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数量化理论Ⅱ在土壤侵蚀强度分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数量化理论Ⅱ建立土壤侵蚀强度分级的判断模型,具有良好的判别分级效果,该模型对参与建模的88个样本的回判结果是:强度侵蚀组,中度侵蚀级,度侵蚀组和无明显侵蚀组的准判率分别为100%,91.3%,83.3%和93.8%,准判率高达92.0%,未参与建模的10个样本的判别分级准确率也高达90%。  相似文献   

2.
运用数量化理论(Ⅰ)方法研究建立了云杉天然林分多因素数量化生境质量评价模型,模型复相关系数Rym为0.6888,Rymt值为11.0804,用Rymt检验,t0.05=1.98,t0.05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可拓理论在水土流失严重程度分区中的应用,在建立科学合理的边坡水土流失评价指标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与可拓评价法相结合,建立了水土流失严重程度分区评价的物元模型。根据各影响因子建立层次分析判别矩阵,得出各因子的权重与影响度。并以河南省焦作市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为例,在分析研究区7个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和危害后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边坡水土流失严重程度分区评价指标及分级标准。结果表明,水利部土壤侵蚀强度分级结果与本文分级方法所得结果一致,基于层次分析的可拓评判方法运用于水土流失严重程度分区的评价是合理可行的,能够较好地反映各因素对该地区边坡水土流失问题的影响程度并且判别其危害等级。该文将可拓层次分析法(EAHP)首次应用到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分区评价上,为水土流失危险性分区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4.
根据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治理的特点,提出了该区小流域治理科学技术的概念,建立了小流域科学技术水平模式,各种变化率模式,计算了科学技术进步,劳动力和资产增长对产出的贡献,以黄家二岔小流域为例对科学技术进步与流域产出作了数量化分析,提出了系统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以立地因子为依据,运用数量化回归方法,建立一系列方程,对广西林朵林场的林地进行杉木立地类型的划分和立地质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海拔、坡向、坡位和土层厚度是影响杉木生长的主导因子。所建立的方程具有较高的评价精度,可根据具体情况及对精度要求,选用适当方程.  相似文献   

6.
通过森林土壤渗透系数试验,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了森林土壤渗透系数的数学模型。影响森林土壤渗透系数的第一位因子是土壤质地与容重的交互作用,其次为土壤质地、容重、含根量、容重与含根量的交互作用。数量化理论(Ⅰ)可用于大面积森林土壤渗透系数的估算,其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柑橘成熟度机器视觉无损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6,自引:8,他引:36  
水果内部品质无损检测技术是确定水果最佳采收期和按成熟度进行准确分级的关键。本研究以表面色泽与固酸比为柑橘成熟度指标,建立了用于柑橘成熟度检测的机器视觉系统,确定了适宜的背景颜色,进行了柑橘的分光反射试验,发现绿色柑橘表面与桔黄色表面的反射率在700 nm时反射率相差最大,约达53%,且各自的反射率都较大,700 nm是获得高质量的柑橘图像的较佳中心波长。建立了利用协方差矩阵和样本属于桔黄色和绿色的概率来判断柑橘成熟度的判别分析法,并以实测的固酸比值作为对照,对72枚柑橘样本进行了试验,柑橘成熟度的判别准确率达到91.67%。这表明柑橘果实的表皮颜色与成熟度之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土壤流失预防研究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该研究采用通用方程(USLE)和数量化理论I分别预报了福建省顺坡撂荒和具有生物工程措施的坡地土壤流失量,结果表明,顺坡器撂荒区土壤流失的预报粗度较高,说明确定的R,K,LS算法更符合福建的具体条件,从统计意义上看,数量化理论I可以用于福建省生物工程措施区的土壤流失预报。  相似文献   

9.
影响坡地径流的若干因子与径流量的数量化回归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在径流小区观测获得基本数据的基础上,选择24场降雨及径流等资料,采用数量化理论(Ⅰ),对影响南方坡地径流量的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认为影响本区坡地径流主要因子有:一次降雨量,瞬时雨率,植被覆盖度,降雨峰值时间及降雨历时等。建立的预测预报方程,相关系数为0.94,τ值为35.41,经检验达极显水平,说明方程预报精度是较高的。  相似文献   

10.
应用多元线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主分量分析和数量化理论(Ⅰ)4种数学方法,定量比较分析了云杉分布区、地貌、土壤和植被类型等11个生境因子与地位指数、林分蓄积量、乔木层生物量、林分生物量4个生产力指标,结果表明4种数学方法均可用于生境条件分类因子的筛选,且尤以数量化理论(Ⅰ)方法较为直观,可揭示生境因子间对生产力贡献大小,通过对因子内分级(类目)后从各类目得分值大小,反映出各生境因子内不同等级对生产力贡献的差异。类目的划分标准可直接用于类型间等级尺度,该方法与系统聚类或Fuzzy聚类相结合,构成生境分类方法的完整系统。  相似文献   

11.
基于纹理分析的香菇品质分选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实现天白花菇、白花菇、茶花菇和光面菇这4种类型香菇的分选,研究了多种菌盖纹理模型以及各个模型参量的融合,并设计了整个香菇类型自动分选系统。首先从香菇菌盖中截取合适大小的纹理区域,利用灰度直方图统计,灰度共生矩阵(grey 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高斯马尔科夫随机场(Gauss Makov Random Field)模型和分形维数模型从该区域中共提取23个纹理特征参数。然后使用顺序前向搜索法对各个模型特征数据进行融合,从中得出6个简约特征。最后构建K近邻分类器作为香菇类别分类器并对提取后的简约特征进行分类。试验结果表明,香菇类型分选模型的分选正确率可达到93.57%,利用香菇菌盖纹理对香菇进行类型分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压力和图像的鲜玉米果穗成熟度分级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实现鲜玉米果穗成熟度等级的客观评定,提出了基于压力传感器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综合分析方法。研制了玉米果穗成熟度检测装置,提取纹理信息所得惯性矩和压力检测装置所得最大压力值作为鲜玉米果穗成熟度等级评定的特征参数,通过系统聚类分级研究,确定成熟度等级为3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1个颜色特征进行优化筛选,用第一、二主成分可综合反映11个颜色特征的分级信息,实现了参数的降维。试验结果表明:以最大压力值、惯性矩、颜色特征主成分分析第一、二主成分值作为构建概率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鲜玉米果穗成熟度等级评定,正确率为96.67%。结合压力传感器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可实现对鲜玉米果穗成熟度的准确分级。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马铃薯种薯切块机存在的切块均匀性差、不便于直接进行播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安装在马铃薯种薯切块机上的分级装置。对分级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通过力学分析和运动分析确定了分级装置分级辊拨轮各部分的结构参数。选取分级辊组组数、分级辊组转速、上料量为试验因素,分级精度为试验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并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较优参数组合为分级辊组组数为7,分级辊组转速为110 r/min,上料量为40 t/h,并对较优参数组合进行了验证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较优参数组合下的分级精度为98.7%,能够满足分级要求,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用于马铃薯种薯切块机上的高效率、高分级精度的分级装置。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竹制品加工业采用人工配色分级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染色竹条分级流水线的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基于单片机系统,包括拍摄位置传感器、分级位置传感器、分级电磁铁以及串口电路。控制算法采用双向链表数据结构算法来存储竹条的分级级别和通过顺序,同时分级传感器指针数组中记录分级传感器的触发信息,由电磁铁堆栈控制分级电磁铁的动作。通过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竹条在8个级别的分级流水线上分级动作准率达到100%,研究为染色竹条的在线分级控制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机器视觉的马铃薯质量和形状分选方法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马铃薯的质量和形状是机器视觉分级的2个重要特征和依据,为实现马铃薯质量与形状检测分级,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综合特征参数的分选方法。首先提取马铃薯俯视图的面积参数和侧视图的周长参数,通过回归分析建立马铃薯的质量检测模型,实现对马铃薯的质量分选;然后提取马铃薯俯视图像的6个不变矩参数,输入到已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完成对马铃薯形状分选。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检测马铃薯的质量并区分其形状,质量分选准确率为95.3%,薯形分选准确率为96%。可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A simple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unbroken soil cores from a variety of soil types is described. The equipment is light to carry and can be assembled or dismantled in the field. Samples of 30 cm depth have been obtained without difficulty and, with slight modification, the apparatus can be used to obtain longer cores. The depth of soil cores obtained can be pre‐determined, or gauged simply in the field by means of graduations on the external surface of the apparatus. For maximal ease of sampler operation some disturbance is caused to surrounding soil, but this disturbance can be reduced to a minimum where necessary. The presence of plant roots does not greatly impede progress of the sampler. Soil cores obtained are retained in plastic tubes, but can be removed if required.  相似文献   

17.
利用DEM数字高程模型计算坡度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晓乐  张清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6):145-146,149
以DEM数字高程图为本底资料进行坡度图的计算,精确度高,方法简单,省时省力,针对全省面积的大范围坡度图制作由于涉及到不同地形,不能只建立一套标准。分别针对山地、平原、丘陵3种地形进行坡度计算,像元值分别采用25 m,50 m,100 m,150 m,200 m,5个分级,得出同地形在不同像元大小情况下,像元越小,差异越小;同像元大小在不同坡度级别情况下,坡度越大,差异越大。  相似文献   

18.
腐植酸与Cd、Zn的络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通过离子交换平衡法测定了胡敏酸的2 个不同分子量分级组分及富里酸与Cd 、Zn 络合反应的稳定常数及配位数,结果表明:随着腐植酸芳构化程度的提高,其与Cd 、Zn 的络合物的配位数及稳定常数也逐渐提高;当胡敏酸的分子量为48339 时,其对Cd 、Zn 的络合物稳定常数log K 值分别为5-20 和4-81 ,配位数分别为1-26 和1-15 ;而当分子量增加为78180 时,logK 值分别为5-68 和5-37 ,配位数分别为1-32和1-26 。富里酸 镉、锌的稳定常数( 分子量为2300) 分别为4-44 和4-42 ,配位数分别为1-29 和1-30 。这些结果表明,就减轻污染土壤中Cd 、Zn 对植物的危害而言,施用厩肥等芳构化程度较高的有机物比芳构化程度低的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9.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牛肉分级技术综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在中国牛肉分级标准颁布后,牛肉的自动分级就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课题。国外的牛肉自动分级技术已较为成熟,而中国对此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综述了国内外牛肉自动分级技术的研究进展。中国的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自动分级,需要从生产工艺,信息获取方式,牛肉本身性状的研究等多方面结合。提取牛肉大理石纹作为分级的关键技术之一,不但适合中国的标准,同时也与国外标准相一致。  相似文献   

20.
补偿模糊神经网络水果形状分级器分级误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神经网络对水果进行分级时精度有待提高的问题,分析了补偿模糊神经网络椪柑形状分级器的分级误差。将椪柑图像前4个傅里叶描述子按期望输出模糊变量值大小排列成单调递增、单调递减、钟形分布和锯齿形分布4种训练样本,分别训练同一补偿模糊神经网络水果形状分级器,用递减排序后的同一测试样本检验分级器性能,试验表明,单调递减顺序训练样本所训练的分级器分级误差最小为1.875%,钟形分布、单调递增顺序和锯齿形分布训练样本所训练的分级器分级误差依次增大,分别为15%、63.125%、75%。分析分级误差与样本间顺序的对应关系,建立分级误差模型,结果表明,同顺序的测试样本与训练样本间相关系数大,分级误差小;不同顺序的测试样本与训练样本间相关系数小,分级误差大。因此,测试样本与训练样本按水果同一品质特征同序排列,提高样本间的相关程度,将大幅度降低神经网络类分级器分级误差,提高正确识别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