经营.苹果生产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8.
陈新平 《果农之友》2016,(12):37-38
正运城,古称河东,因"盐运之城"而得名,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位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中心地带,地处北纬35°,光照足、海拔高、温差大、污染少,是世界公认的苹果"黄金生产带"和水果最佳生产区,运城苹果以"个大、色艳、味甜、汁多"著称。目前,全市果品种植面积508万亩,其中,干果面积180万亩,水果面积328万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临汾市地处黄土高原,海拔高,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苹果树的生长发育和安全越冬,有利于果实着色和糖分积累,具有发展苹果生产独特的土地和气候资源优势,被国家农业部规划为优质苹果优势产业区.近年来,临汾市苹果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全市苹果栽植面积达9万hm2,占全市水果总面积的72%;总产量达80万t左右,占全市水果总产量的80%左右.苹果产业已成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为了解临汾市苹果产业发展整体情况,我们深入果园和销售环节进行调查,分析了全市苹果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苹果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东部,地处农业部确定的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业带。山西苹果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已成为山西第一大宗水果,成为繁荣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据业务部门统计,截止2007年底,全省果园面积达54.1万hm^2,果品产量555.2万t(吨),其中苹果面积33.7万hm^2,产量407.5万t(吨),分别占全省水果总面积、总产量的62.5%、73.4%。  相似文献   

11.
我国苹果栽培技术5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大苹果栽培已有100余年的历史.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苹果是我国第一大水果,由于我国对苹果业的重视.科技水平的提高.苹果产量已由建国时的2万吨提高到2006年的2600万吨.提高1000多倍:栽培面积由几万公顷,提高到目前的近189万公顷.提高80余倍。我国苹果产量、面积分别占世界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的37.8%和34.9%.  相似文献   

12.
【导读】柑桔、苹果和梨是我国三大主产水果,也是我国出口量排前3位的水果。2013年我国柑桔和梨出口量均呈小幅减少,分别为104.14万t和38.13万t,分别占我国干鲜水果出口总量的32.67%和11.96%,同比分别减少了3.77%和6.91%;苹果出口量小幅增长,达99.47万t,占31.21%,同比增加了1.92%。尽管如此,苹果出口量仍未超过柑桔,恢复我国第一大出口水果的地位还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13.
我国苹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早已成为世界苹果第一生产大国.同时也是浓缩苹果汁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各种水果之首。2003年,我国苹果种植面积为109.05万hm^2。产量2110.2万t.占同年全国水果栽培总面积943.67万hm^2和总产量7551.52万t的20.14%和27.94%,占同年世界苹果总产量5796.7万t的36.40%;同年,我国出口浓缩苹果汁41.62万t,接近世界浓缩苹果汁出口总量的一半。  相似文献   

14.
黄河故道地区苹果炭疽菌叶枯病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故道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苹果产区,涵盖自河南开封、商丘。山东菏泽、安徽宿州,江苏徐州四省的黄河故道及分布在故道两岸的10多个县市区。整个产区现有苹果面积160万亩,其中,河南省商丘、开封约100万亩,山东省曹县、单县约10万亩,安徽省砀山、萧县约10万亩,江苏省丰县、沛县约40万亩。苹果生产是当地果树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第一大种植水果。在部分县市苹果生产甚至是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民群众对果树生产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正山西平陆位于黄河中游金三角区域,果业生产优势得天独厚。围绕提高果品质量,平陆果农一次次试验,一点点探索,在种植、管理、培育等方面坚持学习、实践、创新......,如今果业已成为全县农村栽植面积最大、生产规模最大、农民收益最好的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全县水果总面积33万亩,其中苹果15.1万亩,鲜桃5万亩,玉露香梨4.3万亩(其中已栽植改接秦阳、  相似文献   

16.
郑科 《果农之友》2024,(2):97-98
<正>地处山西省南部黄河金三角区域的万荣县是果业大县,该县100余万亩耕地有1/3以上种的是苹果树,主要栽植的品种有红富士、鲁丽、秦阳、瑞阳等。历经30多年的发展,苹果产业已成为该县第一大农业产业。“万荣苹果”的品牌价值突破30亿元。为了让万荣苹果卖得好、卖上价,近年来,万荣县积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创新、协调、  相似文献   

17.
苹果综合利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色泽美丽.酸甜可口,香气宜人.营养价值丰富.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大宗水果.名列我国4大水果之首。2006年,我国苹果种植面积190万hm^2.产量2600万t.分别占世界苹果面积、产量的35%以上。规模居世界第一。全国近10个省区都把苹果产业作为当地的农业支柱产业来发展。但苹果大都作为鲜食水果销售,产品附加值低,易受到季节限制。  相似文献   

18.
丰宁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82.5万亩,其中退耕地55.5万亩,栽植经济林树种25.8万亩,占退耕地面积的75%,其中栽植山杏及大扁面积10.68万亩(山杏10万亩,大扁0.68万亩),占经济林树种的41.4%。如何确保退耕还林工程成果,经济效益是值得关注的大问题。本文就退耕的栽植山杏改接大扁经济效益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9.
梨标准园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梨树栽培面积107.47万hm2,产量1353.81万t,分别占全国水果总面积的10.01%,世界梨果收获总面积的57.9%;占全国水果总产量的11.94%,世界梨果总产量的63%,是世界梨果生产第一大国,梨果产业已经成为继苹果、柑橘之后的第三大水果产业,  相似文献   

20.
李淑云  王秋萍 《果农之友》2012,(9):40-40,45
山西省临汾市桃产业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前期种植的桃树树势逐渐衰弱,加之市场发展,立地条件和生态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原有的生产模式、品种结构以及技术运用等诸多问题日益突出。笔者通过调查,对临汾市桃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谈几点意见:1产业现状(1)面积和产量:桃是临汾市第3大水果产业,面积仅次于苹果和梨,据临汾市果树站统计,2011年全市栽植桃面积为11.359万亩,总产量7.6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