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北干街道明星村、兴议村是区级放心菜生产基地,配套蔬菜大棚1150套(面积38.7hm^2)、小拱棚20.7hm^2,配套蔬菜防虫网4.5万m^2、遮阳网11万m^2,农户具有多年蔬菜生产及反季节栽培技术。为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下的市场经济形势,充分提高种菜科技,增加蔬菜生产效益,在2006年辣椒秋季反季节栽培面积达6.8hm^2,且应用科技和设施能力强,获得产量高,效益好。  相似文献   

2.
《中国瓜菜》2006,(3):62-62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涡北新区刘郢村是反季节大棚蔬菜生产专业村.西芹和大根白萝卜刚刚收获.农民又忙着种植番茄。如今.反季节蔬菜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和发展.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5.76万hm^2.蔬菜年总产量205万t.总产值18.7亿元。  相似文献   

3.
冬春季蔬菜大棚内烟剂熏蒸使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东台市是全国瓜果蔬菜生产大市,年种植各类瓜菜6.8万hm^2次,其中冬春大棚栽培3.2万hm^2。冬春季主要是以多层大棚覆盖栽培辣椒、番茄、茄子及西瓜等,随着瓜果蔬菜种植年限的延长、种植面积的扩大,主要病虫害发生逐年加重,尤其是茄果类的多种病害及烟粉虱重发,使烟剂防治瓜果蔬菜病虫害应用的面积越来越大。使用烟剂防治大棚瓜果蔬菜病害虫,如方法得当、  相似文献   

4.
张建军 《长江蔬菜》2011,(19):16-17
四川是我国西部农业和人口大省。拥有农业人口6000多万,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4hm^2。现阶段四川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是农民增收.而在有限的耕地上,只有利用节本高效技术发展反季节蔬菜才能达到增收目的。经过10年的研究与示范推广表明,四川早春蔬菜大棚网式集成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和效益,至今累计推广面积超过5万hm^2,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菜篮子工程的深入实施,河南省漯河市蔬菜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具有传统种植优势的辣椒得到进一步发展,种植面积达到2.7万hm^2,主要有用作调味品的小干椒、大棚辣椒和夏秋露地辣椒三种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1月12日,我市三镇的反季节大棚蔬菜开始陆续上市,不但满足了市民冬季的蔬菜需求,更让三镇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天寒地冻,菜价居高,一直唱主角的大众菜成了市民的消费热点。走进文殊镇冬季蔬菜大棚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映入眼帘:一座座日光温室整齐排列,一个个塑料大棚透着绿色,大棚里辣椒、西葫芦、西红柿、茄子等各种各样的蔬菜应有尽有,拉开了大棚蔬菜上市的帷幕。文殊镇文殊村八组农民杜金花告诉记者,她家里的五座大棚2013年全部种植了反季节蔬菜,包括茄  相似文献   

7.
辣椒作为增味添香的蔬菜和调味品,以及具有药用功能的“红色药材”,其特殊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倍受人们喜爱,现已成为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调味料作物。目前世界辣椒种植面积370万hm^2,我国辣椒种植面积133万hm^2,面积仅次于白菜类蔬菜,占世界辣椒面积的35%;辣椒总产量2800万t,占世界辣椒总产量的46%。辣椒种植投资少,效益高,尤其是种植反季节辣椒的效益更好,已成为许多地方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8.
淄博市临淄区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是闻名全国的“中国西红柿之乡”,番茄、西葫芦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截至2022年,种植面积达到1.12万hm^(2),年产量109.7万t,年产值22.7亿元,蔬菜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5.1%。其中高标准设施蔬菜大棚2.6万个,逐步形成了“春提前、秋延迟、冬生产”的设施蔬菜生产模式,种植种类主要为西葫芦、番茄、甜辣椒等。  相似文献   

9.
东台市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市)之一,大棚西瓜年种植面积1.36万hm^2,春大棚西瓜6月底至7月中旬陆续清田腾茬后,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种植下列蔬菜,实现堵淡增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东台市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市)之一,大棚西瓜年种植面积1.32万hm^2,佳蜜牌西瓜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春大棚西瓜6月底-7月中旬陆续清田腾茬后,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种植下列蔬菜,实现堵淡增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东台市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出口示范基地县(市)之一,常年蔬菜大棚面积稳定在3.7万hm^2以上,秋花椰菜是早春大棚蔬菜腾茬后种植的主体品种,面积达0.7万hm^2。由于本地区秋花椰菜生长期间高温炎热、台风暴雨多、病虫害发生重等不利因素,制约着花椰菜产量和品质的改善。为此,近年来笔者在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东台市东台镇长青村(居)创建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控示范园区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宁海县地处浙江东部沿海地带,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全县拥有耕地面积2.258万hm^2,山地11.7万hm^2,其中低缓坡地4.67万hm^2。近年来,我县依托自然优势,以发展循环农业为突破口,初步形成了西部山区高山蔬菜产业带、中北部大棚蔬菜产业带、东部平原订单蔬菜产业带的整体格局。  相似文献   

13.
菜—菜—稻栽培模式,是前1年冬季栽培反季节大棚蔬菜,第2年春提早栽培蔬菜,6月底至7月初收完蔬菜,接着种晚稻。此种栽培模式,一是丰富了蔬菜市场,二是增加了经济收入,667m2比原来的稻—稻—油栽培方式纯增收2500~3000元,三是协调了粮食发展,四是实行了水旱轮作,培肥了地力,病虫害减少。其栽培技术如下:1 反季节大棚蔬菜:采用反季节栽培蔬菜技术栽培大棚蔬菜,主要是根据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11 品种 辣椒选用湘研3号和皖椒1号等品种。12 播种育苗 7月下旬采用大拱棚盖膜和遮阳网…  相似文献   

14.
14万个蔬菜种植户、40万个蔬菜大棚、6万hm^2蔬菜、45亿元的农资市场容量,这些实打实的数字让“中国蔬菜之乡”寿光成了众多农资厂家争相进入的“聚宝盆”。  相似文献   

15.
防治大棚辣椒烟粉虱的一个重要农业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粉虱在东台市主要集中在大棚茄果类蔬菜上越冬,控制好越冬大棚茄果类蔬菜生长前期的烟粉虱,可以大大降低生长后期烟粉虱的发生基数及其在夏秋棉花等大田作物上的发生量。东台市越冬大棚辣椒种植面积1万hm^2以上,2007年东台市植保植检站在辣椒种植区示范推广一项极其重要的农业措施——摘除植株下部老黄叶,有效地控制了大棚辣椒烟粉虱的发生,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吉林蔬菜》2020,(2):10-10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反季节蔬菜种植已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式之一,目前市场上冬春季的蔬菜也绝大部分都来自蔬菜大棚的种植,那么,为什么大棚种植的反季节蔬菜更容易获得人们的青睐呢?1反季节种植在我国80年代出现大棚种植之前,在我国地域辽阔的北方,由于寒冷的室外温度,土地在冬季大多处于沉睡期,人们的饮食多是以萝卜、大葱、马铃薯等易储性蔬菜为主,蔬菜品类单一,且不新鲜,而蔬菜大棚的出现改变了这种饮食习惯,使得人们在寒冷的冬季也能吃到绿油油的反季节蔬菜,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餐饮质量,所以受到人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东台市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出口示范基地县(市),“怡丰”牌无公害青椒是大棚设施蔬菜栽培的主体品种,其中秋延迟种植面积稳定在0.4万hm^2。由于本地区在秋延迟辣椒栽培前期高温炙热、台风暴雨频发,后期又转处于低温寡照的环境,病虫害发生重等不利因素制约着青椒的产量和品质。为此,笔者近年来借助于创建国家级“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控示范园区”过程中,采用“两网(防虫网、遮阳网)一膜”覆盖技术育苗或栽培,运用黄板诱杀害虫等配套技术种植,使辣椒延迟到元旦,春节上市。  相似文献   

18.
常熟市地处江苏省南端,紧邻上海,是苏南地区重要的蔬菜产区,蔬菜种植面积多年稳定在2.8万hm^2次,总产量110万t。近年来,全市大力发展夏季防虫网室蔬菜栽培,至2012年已拥有钢管立柱式平架网室173.3hm^2,加上钢管大棚覆盖防虫网,年网室蔬菜栽培面积1000hm^2次,产量1.8万t,在夏季生产安全蔬菜、堵伏缺保供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艳霞 《中国园艺文摘》2014,(3):147-148,166
介绍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的含义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总结冬季大棚蔬菜的栽培技术及露地反季节蔬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该模式为大棚蔬菜一年四熟制复式栽培模式,生菜和西红柿利用大棚反季节生产,市场售价较高.洋扁豆利用西红柿的篱架,一架两用,省工节本.4种蔬菜品种的市场需求量大,销售畅,经济效益高,一般年总产值2万元/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