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解决醋糟和菇渣等有机废弃物处置问题,并确定醋糟和菇渣基质对连作障碍土壤的影响,将醋糟和菇渣以1∶3、1∶1和3∶1(V∶V)的比例混合作为土壤基质改良剂,并以不同的比例(1∶10、1∶8和1∶5,V∶V)与连作障碍土壤混合,研究基质改良剂对连作障碍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和栽培黄瓜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醋糟和菇渣基质改良剂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养分含量、pH、通气孔隙和土壤酶活性。与CK相比,有机碳含量增加幅度为26.6%~144.8%,全氮、全磷和钙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12.94%~85.57%、14.89%~43.26%和13.48%~75.85%,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增加幅度为6.84%~25.68%和16.26%~41.55%。同时,醋糟和菇渣基质改良剂促进了黄瓜植株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利用,有利于植株生长,提高了果实产量和品质,有效地减轻了土壤连作障碍。与CK相比,植株地上部干质量增加2.45%~40.28%,其中A2处理果实产量增加最高,增加19.81%。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在连作障碍土壤中以1∶10(V∶V)的比例添加醋糟和菇渣基质改良剂(1∶1,V∶V)可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黄瓜生长,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碱性土壤改良剂对盆栽黄瓜生长及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施土壤长期连作导致的真菌病害发生与土壤理化性状变化密切相关,施用碱性土壤改良剂可以减轻设施酸化土壤上土传病害的危害。以黄瓜连作25 a的设施土壤为供试土壤,通过盆栽试验比较施用2.5 g · kg~(-1)腐植酸钾(pH 8.5)和硅钙钾镁肥(pH 9.96)两种碱性土壤改良剂对盆栽黄瓜生长及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钾和硅钙钾镁肥后,土壤pH比不施用改良剂的对照显著提高0.10和0.24个单位,促进了黄瓜幼苗生长,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45.8%和51.3%,显著提高了土壤交换性钾含量。与腐植酸钾相比,硅钙钾镁肥的促生和抑病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3.
外源苯丙烯酸抑制连作黄瓜生长的机制初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模拟黄瓜根系分泌物苯丙烯酸 ,外加于已连续种植 5茬黄瓜的土壤中 ,种植黄瓜。结果表明 ,苯丙烯酸用量自 5 0mg·kg-1(土 )处理开始 ,黄瓜生长、根系脱氢酶活性、ATPase活性 ,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养分吸收均受到明显抑制 ,且随用量的增加而抑制作用增强。苯丙烯酸的自毒作用是导致连作黄瓜生长受抑的障碍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4.
土壤结构改良剂在盆栽花卉土壤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CMC(羧甲基纤维素钠盐,Carboxyl-methyl cellulose)和PVA(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两种高分子聚合物,制备成土壤结构改良剂,从胶结性能、团聚体的稳定性、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花卉生育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认为PVA是目前盆栽花卉较为优良的土壤结构改良剂。 施用0.2%PVA可使粘壤土水稳性团聚体从25%左右提高到90%以上,团聚体的有效性超过两年,显著地改善了土壤孔隙性状,提高了土壤保水透水性和土壤温度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为花卉种子萌发、插条成活和以后的生育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针对宁夏设施土壤连作障碍发生严重、设施土壤碱化度高等问题,以连作10年的设施黄瓜连作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糠醛和醋糟为改良剂主料,通过调酸调节改良剂pH为2,采用盆栽试验,设置667m2施200(T1)、400(T2)、600(T3)、800(T4)、1 000(T5)、1 300(T6)、1 600kg(T7)的7个处理,以不添加改良剂为对照(CK),系统研究了不同改良剂用量对土壤养分、盐分离子、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盛果期土壤pH和EC值均随改良剂施用量增加呈下降的趋势,其中T7降低pH效果最显著,降低4.29%,T5降低土壤EC值最显著,降低37.72%;T6和T7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CK,分别增加42.11%和48.54%;667m~2施800kg以上用量改良剂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T1、T2、T4和T5处理相对CK分别显著增加20.00%、20.00%、23.33%和26.67%的土壤全磷;T4处理Ca~(2+)和Cl~-下降最为显著,Na~+、K~+和HCO_3-在T3下降最为显著。T4细菌数和放线菌的增长最显著,且真菌数降低最为显著,缓苗期T3放线菌增长最显著。综合分析得出,667m~2施用量600kg为该复合型有机酸性土壤改良剂的最佳施用量。  相似文献   

6.
山德生等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霜霉病是本地区黄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严重发生时 ,10~ 2 0天即可枯黄到顶 ,造成大幅度减产。寻找新型高效的杀菌剂 ,对防治黄瓜霜霉病极为重要。为此于1999年对 3种保护性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药剂32 .5 %丰收纯可湿性粉剂 (江苏农药研究所南京农药厂 ) ;40 %达科宁悬浮剂 (瑞士诺华 ) ;80 %山德生可湿性粉剂 (瑞士诺华 )1.2 试验方法试验田设在海门市郊区菜园露地黄瓜田 ,品种为长春密刺。共设 6个处理 :Ⅰ丰收纯 10 0 0倍液 ;Ⅱ丰收纯 80 0倍液 ;Ⅲ丰收纯6 0 0倍液 ;Ⅳ达科宁 6 0 …  相似文献   

7.
以"京欣1号"西瓜为试材,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腐殖酸(T2)、凹凸棒粉(T3)、生物动力碳(T4)、微生物菌肥(T5)等4种土壤改良剂对河西绿洲设施土壤容重、孔隙度以及西瓜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设施土壤改良和西瓜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T1,基施羊粪)相比,各改良剂处理对应的0~20、20~40、40~60 cm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均有改善。各处理对应的果形指数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各改良剂处理对应的平均单果质量以及产量,与T1相比均有明显增加,且以T5表现最好,其667 m~2产量高达2 499.82 kg,相对增产12.5%。品质指标表现不一,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均在T4处理下表现最好;可溶性固形物,以T3处理最高;维生素C含量,T2处理达到最大。该区施用改良剂后,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孔隙度,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改善,以生物动力碳效果最佳;同时外观品质和产量以及果实品质也显著增加,以微生物菌肥增效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设施土壤养分富集且不平衡,不合理的施用配方肥会影响作物生长发育进而导致产量降低。以黄瓜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盆栽的方式系统研究了黄瓜配方肥(N、P_2O_5、K_2O质量比为1∶0.3∶1.5,原料为尿素、硝酸钾及磷酸二氢钾)在7种不同供肥质量浓度(0、0.5、1、2、4、6及8 g·L~(-1))下对黄瓜生长、产量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供肥浓度为0时,土壤供应养分能力不足,容易造成黄瓜植株缺氮现象明显,植株生长及产量明显受抑制;当供肥浓度范围在0.5~2 g·L~(-1)时,能保证黄瓜植株正常生长的前提下持续增产,当供肥浓度达到2 g·L~(-1)时,黄瓜产量最高,但此时土壤中全盐、碱解氮及速效钾含量有明显增加趋势,说明土壤已出现一定的养分累积;当供肥浓度范围在4~8 g·L~(-1)时,由于养分浓度高,黄瓜植株遭受盐胁迫抑制,植株生长受阻,黄瓜新生叶片的镁含量下降,出现叶脉间失绿现象,产量显著下降,并且土壤中盐分及养分累积严重,不利于黄瓜可持续种植。综上所述,黄瓜结果期合适的配方肥供应浓度为1 g·L~(-1)。  相似文献   

9.
黄瓜根系分泌物对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5  
黄瓜枯萎病是分布较广、危害较重、防治困难的一种典型的根际土传病害 ,致病病原菌属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国内外关于根系分泌物与土传病害关系的研究较少〔1~ 3〕,本文是笔者就黄瓜根系分泌物对黄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结果。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供试黄瓜品种为津绿 3号 ,供试病菌为Fusaramoxysporumf.sp .cucumarinumOwen ,采集并分离自东北农业大学园艺试验站大棚内黄瓜枯萎病病株。1.2 试验方法1.2 .1 植物培养 试验于 2 0 0 0年在东北农业大学园艺试验站进行。供试土壤分别…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促植物生长根际细菌HG28-5对黄瓜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采用HG28-5菌悬液进行黄瓜浸种处理后播种到穴盘,调查出苗和苗期生育指标,确认其对黄瓜的促生作用;测定黄瓜苗期根际土壤酶活性、速效氮磷钾和微生物种群数量,了解HG28-5对黄瓜苗期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并检测HG28-5在黄瓜苗期植株根部和根际土壤的定殖密度。结果表明,HG28-5浸种处理能显著提高黄瓜的出苗势、出苗指数,提高出苗整齐度;显著增加苗期黄瓜株高、叶片数、根长、地上部和根鲜质量,显著提高根系活力;显著提高黄瓜苗期根际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显著增加根际土壤速效磷的含量;显著增加黄瓜苗期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显著减少根际土壤真菌数量;另外,HG28-5在黄瓜根际具有良好的定殖能力,播种后第30天时,在黄瓜根系和根际土壤中的定殖密度分别为9.20×10~5cfu·g~(-1)和5.90×10~5cfu·g~(-1)。  相似文献   

11.
宝杂2号黄瓜属春性类型品种,在短日照和较低温度条件下,雌花着生节位低、节率高。但黄瓜生长适温为18~32℃,不耐低温,在10~13℃温度条件下,植株生长缓慢,在5℃温度条件下,植株生理机能失调,遇到0℃低温植株会冻死。宝杂2号早春育苗必须在大棚、环棚和电加温及草帘覆盖保温条件下进行。主要分播种育苗及营养钵搭苗培养2个阶段。具体方法是:1 床土准备 黄瓜育秧的床土必须肥沃、疏松。在播种前半个月,盖膜封闭大棚。加入适量草木灰(不超过床土的1/5),深翻、细捣床土。并备好营养钵所需的营养土,营养土的配制方法是50公斤(kg)土中加入10…  相似文献   

12.
郑丽萍 《广西园艺》2002,(5):J003-J003
1 营养袋准备首先配制营养土。取肥沃稻田土、火烧土和腐熟堆肥以 5 :3:2的比例混合 ,加入 2 %钙镁磷肥拌匀备用 ,然后取长宽为 2 4× 1 8cm的塑料袋薄膜在袋底部两侧剪角开口 ,在袋壁打孔以利排水通气。将配好的营养土拌入少量的杀虫剂和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 ,即用 0 .4%福尔马林药液喷洒至基质含水量 60 %状态即可 ,并加入 5 0 %辛硫磷 (每 m3用 1 0~ 1 5 g)混入基质中 ,搅拌均匀后用不透气的材料覆盖 3~ 5 d,翻拌无气味后即可使用 ,营养土配制完毕后要进行酸度调节 ( PH5~ 6.5为宜 )。2 容器的装土与排列将配制好的营养土与基肥搅拌…  相似文献   

13.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以β-葡聚糖、麦麸和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细胞壁作为唯一碳源诱导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Th-30发酵产生β-葡聚糖酶,采用硫酸铵盐析和琼脂糖凝胶色谱柱层析法对β-葡聚糖酶进行分离纯化,以津研4号黄瓜为试验材料,探究β-葡聚糖酶对黄瓜幼苗抗性生理指标、形态指标的影响及黄瓜常见土传病害的防控作用。结果表明:不同诱导条件下木霉Th-30发酵产β-葡聚糖酶活性差异显著,经β-葡聚糖诱导发酵的粗酶液酶活性最高,发酵72 h时达75.63 U·mL-1;纯化的β-葡聚糖酶比活力为783.56 U·mg-1,是粗酶液的45.32倍;5倍液和10倍液β-葡聚糖酶可显著提高黄瓜幼苗的根系活力、游离脯氨酸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及根冠比和壮苗指数;β-葡聚糖酶10倍液处理对黄瓜立枯病、黄瓜枯萎病、黄瓜疫病、黄瓜猝倒病、黄瓜菌核病的防效为50.36%~80.63%。  相似文献   

14.
土壤结构改良剂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如HPAN(水解聚丙烯腈钠)、CMC(羧酸甲基纤维钠盐)、 PVA(聚乙烯醇)等,笔者曾应用在小麦、大豆、果树、花卉、西瓜、蔬菜上都有增产效果,但这些改良剂在热水中才能溶解,使用不便。1989年笔者改用SA—2(主要成分是聚丙烯酰胺的衍生物)能溶于冷水中,用量又少,易于推广,无毒性。在甜椒育苗上施用SA-2,可提高出苗数,培育壮苗,促进早熟高产,增加经济效益。 试验材料与方法 一、团粒土配制 按上重 0.06%计算, 0.6kg SA-2粉剂可配制 1000kg团粒土。具体方法:把0.6kg SA-2粉剂,慢慢倒入 20kg水中,待…  相似文献   

15.
以复合改良剂为试材,以小白菜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种植在人工配置的不同程度镉污染土壤中(2、4、25、50、100mg/kg),研究不同浓度复合改良剂(0、600、900、1 200mg/kg)对土壤有机质、pH值、小白菜可食部位镉含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900mg/kg复合改良剂可使镉污染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2.36%~72.24%,但对土壤pH值无显著影响。施用复合改良剂可明显提高小白菜安全性和营养品质,5个镉处理小白菜可食部位镉含量降低32.04%~44.87%,维生素C含量增加10.73%~48.62%,可溶性糖含量提高10.37%~59.52%,粗纤维含量降低11.53%~28.10%。因此,复合改良剂能够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推荐其适宜用量为900mg/kg。  相似文献   

16.
黄瓜菌根化育苗基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黄瓜为试材 ,用菜园土与河沙的不同配比及蛭石作为基质处理 ,接种丛枝菌根菌Glomusversiforme(简称GV)和不接种CK(接同样量的灭菌的沙土 )。结果发现丛枝菌根菌的侵染率在菜园土与河沙不同配比处理中较高 ,为 48.48%~ 5 6 .15 % ,蛭石处理的侵染率较低 ,为 37.82 %。基质处理 2 (菜园土∶河沙 =1∶2 )的丛枝菌根促生效果最显著 ,与对照比在叶面积、干物质量、壮苗指数上 ,分别提高 44 .0 9% ,36 .46 %和 83.6 2 % ,是黄瓜菌根化育苗的理想基质。此外 ,在菜园土中接种丛枝菌根菌也表现出良好的促生效应  相似文献   

17.
科技文摘     
正复合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中小白菜品质的影响以复合改良剂为试材,以小白菜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种植在人工配置的不同程度镉污染土壤中(2、4、25、50、100…mg/kg),研究不同浓度复合改良剂(0、600、900、1…200…mg/kg)对土壤有机质、p H值、小白菜可食部位镉含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900…mg/kg复合改良剂  相似文献   

18.
植物可以通过根系分泌、残茬降解等方式释放酚类化合物到土壤中,从而对自身或其它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酚类化合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该试验以"津绿3号"黄瓜品种为试材,通过外源添加在黄瓜连作体系中测得浓度的香草醛,研究了其对黄瓜幼苗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香草醛影响了黄瓜幼苗生长及土壤微生物活性;在培养皿中,0.25~1.00mmol/L香草醛溶液处理显著抑制了黄瓜种子胚根伸长(P0.05);在土壤条件下,0.05~0.20μmol/g土香草醛处理显著抑制了黄瓜幼苗株高及叶面积(P0.05);同时,所有浓度的香草醛处理(0.02~0.20μmol/g土)均显著提高了土壤脱氢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P0.05);总之,外源香草醛能同时抑制黄瓜幼苗生长并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9.
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芹菜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适合在中轻度镉污染土壤上有效降低芹菜吸收镉的改良剂,用模拟镉污染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HA)、人造沸石(Z)、过磷酸钙(P)和石灰(L)的两两组合对芹菜生物量、镉吸收量、土壤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改良剂的污染对照相比,6种改良剂的配伍组合对芹菜生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在添加纳米羟基磷灰石(5 g/kg)+人造沸石(5 g/kg)和纳米羟基磷灰石(5 g/kg)+过磷酸钙(4 g/kg)后显著抑制芹菜对镉的吸收,芹菜可食部镉含量分别降低了57.43%和54.88%.综上,筛选出纳米羟基磷灰石(5 g/kg)+人造沸石(5 g/kg)和纳米羟基磷灰石(5 g/kg)+过磷酸钙(4 g/kg)的组合可以广泛应用在镉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20.
1 栽前土壤准备 栽前对土壤进行改良 ,为红阳猕猴桃生长发育创造一个疏松、肥沃及排水容易的环境。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整地方式。  抽槽式 :对排水较难的平地及较粘重、较板结地采用的方式。按行距定行 ,行向必须顺水流方向 ,在每行中央抽槽 ,槽深 80~ 10 0cm、宽 10 0cm。抽槽时 ,表土和底土分放 ,槽底施各类稿秆及杂草 2 0~2 5cm厚 ,盖 5~ 10cm厚的土壤后填 2 0cm厚左右的圈肥、堆肥等 ,每 6 6 7m2 施磷肥 75kg ,与土壤拌合 ,再将挖起的土全部回填 (先填底层土 ) ,做成高出地面 2 0cm左右、宽 10 0cm的平整定植厢。定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