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杂交卵的受精率、孵化率、畸形率、胚胎发育时序以及鱼苗破膜后30 d内的体长变化。结果表明,黄颡鱼×乌苏里拟鲿正交组和乌苏里拟鲿×黄颡鱼反交组卵的受精率和畸形率与两亲本自交组并无显著差异,黄颡鱼×乌苏里拟鲿正交组与黄颡鱼自交组受精卵的孵化率无显著差异,且均显著高于乌苏里拟鲿×黄颡鱼反交组和乌苏里拟鲿自交组。两杂交组胚胎发育时序分别与各自母本自交组相近。胚后30 d内,乌苏里拟鲿×黄颡鱼反交组和乌苏里拟鲿自交组鱼苗在体长方面较其他试验组具有明显优势,且前者在破膜后第20天开始,体长显著超过后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乌苏里拟鲿对水温环境的适应性,为将其引种到我国南亚热带地区推广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探究分析乌苏里拟鲿对水温突变温差的极限适应性,并研究不同水温条件下的摄食强度、繁殖和血液指标.[结果]乌苏里拟鲿对从高温突变到低温环境的忍耐力温差在8.0℃以内,而对从低温突变到高温环境的忍耐极限温差为7.0 ℃.乌苏里拟鲿摄食率与水温呈抛物线相关,对应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0132x2+0.6953x-5.0973(R2=0.7661).在11.8~30.3 ℃的水温范围内,乌苏里拟鲿生长常数(GC)为0.1464~0.7620,基本不受高温环境的影响.在25.8 ℃水温条件下,乌苏里拟鲿的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及出膜30 d后存活率均最高,分别为73.4%、84.1%、82.6%和75.7%,即乌苏里拟鲿孵化的最佳水温约25.0℃.乌苏里拟鲿在30.0℃以内的水温条件下尚能保证机体组织器官的完整性,并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结论]乌苏里拟鲿对水温环境具有极好的适应性,对±7.0℃的温差有很好的应激适应性,可引种到我国南亚热带地区推广养殖,但在运输和越冬养殖过程中,若温差应激的强度过大或时间过长,其生理适应机制可能会失效,因此在乌苏里拟鲿引种养殖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乌苏里拟鲿(Leiocassis ussuriensis),隶属于鲶形目(silurformes)鲿科(Bagridae)拟鲿属(Pseudobgrus),曾用名乌苏里鲿,俗称牛尾巴、招财鱼、马钩子,主要分布在我国黑龙江水系,是生长较快的鲿科经济鱼类,习底栖性,生活于江河的缓流中,一般个体在0.5-2kg,最大个体在5kg以上。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生长快、易起捕等特点,倍受广大消费者和养殖户的喜爱。文章详细介绍了乌苏里拟鲿夏花的培育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常规营养分析方法测定凹尾拟鲿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并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凹尾拟鲿的肌肉中含有16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73.67%,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为30.40%,6种鲜味氨基酸含量为3.39%;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3.48.凹尾拟鲿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甲硫氨酸.此外,肌肉中含有25种脂肪酸,包括11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其总含量为23.77%.C22:6为4.41%,高于黄颡鱼.凹尾拟鲿肌肉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与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是营养价值与经济价值都较高的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5.
切尾拟鲿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切尾拟鲿的种质资源保护和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HA和秋水仙素腹腔注射、肾细胞短期培养和空气干燥制片法,对切尾拟鲿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切尾拟鲿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52,染色体臂数(nf)为84,核型公式为:2n=18m+14sm+20st。[结论]该研究对长江水系切尾拟鲿资源的保护利用及系统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补充切尾拟鲿肌肉营养成分研究的基础生物资料,丰富鲿科拟鲿属鱼类肌肉营养成分的内容。本文对切尾拟鲿的肌肉成分进行初步营养分析,用电热干燥箱在100℃下烘干测其水分含量;用紫外线分光光度测其粗蛋白;用石油醚索氏脂肪仪提取粗脂肪;用马福炉灰化测其灰分。营养成分为:含水量73.94%,粗蛋白质含量20.18%,粗脂肪含量3.42%,粗灰分含量1.45%,结果表明,切尾拟鲿营养成分全面,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丰富,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7.
乌苏里拟鲿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肉味鲜美,是居民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为提高其养殖效益,通过开展饥饿的乌苏里拟鲿与池塘养殖饱食的成鱼的营养成分对比试验,为水产养殖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对乌苏里拟鲿的营养成分展开研讨,对乌苏里拟鲿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并确定其营养需要,为该鱼的饲养提供依据,同时也揭示它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9.
乌苏里拟鲿对盐度、碱度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直线回归法和概率单位法分别研究了盐度(S)和碱度(ALK)对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as ussuriensis)的急性毒性作用,并采用Marking联合指数相加法评价了联合毒性效应。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盐度对乌苏里拟鲿24、48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2.51、11.57和9.81‰,其安全浓度为2.97‰;碱度对乌苏里拟鲿24、48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岛)分别为32.10、24.37和13.76mmol/L,其安全浓度为4.21mmol/L。不同时间段的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盐度和碱度对乌苏里拟鲿均表现出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
乌苏里拟鲿(Leiocassis ussuriensis),隶属于鲶形目(silurformes)鲿科(Bagridae)拟鲿属(Pseudobgrus),曾用名乌苏里鲿,俗称牛尾巴、招财鱼、马钩子,是分布在黑龙江流域水系的的特有中型经济鱼类。习底栖性,生活于水流缓慢的河段中。该鱼在野生环境中主要以底栖动物为食,如蜉蝣类,毛翅幼虫类等,幼鱼以摇蚊幼虫为主要食物。3龄可性成熟,体长在20cm左右,产卵期在6月中旬至7月末,挖穴产卵,怀卵量较少。目前它是科鱼类中生长速度最快的种类,最大个体长度可达1m。其脂肪含量高,肉质细嫩,肉味鲜美,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