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的研究:VI.二联疫苗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对雏鸭进行早期免疫的试验结果。试验采用不含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母源抗体和含不同滴度母源抗体水平的1日龄的四川麻鸭雏鸭,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经皮下注射、饮水、滴鼻和喷雾进行免疫,探索不同免疫途径对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效果及免疫持续期,选出最佳免疫途径。试验结果表明:1.对于没有母源抗体的1日龄雏鸭,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进行免疫的最佳是皮下注射和  相似文献   

2.
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规模化养鸭中应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防制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适用的免疫程序。试验采用了测定血清中相应抗体滴度以及免疫鸭抵抗鸭瘟强毒攻击的能力和免疫鸭的下一代雏鸭抵抗鸭肝炎病毒强毒攻击的能力来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3.
1、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鸭瘟是由鸭瘟疱疹病毒(Ⅰ型)引起的一种高死亡率的急性传染病.鸭、鹅、天鹅、雁等水禽可互相接触传染,其特征是侵害血管,组织出血,消化道粘膜糜烂,淋巴器官出现病变,实质器官有烂死灶.病鸭临床表现为畏光、流泪、眼中的脓性分泌物将眼睑粘合,眼挣不开,呼吸困难,叫声嘶哑,鸭头颈肿大,俗称"大头瘟".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对雏鸭进行早期免疫的试验结果。试验采用不含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母源抗体和含不同滴度母源抗体水平的1日龄的四川麻鸭雏鸭,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经皮下注射、饮水、滴鼻和喷雾进行免疫,探索不同免疫途径对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效果及免疫持续期,选出最佳免疫途径。试验结果表明:1.对于没有母源抗体的1日龄雏鸭,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进行免疫的最佳途经是皮下注射和饮水免疫,其中皮下注射效果比饮水稍好:①到3日龄产生对鸭病毒性肝炎部分免疫力,4日龄产生坚强免疫力;②皮下注射到3日龄、饮水免疫到4日龄均产生对鸭瘟的坚强免疫力,保护期持续2个月以上。2.对有母源抗体的雏鸭进行免疫的最佳途经是饮水免疫:①到34日龄产生对鸭病毒性肝炎部分免疫力,5日龄产生坚强免疫力;②34日龄产生对鸭瘟部分免疫力,5日龄产生对鸭瘟的坚强免疫力,其免疫持续期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在规模化养鸭中应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防制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适用的免疫程序。试验采用了测定血清中相应抗体液度以及免疫鸭抵抗鸭瘟强毒攻击的能力和免疫鸭的下一代雏鸭抵抗鸭肝炎病毒强毒攻击的能力来进行判定。试验结果表明,种鸭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防制,使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首次免疫的适宜时间为28-30日龄,二免时间为产蛋前即23-24周龄.这样在60周龄内可使种鸭不发生鸭瘟和下一代雏鸭不发生鸭病毒性肝炎。对于1-30日龄阶段的小鸭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防制主要是依靠母源抗体和环境的隔离、消毒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鸭瘟的发生特征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瘟(Duck plape0)由鸭瘟疱疹病毒引起鸭、鹅和天鹅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又名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enteritis,DVE)。鸭瘟作为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发病率和致死率都非常高,尚无特效药物可用于治疗,除做好生物安全性措施外,按照免疫程序定期注射疫苗,采用鸭瘟弱毒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能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鸭瘟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鸭的一种高死亡率、急性、热性传染病。临诊特征是高热,腿软,流泪,排绿色稀粪。有一部分病鸭的头颈部肿大,故俗称“大头瘟”。症状和病变:潜伏期一般2~4d。病初体温急剧升高,一般高达43~44℃,呈稽留热型。病鸭表现精神萎靡,低头缩颈,食欲降低,渴欲增加  相似文献   

8.
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死亡率、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的主要特征是头颈肿大、高热、流泪、下痢、粪便呈灰绿色,两腿麻痹无力.发病后期体温降低至正常体温以下,最后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免疫不同品种成年鸭后,其血清中抗鸭瘟病毒和鸭肝炎病毒的ELISA抗体消长规律,从而为临床上合理地应用二联苗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二联苗免疫鸭后抗体的消长与鸭的免疫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是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临诊特点是高热,脚软,步行困难,拉绿色稀便,流泪。常见头颈部肿大,故有“大头瘟”之称。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鸭疫病在我省的流行情况,对部分地(市)鸭群进行鸭疫病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基本掌握了我省流行的主要鸭疫病为鸭病毒性肝炎、鸭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禽)霍乱、鸭大肠杆菌病和鸭副粘病毒病等疫病,并对我省当前养鸭和鸭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作以阐述,同时针对鸭病防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的稳定性、保存条件和保存期。稳定性的测定是采用了不同保存条件、不同保存期(月)的二联苗,用抗鸭瘟高免血清或抗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中和掉二联苗中的相应弱毒后,测定剩下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和鸭瘟弱毒分别对9日龄鸡胚的半数致死量和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半数感染量来判定二联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陈昌海 《农家致富》2013,(10):43-43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头肿大(大头瘟)、流眼泪、腿发软、拉绿屎。一、病原和流行病学特点所有鸭瘟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相似,但彼此间存在毒力上的差异。病鸭和带毒  相似文献   

14.
鸭瘟     
王群 《湖南农业》2007,(1):16-16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鸭、鹅、天鹅等雁形目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俗称“大头瘟”。本病流行广、传染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往往对受传染的鸭群造成毁灭性打击,严重威胁着养鸭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DVE),是鸭、鹅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侵害血管,造成组织出血,消化道黏膜糜烂、淋巴器官出现病  相似文献   

16.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鸭、鹅、天鹅等雁形目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俗称"大头瘟".本病流行广、传染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往往对受传染的鸭群造成毁灭性打击,严重威胁着养鸭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养鸭业的不断发展,鸭病也随之传播扩散。病毒病、细菌病及寄生虫病等经常威胁鸭群的健康。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为控制或减少疫病的发生,现将鸭场常发的传染病作以重点介绍,便于实施防控。1鸭瘟鸭瘟又名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  相似文献   

18.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大头瘟,是一种由鸭疱疹病毒Ⅰ型引起的烈、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鸭群一旦感染此病,若防治不到位,蔓延快,死亡率高达90%以上,具有毁灭性打击力,是养鸭业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9.
您好!我是个肉鸭初养户,想请问一下肉鸭的防疫程序。肉鸭一般在1日龄注射雏鸭病毒性肝炎疫苗;5日龄第一次注射禽流感疫苗;7日龄注射鸭疫里默氏杆菌苗;20日龄第一次注射鸭瘟疫苗;35日龄第二次注射禽流感疫苗;80日龄第三次注射禽流感疫蔬90日龄第二次注射鸭瘟疫蔬120日龄第四次注射禽流感疫苗;450日龄第三次注射鸭瘟疫苗。  相似文献   

20.
<正> 雏鸭由于体温调节机能差,消化机能不健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抵抗能力较弱,容易感染疾病。因此,掌握和了解雏鸭常见病的症状与防治技术是养鸭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1 鸭瘟: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通过眼结膜、呼吸道及接触等也能感染。该病四季可发,多在春夏之交及秋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