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04年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在福建莆田举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全国枇杷会议由中国园艺学会果树专业委员会和莆田市人民政府主办、莆田市枇杷协会承办、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和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莆田学院和莆田市科协协办。于2004年4月28日至30日在福建省莆田市举行。这次会议是自1992年(四川纳溪会议)“全国枇杷科研协作组”中断以来,枇杷学界同行在新世纪的首次聚会。福建、广东、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四川、重庆、贵州、甘肃、云南和上海等12个省市(区)的近100位论文作者和农业技术人员或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另外安徽、江西、广西和陕西的代表虽未能与会,但提供了枇杷栽培面积、…  相似文献   

2.
《中国果树》2004,(4):18-18
由中国园艺学会果树专业委员会和莆田市人民政府主办 ,莆田市枇杷协会承办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福建省果树研究所及莆田学院和莆田市科协协办的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于2 0 0 4年 4月 2 8~ 3 0日在福建省莆田市召开。全国 1 2个省、市 (区 )近 1 0 0位科研、教学、业务行政部门和基层农技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 60余篇 ,51篇入论文摘要集。会议就目前枇杷科研和生产现状进行了交流 ,代表一致认为 ,近 1 0余年来我国枇杷生产和科研发展较快 ,今后应进一步重视品种更新 ,提高品质 ,加强加工研究和综合开发。会议还就由华南农业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常太镇枇杷种植户进行科学种植和科学管理,提升枇杷档次,推动优质枇杷产业发展,加快实现枇杷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近日,福建省莆田市常太镇举办了2008年度枇杷“果王”擂如赛,由全镇28个村推选的种果能手各携佳果前来“打擂”争“王”。  相似文献   

4.
<正> 福建省莆田市是我国枇杷的主要产地,现有枇杷面积13 300 hm2,产量约5万t,分别占我国枇杷栽培总面积的1/4和总产量的1/3。莆田市枇杷平均每公顷产量仅为3 750 kg,主要原因是田间管理粗放,适龄枇杷树早衰,老树面积不断增加,导致果实小、品质差、产量低,经济效益低等。1998年开始,我们进行了枇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示范试验,现将试验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枇杷是莆田市最主要果树之一 ,现有枇杷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栽培总面积的 1/ 4和总产量的1/ 3。如今 70 %以上的枇杷果实集中成熟 ,加上枇杷贮运、加工技术滞后 ,主产区往往出现季节性“过剩”。为了进一步提高枇杷果实品质和经济价值 ,研究枇杷产期调节 ,具有重要意义 ,是枇杷种植发展的趋势。国内和台湾专家多数采用早晚熟品种搭配、不同海拔高度种植、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灯光照射以及环割、扭梢和修剪等技术进行枇杷产期调节。关于应用反光膜、微波和磁场等技术对枇杷产期调节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 ,开展了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相似文献   

6.
喷施吲熟酯和钼酸铵对解放钟枇杷增糖降酸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枇杷是莆田市三大名果之一,至2002年我市枇杷种植面积达1.33万hm^2,是莆田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中解放钟品种约占枇杷总面积的一半。由于解放钟枇杷含酸量较高,加上果农为了提早上市,竞相盲目早采,大大影响解放钟枇杷的品质。目前国内外在应用生长调节剂促进果实发育,达到提早成熟、改善品质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应用吲熟酯可提早温州蜜柑7~  相似文献   

7.
《果农之友》2004,(6):29-29
一种早熟、果大、质优的龙眼新品种“龙优”,8月21日经福建省莆田市成果评审会的评审获通过。荔枝、龙眼、枇杷均为兴化(莆田别杯)佳果,历史上被誉为莆田三大名果,男女老幼皆好之。但因品种较为单一,收成期又相对集中,对果农的经济收入产生极大的影响。对此,莆田市科研部门加大了对枇杷、荔枝、龙眼等新品种的研究力度。经过科技人员不懈的努力,莆田这三大名果新品种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8.
铺反光膜对枇杷枝梢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福建省莆田市是我国枇杷的主产区,现有枇杷面积约1.67万hm2,产量达7万t,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枇杷秋冬开花,春季成熟,果实营养丰富,正值水果供应淡季,价格高,效益好,深受果农和消费者的欢迎。反光膜在苹果等落叶果树上应用已有报道,但在枇杷上的应用尚未见报道。为了提高枇杷产量和果实品质,我们研究了枇杷园铺铝箔与铝膜反光膜对枇杷枝梢生长、开花结果及果实的品质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枇杷丰产、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1 选育经过莆田市是我国最重要的枇杷主产区 ,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 1 4和 1 3。为了发掘利用莆田市丰富的枇杷品种资源 ,在福建省和莆田市科委的支持下 ,我所于 2 0世纪 90年代初开始进行莆田枇杷品种资源调查及利用研究。 1993年 5月在莆田县新县镇大所村发现 1株 10年生的枇杷实生树 ,树高4 8m ,冠幅 7 8m× 6 2m ,表现为果大质优、丰产 ,果实不套袋 ,果面仍很鲜艳、美观 ,经连续 3年观测 ,每年株产均达 75~ 10 0kg ,定名为“莆新本” ,并作为枇杷选育种工作的重点 ,加强试验观察。 1995年 ,取莆新本母树上的接穗 ,于母树所在…  相似文献   

10.
枇杷是莆田市城厢区的重要产业。枇杷产业的健康发展 ,既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机会 ,又推动金融、运输、包装、保鲜、加工、中介、市场、营销、科研等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枇杷产业经营中 ,一些果农无法解决的产前、产中、产后的问题 ,需要政府和社会去组织协调、引导服务、排忧解难。因此 ,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枇杷生产实现产业化的关键条件。1 建立完善的服务组织加强枇杷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在于区、镇二级。镇 (办 )是面对果业、果区、果农的最基层一级政府 ,应成立“枇杷协会” ,由镇 (办 )农技站、科协、企业管理站、工商…  相似文献   

11.
枇杷防冻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涵江区是莆田市的枇杷主产区,枇杷栽培面积达8000hm^2,约占全市枇杷种植面积的50%;也是全区种植面积最大、最具优势的果树种类,占全区果树总面积的75%,已成为山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但近几年,大洋、庄边、新县等山区乡镇受到较大程度的冻害,  相似文献   

12.
11月1日,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委托,组织有关专家对莆田市书峰乡枇杷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进行考核验收。  相似文献   

13.
《果农之友》2003,(10):32-32
今年,福建省莆田市的枇杷产量高达5.5万吨,同比增长22.2%。虽然遭遇了非典的特殊时期,但刚刚进入6月,全部的销售工作就已尘埃落定,不由令人称奇———擂台比武提高品质福建莆田是我国有名的枇杷之乡。产量占全国的40%,占全世界的27%。随着莆田枇杷面积的不断增多,那里的政府和广大果农深刻认识到只有质优才能占领市场。城厢区常太镇种植枇杷面积0.4万公顷,人均枇杷年收入就达2000多元。该镇一改以往以“早钟6号”、“长虹3号”和“解放钟”为主的态势,未雨绸缪,早在三四年前就从四川等地引进了“红灯笼”、“大红星”等优质品种回来嫁接,如…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月19日~2月5日,莆田市受4次强冷空气影响,出现了较长时间的低温、霜冻、结冰天气,枇杷、龙眼、香蕉、芒果、橄榄、荔枝等南亚热带果树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仙游县和涵江区的部分山区冻害较重,半山区、平原、沿海地区冻害较轻。莆田市经作站、  相似文献   

15.
近日,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省农业厅、福建农林大学的教授专家,来到城厢区常太镇三弯果场,对省农科院植保所承担的”枇杷主要病虫灾变因子及综合调控技术”课题进行现场验收。专家们一致认为这项新技术对枇杷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显著,建议在枇杷产区广泛推广实施。莆田市农业科技人员积极配合省农科院植保所,从2003年开始,开展枇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经过两年来的攻关研究,研究人员查清了枇杷常见的病害、害虫的种类,  相似文献   

16.
解放钟是福建省莆田市的传统名牌枇杷品种 ,以果实特大、产量高而闻名。莆田市现有种植面积 0 .9万hm2 ,产量突破 2万 t。但近年来 ,果实品质逐年下降 ,出现“好看不好吃”现象。我们对照解放钟枇杷果品标准化要求 ,根据近几年的调查 ,分析解放钟果实品质下降的原因 ,并总结提出生产优质解放钟枇杷的主要技术措施。1 解放钟枇杷优质果品要求  根据 GB/T13867- 92枇杷质量标准 ,优质解放钟枇杷果品应是单果重在 70 g以上 ,大小均匀一致 ;果形长倒卵形、端正 ;果皮橙红色 ,着色鲜艳 ,果面茸毛完整 ,无锈斑或少有锈斑 ,无感染病虫害、药害…  相似文献   

17.
解放钟枇杷原产福建省莆田县,果实较大,果肉汁多味甜,特别适合鲜食和外销。目前福建省枇杷栽培以解放钟为主,莆田市常太镇解放钟尤负盛名。到 1999年,常太解放钟枇杷面积已达 4 800多 hm2,年产量1.1万t,出口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但解放钟枇杷采摘过早,果实含酸量较高,口感较差,降低了果实的质量;采摘过晚,落果严重,贮运性降低。至今,有关解放钟枇杷果实发育的研究报道较少,本试验拟对解放钟枇杷果实成熟过程中品质变化进行研究,为适时采收及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1998-1999年…  相似文献   

18.
分析比较了福建省4个枇杷产地的‘早钟6号’鲜果品质差异。结果表明:仙游县、连江县的枇杷单果重(70.18 g和71.75 g)显著大于云霄县(60.39 g),莆田市涵江区的果实可食率(73.77%)显著高于连江县(70.57%),连江县的枇杷果肉厚度显著大于云霄县;各产地果实色差值差异明显。不同产地间果实质地差异较大,连江县的枇杷果皮各项质地参数均最高,其中果皮强度、果皮韧性是云霄县的1.37倍和1.49倍,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果皮破裂深度极显著高于仙游县;果皮脆性显著高于云霄县;云霄县的果肉硬度、黏着性、咀嚼性、回复性均高于其他3个产地。TPA测试表明,果皮强度、脆性、韧性能较好地反映枇杷果皮质地特性,凝聚性、咀嚼性、回复性、弹性和硬度能较好地反映枇杷果肉质地特性。  相似文献   

19.
1995年以来 ,我们在莆田市常太镇、华亭镇和芦镇等地进行调查研究 ,发现枇杷茎腐病发生与施肥和土壤中钾含量有一定的关系。为此 ,我们于1998~ 2 0 0 1年进行了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  试验设在莆田市芦镇崇圣村 ,山坡地果园 ,红壤性土壤 ,面积约 1hm2 ,品种为解放钟枇杷 ,树龄 10~ 15年 ,株行距为 3m× 5m ,树势中庸 ,管理水平一般。设 4种施肥处理 ,分别为年株施①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15∶10∶15 ) 4kg ;②硫酸钾 1 5kg +猪鸭粪30kg +水肥 10 0kg ;③猪鸭粪 30kg +水肥 10 0kg ;④对照 ,按当地习惯施肥 (水肥 …  相似文献   

20.
枇杷是我省名优水果 ,比较耐瘠 ,红壤丘陵或山地都适合栽培。很多果农在平地、坡地开发枇杷园。然而 ,在生态条件差的北坡地上建枇杷园 ,水土易流失 ,土层薄 ,土质差 ,缺水缺肥 ,栽后成活率极低 ,生长缓慢 ,且易受西北风及热带风暴袭击 ,刮倒树干 ,甚至连根拔起 ,以致年年种果难成材 ,栽后多年不见果。我们于 1 994年在莆田市江口镇东大村承包 0 2hm2 北坡地开垦建枇杷园 ,进行各种比较试验 ,至 1 997年探索出以促深根保水保肥为主攻目标的栽培措施 ,终于把北坡地开发成丰收的枇杷园。主要经验如下 :1 筑梯田 规范化平整土地 ,修筑宽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