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卿静  柴金华 《中国棉花》2003,30(3):35-3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石河子灌区近几年试验推广应用的棉花大田膜下滴灌技术 ,是国家发展节水灌溉四个重点之一的田间灌水过程中的一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它的成功已在干旱地区条件类似地区产生了一定影响 ,亦得到了社会的关注。1大田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主要特点1 .1省水。膜下滴灌是按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 ,将水通过滴灌系统及时向作物根区有限的土壤空间供给 ,由过去浇地变成现在的浇作物 ,从而可避免深层渗漏和地表流失 ;同时在地膜覆盖条件下 ,土壤水份蒸发大大减少 ,因而节水效果显著。 2 0 0 0年在全师五个团场调查滴灌面积 960 9.2 …  相似文献   

2.
新疆棉花应用膜下滴灌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疆是典型的干旱灌溉农区 ,水资源极有限。水是新疆农业发展最主要限制因子 ,棉花是新疆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者对新疆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发展节水型农业灌溉技术是节水农业发展的方向 ,因此 ,棉花滴灌技术是新疆荒漠绿洲灌溉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膜下滴灌是一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 ,它能在植物需水的任何时候和地点 ,将水分、养分均匀持续地运送到作物根部附近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土壤蒸发和农业用水的浪费 ,较常规灌溉公顷节水 30 0 0~ 45 0 0 m3。尽管膜下滴灌技术在节水省肥增产等方面具备很多优点 ,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3.
2014年,辽宁省铁岭市农业部门引进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技术,并进行了相应的种植示范。示范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栽培技术适应铁岭地区的生态环境,比当地水田种植节约用水55.1%,测产产量为568.4 kg/667 m2。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在铁岭地区的成功示范有利于带动整个辽宁省节水农业的发展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缓解辽宁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4.
棉田膜下滴灌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棉田膜下滴灌技术是一项成功的节水灌溉新技术,新疆兵团农一师三团自2000年引进膜下滴灌技术以来,不断加以研究和使用,截至2006年,已累计建设滴灌工程1.3万公顷,棉田膜下滴灌在三团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技术是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一项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本文主要分析和综述该技术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启东、滨海园区3地区的应用效果。着重分析了南通地区应用膜下滴灌水稻技术的优势及其在南通地区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膜下滴灌水稻种植技术是由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世界首创的一项集农艺节水,工程节水及全程机械化为一体的水稻高新栽培技术。本文以山东东营为例综述了山东由于工业用水过多造成缺水无法满足水稻等粮食作物种植,导致减产和土壤环境恶化。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技术在本地区的示范推广不但有利于缓解当地的农业用水紧张,减少地下水的过度开发,而且有利于保护当地的湿地等生态环境,有利于山东省工业与农业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在我国发展的优势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庆人  陈林 《中国稻米》2012,18(4):36-39
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技术通过滴灌、机械直播、覆膜等技术与水稻种植相结合,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水稻"水田水作"的方式。与水稻传统种植相比,其优势在于全生育期无水层,只是局部灌溉,比水稻传统种植节水6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有利于降低化肥、农药污染以及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8.
棉花膜下滴灌水盐运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下滴灌技术是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1 997年 ,石河子垦区开始进行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研究 ,通过 3年试验 ,初步探索出了一套适应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措施和方法 ,并在全兵团植棉垦区推广。 2 0 0 1年兵团棉花膜下滴灌面积已发展到 4.3万公顷。为进一步了解棉花膜下滴灌的作物需水规律及相关机理 ,特别是水盐运动、施肥技术及膜下滴灌栽培适应的土壤含盐量范围等 ,2 0 0 2年进一步对棉花膜下水盐运动规律进行了试验。1试验方法1 .1试验地概况。试验在石河子总场高新园区 3号地进行 ,面积 2 1 .3hm2 ,土壤为灌耕草甸土 ,质地中壤 ,前茬棉…  相似文献   

9.
比较了膜下滴灌模式、膜下沟灌模式、露地直播沟灌模式3种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灌溉量、块根产量、产糖量的关系。研究表明,膜下滴灌模式,每667m2灌溉量在360 m3时为最适灌溉量,块根产量、产糖量达到最高;膜下沟灌模式,每667m2灌溉量在600 m3时为最适灌溉量,块根产量、产糖量达到最高;露地直播沟灌模式,每667m2灌溉量在700 m3时为最适灌溉量,块根产量、产糖量达到最高。膜下滴灌是种植甜菜最佳的节水灌溉方式,与膜下沟灌模式相比每667m2节水240 m3;与露地直播沟灌模式相比,每667m2节水340 m3;是我国干旱、半干旱甜菜种植区需要采用的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新疆膜下滴灌玉米栽培技术推广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下滴灌玉米栽培技术是把水利、农机、农艺三者有机结合的一种技术,同时也是节水灌溉和覆膜两项技术组装在一起的农业节水综合技术。本文概述了新疆目前已形成的一整套比较成熟的膜下滴灌玉米栽培技术和管理模式以及应用该项技术取得的成绩,并指出仍存在的问题。本文还根据新疆各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已有的膜下滴灌玉米技术推广经验,进一步完善适合新疆当地的推广方式。  相似文献   

11.
12.
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是甘肃河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根据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要求把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作为关系河西灌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通过农业高效节水,为工业化、城镇化和产业化腾出用水空间,为实现河西灌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甘肃省政府制定了三年内发展节水耕作面积66.67万hm2的规划.河西灌区是甘肃省的粮仓,是我国优质啤酒大麦主产区之一,啤酒大麦常年播种面积8万~12万hm2.但河西灌区水资源利用率较低,单方水粮食生产率为0.8 kg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2 kg左右.为了加快甘肃省河西灌区农田节水技术推广步伐,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探索研究各种农田节水措施有其  相似文献   

13.
以Blank作物模型为基础,采用动态规划方法确定甜菜优化灌溉制度,以期达到节水高产的目的。就内蒙古河套灌区永联试区的实际情况,计算结果表明,除苗期、完熟期不需灌溉外,其余5个生育阶段均需灌溉,灌水量分别为50m~3/亩,全生育期灌溉定额为250m~3/亩,实际根产量为3902.2kg/亩。  相似文献   

14.
滴灌与漫灌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及经济效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疆小麦生长特性,分析滴灌与漫灌2种不同灌溉方式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并对2种灌溉方式下小麦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滴灌小麦节水、节肥和增产效果明显,滴灌技术在新疆小麦种植上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简介了盘锦地区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状况,论述了发展节水农业的重要性及迫切性,指出了盘锦地区节水灌溉的现状、水平及节水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业综合开发实施节水灌溉的基本思路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2013,16(5):592-600
Abstract

This research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yield and water-use efficiency of maize under fixed and variable alternate furrow irrigation (fixed AFI, variable AFI) and every furrow irrigation (EFI) at different irrigation intervals in areas with shallow and deep groundwater. In variable AFI, water was applied to the furrow, which was dry in the previous irrigation cycl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ven at 4-day irrigation intervals the water needs of maize on a fine textured soil in both areas (with deep and shallow water table) are not met by AFI. The decrease in grain yield due to water stress was mainly due to the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grains per cob and to a lesser extent to the decrease in 1000-grain weight. At the Kooshkak site with shallow groundwater (between 1.31 and 1.67 m), grain yields in AFI at 4- and 7-day intervals were comparable to those obtained in EFI at 7- and 10-day intervals, respectively. This might be due to the contribution of groundwater to the water use of the plant (about 5-10%). In the Badjgah area, with deep water depth, grain yield in AFI at 7-day intervals was statistically lower than that obtained in EFI at 10-day interval. In AFI, a shorter irrigation interval (4-day) may alleviate the water stress and result in no yield reduction compared with that in EFI at 7-day intervals even though water application was reduced. Furthermore, in the area with a shallow water table, AFI at 7-day intervals may be superior to EFI at 10-day irrigation intervals. When seasonal irrigation water is less than 700 mm, it may be preferable to use AFI at 10-day intervals to increase water-use efficiency, especially in areas with shallow groundwater. In general, when water was insufficient for full irrigation, the relative grain yield (yield per unit water applied) of maize under AFI was higher than those under EFI.  相似文献   

17.
蔬菜节水灌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目前推广应用的6种蔬菜节水技术:即水肥一体化技术、膜下沟灌技术、膜下滴灌技术、膜下微灌技术、喷灌技术和高垄栽培技术,为蔬菜的节水、节肥、省工、省力、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青菊  胡金财  马士学 《北方水稻》2012,42(2):34-35,42
几年来,通过对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的试验研究,探讨在控制灌溉基础上寻求确保水稻高产、提优的水稻生产新途径。试验证明:控灌区比常规灌溉区平均增产7.8%,节灌区比常规灌溉区平均增产5.5%,水稻节水控制灌溉对水稻生长发育、抗倒伏、抗病、提高产量和品质起到了重要作用,应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于小彭  李蔚然  郝鹏  王紫  贺双梅 《北方水稻》2020,50(1):61-62,64
盘山灌区是辽宁省大型灌区之一,以种植水稻为主。介绍了盘山灌区的水资源概况,阐述了灌区开展农田自动化灌排、发展农田节水的重要性,分析了农田自动灌排的优势,农田自动灌排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关于人们认知、有关政策、设备质量、操作实践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