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是中国第二大蔗糖产区,云南甘蔗生长、产量和含糖量受天气气候影响较大.应用蔗区气象站点相关资料和最近15个榨季全省甘蔗产量和含糖量数据,基于甘蔗生物学特性需求和甘蔗气候相关分析,对2007年云南蔗区气候性点及其影响进行分析评述,并就2007/2008榨季云南省甘蔗产量和蔗糖产量作趋势预测,有助于提高对云南蔗区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规律的科学认识,也提供了及时预测蔗糖产量的科学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90年代末期,特别是我国加入WT0后,由于受到巴西、印度、泰国等国家低糖价的影响,以及走私糖的冲击。国内市场糖价低迷,广西、云南、广东等我国主要蔗糖区,不少制糖企业亏本,甘蔗收购价格下降,农民种甘蔗积极性不高,甘蔗面积、产量下滑。另外,个别县甘蔗款仍然有打“白条”现象。有的县榨蔗和砍收计划安排不合理,有时候出现甘蔗积压地头现象,蔗农意见很大。我国政府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在广西、云南、广东等甘蔗主产区拨出专款扶持建设高产高糖糖料蔗“双高”生产核心基地,取得明显的效果,现在糖料蔗市场价格基本稳定,蔗农种蔗积极性有所提高,糖料蔗单产有所提高。2016/2017榨季,广西糖料蔗收购首付价为480元/t,比2015/2016榨季提高了40元/t,增幅9.1%。根据桂价格(2018)110号文件精神,2018/2019年糖料蔗收购价格首付490元/t。2017年5月22日,中国实行贸易保障措施,自动进口许可和贸易保障措施对于有序进口发挥促进作用⑵。稳定了我国糖料蔗市场,保护了我国食糖安全。  相似文献   

3.
攀西地区为四川省白糖唯一产区,有制糖企业6家,蔗区面积10000 hm2,年蔗产量820000 t,年白糖产量70000t.蔗区地处四川省安宁河与金沙江中下游及雅砻江下游,属南亚热带农业气候,其光能和热量资源居全省首位,植蔗生态条件得天独厚.但因长期连作和施肥不合理诸多原因,蔗区土质酸化板结现象严重,病虫增多,地力下降,甘蔗单产低,效益差,严重制约着蔗糖业的发展.因此根据甘蔗不同生育期需肥规律,结合该区特殊的植蔗状况,在近年糖价持续攀升的有利形势下,从大田植蔗生产实践上探讨改良土壤,提高肥效,增加收益的施肥技术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甘蔗新品种选育,开展甘蔗新品系粤糖00/237在广西崇左蔗区的新植、宿根试验。结果表明:粤糖00/237在崇左新和蔗区的综合评价值优于对照新台糖22号,综合表现稳定,具有宿根性好、抗逆性强、稳产高糖等特性;其新植蔗产量、蔗糖分和糖产量分别为104.5t·hm~(-2)、15.71%和16.42t·hm~(-2),宿根蔗产量、蔗糖分和糖产量分别为98.72t·hm~(-2)、16.36%和16.15t·hm~(-2)。粤糖00/237在崇左蔗区种植综合表现好,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候变化对南宁蔗区甘蔗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南宁甘蔗生产管理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基于贝尔产量模式,定量分析了近年来南宁蔗区甘蔗气象产量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1980~2007年南宁蔗区甘蔗气象产量单产平均增幅为1276.7kg/ha;整体而言,南宁蔗区甘蔗气象产量在年际间差异较大,气象产量绝对值较大的年份多集中在20世纪80~90年代以及2005年以后,各年份气象产量的平均值为1002.4kg/ha;气候影响因子α越大,该年的气象产量越大,反之越小;影响南宁蔗区甘蔗产量的气象要素主要是相对湿度。【结论】南宁地区甘蔗生长期内相对湿度较低时将导致甘蔗减产,相对湿度较大时则有利于甘蔗增产。在南宁蔗区的甘蔗生产中,加强相关的农业管理措施,提高大气相对湿度,能减少其对甘蔗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气候变化对南宁蔗区甘蔗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南宁甘蔗生产管理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基于贝尔产量模式,定量分析了近年来南宁蔗区甘蔗气象产量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1980~2007年南宁蔗区甘蔗气象产量单产平均增幅为1276.7 kg/ha;整体而言,南宁蔗区甘蔗气象产量在年际间差异较大,气象产量绝对值较大的年份多集中在20世纪80~90年代以及2005年以后,各年份气象产量的平均值为1002.4 kg/ha;气候影响因子α越大,该年的气象产量越大,反之越小;影响南宁蔗区甘蔗产量的气象要素主要是相对湿度。【结论】南宁地区甘蔗生长期内相对湿度较低时将导致甘蔗减产,相对湿度较大时则有利于甘蔗增产。在南宁蔗区的甘蔗生产中,加强相关的农业管理措施,提高大气相对湿度,能减少其对甘蔗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APSIM-Sugar模型在云南半湿润半干旱蔗区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对APSIM-Sugar模型在云南半湿润半干旱蔗区的适应性进行评价。【方法】从研究地区2个代表站点甘蔗大田试验获取调参验证数据集,基于标准品种Q117模型参数,采用试错法对8个关键品种参数进行优化和模拟精度评价。【结果】确定了Q208和ROC22两个甘蔗新品种的模型参数优化值,评估了模型在云南蔗区的产量糖分模拟误差范围。结果显示蔗糖产量实测值与模型模拟值显著相关,绝对误差小于2 t/hm~2,斜率在0. 8~1. 26,R~2大于0. 8。【结论】经过校验的APSIM-Sugar模型能较好模拟云南半湿润半干旱蔗区甘蔗的生长发育过程,并响应环境变化造成的产量和糖分差异,但是在多年宿根和极端环境条件下的模拟精度仍有待提高。模型品种参数和输入数据的不确定性是造成模型模拟结果不确定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期间,云南的甘蔗种植面积达到450万亩,甘蔗和食糖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全省食糖产量、企业效益、蔗农收入、财政税收大幅增长,年均产糖200万吨,蔗糖产业工农业综合产值达到150亿元,制糖工业实现利税30亿元,已发展成为全省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然而,甘蔗科技促进产业发展潜力还很大。目前,云南甘蔗平均亩产为4.5吨,在近80%的旱地蔗区亩产仅为3.5吨,甘蔗糖分14.8%,甘蔗单产和糖分还有很大潜力。"十二五"期间,我省甘蔗  相似文献   

9.
根据南宁市气候灾害空间分布及甘蔗的生理生态指标需求,借助HJ-1 CCD卫星遥感图像、基础气象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构建南宁市甘蔗气候产量预测模型,对南宁市甘蔗总产量进行预估.结果表明,南宁市蔗区分布受干旱灾害影响范围较广,2010年处于重度干旱区域内的甘蔗种植面积为346.20 km2,占总蔗区的18.88%;受霜冻灾害影响面积较为局限,处于重度霜冻影响下的蔗区面积仅为67.1 km2,占总蔗区的3.75%.南宁市2010年甘蔗气候产量为884.46万t.验证数据表明该气候产量模型的预测精度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螟害是甘蔗生产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病虫害种类之一,在云南省蔗区呈多发、高发的态势。为科学防治甘蔗螟害发生,保障蔗区生产安全,本文以云南蔗区为例,通过分析云南蔗区甘蔗螟害特点,结合蔗区生产实际,提出防治螟害的具体策略与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