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在日本的缫丝工业,由于第三世界的不断进步,因而对生丝;绸缎生产的政策发生变化.同时随着高速自动缫丝技术对原料茧的需求关系的变化,也改变了对茧质的看法和要求.特别是由于原料茧的解舒差、丝条故障、大小颣节多而造成出丝率、生丝品质降低的倾向已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而引起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2.
前言上次文中已经提到原料茧的质量高低主要在于出丝率和茧的缫制生丝品位好坏的表现.如何理解原料茧的质和量,认为应把出丝率的高低看成是量的问题,把生丝品位的高低看成是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鲜茧生丝与干茧生丝的理化性能,采用六个庄口的蚕茧分别缫制的鲜茧生丝和干茧生丝,进行生丝样品的器械检测.结果表明,来源不同庄口的鲜茧生丝与干茧生丝,其清洁、洁净、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切断、丝胶溶失率等性能无明显差异,而干茧生丝的抱合性能优于鲜茧生丝.鲜茧生丝与干茧生丝的热学性能和丝蛋白结构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G.Hariraj 《蚕业科学》2003,29(4):391-398
对印度多化、二化松驰结构的蚕茧进行了压力煮茧的研究。实验按照正交排列布局L 2 7方法设计。研究了浸渍温度和时间 ,蒸汽渗透时间 ,水渗透时间和煮茧时间对丝质性状的影响。发现浸渍温度与废物率和洁净之间有密切关系 ,而浸渍时间与清洁百分率和拉伸率有显著相关 ;蒸汽渗透时间与解舒丝长、生丝率、清洁和生丝的抱合有显著相关 ,对生丝强力有显著影响 ;煮茧时间对生丝的清洁性状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 ,经热空气干燥的多化、二化蚕茧能有效地用高压 (压力 )煮茧 ,同时提出了合适的煮茧条件  相似文献   

5.
柞蚕白茧品种白茧1号选育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金欣  景士勤 《蚕业科学》1991,17(3):150-154
以褐茧品种青六号为选育基础材料,采用系统分离选择,并运用荧光选择方法,经9年18代选育,于1986年育成我国第一个柞蚕白茧品种白茧1号。该品种系青蚕系统,二化性,早熟;幼虫体色橄榄绿,蛾色为芒果棕色。与青六号对比:茧层白度超过对照种35.1度,生丝白度提高14.3度。茧质好,解舒优,解舒剂用量减少25—32%,鲜茧出丝率提高10.67%,生丝品位高,染色性好。是个好养、抗病、高产、稳产,适合于二化性柞蚕区饲养的优良白茧品种。  相似文献   

6.
<正> 只有优质茧才具有缫出优质丝的素质,这种茧也就是商品价值高的茧,现行蚕品种,都经过全国鉴定,确认既是蚕体健壮,又具有生产优质生丝素质的品种,因而都具  相似文献   

7.
<正> 蚕茧出丝率,一般可分解鲜茧和干茧两种。前者是指用100公斤鲜茧缫制成生丝量的百分率;后者是指用100公斤干茧缫制成生丝量的百分率。通常蚕茧部门用鲜茧出丝率,工  相似文献   

8.
<正> 随着蚕茧产量的稳定提高,改善茧丝质量,已为科研和生产部门所重视。然而,蚕丝业界对于茧质、丝质和生丝质量,在概念上不甚明确,可能带来各方面在改进茧、丝质工作上职责不清,现将本人对此问题的看法提出,供讨论。 一、茧、丝和生丝 茧,就是蚕茧。是包括茧衣、茧层、蛹体和蜕皮四部分组成的完整的茧子。通常蚕茧是茧子的群体概念;某种场合可指单个茧子,也可指去除茧衣的光茧。  相似文献   

9.
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雌雄蚕茧内在质量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荧苏×荧晓”F1代中秋蚕茧,其茧丝纤度在19D以下,雄茧茧层率比雌茧高出2.74个百分点,干壳量比雌茧高出1.897g,干茧出丝率比雌茧高出6.55个百分点,雄蚕茧丝的伸长率比雌茧丝高出1个百分点,茧丝纤度比雌蚕茧丝细0.167D,茧丝相对强力比雌蚕茧丝高出0.3个gf/D,雄蚕茧比雌蚕茧更符合缫制高品位生丝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茧的解舒率因为影响生丝缫制时的缫丝效率及生丝品质,所以是茧质评价的一个重要项目,迄今,已在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从明治初年到昭和初期(1868~1946),日本生丝的出口总额占了日本全国出口商品总额的25~45%,这期间生丝一值是日本的主要出口商品.生丝的出口,为日本赚取了大量的外汇,为近代日本的经济基础的奠定和巩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什么日本的生丝在这么长的时期内,一直都能保持这么大的出口量?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重视了生丝的质量管理.茧和生丝检验就是用来评价和检查茧的生丝品质的手段.它本来是茧和生丝在买卖时作为定价标准而设定的,  相似文献   

12.
<正> 目前农村大面积生产的蚕茧丝纤度较粗,一般为2~3D,适合做20/22D生丝,即所谓大路货,不能满足国际市场对特种生丝用途的需求。为此在2002年春期我们在大丰市新丰镇蚕桑实用技术研究所进行了三眠蚕诱导新技术试验,生产出了具有1D的特细度茧丝原料茧可供医用、军用及特种丝绸产品开发的需要。同时该技术可以显著缩短饲养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平面茧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桑蚕平面茧是人为打破蚕儿正常生理,改变桑蚕营茧所需的蔟具,采用平面状的吐丝床,迫使蚕儿在上面吐丝,蚕蛹即成裸蛹。平面茧又称平板丝,经脱脂脱胶后,主要用于制作丝棉,因其没有蚕蛹的异味,膨松柔软而穿着舒适,整体性能好,可任意裁剪而制作方便,是厂家生产高档的丝棉被、丝棉类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1994~1996年各季茧质指标的基础上,对四川省近两年大多数地区原料茧与以往比较的结果是:春茧丝长短、缫折大、解舒率低、茧丝纤度小;夏秋茧茧质差异大、解舒率低、缫折大,各季茧净度成绩基本在95分以下.针对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在多家丝厂考查的结果,分析了茧质指标对制丝工艺过程及生丝产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适合现行缫丝厂缫丝技术、管理能力的工艺对策,对提高生丝产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从2018年开始引进饲养"秋华×平30"等多对雄蚕品种30000张,取得了不错的饲养成绩,雄蚕茧具有茧层率高,烘折低,缫制的生丝品位高,洁净好,颣吊次数少,纤度细,偏差小,生丝达到6A级.烘茧是制丝工业中的首道工序,关系到蚕茧质量和出丝率的提高,对后续的煮茧和缫丝工序有着重大的影响.几年来,我们针对雄蚕茧的特点,不断总结经验,适当调整烘茧工艺配置,最大限度地保全了茧质,并制订了本公司川西CL-50型循环烘茧机雄蚕茧二次干燥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6.
试论干茧运输与贮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蚕茧,是由茧层和蛹体组成。经干燥处理后,易受大气影响,发生吸湿霉变,丝胶变性,降低茧质,解舒不良,直接影响蚕茧使用经济价值。为了搞好干茧贮藏和缫出优质生丝,特将干茧运输与贮藏技术浅述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苏_5×苏_6普通种蚕茧进行荧光显色检测,发现该品种蚕茧的荧光色比较混杂,黄白荧光色茧占44%,紫蓝荧光色茧占56%,并且蓝荧光色茧在其中占30%,并发现黄白荧光色茧的解舒丝长、解舒率、出丝率分别比紫蓝荧光色茧提高13.7%、3.73%、3.25%,紫荧光色茧的解舒丝长、解舒率、出丝率比蓝荧光色茧分别提高13.63%、10.78%、3.38%。蚕茧荧光色混杂是茧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1蚕茧的分类蚕茧历来以缫丝为主要用途。根据长期缫丝生产的实践,结合形态、疵点进行分类,主要分为能用于缫制正品生丝的上车茧、不能或不宜缫制正品生丝的下茧和非正常茧。1.1上车茧能用于缫制正品生丝的蚕茧,包括正常上茧和次茧2类。1.1.1上茧茧形、茧色、茧层厚薄及缩皱正常,无疵点的茧,是缫丝的上等原料。1.1.2次茧有轻微疵点,但程度较轻,能用于缫制正品生丝但不属于下茧的茧。  相似文献   

19.
烘茧会接触80℃、110℃、130℃、145℃高温,其对生丝的类节和颜色有什么影响呢?研究结果如下: (1)从茧的解舒和清洁、洁净成绩来看,最高温度是110~130℃为宜。 (2)145℃烘茧,外层生丝出现异常性的裂类,即使在较短的丝长间也普遍地看到,且较集中。  相似文献   

20.
<正> 蚕茧是缫丝厂的原料,烘茧质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生丝质量和缫折的高低,烘茧技术又直接影响到蚕茧的质量,所以,必须抓好蚕茧收烘这一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