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枇杷的选育工作趋向于果大、质优的方向发展.生产上栽培的白沙枇杷品种品质虽佳,但果形偏小,仅25~35g左右,难与果形大的红沙枇杷品种相匹敌.自1983年开始,本中心章鹤寿高级农艺师在白沙枇杷自然实生变异中选育出了果形大、品质优、可食率高的白沙枇杷新品种--冠玉.  相似文献   

2.
果大质优的白沙枇把新品种—冠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枇杷的选育工作趋向于果大质优的方向发展。生产上栽培的白沙枇杷品种品质虽佳,但果形偏小,仅25~35g左右,难与果形大的红沙枇杷品种相匹敌。自1983年开始,本中心章鹤寿高级农艺师在白沙枇杷自然实生变异中选育出了果形大、品质优、可食率高的白沙枇杷新品种──冠玉。1选育经过 冠王枇杷是在1983年冬进行枇杷资源调查时发现,为白沙枇把自然实生变异的大果型优良单株,树龄约 15~ 20年,株行距 3.5m × 4m不等,不规则种植。经多年高接观察,在太湖洞庭东山、西山及武进等地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我国枇杷品种资源丰富,其中绝大部分为红沙品种。苏州太湖洞庭东山、西山栽培白沙枇杷历史悠久,是我国闻名的白沙枇杷产区。该地区白沙枇杷种质资源丰富,可为选种提供有利保证,但由于长期多代营养繁殖,其种性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亟待复壮更新和选育新品种。因此,挖掘、保护、利  相似文献   

4.
枇杷,冬开花、春结子、夏成熟,因而被人们誉为“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是江南特有的水果。枇杷四季常绿,树形美观,因其叶似琵琶而得名。我国的枇杷种类有百余种。按果肉颜色分为白沙和红沙两类,白沙味甜似蜜,香味浓郁优于红沙。按果型分有圆果种和长果种两大类,国果种有圆形、扁圆和短倒卵形等,长果种有椭圆、倒卵形、长梨形和长倒卵形等。常见的白沙品种有“照钟”、“青钟”、“白梨”、“早黄白沙”和“软条白沙”,其中后两种为白沙枇杷之上乘佳品。在红沙枇杷中,较有名的有洞庭山的鸡蛋红枇杷、浙江塘栖的大钟枇杷、湖南的…  相似文献   

5.
白沙枇杷优良品种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枇杷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常绿果树,秋萌冬花,春实夏果,在百果中独具因时之气,被誉为独冠时新的佳果珍品;果肉柔软,富含各种营养物质,风味特佳,是特有的一种色、香、味俱全的南方佳果。它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以南的浙江、福建、安徽、江苏、四川等地,其中江苏省苏州洞庭东、西山地区白沙枇杷栽培历史悠久,是中国惟一的白沙枇杷商品基地,现有白沙枇杷约700公顷,拥有品种资源数十种。目前生产上以冠玉、白玉、青种、照种等优良品种为主。 1 优良品种介绍 1.1 冠玉 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于1983年在白沙系枇杷自然实…  相似文献   

6.
十个白沙枇杷品种品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枇杷春季结果,正值水果稀缺的初夏上市,是果中珍品。枇杷分红沙和白沙两个系列,历来以白者为贵,其果肉柔软,汁多味甜,风味特佳,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白沙枇杷供不应求,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较好,发展潜力大。江苏省计划建设长江枇杷带0.33万hm^2.上海市青浦区也拟建267hm^2枇杷园,邻近省市甚至不少红沙枇杷产区也纷纷要求引种白沙枇杷。  相似文献   

7.
白沙枇杷是苏州特色水果,品质优良、市场畅销、生产栽培经济效益好,深受消费者和果农欢迎,近年来江苏省沿江张家港等地也开始生产栽培白沙枇杷.枇杷为亚热带常绿果树,在亚热带北缘地区栽培冬季低温是影响枇杷授粉受精和幼果发育的主要因素.为了摸清苏南沿江地区白沙枇杷低温冻害的发生规律,笔者于2011-2012年冬季调查了白沙枇杷不同品种、不同方位以及不同位置花果的冻害发生情况,为苏南沿江地区发展白沙枇杷生产栽培品种选择和防寒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利芬 《西南园艺》2004,32(6):14-15
白沙枇杷自古作珍品栽培,其皮薄、肉嫩、汁多味甜、富含各种营养成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我国白沙枇杷主产区苏州洞庭山地区,现栽培面积达400余公顷,年产量达150余吨,产品供不应求,但其优质果比例仅为30%左右,2004年优质果价格每千克30元,而劣质果(相对优质果而言)只有每千克6元左右。因此改善白沙枇杷果实品质,成为白沙枇杷产业化发展关键问题之一。本文试从优化白沙枇杷栽培技术方面来谈提高白沙枇杷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9.
白沙枇杷整形修剪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苏州为我国枇杷著名产区.按果肉颜色可分为红沙枇杷和白沙枇杷.白沙枇杷因中心干及树冠层性明显,苏州太湖洞庭山果农仍停留在传统栽培模式上,基本不修剪、管理粗放,树形大多为圆头形,枝条密生,结果层薄而易外移.因枝条密生而导致内膛郁闭,结果部位外移又极易受到冻害而减产,果实也因缺少光照而品质下降,这些都制约了白沙枇杷的生产和大面积发展.为此我们进行了枇杷整形修剪试验,旨在摸索出一套易操作、效果好,以培养合理树形为主的白沙枇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冠玉白沙枇杷是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研究所从白沙枇杷自然实生变异中选育,1995年通过审定,并定名为冠玉。为晚熟优质鲜食品种,果形大、  相似文献   

11.
正白沙枇杷是台州椒江枇杷的主栽品种,但从近几年各地的观察调查看,易受冻,怕高温,怕裂果,产量低,品质年际间差异大,已成为白沙枇杷发展的主要障碍。为促进当地枇杷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品质,延长鲜果供应期,提升枇杷的生产效益。自2014年开始,先后从江苏等地引进4个白沙枇杷品种,观察记载各品种的果实经济性状、物候期、生长结果特性、抗逆  相似文献   

12.
淳安是浙江枇杷发展新区。2008年底全县枇杷面积达到560.8hnf,其中软条白沙栽培面积246hnf,占枇杷总面积的43.9%,软条白沙以肉质细嫩、汁多、味甜等优点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但是软条白沙枇杷着果率高,果实相对偏小,优质果率不高;若遇低温天气,花和幼果易受冻害:若果实成熟前高温或多雨,会出现果实日灼、萎蔫或裂果,造成枇杷商品性不高。为提高果品质量提高果园经济效益,2007-011年淳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相似文献   

13.
白沙枇杷丰产栽培需要异花授粉白沙枇杷以其优良品质受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价格逐年上升,但产量一直徘徊不前。前几年对产量限制因子花和幼果冻害研究较多,对授粉结实研究较少。因此,笔者于1992年秋~1993年春对白沙系枇杷的主要品种授粉结实情况进行了试...  相似文献   

14.
白沙枇杷在浙江省的枇杷栽培品种中以皮薄、糖度高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4%~16%,分别高出解放钟、洛阳青的3%~4%、2%~3%。白沙枇杷也是浙江省最易受冻害的一个枇杷品种,由于生长势弱、花期早、皮薄易开裂,管理难度大,因此,栽培面积呈现下降趋势。但由于价格一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基于genic-SSR分子标记的鉴定白肉枇杷种质资源的方法,为白肉枇杷资源的品种审定与产业化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0对多态性枇杷genic-SSR引物对新收集的14份浙江地方白沙枇杷种质进行分子鉴定,并应用人工绘制品种鉴别示意图的方法(MCID法)与12个现有白沙枇杷品种建立品种鉴定图(CID)。【结果】仅用5对SSR引物就可将新收集的白沙枇杷新种质与现有品种区分。应用MCID法,依据扩增的多态性核酸片段与对应的引物构建了26份白沙枇杷资源的CID图。从CID图上可找出区分任意2个品种的引物。随机选择各亚组内、亚组间或小组内、小组间的6份种质进行验证,结果与得到的CID图谱一致。聚类结果表明,26个白沙枇杷种质与品种的聚类模式基本符合这些种质的地理起源与遗传背景信息。【结论】基于genic-SSR的MCID法是一种能有效鉴定白沙枇杷种质资源的方法,可应用于枇杷品种鉴定与品种指纹图谱构建。  相似文献   

16.
林顺权 《园艺学报》2017,44(9):1704-1716
(1)种质资源调查、搜集和保存:调查国内14省区,确定有枇杷属(Eriobotrya)植物野生资源20种,并调查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搜集6个种。对上述26种枇杷属植物种质资源进行迁地保存。(2)整理和分类、鉴定和评价:发表1个新种,薄叶枇杷(E.fulvicoma ChunLiao);订正1个种,大渡河枇杷(E.×dadunensis H.Z.ZhangW.B.Liao);重新描述1个种,广西枇杷(E.kwangsiensis Chun);记录4个分布新记录种,确认并出版了26种枇杷的图谱。亲缘关系分析表明:小叶型、柱头数少(2、3或4)的窄叶枇杷、小叶枇杷、细叶枇杷是枇杷属植物基出类群,普通枇杷(栽培枇杷)与麻栗坡枇杷和椭圆枇杷等大叶型、5个柱头的种属于同一类群。对上述26个种的50余个性状进行了较全面的鉴定,并评价了部分种的交配亲和性、核型、三萜酸含量、根系生长特性、叶斑病抗性、花期和果实品质。(3)野生种利用研究:筛选出香花枇杷、怒江枇杷和椭圆枇杷及其种间杂种可作为栽培枇杷砧木;检测枇杷属植物叶片熊果酸等止咳关键药用成分三萜酸类,发现台湾枇杷、香花枇杷等多种野生枇杷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等药用物质高于栽培枇杷;进行了百余个种间和近缘属间组合的杂交,了解其杂交亲和性和转移优良性状给栽培枇杷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叶国盛 《果农之友》2003,(12):14-14
我国有丰富的枇杷资源,是世界枇杷主要生产国,栽培面积与产量均占全世界的2/3,加入WTO后,枇杷是最具竞争优势的水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福建省作为主栽品种进行推广的长红三号、解放钟等中晚熟品种果实质地粗、风味较差,无法适应当今国际果品市场的要求。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培育出的特早熟、优质、大果型枇杷新品种‘早钟6号’,解决了我省乃至我国缺乏早熟、大果枇杷品种的被动局面,2000年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广东、广西、云南、四川、重庆、浙江等省市都有引种,部分省市已形成产业化生产。早钟6号枇杷特性如下:1品种特性1.…  相似文献   

18.
大五星枇杷系四川省龙泉驿飞科技人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实生苗中选育。该品种平均单果重80g,果皮果肉橙红色,果顶呈极明显大五星状;味浓甜,品质佳,早结丰产,5月中旬成熟,是当前枇杷换代首选品种之一。本文作者于2000年引进,经几年栽培试验,总结出一套大五星枇杷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大棚内不同湿度管理与枇杷生长结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大棚栽培枇杷 (简称棚栽枇杷 ) ,是一种高科技高效益的栽培方式。浙江果农棚栽的红沙枇杷比露地栽培增值 2 5倍以上。棚栽枇杷的管理 ,除温度以外 ,相对湿度亦是重要因素。本研究就是针对枇杷不同物候期对相对湿度的要求及其影响进行了观察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试材 以 7年生红沙枇杷三个大棚 ,每棚宽6 2m ,长 32m。其中 1号棚种植 2 2株 ,2号棚和 3号棚各 2 1株。双行种植。盖棚时的树势都较健壮。盖棚时间为 2 0 0 1年 12月中旬 ,试验结束为 2 0 0 2年5月 17日。分别固定 3株树为观察株。1 2 湿度处理 以人工调节的…  相似文献   

20.
苏州太湖洞庭东山和西山是我国枇杷的主产区之一,枇杷栽培历史悠久,栽培品种主要为苏州地方白沙枇杷品种。为丰富苏州白沙枇杷栽培品种,我们于2005年引进日本白茂木枇杷在苏州太湖洞庭东山和西山试栽,经过7年观察,该品种生长结果良好,果肉白色,肉质细嫩、多汁、清甜、味浓,果大,且成熟期比当地晚熟品种冠玉晚10天左右,可明显延长枇杷鲜果的供应期,可在当地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