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业实用技术》2021,(9):47-51
干旱缺水是影响干旱区造林绿化的主要制约因素,抗旱造林成为现阶段干旱区造林绿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本研究以青海的油松、白榆、青杨等树种造林为例,以含水率、土壤温度、植物生长量为指标,采用集雨托盘、黑地膜、白地膜、保水剂、防渗袋、集水盆、育苗袋7种抗旱技术进行试验对比,判断不同造林抗旱技术的效果,筛选最优的抗旱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抗旱造林技术的实验区,其土壤含水率较未实施抗旱技术的对比区域平均增加(2.732±1.920)%;覆盖技术的保水效果较防渗技术平均低(4.856±1.980)%;按保水能力强弱对比,依次是集水盆育苗袋防渗袋集雨托盘黑地膜白地膜空地;综合保水率、土壤温度和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以及成本投入等指标,推荐集水托盘或者集水盆技术作为主要抗旱造林技术。本研究对干旱区造林成本削减和效率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引进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栽培,并在内蒙古中部的半干旱区山地、黄土沟壑区、盐碱覆沙地等3种不同立地类型造林,进行了4年抗寒、抗旱、抗病虫害、生长适应性等一系列大田观察测定,并采用PV曲线对该树种进行了抗旱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具有较强的抗逆特性,在内蒙古半干旱区适宜的立地类型,采用抗旱造林技术,可以栽培。  相似文献   

3.
从科学慎重选择树种,合理安排造林布局,做好造林前的整地准备工作,大力开展抗旱、抗盐碱造林技术推广,采取正确的栽植技术,加强抚育管理这七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北方干旱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4.
保水剂作为一种抗旱节水材料,使用方便、效果显著,已经在造林绿化中广泛应用。介绍了保水剂的功能、保水剂的作用机理以及保水剂的用法、用量,对干旱区抗旱造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浅谈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总结各地多年生产实践证明,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可概括为六句话,即“挖大抗、栽壮苗、夏浇水、秋覆土、勤补植、严管护”。同时加大科技含量,在育苗方面增加菌根、菌推广面积,培育干旱、半干旱区特有适应菌根苗,严格把好造林栽植过程中的各道工序,保证造林前苗木不失水、吸足水,加强抚育管护,精耕细作,提高土壤的保水、保墒能力,使有限的水发挥最大的作用,这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关键,也是基础工作,同时增加高科技产品推广利用面,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探索一条适应干旱、半干旱区特有的抗旱造林技术,使林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创造绿色家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风沙区樟子松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长岭县在风沙干旱区栽培樟子松的多年实践,总结了“一保、四改”樟子松抗旱造林技术,一保即保护好苗根,四改是:改一季造林为多季造林;改小苗造林为容器苗造林或带土坨大苗造林;改密植为大株行距造林;改人工栽植为机械造林。  相似文献   

7.
在小干松抗旱地理种源选择的基础上,采用抗旱种源在吉林省半干旱区的多个典型立地进行了比较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干松更适宜于在沙荒地上营造。通过多种造林方法比较,总结出小干松沙地造林实用技术。利用ISSR-PCR方法对抗旱种源进行了基因多态分析,依据扩增结果进行遗传距离分析,构建分子树状图,探讨了小干松抗旱种源间的遗传关系和利用ISSR分析进行种源鉴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松鼠的贮食行为及食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长岭县在风沙干旱区栽培樟子松的多年实践,总结了“一、四改”樟子松抗旱造林技术,一保即保护好苗根,四改是:改一季造林为多季造林;改小苗造林为容器苗造林或带土坨大苗造林;改密植为大株行距造林;改人工栽植为机械造林。  相似文献   

9.
抗旱造林技术需要因地制宜,其整地方式、造林方法、护林方法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选择合适的造林方法与造林技术进行科学造林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分析我国的抗旱造林技术及其相关技术要点,旨在为我国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提供一些参考思路。第一部分论述了抗旱造林技术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二部分分析了抗旱性树木的选择,第三部分论述了抗旱造林技术,第四部分探讨了抗旱造林技术要点,第五部分以辽西北地区为例,论述了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秋季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山地、丘陵区的干旱阳坡进行人工直播山杏、山桃造林试验。在播前播后实施工程性鼠害治理措施,鼠口密度共下降了85.3%~87.6%;直播造林从整地到抚育管理采用抗旱保苗技术措施,造林平均出苗率达到90%,平均保存率在85%左右。该项直播配套技术可用于半干旱区荒山丘陵的人工造林。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正在建设,对境内干旱地区的生态建设也提上日程,林业生态建设进入攻坚克难阶段。随着青海乡土树种的抗旱造林技术得到重视,有效的抗旱造林技术实施,对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对抗旱造林技术进行了分析,探析了几种常见青海地区树种抗旱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2.
水袋滴渗抗旱造林技术和容器苗抗旱造林技术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运用较成功的抗旱造林技术。笔者从操作方法、作用机理、应用效果、成本概算、适用范围5方面介绍了水袋滴渗抗旱造林技术。通过对留袋造林、脱袋造林后一个生长季内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苗木生物量、苗木根系分布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脱袋造林更有利于保存土壤水分。建议容器苗造林采用脱袋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3.
水是干旱荒漠区发展生态林业的制约因素 ,如何克服恶劣的环境条件 ,增加植被盖度 ,改善生态环境是林业研究工作的目的 ,为此工作的重点是寻找抗旱节水造林的方法、途径、技术及材料。通过不同容器造林试验 ,分析总结出植树袋是一种优于其它容器的造林材料 ,它的使用将会使干旱区造林效果呈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4.
干旱荒漠区抗旱节水造林技术应用效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旱荒漠区 ,造林能否成功 ,完全取决于水分因子 ,因地制宜地采用各种抗旱节水造林技术 ,最大限度地创造造林条件 ,是抗旱造林研究的主要课题。经历年来的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总结出了 6种抗旱节水造林技术 ,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非常复杂,土壤也非常贫瘠,这些地区常年少雨,蒸发量远超过降水量。根据多年来的造林工作经验,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荒山绿化抗旱造林技术进行了归纳,提出树种选择、整地方式、集水技术、栽植技术等抗旱措施以及抗旱配套技术措施如DJS造林技术,容器苗造林和地膜覆盖技术等一系列措施能较大程度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并取得有效的抗旱效果。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漏斗式覆膜抗旱造林系列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是干旱山区、沙区造林技术上的新突破,该技术对于半干旱缺雨地区的绿化造林,能够起到节水保湿、提高土壤温度、提高林木生长速度和造林成活率等作用,对漏斗式覆膜抗旱造林系列技术的应用效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浅谈杨树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干旱地区杨树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成材难问题,敖汉旗积极开展杨树抗旱造林技术研究,目前已形成了一套以抗旱保墒为目的的杨树抗旱造林技术,有效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18.
笔者通过在陵川县多年的造林实践经验,总结出石质山区干旱阳坡抗旱造林技术.从选择抗旱适生的乡土树种、培育优质耐旱的良种壮苗、适地适树、推广运用抗旱造林技术4个方面阐述了石质山区干旱阳坡抗旱造林技术,对开展石质山区干旱阳坡造林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抗旱造林粉、BGA激活剂、ABT生根粉和浸根造林等抗旱技术对梭梭造林的影响,在民勤干旱沙区开展了有关应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抗旱造林技术处理对造林林分保水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BGA土壤激活剂使梭梭造林林分(100 cm)土壤含水率提高53.24%;(2)抗旱造林技术对梭梭的生长差异显著,BGA土壤激活剂处理的梭梭植株高相对对照处理增长5.32 cm,枝长增长2.81 cm; (3)抗旱造林技术对于提高梭梭造林成活率有促进作用.ABT生根粉、抗旱造林粉2种处理对于对照处理成活率分别提高8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巴林左旗套袋覆膜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业局自1994年开始试用塑料套袋、覆膜抗旱造林技术以来,经过近20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一整套塑料套袋、覆膜抗旱造林技术,大幅度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为巴林左旗林业生态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套袋造林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套袋造林即小根系苗木套袋造林,是对一年生山杏、沙棘实生苗或二年生落叶松、油松实生苗进行套袋造林。赤峰市巴林左旗于1994年进行试验,当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