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缘吉丁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缘吉丁以幼虫钻蛀幼龄柳树主干及中龄柳树枝梢。据六十年代初期在济南市调查,被害株率94.7%,死亡株率90.2%,连续两年形成毁灭性灾害。该虫在济南年生1代,成虫羽化盛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在36℃时最为活跃;幼虫危害盛期为6月中旬末至8月中旬,8月下旬老熟幼虫在木质部边材蛀道内开始越冬。防治措施:加强苗木查疫;清除虫源木;选用苗木化较高的苗木;树干涂白预防成虫产卵:割虫斑刷石硫合剂及释放管氏肿腿蜂消灭幼虫等。  相似文献   

2.
锦鸡儿广肩小蜂Bruchophagus neocaraganae(Liao)在内蒙古西部,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种子内越冬,翌年5月上旬出现第1代成虫,6月下旬出现第2代成虫,世代重叠。成虫羽化当天交尾、交尾当天或第2天产卵,一般产卵5—8粒。幼虫共5龄。周期距法、物候法、有效积温法预测发生期较为准确;在环境因子、种群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用有效基数预测发生量也较可靠。幼虫林间分布为负二项分布。最佳防治时期为第1代成虫盛期,用50%杀虫快乳剂加水1:4超低量喷雾效果好、成本低。  相似文献   

3.
芳香木蠹蛾属鳞翅目木蠹科 ,在河北主要为害柳树、榆树 ,其次为害杨树、国槐等 ,以幼虫钻蛀树木枝干 ,常造成枯梢或整株死亡。1 生活史芳香木蠹蛾 2a发生 1代 ,第 1年以幼虫在树干内越冬 ,第 2年幼虫离开树干在土壤内越冬 ,第 3年春天化蛹 ,4月下旬至 6月中旬为成虫羽化期 ,5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将卵产于树干分叉处 ,树干基部的树皮裂缝、伤口及旧蛀孔处。卵单产或堆产 ,卵期 15~ 2 0d。初孵幼虫群集蛀食韧皮部和形成层 ,随后蛀入木质部 ,被害处排出白色或赤色木屑。一直为害到 9月下旬 ,开始在虫道的末端越冬。第 2年 4月上旬幼虫常…  相似文献   

4.
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观察与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双条杉天牛在济南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被害树木蛀道内越冬,翌春3月上旬成虫开始出蛰,3月中、下旬进入出蛰盛期,3月底为末期;4月中、下旬幼虫大量孵化蛀入树干危害;8月下旬陆续化蛹,9月上旬为化蛹盛期;9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10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10月下旬为末期。成虫羽化期树干喷布200倍1%的绿色威雷Ⅱ号杀灭成虫,虫株率、虫口密度和受害死亡率较对照分别降低18.5%、2.5头,株和7.4%;林间设饵木引诱成虫产卵效果良好,受害率可降低3.4%;幼虫危害期林间释放管式肿腿蜂,寄生率较空白对照高47.3%以上;及时进行卫生伐,砍除受害树木,消灭虫源,对控制其危害起到较大作用,受害率可降低2.4%。  相似文献   

5.
我省江淮及淮北地区杨树天牛危害以光肩星天牛和桑天牛为主.光肩星天牛在我省一般为一年1代,极少为两年1代.上一年11月间以不同龄期幼虫在隧道内或皮下越冬,当年4月下旬在隧道末端向四周扩散,用木屑作成化蛹室,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7~9月为成虫飞翔期,取食枝条顶端叶脉及嫩枝皮,7月上旬初孵幼虫先啃食树皮下韧皮部组织,排出红褐色粪便.桑天牛在我省一般为两年1代,幼虫钻蛀杨树髓心形成直通的虫道,且排粪孔多,等距离排列在同一方位,可蛀至根部深处.成虫取食枝条皮部,以后边取食边产卵.  相似文献   

6.
橙斑白条天牛是油桐树上的1种重要害虫。该虫在河南汝阳3 a发生1代,以幼虫或成虫在树干内越冬。成虫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产卵盛期。一般1头雌虫1代产卵3~7次,每次产卵2~5粒。9月上旬停食死亡。其寿命为300 d左右。幼虫卵经5~8 d孵化为幼虫,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孵化盛期。该天牛成虫、幼虫同时危害油桐,以幼虫蛀干危害最严重。成虫啃食1~3 a生枝条的皮,甚至咬断枝条。用40%氧化乐果乳油1︰1倍液涂干防治效果最为理想,对1~2龄幼虫和成虫杀伤力达100%,对3龄以上幼虫杀伤力达96%左右。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梳角窃蠹在甘肃省2年发生1代,跨3个年度。该虫以卵和幼虫越冬,蛹期平均21d;幼虫共有7个龄期。海拔每上升100m,羽化盛期将推迟4d左右;在同一海拔点羽化盛期中心日趋于一致;同一木材内有3个年群逐年循环演替。成虫期用80%敌敌畏乳剂200-400倍液防治,连续防治3年防效达95%;幼虫期用木材防蛀液涂刷杨木后,可一次性毒杀各龄幼虫,防效在95%以上,并兼杀成虫;在成虫钻蛀产卵前,涂刷木材防蛀保护膜,可阻止成虫钻蛀产卵,并具有防腐作用。  相似文献   

8.
梨铁象 Styanax apicatus Heller 属象虫科,是梨树的毁灭性害虫,严重为害15—20年生的优生梨树林。在我县一年半完成一代,以成虫在树枝上和各龄幼虫在树皮下的蛀道内越冬,也发现以蛹越冬.翌年3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越冬蛹也相继羽化。幼虫在主干及大侧枝表皮下的木质部蛀食为害,幼虫期在8个月以上,老熟后即在蛀道内化蛹。5月中旬蛀入表皮下和木质部做蛹室化蛹,蛹期20天左右。6月上旬羽化成虫,最盛期为6月  相似文献   

9.
黄点直缘跳甲Ophrida xanthospilota Baly系山东新记录,近年来在泰山发现危害黄栌Cotinus coggygria Engl.叶片。该虫一年1代,以卵(块)在小枝上越冬。越冬卵3月下旬孵化,4月幼虫危害最烈,常将叶片食光。4月下旬老熟幼虫坠落树冠下入土做土茧化蛹,5月下旬成虫羽化。成虫寿命甚长,补充营养可延续2—3个月,黄栌叶片又遭食害。防治该虫可在幼虫孵化盛期或成虫产卵前用2.5%敌百虫粉剂或80%敌敌畏乳油喷杀。  相似文献   

10.
榆斑蛾系单食性害虫。幼虫暴食榆树叶片,在兰州曾一度成灾。作者对其虫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药剂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该虫在兰州地区一年只发生一代。各虫态的发生期:成虫5月下旬、6月上旬至7月下旬;卵6月上、中旬至7月下旬,8月上旬;幼虫6月中、下旬至10月上、中旬;蛹8月上、中旬至次年7月上旬。幼虫共分8龄,为害盛期为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以茧蛹越冬。经数种药剂进行杀卵、杀幼虫、杀成虫的试验、示范,以1:1000倍的2.5%澳氰菊酯乳剂或40%水胺硫磷乳剂进行防治,均可取得满意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双条杉天牛在滕州主要1a发生1代(占75%),少数2a发生1代(占25%)。以当年羽化的成虫在树干木质部边材的蛹室内越冬(两年发生一代的以当年幼虫在木质部虫道内越冬),翌年2月中旬气温达10℃以上时成虫开始在树皮上咬一扁圆形孔钻出;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为出孔盛期;3月下旬为产卵盛期,卵历期14~18d;4月上旬为孵化盛期。5月上旬幼虫开始蛀入木质部内,1a发生1代的幼虫历期150d左右,2a1代的幼虫历期510d。9月上旬为化蛹盛期,蛹历期18~20d。9月下旬为羽化盛期。采取生物、化学、物理、营林等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控制该虫的危害,达到长期有虫不成灾,实现森林健康。  相似文献   

12.
小云斑鳃金龟在白龙江林区4年1代,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越冬幼虫于每年4月上旬上升为害,至10月下旬下迁越冬,活动范围为10~25cm,越冬深度以40~70cm居多。成虫始发期为6月中旬,盛期为7月中、下旬;田间幼虫孵化盛期为8月上、中旬。各虫态的历期:蛹期29d,卵期26d,1龄幼虫340d,2龄幼虫365d,3龄幼虫700d,成虫16d。成虫雌雄性比1.2:1,昼伏夜出,21:00~23:00为出土活动高峰,雄虫有极强的趋光性,雌虫的趋光性极弱。成虫不取食,雌虫产卵为单粒散产,产卵量平均为26粒,多产于15cm耕作层的卵室中。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及含水量适宜的地块虫害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13.
鱼尾竹环蝶危害毛竹、雷竹等10余种竹子。在浙江省嵊州市1a发生1代,以2~3龄幼虫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开始活动,取食竹叶,危害严重,5月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始见成虫,6月中下旬为成虫羽化高峰期,6月下旬为产卵盛期,7月上旬幼虫孵化,上中旬为孵化盛期,幼虫取食至10月下旬进入越冬状态。8月下旬用20%杀灭菊酯乳油3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达96%以上,用绿得宝可湿粉1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14.
园斑紫天牛在济源市一般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树干内越冬;极少数为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枝干内虫道中越冬,越冬成虫于来年3月中、下旬咬破树皮出洞,交尾后雌虫产卵于树木枝干、皮缝或节疤处,4月上、中旬开始孵化,初孵幼虫在皮层和木质部取食,然后蛀入木质部,7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化蛹期,8月中旬至来年3月下旬为成虫越冬期。  相似文献   

15.
桃蛀螟主要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枝杈、树洞、干僵果内、土块下等处结茧越冬。越冬代成虫一般于3月下旬开始羽化,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入盛期。危害状况 4月下旬,初孵化幼虫在萼筒内果面处吐丝蛀食果皮,二龄后蛀入果内为害籽粒,蛀孔处排出褐色颗粒状粪便。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三代幼虫发生,主要危害贮藏果。防治方法 1.清理石榴园,减少虫源。采果后至萌芽前,摘除树上的病虫枝, 集中烧毁或掩埋;清理园内玉米秸秆、高粱秆等桃蛀螟的越冬寄主。 2.诱杀。3月下旬起,园内设置黑光灯、挂糖醋罐等诱杀成虫;5  相似文献   

16.
多纹豹蠹蛾在福建省一年一代,以幼虫在树干基部蛀道中越冬,幼虫19龄,历期313—321d,每树大多仅有一条幼虫和一个排粪孔;6月中旬为羽化高峰期,成虫具趋光性;7月上、中旬为孵化盛期。受害植物已知 20种,以木麻黄为主,被害株率最高达82%。可选用湿地松、柠檬桉为木麻黄的混交树种;杜绝带虫苗木造林;幼虫蛀入期对排粪孔喷注白僵菌,害虫死亡率86.7—98.3%,幼虫未蛀入时对嫩枝小喷溴菊酯或氧化乐果液剂,均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兰叶甲是杨、柳树种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虫、幼虫食害树叶。由于近年来,71团大量营造单一的杨树纯林,给兰叶甲创造了良好的寄生场所,使其发生猖厥,危害严重。特别是杨树幼林及苗圃杨树幼苗受到很大威胁。 兰叶甲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下面2至4厘米土中越冬。到翌年的5月中旬成虫开始活动,上树食害嫩叶补充营养5至7日,然后交尾、产卵,到4月中下旬孵化幼虫。幼虫群集在树上危害长达一月之久,6月下旬至7月上旬老熟幼虫下树在土中化蛹,7月中旬孵化成虫,7月下旬至8月成虫在每天的十三点至十八点在树冠下杂草和土中越夏,到天气凉爽时成虫飞上树冠取食危害。在九月上中旬当年成虫大量出  相似文献   

18.
花海小蠹Hylesinus eos Spessivtseff是为害水曲柳和花曲柳的重要蛀干害虫。在清原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翌年4月下旬成虫出蛰侵入新伐倒原木的韧皮部,并交配产卵,5月上旬出现幼虫,6月下旬开始化蛹,7月上旬羽化出新成虫。新成虫在当年生枝条上补充营养后,9月中旬开始转移到活立木干基咬芒孔越冬。用3%的敌百虫粉剂或0.2—0.4%的辛硫磷乳剂可杀死越冬成虫,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光肩星天牛我省1年1代和2年1代,以不同龄期的幼虫在树干内越冬。次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5月上、中旬在坑道末端化蛹。成虫6月中旬羽化,7月中、下旬为盛期,10月初仍可见到少量成虫。成虫羽化,2—3天后进行交尾,交尾后3—4天开始产卵。卵单粒产于刻槽内,卵期约12天。初孵幼虫取食韧皮层和边材,3龄以后蛀入木质部,10月停食越冬。防治方法1、营林措施,选择毛白杨等抗虫品  相似文献   

20.
2015—2018年在福建省泉州市的南安罗山林场采用林间养虫笼仿野外饲养方法,系统观察松墨天牛的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松墨天牛在泉州地区1 a发生2代,部分1 a发生3代。松墨天牛多以高龄幼虫在蛀道中越冬,4月上旬始见成虫,5月中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出孔高峰期。第1代幼虫5月下旬可见,6月中旬开始蛀入木质部,7月中旬成虫羽化出孔,8月中旬为第1代成虫羽化出孔高峰期。第2代幼虫最早于8月中旬出现,多数以高龄幼虫在蛀道中越冬;有15.2%松墨天牛幼虫可发育为成虫并羽化出孔和交尾产卵,于11月上旬产生第3代越冬幼虫。研究结果可为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