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外界无蜜源蜜蜂活动量较大的季节,极易发生盗蜂。盗蜂发生后,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制止抢盗。轻则存蜜被盗光,重则漫延到全场互盗,给养蜂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在此我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止盗法,供蜂友们参考:若是已发生盗蜂,可迅速在巢门口撒些面粉,查出抢盗群和被盗群,马上缩小被盗  相似文献   

2.
封闭止盗法     
缺蜜期被盗群 ,首先是弱群。弱群守护能力低 ,一旦发生外来侵略 ,它便束手无策 ,盗蜂一旦入巢 ,很快就被抢劫一空。实践中采取封闭的方法 ,也能达到止盗的效果。方法是 :天黑时用稀糖浆给被盗群补饲充足 ,再用铁纱塞住巢门 ,并将它搬离现场 ,放到阴冷处暂时躲避。观察数日 ,确认盗蜂完全平息 ,再搬回原址 ,将巢门开得只能容一只工蜂出进为宜。封闭止盗法!河南登封送表刘楼452484@康龙江  相似文献   

3.
蜂群起了盗 ,养蜂者最感头疼。控制盗蜂的方法很多 ,但各有利弊。“窗纱兜浸法”方便实用 ,效果不错。我把此法向蜂友们介绍一下 ,供大家共同切磋、参考。发现某一群是被盗群后 ,立即取备用尼龙窗纱约 1m2 (标准箱 ;如箱体较大可适当加大窗纱 ) ,将蜂群前半部兜住 ,让其形成前  相似文献   

4.
做法是 :发生盗蜂以后 ,立即查出被盗群 ,晚上将被盗群与强群采用间接合并法合并 ,同时饲喂干糖 ,则能很快止盗。此法本人多次运用 ,效果良好合并蜂群是止盗良方$河南省太康县转楼乡政府!461414@刘诚  相似文献   

5.
1.养蜂员要树立防盗意识,在一个蜜源结束,外界无粉蜜源时,要充分做好盗蜂预防工作。如果蜂场发生了盗蜂,应查明作盗群和被盗群,然后做出有效的处理措施。2.对被盗蜂群要尽量缩小巢门,并在巢门口周围涂上有浓厚特殊气味的物质,如大蒜汁、煤油等,使其无法辨别气味;箱前遮盖杂草等,隐避巢门;同时打开大盖,去掉覆布,在原有铁纱副盖上横放两根本条再加一个副盖,然后盖上大盖,并打开气窗,使箱内粉蜜气味溢出,把盗蜂引向副盖处和纱窗外,使盗蜂因无法侵入而自动离去。3.把长10厘米左右的竹管一节放进巢门1/3处,竹管与…  相似文献   

6.
刘昭铭 《蜜蜂杂志》2005,25(7):25-25
1对中蜂被盗即易失王现象的探讨中蜂群发生盗蜂时,被盗群内蜂王极易失去,这是众所周知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意蜂群中是很少的,其原因何在?值得与广大蜂友共同探讨。1.1中蜂爱盗而又最怕被盗中蜂爱作盗,只要发现外界蜜源减少时,最好不要开箱检查。若开箱,巢框上空就会有别群的工蜂窥视盘旋,乘机作盗,而被盗群只要有盗蜂进入则秩序大乱、惶恐不安。所以养中蜂者须以防盗蜂于未然为上策。1.2一旦被盗就会失王若发现某群蜂已被盗,往往为时已晚,连蜂王也已失了。若被盗一开始就赶快检查,就会发现蜂王被围,不论中盗中或意盗中都如此。人为解围后立即…  相似文献   

7.
戚涛 《中国蜂业》2002,53(5):24-24
去年我蜂场发生多起盗蜂 ,损失 5群蜂 ,令人痛惜 ,尤其是在荆条花后期 ,同时发生几起盗蜂 ,并有蔓延全场之势。我急忙请来两位有三四十年养蜂经验的蜂友帮我解决。当他们看到盗蜂已被诱进了几个蜂箱里时 ,便建议趁夜色降临时送至远处放掉。我即刻将其送至 1公里外撒向空间。但次日拂晓便飞回原地 ,大闹一场 ,成群地在一些蜂箱上打着旋往里钻 ,有些直接往被盗箱里乱闯。此时 ,一位蜂友劝我 ,将被盗群烧掉。但我不忍心用这种烧毁蜂群的做法 ,无奈之下我便在被盗箱上蒙上纱网 ,不多时便有大量盗蜂落网 ,纷纷向上挣脱。这时我就沿着纱网四边收拢…  相似文献   

8.
盗群的优劣是:工蜂采集积极,群内饲料充足,哺育率高;但成年蜂早衰,寿命短。被盗群的优劣是:蜂王产子积极;但饲料不足,哺育率低。利用优势,避免劣势,能增加蜂群群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盗蜂的形成首先从一两个弱群开始。在日常管理中只要细心观察,很容易发现盗群与被盗群。一旦发现应立即采取下列措施:a.在晴天,温度10℃左右的早晚,将盗群的大面积蜜脾抽出与被盗群虫、卵脾互调(脱蜂);这样做,既保证被盗群内有充足的饲料(若饲料仍不足,可在饲喂槽内放0.3kg干白糖)又增加了盗群的内勤蜂负担,可减少盗蜂的出勤。b.将盗群出房蜂与被盗群卵脾互…  相似文献   

9.
<正>蜜蜂在春秋季外界蜜粉源缺乏时易发生盗蜂。盗蜂分外盗和内盗,外盗即其他蜂场的蜂来本场盗,内盗即本场的蜂互盗。无论哪种盗蜂,开始不及时制止,盗蜂便会越来越多,盗完这群又盗相邻的群,严重时导致被盗群蜂死王失。如何制止盗蜂?首先应以"预防为主",如开箱检查时要迅速,不宜过长;喂蜜粉时应在傍晚蜂停飞时进行,且不要把蜜粉洒落在箱外。盗蜂易发季节,应在场内观察蜂飞情况,如发现有盗,立即将被盗群缩小巢门,把少数盗蜂毫不吝惜地处死,用  相似文献   

10.
在卧式长箱体以隔板分开同箱双王群异向开巢门,群势相差较大的两个蜂群里,当外界蜜粉源缺乏时,常发生同箱强群盗弱群的暗盗现象。导致弱群更加削弱,经常缺蜜,喂糖浆而无积累,蜜蜂偏集,甚至逃亡。由于同箱异王群意蜂气味相通,同化而基本一致,这种同箱不同蜂群间的被盗从表面上看来是一场无声无息悄然进行的暗斗,基本相同的蜂群间气味使被盗群的守卫蜂难以从气味信息上辩别敌友而将盗走蜜糖的盗蜂一只一只轻而易举地放走,巢门口虽然被盗群守卫蜂数量不少,但无咬杀飞追搏斗迹象,也没有死蜂续添的现象存在,只是被盗群内存蜜锐减,即是饲养者大量喂蜜,群内也少见存蜜,只要你特别注意留心观察,那些匆匆忙裹腹飞出被盗群的蜜蜂直飞向天空,一个急转弯又落归同箱的盗蜂群,个别蜂定向追踪观察就不难发现它的起落位置。  相似文献   

11.
谨防含糖废弃物诱发盗蜂众所周知,缺蜜季节诱发盗蜂原因较多,有开箱查看时间过长、随意乱丢巢脾、糖液洒在蜂箱附近、蜂箱残破以及饲喂过量等。最近付蜂友蜂场发生大规模盗蜂,临近冬季,正午时分,气温在25℃以上,笔者从付蜂友发来的视频中可见盗蜂漫天飞舞,尽管加设防逃器,盗蜂进出不便,但由于气温高、盗蜂数量多,被盗群工蜂抵抗不顽强,有很多盗蜂钻入被盗群,可以看到很多吸足蜜汁、大腹便便的盗蜂艰难地钻出防逃器。  相似文献   

12.
江名甫 《中国蜂业》2006,57(1):14-14
一提到盗蜂,就会想到行盗蜂与被盗蜂残酷搏杀的场景,但有一种盗蜂,并没有搏杀的现象,行盗蜂有如出入自己的巢箱一样,不慌不忙,很自由地把被盗群的存蜜吸入自己的蜜囊,运回到自己巢内,被盗蜂群的工蜂们仍然天天忙着采集酿造。我地蜂友很多都遇到过这一现象,大家都百思不得其解,有的称为“习惯性盗蜂”,有的称为“训服性盗蜂”、“和平式盗蜂”、“殖民地式盗蜂”等等。几年来经观察、试验、访问,综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盗蜂是令养蜂员头疼的一件事,盗蜂一旦形成,就很难消除. 若采用缩小、遮蔽巢门,煤油驱赶盗蜂,提走盗群的蜂王,盗群与被盗群互换位置等诸多措施后,仍未能平息盗蜂时,可采用将盗群与被盗群合并的方法来解除.  相似文献   

14.
老黄松 《中国蜂业》2003,54(5):12-12
在蜜蜂活动季节、蜜源稀少时最易发生盗蜂。盗蜂首先攻击无王群、弱群、交尾群 ,尤其无任何防御能力的微型交尾群。发现盗蜂时 ,盗蜂已经攻入了被盗群 ,一般采取缩小巢门 ,使被盗群容易防御盗蜂 ,但无法制止盗蜂的继续进攻。避免盗蜂的发生主要在预防。我们在 2 0世纪 6 0年代就开始研究盗蜂的行为并研制防御盗蜂的器具。蜂巢 (主要是蜂蜜 )的气味通过巢门、箱盖以及蜂箱裂缝向外散发。强群的侦察蜂或盗蜂凭借嗅觉寻找进攻的部位。盗蜂首先在蜂箱周围的裂缝或孔洞寻找进入蜂巢的孔道。如果蜂箱严密 ,盗蜂只能从巢门进攻。为了引导盗蜂选择错…  相似文献   

15.
蜂王剪翅法     
盗蜂是令养蜂员头疼的一件事,盗蜂一旦形成,就很难消除。若采用缩小、遮蔽巢门,煤油驱赶盗蜂,提走盗群的蜂王,盗群与被盗群互换位置等诸多措施后,仍未能平息盗蜂时,可采用将盗群与被盗群合并的方法来解除。在合并前,先将盗群和被盗群的蜂王用铁纱王笼分别扣在各自巢内的蜜脾上,被盗群的巢箱摘去大盖、副盖,在巢箱上铺1张铁纱,铁纱上面叠放1块隔王板,隔王板上放1只继箱。当晚蜜蜂停止飞行后,将盗群连王带蜂提入被盗群的继箱内,盖好箱盖。经过24小时后,向前抽动铁纱,使隔王板露出2cm宽的一条缝,让盗群与被盗群的工蜂相互串通;再过24小时放出各…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1月20日傍晚,我在给1箱蜂喂糖水时,不小心在该箱巢门口附近的地面上弄了些糖水,第二天早晨8点左右,盗蜂来了。只见巢门口热闹非凡,盗蜂、守卫蜂抱作一团厮咬,我急忙去喷酒,短时间后盗蜂解散,但过不了几分钟又是原样。连续两天都是如此。我无可奈何,只好关了被盗箱巢门,把被盗群搬离原址,但仍见盗蜂在被盗群的原址飞舞,赖着不走。这时,我急中生智,找来一把稻草点燃,但不现明火,放在被盗群原址,只见浓烟直冒,盗蜂闻此浓浓的烟味,都乖乖地逃走了。约20m in左右,不见盗蜂再来,我就把被盗群搬回原址,打开巢门,这下安静了。烟熏驱赶盗蜂@许…  相似文献   

17.
1对中蜂被盗即易失王现象的探讨 中蜂群发生盗蜂时,被盗群内蜂王极易失去,这是众所周知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意蜂群中是很少的,其原因何在?值得与广大蜂友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治理盗蜂,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理,把个别会盗的蜂群及时搬走,如果多群盗个别几群,那么对被盗群的治理,方法上可遵循如下四要点:a.将盗蜂从被盗群分离出去;b.清除盗蜂在被盗群中留下的气味;c.改变被盗群位置,使盗蜂失去目标;d.提高被盗群的防盗能力。我的做法如下:早上将被盗群的蜂王关入王笼,放在箱中,把巢脾和隔板全部取出,取出的巢脾加入强群内,箱内只剩下蜜蜂,让盗蜂自由进出。因无蜜可盗、无脾可依,经过一天的飞翔,盗蜂不会在被盗群内留宿,因此被分离开来。晚上,从强群中取出适量的巢脾放入被盗群内,让蜂上脾后,全部搬入1个事先备好的近…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养蜂实践中用禁闭法防治盗蜂效果好,现将此法介绍给蜂友特别是养中蜂的蜂友.  相似文献   

20.
盗蜂,就是飞到别的蜂群里,盗吸蜂蜜后飞回原群的工蜂。一般发生在蜜源末期和缺蜜期,或者是由于蜂蜜遗留在放蜂场地上,装蜜脾的蜂箱关闭不严等而引起。盗蜂由于蜂蜜气味的吸引,在被盗群蜂箱周围和巢门口杂乱地飞翔,无一定规则;常常聚集在被盗群蜂箱箱体接缝处和箱底,企图钻入,并与被盗群巢门口的守卫蜂厮杀;在被盗群巢门口能看到较多的死蜂,有的尸体残缺弯曲。当盗蜂飞出被盗群蜂箱时腹部膨大,行动慌张,它们飞翔的声音尖锐,早上出勤比正常蜂早,晚上回巢晚;被盗群开箱检查时,在框梁或巢脾上可看到工蜂紧紧追赶盗蜂。发生个别盗蜂时要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