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1年以来,照国家局省局、哈尔滨烟叶公司对烟叶基地单元建设"为实现烟叶供应基地化、烟叶生产方式现代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的要求,绥化烟叶分公司结合本地土壤、气候、基本烟田分布、烟叶特征特性等情况,在烟区范围内规划建设个基地单元,分别对口不同的卷烟工业企业和卷烟品牌。扎实推进基地单元建设,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实现规模、质量和效益的稳步提高。在合作社建设、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适用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高烟叶的科学烘烤水平,采用"七步控湿"烘烤工艺,对豫烟7号烤后烟叶的等级质量、化学成分及中性致香物质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七步控湿"烘烤工艺较常规烘烤工艺烤后烟叶的上、中等烟和橘黄色烟的比例分别提高7.38%、8.92%和7.65%,化学成分总得分提高54.18分,香气总量提高93.77μg/g。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湖南不同浓香型烟区间烟叶品质的差异,以衡阳、郴州、长沙、永州、邵阳等浓香型烟区的120份上部烟叶(B2F)样品为材料,对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湖南浓香型烟区的上部烟叶,整体外观质量以永州和邵阳烟区的较好,衡阳与郴州烟区的适中,长沙烟区的稍次;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均在适宜范围内;评吸质量各具特色;郴州烟区的上部烟叶14.3%可用来制作高档主料烟,其余4个烟区该档次比例均为0;衡阳烟区的上部烟叶用于制作主料烟的比例最高,为33.3%;长沙烟区的上部烟叶100%用于制作辅料烟;衡阳烟区的上部烟叶用于制作填充料烟的比例在5个烟区中也是最高的,达66.7%。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清远(连州)烟区发展基地单元的可行性,对清远(连州)烟区的烟田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建设、自然生态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烟农和政府种烟积极性、工业企业发展态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清远(连州)烟区已具备发展1~2个基地单元的基础条件,烟农积极性稳步提高、政府对烟叶产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清远(连州)烟叶的浓香型特色获得工业企业认可。分析了影响清远(连州)烟区发展的主要原因,其中烟叶种植收购规模不大是目前影响清远(连州)基地单元建设的最主要原因。提出实现清远(连州)烟区大跨步发展、加快基地单元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烤烟收购中烟叶等级合格率偏低、纯度不高等烟叶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对烟叶入户装袋预检管理模式与传统烟叶收购管理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加强装袋预检制,扎把纯度提高了4.4%,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提高了22.4%,桔黄烟比例提高了8.74%,上中等烟比例提高了10.99%。认为加强烟叶收购管理,规范烟叶分级和烟站收购行为,是提高收购等级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不同烘烤工艺对上部叶烘烤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通过改进现有上部烟叶烘烤工艺,探讨其对烘烤耗时、外观质量及烤后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上部烟叶烘烤工艺,其总体烘烤耗时减少6.1%,烤后烟以橘黄、深橘黄为主,色度强,油分多,身份厚至稍厚,与常规烘烤工艺相比,中上等烟比例增加明显,上等烟比例增加8.6%,中等烟比例增加2.8%。总体上,改进后的上部烟叶烘烤工艺大大提高了上部烟叶烘烤质量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7.
五峰县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维  罗祖平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1):171-173
山区烟叶种植相对分散,晾晒烟区烟叶生产环节较为复杂,创新烟叶合作社模式,解决"在哪种烟"、"谁来种烟"、"怎么种烟"3个问题,关乎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对五峰县7家烟农合作社进行调研,重点调研湾潭基地单元龙发烟农合作社,提出通过政策引导、烟草补贴的外部推动,实现盈利的内部刺激来推进合作社建设,实践证明:发展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是提高烟草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规模化种植大幅提高专业服务水平、解决小农生产差异性与质量均匀性的有效途径,提升了烟叶生产整体水平,增加了烟农收益,为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吴峰  韩硕 《现代农业科技》2013,(10):200+210
对两用移动式烟车挂凉后烘烤与常规直接炉内挂杆2种装烟模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移动式烟车装烟方式的装烟量明显增多,可增加9.6%13.3%的挂烟量,其中下部叶增加比例最高,烤后单杆烟重也略有增加;炉外装烟可改善烟叶均匀度,使烤后烟经济指标提高,有利于形成更好的烟叶品质;装烟劳动强度降低,节时省工,千克烟叶省工效率达35%13.3%的挂烟量,其中下部叶增加比例最高,烤后单杆烟重也略有增加;炉外装烟可改善烟叶均匀度,使烤后烟经济指标提高,有利于形成更好的烟叶品质;装烟劳动强度降低,节时省工,千克烟叶省工效率达35%37%,且利于中、上部烟叶烤后烟叶回潮;千克烟叶烘烤节煤效率达6.9%37%,且利于中、上部烟叶烤后烟叶回潮;千克烟叶烘烤节煤效率达6.9%9.5%,下部叶节煤省电效果最佳,更好地体现出提质增效、减工降本效果。  相似文献   

9.
不同生物质炭对烤烟青枯病发病情况及烟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4年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不同生物质炭对烤烟青枯病、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叶生长前期雨水偏多的湖北宣恩地区,在"三先"时施入15 000 kg/hm~2烟秆生物质炭或稻壳生物质炭都可以促进烟叶前期的生长,对青枯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移栽后63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9.93%和60.03%;进入成熟期稻壳生物质炭的防治效果为31.92%,而烟秆生物质炭的发病率比对照提高了18.18%。施用烟秆生物质炭的烤烟产量下降了4.48%,产值下降了8.83%,中上等烟比例增加了20.66个百分点;施用稻壳生物质炭的烤烟产量下降了29.21%,产值下降了26.78%,中上等烟比例增加了8.16个百分点。因此,每公顷施用15 000 kg稻壳生物质炭对烤烟青枯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但降低了烟叶产量;而施用烟秆生物质炭会加重青枯病发病情况,对烟叶的经济性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过程中烟梗、烟叶原料对产品得率的影响,在福建金闽一期生产线的基础上,通过采集各牌号薄片产品烟梗、烟叶投料比及进高浓磨前皮带秤质量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生产过程中烟梗、烟叶原料配比对薄片产品得率的影响,并探讨了在提取段使用最优烟梗、烟叶原料配比情况下,梗膏、叶膏产出对生产过程物料平衡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烟梗用量比例在50%~65%时,烟草纤维得率随烟梗用量比例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当原料全部使用烟梗时烟草纤维得率达到最小值,为25.92%,当原料全部使用碎烟叶时烟草纤维得率达到最大值,为51.3%。因此在成本控制的前提条件下,适当提高碎烟叶原料的投料比例有利于薄片得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乌蒙"品牌烤烟优质特色原料定向生产标准体系的构建,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以技术人员在实践环境中能运用一项或多项技术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为对接,通过设置和整合"乌蒙"品牌烤烟发展提升内容、基地建设和科技创新,改革和创新基地单元建设,规范和完善过程管理以达到理论构建与实践优化对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在宣恩晓关基地单元实施的国家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项目,总结了2009~2012年项目开展过程的植烟栽培配套技术措施和主要集成技术,分析了项目实施前后产量产值变化情况及烟叶内在质量变化情况,展望了项目后期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从基地单元建设、烟叶质量风格特色、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概述了南阳市烟区原料保障上水平的状况,结合南阳市烟叶生产实际,分析烟区在原料保障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王宾刚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7):136-137,140
为了适应烟叶种植模式的变革和满足卷烟工业对烟叶等级纯度的要求,在陇县曹家湾基地单元流渠烘烤工场开展150 t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试点,探索了烟叶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上还总结分析了烟叶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以期为今后散叶收购工作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5.
2011年,贵州省兴仁县雨樟基地单元通过有机烟生产示范,为烟叶生产"优质、特色、生态、安全"的总体目标奠定了基础,积累了一定的有机烟生产、管理经验,探索了兴仁有机烟生产模式,保证了兴仁有机烟叶基地的标准化生产,通过生产示范,获得有机烟叶2 488.38kg。但相对常规种植而言,有机烟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为了发挥有机烟叶生产技术规程更大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云南中烟基地单元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质量状况。[方法]采集76个在滇原料基地的C3F烟叶样品并进行常规化学成分分析,采用基于云南中烟卷烟品牌H1、H2的隶属函数及层次聚类分析进行评价。[结果]76个基地单元主要化学成分总体协调。H1品牌烤烟原料总氮比优质烟叶高12.08%;H2、H3品牌烤烟原料符合云南优质烟叶标准;H4品牌烤烟原料总糖、还原糖分别比优质烟叶高0.76%、10.3%。烟叶总糖、还原糖、钾,G1集团基地分别比G2集团基地高38.1%、2.27%、7.34%;总氮、氯分别低4.69%和11.11%;烟碱相近。H2与H3主要化学成分差异不显著;H3与H4主要化学成分除总氮差异显著外,其余差异均不显著;H4与H2无显著差异。[结论]G2和G1集团基地单元烟叶较优,可为基地单元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上部叶开片降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烤烟施用烟钾、晟绿丰2号和赤霉素,上部叶面积比对照分别增加21.73%、22.79%、25.65%;烟钾对提高中上等烟比例效果明显;晟绿丰2号有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值;脱落酸可导致叶片变薄,中上等烟比例下降。烟钾和晟绿丰2号对降低烟碱含量、增加钾含量有一定的效果,烟碱比比对照分别降低24.13%、31.64%。赤霉素和脱落酸在降低烟碱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以晟绿丰2号和赤霉素促进上部烟叶开片和降碱的综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在香料烟底肥中增施硼肥,能使香料烟茎围增粗、叶片数增多、叶片稍增大;可改善香料烟的内在化学成分,降低糖含量,增加烟碱含量,使糖碱比下降,烟叶内在成份更加协调;施用硼肥对香料烟的产量性状影响不明显,但可提高上中等烟比例,提高单位面积的烟叶产值,叶片的N,Mg,B,Cu等元素的累积增加,烟叶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较高的硼用量可提高烟叶的Fe,Mn,Zn和Mo含量。因此,在香料烟生产中使用一定的硼肥可改善香料烟的品质,施硼量为30~45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烟叶标准化与烟叶质量管理体系在概念、实施主体、实现步骤与建设方法上的区别,分析了2项工作在理论基础、管理模式和运作手段上的共同点及2者的内在逻辑联系,并提出了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中实现2者有机结合、协同推进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论建设现代烟叶生产经营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显灵  王能如  陆继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05-1907,1922
从现代农业制度的要求出发,结合我国烟叶生产的现状和发展需求,指出我国现代烟叶生产制度建设必须遵照烟草专卖法和相关条例的规定,建立稳定的烟叶土地使用制度,完善合同生产收购制度,推行集约化生产制度,改进专业管理和服务制度,加强基础建设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