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马秀康 《蚕桑通报》2004,35(3):65-65
今天,我们广大蚕桑科技工作者满怀喜悦之情庆祝<蚕桑通报>五十华诞. 在半个世纪的光辉岁月里,<蚕桑通报>遵照"发展蚕业科技,促进蚕桑发展,提高广大蚕业科技人员业务水平和学术水平"的宗旨,在繁荣蚕业科学研究,推进蚕业科技创新,促进蚕桑生产发展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李定赢 《四川蚕业》2012,40(1):52-52,57
<正>宁南县蚕桑生产技术协会于2004年12月9日正式成立,本协会是在宁南县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下,在宁南县科协、科技局、蚕业局的大力支持下成立的蚕桑生产技术协会。1宗旨宁南县蚕桑生产技术协会是着眼于蚕业生产的长远发展,立足行业,顺应市场,正确引导蚕业生产健康有序的发展,为宁南县蚕业生产提供科技信  相似文献   

3.
蔡利亚 《蚕桑通报》2001,32(3):56-57
蚕业生产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必须依靠蚕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技术推广到位率的不断提高。近年来 ,随着蚕桑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和实用技术的普及应用 ,我市蚕业科技和蚕业工作出现了几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大面积的桑园园区建设方兴未艾 ,集中连片的高标准的新桑园区不断地建成和投产 ,一个由旱地零星种桑向水田成片种桑的发展势头正在出现 ;二是蚕桑规模经营已初见端倪 ,一些大户通过土地流转机制承包了周边农户桑地 ,专业化从事蚕桑生产经营。小蚕规模共育、小蚕经营公司、大棚养蚕等形式比比皆是 ;三是秋种春养的品种布局和专养雄蚕等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4.
对江苏省蚕桑产业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江苏省蚕桑产业现状,分析制约蚕桑生产的因素,探索江苏省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本文对江苏近年来蚕桑业发展的现状、特点与问题作如下分析思考,并提出"加快制定产业规划、加大投入、发展规模蚕业、突出"精品"蚕业等建议,来强化蚕业生产的基础,提高蚕桑生产效益,为蚕桑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区域内,实行蚕业规模化经营是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蚕桑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建立高产、高效、优质的"蚕桑示范园"是实现这一途径的良好载体.射阳县地处苏北平原,现有桑园面积2 550hm2,是全省蚕茧重点产区之一.也是全国优质无病桑苗基地县.近几年来,为适应现代蚕业发展,在重点蚕桑乡镇成功建立了一批高标准的"蚕桑示范园",这既为本地区蚕业发展做出了样板,提供了示范,又为其他蚕区推进桑园高产园区的建设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江苏蚕业》2015,(2):41
<正>针对江、浙两省蚕桑生产不断萎缩的现状及面临环境污染、灾害性气候影响、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制约、省力高效蚕业生产新技术与新机械研究缓慢等突出问题,为稳定东部区域优质茧丝生产基地,2015年5月11~12日,江苏省蚕桑学会、浙江省蚕桑学会在东台市联合举办了"江浙两省创新蚕业生产模式观摩交流会"。参加此次会议的有中国农科院蚕研究所、苏州大学、安徽省蚕业研究所的岗位科学家及苏、浙两省各级蚕业技术服务部门及重点蚕种生产单位科技人员共76人。与会代表观摩了东台梁垛现代蚕业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7.
乐波灵 《广西蚕业》2006,43(3):72-73
7月26日,2006年上半年全区蚕业工作会议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北海市召开.会议主要总结交流了2006年上半年我区蚕桑生产情况,分析蚕桑生产及蚕种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下半年蚕种生产计划和部署蚕桑生产工作重点.自治区农业厅经作处、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的领导和代表、全区14个市、52个蚕桑生产县蚕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以及23个蚕种场场长等共108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谢忠良 《四川蚕业》2009,37(2):59-60
<正>2009年5月11-12日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组织成都、德阳、内江市蚕业站及宁南、珙县、高县、乐至、南部、嘉陵、武胜等优势特色蚕桑基地县和邛崃、金堂、荣县、井研等蚕桑生产重点县(市、区)代表60多人,在邛崃市召开了全省小蚕共育暨蚕桑  相似文献   

9.
徐俊良 《蚕桑通报》2004,35(3):57-60
<蚕桑通报>是由浙江省蚕桑学会主办的综合性蚕业科技期刊,创刊于1954年8月,迄今已有五十年了.半个世纪来<蚕桑通报>在党和国家及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面向生产、面向经济建设、面向浙江蚕桑学会会员和全国蚕业科技干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普及与提高结合的方针,为团结广大蚕业科技工作者,推广先进科学技术,开展学术交流,提高业务水平,促进浙江乃至全国的蚕业生产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四川蚕业》2014,(1):9-9
<正>2014年2月26日,达州市举办现代蚕桑技术培训会,全市各区县蚕桑主管部门负责人、龙头企业代表共计20余人参加,达州市蚕业管理站罗光延站长主持,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副站长朱洪顺应邀出席培训会并讲课。培训会上,朱站长在认真听取各区县蚕业部门、龙头企业代表蚕桑生产现状、存在问题汇报后,用"七化"———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组织化、市场化、品牌化、产业化,深入浅出地向大家阐述了现代化蚕桑产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蚕桑区域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上个世纪80年代四川省蚕桑区域布局,并对四川省自然生态条件、社会经济及蚕业发展规律进行研究,按照最适生态和最佳效益的原则,2000年重新调整了四川省蚕桑区域布局,优化发展3个优势产业带,并配套相应的措施和蚕品种区域布局,从而稳定了四川省蚕业基础,提升了蚕业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2.
我市的蚕业生产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现已建立了武林蚕种场、贵县蚕种场、贵县、平南、桂平蚕业站等蚕种生产及蚕桑技术推广机构,使我市的蚕桑生产得到不断发展,逐步成为全区主要生产基地之一,种桑养蚕也逐步成为我市的主要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13.
通过相关资料的采集,用文字形式再现了1963--1965年间,为了发展新疆蚕桑生产,建立中国新的丝绸出口基地,王震部长连续3年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视察;在北京和镇江,王震多次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科技人员座谈,商讨建设新疆蚕桑实验站等,并亲自商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派科技人员去新疆帮助发展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14.
《四川蚕业》2012,40(2):59
<正>为实现2012年蚕桑生产春季"开门红",推进蚕桑产业稳定发展,西充县蚕业局以多种形式开设"流动课堂"把蚕桑政策、养蚕技术和蚕茧行情等信息传播到蚕农。一是宣传车上讲。扎制宣传车,以录播磁带、光盘、技术员讲解等形式,利用  相似文献   

15.
海盐县是浙江省蚕茧的主要产区县(市)之一,蚕桑生产是其传统的优势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近年随着农村各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蚕业生产受到各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不利的生产局面下,为提高蚕业在农村生产中的竞争力,根据浙江省蚕桑生产优化改造规划,海盐县被列为浙江省蚕桑生产优化改造的重点县,这对老蚕区的蚕桑生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海盐县面对这一机遇,以蚕桑生产优化改造为切入点,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紧紧围绕提高蚕桑生产效益,增强蚕业竞争力,开展桑园规模小区建设,大力引进桑蚕优良品种,不断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增加蚕茧产质量,促进了蚕桑生产效益的全面提高,初现了优化改造的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6.
<正> 桃园镇是睢宁县重点蚕区。近年来,桃园镇党委、政府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蚕桑生产。通过加强领导、优化布局、政策扶持、培育载体等措施,使桃园镇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17.
熊文治 《四川蚕业》2000,28(2):48-50
<正> 养蚕布局系指一年养几季蚕和在什么时间出库饲养的统称。它关系到蚕忙与农忙的恰当函接;关系到大蚕盛食期与桑叶优质高产期的相互吻合;关系到蚕茧产量的高低、质量的优劣。总之关系到蚕桑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因此养蚕布局在蚕业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茧丝行情低落时,更应审时度势地作出适当调整,大胆妥善的将“三三见九”(每年春夏秋养三季蚕)的布局调整为“二  相似文献   

18.
《北方蚕业》2011,(4):5
<正>2011年10月20-21日,全国蚕桑生产座谈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紧紧围绕产业发展、生产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线,以建设现代蚕桑生产基地、优质蚕茧基地、蚕业标准化基地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抓手,全面推进蚕桑产业标准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黄英 《蚕学通讯》2007,27(2):39-41
随着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的转变,蚕桑生产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过去单纯地注重数量扩张,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蚕桑生产效益的提高;转变到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持续发展能力,实现蚕业的高效和生态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0.
我国蚕桑生产函数的构建与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琴  张琦  顾国达 《蚕业科学》2011,37(4):719-724
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蚕桑生产函数,对我国1991-2009年的蚕桑生产统计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探讨蚕桑生产中土地、劳动力、资本、发种量等因素的作用,并对比分析技术进步对浙江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蚕桑生产的影响力。结果表明,劳动力和土地投入对我国蚕桑生产的影响已经逐渐减弱,而资本投入与技术进步才是促进蚕桑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浙江省的蚕桑生产技术水平占据明显优势,因而单位土地的产出水平和蚕种质量也高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因此认为,今后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是稳定生产规模,加大资本投入,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其中东部蚕区主要通过保持桑园面积稳定优质蚕茧生产基地,西部蚕区应加快科技进步,提高蚕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