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节-硬-偏杂种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利用杂种后代,通过硬粒小麦(AABB,2n=28)与偏凸山羊草(DDM^VM^V,2n=28)再与节节麦(DD,2n=14)杂交,获得八倍体小麦,经过连续自交选育,其后代疯狂分离,表现为以下类型:普通型、硬粒型、偏凸型、中间型,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8 ̄56,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2n=21Ⅱ的细胞占31.25% ̄35.78%,染色体构型分别为:普通型1.57Ⅰ+20.12Ⅱ+0.06Ⅱ  相似文献   

2.
油菜种间杂种的配子竞争力与染色体数变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甘蓝型油菜与白菜进行种间杂交(简称甘白交),研究其杂种配子的受精能力差异和后代染色体数目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甘白交F1代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9,并发现有25%2n=24~31条染色体的异数体以及2n=39的个体。(2)甘白交F1配子染色体数为n=10~19,平均为n=13.68。不同染色体数配子出现频率不同。成对分离的配子中(14/15,13/16,12/17,11/18,10/19)往往染色体数较少的一种频率较高。(3)各种染色体数的配子均可形成可育的配子并参与受精形成种子,但它们参与受精并产生后代的竞争力(适合度)具有明显差异。n=10和n=19的配子竞争力最强,n=11,n=18和n=12的配子在非整倍体配子中竞争力较强,n=14,n=15和n=16的配子竞争力最差。(4)n=10的配子每增加一条染色体和n=19的配子每减少一条染色体配子适合度都相应降低。因此,n=14和n=15的配子适合度最低。(5)以甘白交F1杂种为母本可提高n=10~13配子频率和降低n=17~19配子频率,而以甘白交F1杂种为父本则能提高n=17~19配子频率和降低n=10~13配子频率。因此,在以选育2n=22为  相似文献   

3.
以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2n=6x=42)为母本和奥地利黑麦(Secale cereale,2n=2x=14)杂交,对其杂交亲和性和杂种F1的染色体配对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供试22个品种的杂交亲和性存在明显差异,4个品种的杂交结实率大于50%,其可能基因型为kr1kr1kr2kr2,4个品种的杂交结实率介于30% ̄50%之间,其基因型可能为kr1kr1kr2,4个品种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用60Co-r射线吸收剂量0~700Gy处理小豆风干种子,对其M1代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类型及畸变率、M1代植株花粉育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观察,结果表明:M1代根尖细胞异常率达10%、植株花粉育性达50%时的吸收剂量为400Gy左右。),除多极外,其余2种畸变类型的频率与剂量间的关系也达极显著,并可用直线回归方程加以描述:桥:Y=0.89+0.0129x(r=0.9096):断片:Y=1.16+0.0056x(r=0.9584);总的畸变:Y=1.36+0.020x(r=0.941),如图1。野生小豆染色体极小,未能观察。2.260Co-r射线处理对小豆M1、M2、M3代植株花粉育性的影响在小豆开花期取植株外形生长较为正常的植株上的花粉进行镜检,结果表明:栽培小豆的花粉育性随辐射吸收剂量的加大而育性降低很快,呈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图2),而野生小豆未进行辐射处理的植株花粉其本身的育性就相当低,仅为32.5%,进行辐射处理后其花粉育性略有下降,400Gv以内仅比对照下降30%以下,处理剂量达到500Gy,花粉育性大幅度下降,为对照的34%,其花粉育性仅为11.0%,处理剂量达700Gy的植株上开花极少,几?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57百合进行了染色体核型研究,结果表明:157百合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x=24;染色组成为R(2n)=2x=2m(SAT)+2m+2Sm(SAT)+16St+2t;在第1,2,对染色体上有随体;其核型分类属于3B型。  相似文献   

6.
以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2n=6x=42)为母本和奥地利黑麦(Secalecereale,2n=2x=14)杂交,对其杂交亲和性和杂种F1的染色体配对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供试22个品种的杂交亲和性存在明显差异,4个品种的杂交结实率大于50%,其可能基因型为kr1kr1kr2kr2,4个品种的杂交结实率介于30%~50%之间,其基因型可能为kr1kr1Kr2Kr2,4个品种的杂交结实率介于10%~30%之间Kr1Kr1kr2kr2,7个品种杂交结实率小于5%;基因型可能为Kr1Kr1Kr2Kr2;杂种F1PMC的染色体配对能力与亲本杂交亲和性无明显相关,相关系数为0.0121,但不同组合存在一定差异,8641012/黑麦F1具有最好的配对能力(平均交叉结数=1.3),而碧蚂4号/黑麦等具有较差的配对能力(平均交叉结数为0),其它品种(系)介于二者之间。8641012是具有较好亲和性和较高F1PMC染色体配对水平的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品系,可进一步用于小麦的远缘杂交以转移外源遗传物质。  相似文献   

7.
大鸭梨与不同倍性梨品种杂交后代染色体数目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Giemsa染色法对大鸭梨与不同倍性梨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鉴定,共10个组合381株,发现 30株为三倍体(2 n=3 x=51),其中,1株为金花4号×大鸭梨的后代,8株为大鸭梨×金花4号的后代,3株为大鸭梨×秦酥的后代,6株为大水核×大鸭梨的后代,8株为安梨×大鸭梨的后代,2株为大鸭梨×安梨的后代,2株为白皮洋×大鸭梨的后代,三倍体的比例为 1.9%;68株为四倍体(2n=4x=68),其中1株为大鸭梨×安梨的后代,1株为安梨×大鸭梨的后代,1株为大水核X大鸭梨的后代,21株为沙01×大鸭梨的后代,44株为大鸭梨×沙01的后代,四倍体的比例为17.8%;12株为非整倍体,占观察总数的3.1%;余者为二倍体。结果表明,大鸭梨为倍性育种的优异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8.
臭柏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臭柏(Sabina vulgaris)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2,其核型公式为2n=2x=4n(sc)+16m+2M,按Stebbins的核型分类原则,臭柏的核型属1A型。  相似文献   

9.
新疆杂草黑麦B染色体遗传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种植观察表明,新疆杂草黑麦中含B染色体植株(2n=14+2B)的部分农艺性状与正常植株(2n=14)显著不同。染色体观察证实,B染色体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终变期─中期I控制着7R,6R和4R的正常配对,表现为在细胞中单价体出现频率较高,其本身的遗传行为相当复杂,配对率为31.1%;而在后期I,它表现落伍并提前分裂,以染色单体的形式趋向两极;在四分体期,它在细胞中形成小核,频率为22.3%。C-带分析表明,其长臂上显示出较大的异染色质端粒带。  相似文献   

10.
西番莲属2个主要栽培类型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果西番莲和黄果西番莲的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18=14m±4sm和2n=2x=18-14m(2SAT)+4sm,按Stebbins的核型分类,属于2A和1A型,两者之间并无明显差异,均是较原始的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