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衣剂对棉花种子活力的影响及其保苗效果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室内试验表明,在30℃、25℃、18℃3种温度条件下,包衣子的出苗率、出苗速率、苗高、苗重、根重均低于光子。在30℃和25℃时,包衣子的出苗率还低于毛子,而包衣子的苗病率和根病率低于光子和毛子。种衣剂11号对包衣棉种具有保苗效果,同时又有抑制作用。低温试验是检验种子活力水平保证一播全苗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不同脱绒方式对棉种发芽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毛子作对照 ,对硫酸脱绒光子和机械脱绒光子的发芽、出苗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硫酸脱绒光子和机械磨光光子的发芽势、发芽率、种子活力指数皆显著高于毛子。硫酸脱绒光子和机械磨光光子的发芽势差异不大 ,但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皆显著高于机械脱绒光子。脱绒种子的出苗率明显好于毛子 ,尤以硫酸脱绒种子出苗率高 ,且发病轻。综合评价 ,脱绒对于提高种子的发芽出苗能力是有益的 ,而且以硫酸脱绒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不同温度对棉种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张鹤云  姚成  吴爱琼 《中国棉花》2001,28(12):14-15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四种不同阶段的温度对棉种发芽率的影响.主要考察了发芽势、增重值及芽长等指标.试验数据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棉种光子在23~30℃和14~22 ℃两阶段温度下,各项指标明显高于毛子,且以种衣剂24#包衣子和经硫酸脱绒处理后的光子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鲁西南是全省棉花高产地区,主推品种为杂交棉鲁棉研15、中棉所29两个品种,一般公顷产子棉4500kg左右。近几年,通过笔者走访调查,发现棉花生产中存在许多错误认识和管理误区,总结如下:1包衣种子不如毛子好杂交棉种子价位高,一般采用营养钵或营养块育苗,育苗偏早,下种少,单粒播种,多数棉农延续育毛子的方法来育光子,造成光子种子出现烂种重,出苗差。包衣种子经过脱绒、筛选后种子饱满、均匀一致,又经加工包衣,并且包衣剂多使用“卫福”或“高巧”等世界名牌产品,对比毛子种子有许多优点,如吸水少、吸水快、出苗快、芽势强、苗病轻等。为什么还…  相似文献   

5.
1989年我们用显性光子品种作指示性状,与正常的毛子品种杂交,按光子2行毛子1行的比例种于夏县马桥育种基点,从毛子品种得到的杂交种,1990年按照组合分别种于试验田,探求最佳组合和授粉方法,为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6.
新研96-48系河南省新乡县棉麦研究所于1990年以豫棉17选系新七8704-7半光子品系为母本,与毛子中棉所12选系中158-49-90-1进行杂交,杂交后代在病圃种植,经辐射处理、姊妹交、海南加代连续选择,育成棉子无短绒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新品系,其光子率高达90%以上,且在连续种植3-4代后,光子率仍可保持在70%-75%.  相似文献   

7.
以金产5号为试验材料,在培养箱中进行盆栽模拟试验,设定5℃、7℃、9℃、11℃4个播种温度处理,测定出苗率和3叶期相关生理参数,研究金产5号最适播种温度。结果表明,5℃~9℃播种春玉米能够出苗,5℃播种出苗率偏低(86.42%),7℃~9℃播种出苗较好(89.38%~96.88%)。5℃、7℃、9℃处理的植株脯氨酸含量和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11℃处理;5℃处理PEPC活性高于7℃、9℃、11℃处理;5℃、7℃处理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9℃、11℃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播种温度的降低而降低,说明土壤温度在7℃以上是金产5最适播种温度。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对棉花壮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江华 《江西棉花》2001,23(4):18-20
据 6月 5日株高调查结果的显著性测定 ,在A、B、C三个因素中 ,只有A×B互作效应极显著 ,其它均不显著。说明用壳聚糖处理棉种 (浸种、包被 )的效果与光子和毛子关系及为密切。而在包被处理中 ,与浸种的趋势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对棉花壮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江华 《江西棉花》2001,23(4):18-20
据6月5日株高调查结果的显著性测定,在A、B、C三个因素中,只有A×B互作效应极显著,其它均不显著.说明用壳聚糖处理棉种(浸种、包被)的效果与光子和毛子关系及为密切.而在包被处理中,与浸种的趋势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10.
以新陆早1 号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两种种衣剂对棉花出苗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水分适度或充分供水时, 种衣剂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在本试验所设计的相对含水量为 35% ~45% 、45% ~55% 、65% ~75% 、85% ~95% 不同的水分条件下, 种衣剂处理均比对照光子在出苗率、生物量等方面有显著的提高, 尤其在干旱条件下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浸种时间对不同类型棉种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种子外部短绒处理方法及残留量的不同,棉花种子分为毛子种、半毛子种和光子种三种类型。不同类型棉种的吸水速度和透气性亦不相同,用相同的时间浸种后再测定发芽率,往往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棉种的潜在发芽能力;相同类型同一样品的棉种用不同的浸种时间,结果发芽率差异也很大。为准确地鉴定棉种的真实发芽率及指导生产,经试验研究,筛选出了上述三种类型棉种的最佳浸种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20%噻虫胺悬浮剂、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5种药剂对花生拌种受土壤温湿度影响的安全性,本文采用小杯法测定了5种药剂拌种在不同土壤温湿度条件下对花生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在25℃、30℃下,吡虫啉、噻虫胺、噻虫嗪、毒死蜱使用田间推荐剂量拌种在60%和80%土壤相对湿度下对花生安全性均较高,出苗率均在85%以上,并且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噻虫胺、噻虫嗪对花生地下根茎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辛硫磷田间推荐剂量拌种对花生出苗有轻微抑制作用。当5种药剂使用加倍推荐剂量拌种时,在25℃和30℃条件下,除吡虫啉和噻虫胺外,其余3种药剂在60%土壤相对湿度下均不同程度抑制花生出苗和生长,其中噻虫嗪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在80%土壤相对湿度下,5种药剂均显著抑制了花生出苗及幼苗生长。因此在生产中不能随意增加拌种剂的用量,并注意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棉花种子不同于其他农作物种子,种皮被有短绒,不利于精选和机械播种,同时由于短绒易带病菌,幼苗也易受到病虫危害。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优质棉区配置了一批棉花种子成套加工处理设备,对毛子进行硫酸脱绒、光子精选,再以含有杀菌灭虫药剂以及微肥等成分的种衣剂包衣,显著提高了种子的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控制环境条件下研究了3种种茎处理方法对不同甘蔗品种品种萌芽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在本试验的干旱条件下,F172的萌芽出苗几乎不受干旱影响。而其它3个品种则明显受干旱影响。对于广西主栽品种桂糖11号和新台糖16号,剥叶不砍种处理在干旱的条件下出苗和幼苗生长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5.
寒地冬小麦膨胀素(Expansin)基因的表达特性同根系建成密切相关,而形成发达的根系是高寒地区冬小麦成功越冬返青的关键。为明确低温对高寒地区冬小麦膨胀素基因表达特性的影响,进而提高冬小麦对寒冷的适应性,以高抗寒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为试验材料,以正常冬小麦济麦22号为对照材料,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经不同低温处理的小麦幼苗根组织中编码α-expansin(EXPA)的基因TaEXPA5、TaEXPA6和TaEXPA7的表达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4℃、-10℃和-20℃低温处理下,高抗寒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中TaEXPA5、TaEXPA6和TaEXPA7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相比呈现显著性上升,其中,4℃处理条件下,TaEXPA6和TaEXPA7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幅度较明显,-10℃处理条件下,TaEXPA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幅度较明显,-20℃处理条件下,TaEXPA5和TaEXPA7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幅度较明显。说明低温影响小麦根组织中TaEXPA5、TaEXPA6和TaEXPA7基因的表达,三个基因与抗御低温胁迫具有相关性,并且各基因表达存在一定的协作性。  相似文献   

16.
廖贵  陆晴  佟文悦 《中国棉花》2013,40(2):40-40
棉花包衣种是指棉子经泡沫酸脱绒、精选、药肥包衣、袋装系列加工处理后的成品种子,具有成熟度好、发芽率高、棉苗素质好、病虫危害轻等优点,是实现棉种产业化的重要基础.包衣种的应用与普通种子(毛子)有一定的区别,根据有关文献和作者的生产实践总结如下. 1包衣种具备的优势 (1)增产效果显著,平均增产10%~15%.(2)种子质量好,健子率、发芽率、发芽势、净度均较毛子显著提高.(3)出苗早、成苗率高,可提早出苗4d,成苗率高10%.(4)棉苗素质好,株高增长显著,子叶节位、子叶厚度增加明显.(5)病虫危害轻、死苗少.包衣后的棉子不仅消除了短绒上的病菌,而且包衣剂能杀灭种子周围病菌和地下害虫,可减少死苗70%.  相似文献   

17.
棉花种子萌发和出苗温度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温度环境下棉花萌发率和出苗率,探索棉花出苗适宜温度指标,为棉花高产栽培以及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当温度达14 ℃及以上棉花种子萌发率、出苗率高且稳定;10 ℃处理时间越长,烂种率、烂芽率越高,出苗迟缓、出苗率越低。14 ℃是棉花种子萌发出苗的最适宜温度指标,12~14 ℃是棉花播种期适宜温度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不同加工形式棉种贮存后对其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种种原因,当年生产加工的棉种往往不能全部售完而需要贮存后来年再用,如何贮存棉种才能有利于其活力的保存,使其发芽率不致降低,是种子生产与经销商关心的问题。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加工形式棉种(毛子、光子及包衣子)存放后对其发芽率的影响,以期对棉种保存起一定的指导作用。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2003年收获的中棉所41和中棉所29棉种。中棉所41分别来自山东夏津和安丘良繁基地,中棉所29分别为河南西华、商丘和江苏徐州生产。当年生产的种子分别加工成毛子、光子和包衣子供试验用。1.2试验方法。分别于种子收获加工(2003年122.2光子。…  相似文献   

19.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C815S的繁殖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C815S的低温处理试验初步表明,其适宜繁殖条件是短光照条件下20.5℃的冷水处理和21.0℃的低温处理。短光照低温条件下,C815S的繁殖结实率可达到正常水稻的水平,易获得高产。在实际生产中,其适宜繁殖方式是短光照条件下,用18.5~19.5℃冷水串灌处理,以保证其幼穗部位处于20.0~20.5℃低温条件。  相似文献   

20.
低温胁迫对白及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白及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以一年生白及为试材,分别进行22、18、14、10℃4个低温处理,之后再置于26℃进行恢复培养,分别于处理0、7、14、21、28 d和恢复培养的3、7 d测定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14和10℃处理下,白及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显著下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14 d时Ci最低;叶绿素荧光参数F_o上升,F_v/F_m、Y(Ⅱ)、qP和ETR大幅度下降,植株不能恢复生长。说明10℃和14℃对白及叶片PSⅡ光合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导致植株不能正常生长。18和22℃处理下,Pn、Gs、Tr和Ci均缓慢下降,说明气孔因素是导致Pn下降的主要因素,其中18℃处理条件下F_o小幅度上升,而F_v/F_m、Y(Ⅱ)、qP和ETR有小幅度下降,说明PSⅡ光合系统受到轻微损伤,22℃处理7 d时,Y(Ⅱ)、qP和ETR有轻微下降,F_o轻微上升,之后无显著变化,而F_v/F_m一直处于正常范围之内,说明7 d后白及可以适应22℃的温度环境,且Fo、Y(Ⅱ)、qP和ETR的变化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未对白及的光合系统造成伤害。研究结果表明,10、14℃严重抑制了白及的生长和光合作用;18℃处理下,白及的生长形态未受到影响,但光合作用受到轻度抑制;22℃对白及的生长和光合作用不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