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伶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624-7625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我国农村经营体制的又一次创新,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简述了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措施,介绍了几种目前行之有效的农业产业化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2.
1 新形势下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 能够与我国农业现行组织形式相适应,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的稳定发展.我国以“公司 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对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充实、完善和发展.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使农户找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联合与合作的形式,有利于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将农业生产流通各个环节连接起来,保障了农民的生产利益,提高农民投入生产的积极性,为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增强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手段。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短缺、服务体系没有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不协调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化和升级的瓶颈制约因素。因此,政府必须转变治理理念,发挥宏观调控,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服务体系,为农业产业化经营营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产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伴随着市场农业的发展和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应运而生,是农村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广大农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营体制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是新阶段党和政府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5.
农业高校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为基础,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的的集约化经营方式,它的突出特点是种养加联合、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实践表明,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是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分散经营与集约化经营等农业和农村深层次矛盾的有效途径。在 21世纪,它将成为我国农业最普遍的经营方式。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农业高校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为农业产业化服务,是值得广大农业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一…  相似文献   

6.
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研究——以衡水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化是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变的战略性举措。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统筹城乡发展,必然要求对我国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以衡水市为例,针对其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衡水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长厚 《农业考古》2006,(3):225-227
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而且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本文认为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抓好几个主要环节:(1)做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划;(2)确立和培育主导产业;(3)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4)建设好龙头企业(5)建立和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6)完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以"公司+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对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充实、完善和发展 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使农户找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联合与合作的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农业经营形式,是我国农村杜会主义集体经济改革探索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9.
产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伴随着市场农业的发展和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应运而生,是农村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广大农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营体制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是新阶段党和政府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有效成功的经营方式,它可以解决农户的小规模生产与市场的衔接问题,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民收入有较大的提高。但在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是薄弱环节,它们不能有效地联结,使农民收入的提高受到影响,也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因此,探索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