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抗光肩星天牛的南抗杨2号为母本,以抗逆性较强的赤峰美黑为父本,选育美洲黑杨抗光肩星天牛品种。经过封闭环境下的抗虫试验和总酚类物质含量测定,从实践和理论2个方面综合选育了一批抗光肩星天牛性状较强的品种,K6、K8、K10、K13在抗虫性状上优势突出,抗侵染能力比群众杨提高6.3倍以上,K6、K8材性优于群众杨。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杨树品种和不同方法,人工饲养光肩星天牛幼虫,结果表明,感虫品种大官杨比抗虫品种I69杨生长发育快1.2-2.9倍,化蛹率高2.9倍,化蛹早19天;用大官杨树皮浸提液浸润天牛卵比I69杨浸液孵化早2-4天,孵化率高1.7倍;通过对大官杨及I69杨树皮及木质部营养含量分析,表明感虫品种大官杨营养比率,可溶性糖含量比抗虫品种I69杨高5.9倍和22.6%,而I69杨树皮及木质部中都含有甘露糖,在大官杨中没有发现甘露糖,甘露糖可能是抑制肩星天牛生长发育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光肩星天牛是许多树种毁灭性的蛀干害虫,而我们通过多年的调查,证实了廊坊杨抗光肩星天牛危害,又经试验和对树干进行观察,进一步分析了廊坊杨的抗光肩星天牛的特性及其抗虫机制。  相似文献   

4.
以杨树抗虫品种为主综合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的研究*秦锡祥高瑞桐李吉震曹桂洪陈维培关键词杨树抗虫品种、综合防治、光肩星天牛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是杨树(Populusspp.)重要的蛀干害虫,造成木材...  相似文献   

5.
光肩星天牛是许多树种毁灭性的蛀干害虫 ,而我们通过多年的调查 ,证实了廊坊杨抗光肩星天牛危害。又经试验和对树干进行解剖观察 ,进一步分析了廊坊杨的抗光肩星天牛的特性及其抗虫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北抗杨与当前西北干旱区绿洲防护林主栽树种新疆杨的抗虫性差异,为在西北绿洲区推广北抗杨提供参考。【方法】1999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韩一凡课题组提供北抗杨家系6个优选无性系(16-4、16-8、16-17、16-18、16-22、16-27)。2003―2011年向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城区投放北抗杨家系6个优选无性系、新疆杨等共18个杨树品种,进行多品种抗性比选以及观察纯林抗性小区试验,共104株,面积2.72 hm2;2013年在临河区、磴口县、杭锦后旗各投放1 000株北抗杨,以新疆杨为对照树种,开展疫区扩大试验。解剖被害木内光肩星天牛虫道,分析新疆杨和北抗杨上光肩星天牛产卵、孵化、幼虫取食、发育的差异;调查疫区扩大试验林光肩星天牛产卵和羽化情况,分析新疆杨和北抗杨纯林中虫口演进趋势的差异。【结果】新疆杨树皮对光肩星天牛成虫产卵具有较强的选择抗性;光肩星天牛小幼虫很少取食新疆杨的形成层和韧皮部,主要靠取食木质部完成发育。因此,新疆杨树皮破损小、容易愈合,而木质部受害严重,光肩星天牛成虫羽化率达25.8%。北抗杨树皮对光肩星天牛成虫产卵的选择抗性较弱;光肩星天牛小幼虫先取食北抗杨的形成层和韧皮部,造成树皮掌状凹陷,产卵刻槽愈合后形成较大的瘢痕,对树皮外观损伤较大;但北抗杨形成层、韧皮部、木质部对光肩星天牛从小幼虫到成虫羽化出孔各个阶段的发育均表现出很强的抗性,最后成虫的羽化率仅为0.25%。【结论】新疆杨具有较强的选择抗性和耐害性,但发育抗性弱,在无人为干预的情况下纯林虫口密度累进增大,抗性不能持久,危害多年后出现枯梢,木质部虫道密布,木材利用价值降低。北抗杨选择抗性较弱,但发育抗性很强,纯林抗性持久稳定,在无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被害木木质部内虫道很少,木材被害轻,因而木材的利用价值高。北抗杨推广造林时可根据性别、干形和速生性的需求选择不同无性系,如以快速绿化为目标,可选用速生性最好的16-27无性系(即北抗杨1号,雄性);农田防护林可选干形好、高生长最大的16-4无性系(雌性);兼顾干形和不飞絮,可选16-8无性系(雄性)。  相似文献   

7.
临夏 8 5杨 (PopulusבLinxia85’)是甘肃省临夏州林科所选育出的新的杨树优良品种 ,2 0 0 3年“临夏85杨研究”项目通过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技术鉴定。该品种具有生长迅速、生长季长、主干通直、抗寒、抗病虫能力强之特点 ,特别是对黄斑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危害 ,能产生  相似文献   

8.
临夏 8 5杨 (PopulusבLinxia85’)是甘肃省临夏州林科所选育出的新的杨树优良品种 ,2 0 0 3年“临夏 85杨研究”项目通过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技术鉴定。临夏 85杨具有生长迅速、生长季长、主干通直、抗寒、抗病虫能力强之特点 ,特别是对黄斑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危害 ,能  相似文献   

9.
以河套平原的磴口县作为光肩星天牛疫区试点,选用18个速生杨无性系试材,长期观测其对光肩星天牛的抗性并连年调查无性系生长情况。光肩星天牛适应性较强的5个无性系(转基因12、OP-367、新疆杨、美青3-69、北抗16-4),5-8a仍有未愈合的羽化孔,属感虫;7个无性系(Simplot、110、美青64、93美8-6、荷兰速生杨、306-45、DN-34),天牛的适应性适中;其余6个无性系(北抗16-8、北抗16-17、北抗16-18、北抗16-22、北抗16-27、银中杨)天牛适应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
防治天牛十法文/赵国田朱兰阁一、选选用抗虫树种,如沙兰杨抗桑天牛,毛白杨抗光肩星天牛,并与不易受天牛危害的椿、楝、泡桐等树种营造混交林,降低危害程度。二、除清除虫源,新栽林木周围要修剪有虫枝干和伐除重害林木。三、捉捕捉成虫,成虫大而笨,飞翔能力差,在...  相似文献   

11.
18个杨树无性系抗光肩星天牛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河套平原的磴口县作为光肩星天牛疫区试点,选用18个速生杨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长期观测光肩星天牛的生活史:产卵、孵化、发育、羽化,并连年调查无性系的生长情况。试验选出6个抗光肩星天牛无性系:北抗16-8、北抗16-17、北抗16-18、北抗16-22、北抗16-27、银中杨;荷兰速生杨、306-45、DN-34等无性系初期抗性较好,但试验年限较短,需要进一步验证;新疆杨对光肩星天牛抗性较弱,但受天牛幼虫破坏后仍能维持比较正常的生长状况。在参试的18个无性系中以北抗16-8综合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2.
对几种结构模式的抗天牛防护林进行了试验研究 ,得出 :树种混交是营造黄河护岸林的关键性措施 ;杨树的生长量最大 ,是主要造林树种 ;糖槭对天牛有较强的诱惑作用 ;臭椿是抗天牛树种 ,但是对天牛的驱避作用不明显 ,与杨树混交时应采取团状或行间混交  相似文献   

13.
取食不同杨树对光肩星天牛幼虫体内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取食不同杨树的光肩星天牛幼虫,其羧酸酯酶(CarE)的活力具有明显差异,其变化趋势基本与6种杨树的抗虫性程度呈负相关.动力学研究表明:羧酸酯酶的活力随杨树的抗虫性而异,高抗的毛白杨随着取食时间增长,羧酸酯酶活力逐渐下降.取食后的前10 d,羧酸酯酶活力的变化主要由酶分子变构引起;10 d以后,则是由酶分子数量变化引起,感虫的加杨,随着取食时间的增长,羧酸酯酶的活力逐渐上升,其变化主要是由于羧酸酯酶的数量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椴树吸引光肩星天牛成虫产卵又抑制其卵及幼虫发育的特殊功能,对失去生物控制天牛危害能力的林木和林分,实施控虫生物因子补偿及诱控功能的放大,调控天牛种群数量。椴树和杨树分别套笼接虫,诱控树种上的平均产卵刻槽数为15.8个/株,孵化率为0;合作杨上的平均产卵刻槽数为16.1个/株,孵化率为10.56%。光肩星天牛对沙枣和几种感虫树种的嗜好程度有明显差异。在产卵刻槽数量上,加杨〉沙枣〉白桦、毛白杨、北京杨、糖槭;在取食面积上,锗槭〉沙枣〉加杨、白桦、毛白杨、北京杨。通过野外次生林椴树控虫调查结果显示,椴树的引诱距离为10m以内,引诱强度最好的距离为6~8m。以径粗6—10cm的杨树点滴注入或喷布诱控树种提取剂,50d后检查死虫数,其杀虫率在70%。  相似文献   

15.
光肩星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肩星天牛是糖槭、杨、柳、榆等树种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通过测定6种不同的判断空间分布格局的聚集度指标,并应用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分析法,得出光肩星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聚集原因是由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异质性共同作用引起的;另外,根据距离干基部的不同位置划分为3个高度,得出不同高度的虫口数量在1%水平达显著差异,且2m以上的虫口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6.
斑啄木鸟生物学特性及控制光肩星天牛危害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2003年,观察掌握了斑啄木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主要生物学特性,雄鸟的平均取食范围是12.7 hm2,雌鸟为15.8 hm2;3 a挂出710个杨、柳心腐木段招引啄木鸟,成功营巢率8%,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啄食率为62.3%~80%,斑啄木鸟控制光肩星天牛幼虫危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辽宁杨树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辽宁省杨树速生丰产林建设发展中经常遇到的病虫害进行了介绍,并重点阐述了发生在杨树上的主要种类蒙古象甲、黑绒金龟、白杨透翅蛾、杨干象、青杨天牛、光肩星天牛、杨树溃疡病、杨树腐烂病、杨树黑斑病的形态识别、危害部位和防治方法等。  相似文献   

18.
描述了光肩星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危害状况,发生原因以及不同的防治方法,为今后光肩星天牛的研究与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大斑啄木鸟与光肩星天牛的种群动态关系,于2005年6~10月对大斑啄木鸟和光肩星天牛共存的典型栖息地进行了调查.综合分析了大斑啄木鸟与光肩星天牛在种群增长的时间生态位和树木垂直、水平等方向的空间生态位上的关系.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生态位的变化,能引起大斑啄木鸟取食及生态位的相应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