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马尾松种源对松褐天牛成虫取食、松材线虫病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反复选择试验,从40个马尾松种源中选出既抗松材线虫病又较抗松褐天牛补充营养取食的广东5号种源.接种松材线虫使抗病马尾松种源中某些萜类组分如长叶烯、酚性化合物等增多;而抗松褐天牛取食种源含有更多的单萜烯、倍半萜烯、石竹烯等,含有更少长叶烯,这可能与松材线虫和松褐天牛的取食习性不同有关.游离氨基酸含量低的马尾松种源能抗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取食和抗松材线虫病.这与游离氨基酸含量低的马尾松种源抗性强的观点一致.厚皮紧密型的树皮结构和旺盛的树木生长势也是抗性种源抗性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个云南松种源试验林及5个云南松天然林中的38个云南松地理种源松脂的物理化学特征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松松脂单萜含量高,倍半萜和双萜类中性物含量低,不同云南松种源间松脂优势单萜组分含量的地理变异丰富,有高α-蒎烯、高β-蒎烯两类;单萜优势组分和比旋光度是云南松地理种源的遗传特征;根据松节油的比旋光度可将云南松分为左旋和右旋两类。试验林云南松种源松脂的单萜化合物、倍半萜化合物、双萜化合物和双萜中性物的含量依次是31.9%~57.3%、0~3.0%、41.8%~68.0%和0~1.9%;天然林的则依次是32.92%~48.6%、0.1%~0.7%、50.7%~66.9%、0.2%~1.1%。主要组分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的有长叶松酸和左旋海松酸、新枞酸,其含量最稳定;α-蒎烯含量在高α-蒎烯类内稳定,相对标准偏差最小,为3.0%。比旋光度差异显著,最小值为-43.92°,最大值是 19.37°,平均值和相对标准偏差依次为-15.61°和140.10%,在左旋类内比旋光度与α-蒎烯、β-蒎烯含量相关关系显著。  相似文献   

3.
使用气液色谱和质谱研究了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的化学成分。油松松节油主要含α-蒎烯以及少量其他单萜及倍半萜烯烃。鉴定了酸类组分中的一般树脂酸。两种馏分的化学组成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松脂极相似。计算出非挥发性树脂酸成分中有5%的中性物。中性物被分离成羰基、羟基以及所谓残留中性组分。羰基和羟基馏分分别由树脂酸醛类和醇类组成,其中以具有海松醛或异海松醛结构的成分为主。残留中性馏分由二萜烃和树脂酸甲酯组成,除海松醛二烯和异松柏烯外,主要成分可能是松柏烯。  相似文献   

4.
不同类型黄皮果实香气成分和特征香气物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黄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以8种黄皮果实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果实中的香气成分和特征香气物质进行了检测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从8个黄皮品系的果实中共检测出挥发性成分99种,主要含有单萜烯类、单萜类、倍半萜烯类、类倍半萜类、醇类、酯类、酮类、醛类和其他类物质,其中含量较高的分别为β-水芹烯、D-柠檬烯、石竹烯、α-水芹烯、α-金合欢烯、1H-3a,7-亚甲基薁等成分;8个品系黄皮果实中的香气成分,均以单萜烯类和倍半萜烯类物质为主,二者均占各品系黄皮果实香气成分总含量的80%以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大鸡心黄皮单独为一类,其余品系聚为一类。对其香气值(OAV)的分析结果表明:8个品系黄皮果实中均含有β-金合欢烯、α-水芹烯、β-水芹烯、D-柠檬烯、2-辛酮、α-蒎烯和石竹烯等特征香气物质,且α-水芹烯、β-水芹烯、D-柠檬烯对各黄皮品系香气的贡献均较大;8个黄皮品系间果实的香气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大鸡心和其他品系间的差异最大;α-水芹烯对各黄皮品系中果实香气成分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5.
5种杉科植物不同部位的精气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杉科植物所含精气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在湖南南岳、江西靖安、浙江临安选择柳杉、杉木、水杉、池杉和落羽杉5个树种的纯林采集各树种的叶片和木材释放的精气,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法分析、鉴定其所含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杉科植物所含主要化学成分是α-蒎烯、β-蒎烯、莰烯,柳杉的叶片和木材单萜烯、倍半萜烯相对含量之和分别达96.89%、98.84%;杉木的叶片和木材所含单萜烯与倍半萜烯相对含量之和分别达95.60%、96.34%;水杉的叶片和木材单萜烯、倍半萜烯相对含量之和分别达99.03%、97.69%;池杉的叶片和木材所含单萜烯与倍半萜烯相对含量之和分别达98.83%、94.91%;落羽杉的叶片和木材所含单萜烯、倍半萜烯相对含量之和分别达95.77%、96.71%.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对湿地松单萜烯组成的变异和遗传的研究结果,举例说明如何利用所得到的结果对湿地松的遗传学进行研究.湿地松单萜烯组成的单株变异和遗传湿地松的含油树脂,约有20%是单萜烯类,其余的主要是各种树脂酸.木质组织含油树脂的单萜烯馏分主要由α-蒎烯、β-蒎烯及β-水芹烯构成;莰烯、香叶烯、α-水芹烯及苧烯常以次要成分的形式出现,偶尔还有痕量的△-3-蒈烯及γ-萜品烯.枝尖皮层组织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樟脑、松油醇和杉木油这3种不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工业双戊烯A、B、C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双戊烯A、B、C中已鉴定出相对质量分数大于0.1%的成分分别为27、29、33个,其相对质量分数总和分别为98.98%、98.12%、96.34%;3个工业双戊烯样品富含单萜烯类化合物,其组成特征与其来源关系密切,工业双戊烯B含有丰富的桉叶素,而工业双戊烯C中的开环萜烯类和芳香族类物质的含量较高;3个工业双戊烯样品可通过精馏单离出双戊烯、萜品油烯和对伞花烃等产品,还可经适当分离后用作对生产伞花烃原料;此外,工业双戊烯B可提取桉叶油素,工业双戊烯C可提取3,4-二甲基-2,4,6-辛三烯。  相似文献   

8.
枫脂精油的化学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产自江西宁都、贵州惠水和广西全州3个试验点的枫香树脂,进行水蒸气蒸馏,分离得到枫脂精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3产地枫脂精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鉴定出23种主要物质的化学成分,其中单萜烯类物质9种,倍半萜烯类物质9种,其它成分5种。3产地枫脂精油中单萜烯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成分差别不大,质量分数相近,它们都含有高达40%~55%的蒎烯物质;倍半萜烯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成分差别较大,贵州惠水产枫脂精油中石竹烯和石竹素质量分数较高,近30%。  相似文献   

9.
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不同表型特征的湿地松松脂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松脂松节油主要的单萜化合物、倍半萜、二萜在高产脂湿地松不同表型松脂中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A类型含油量最高,而B类型含油量的变异最大,含油量随凝结度的增加而降低;主要单萜和双萜化合物分别是B类型和D类型占比例最大;主要单萜化合物中α-蒎烯含量A类型最高,β-蒎烯含量B类型最高;倍半萜含量仅有D类型为0.1%,其余类型均为痕量;二萜树脂酸占总化合物含量随凝结度增加呈先降后升变化;海松酸型树脂酸含量随凝结度增加而增加,枞酸型树脂酸含量则先降后升;松脂不同表型的差异主要来自于高组分单萜α-蒎烯、β-蒎烯以及二萜树脂酸中的异海松酸和左旋海松酸。  相似文献   

10.
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马尾松土贡种源松针中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其中的化学成分,采用GC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并与马尾松普通种源松针油做对比。结果表明,土贡种源和普通种源挥发油得油率分别为0.52%、0.60%,各分出69、75个成分,鉴定其中23个,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92.65%、94.56%,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α-蒎烯(37.673%、46.715%)、莰烯(3.724%、3.015%)、β-蒎烯(14.969%、12.978%)、石竹烯(8.242%、10.212%),除α-蒎烯含量相差9.042%以外,其他成分含量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1.
华山松种源幼林性状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胡先菊 《林业科学》1990,26(4):301-307
华山松(Pinus armandi Franch.)分布很广,生态条件变化梯度大。对华山松种源幼林(8年生)性状变异的研究表明,种源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多数性状与产地纬度有密切的线性相关,呈纬向为主的渐变群。云贵高原种源生长快、生物产量高、针叶长、针叶着生密度小;而秦岭—大巴山区种源则与此相反。华山松各产地的极端温度是其种源变异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种源松脂组分的地理变异*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3.
华山松种源苗期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山松种源试验表明,不同种源场圈发芽率、苗高、保存率存在极显著差异,这些苗期性状差异与地理纬度呈负相关。5、6、19号种源表现优异,场圃发芽率、苗高和保存率均高地种源平均值。各种源7月份进入速生期,7、8月份苗生长量占全年的26%左右,10月开始陆续封顶。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松节油倍半萜烯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谱分析我国马尾松松节油的倍半萜烯成分。气相色谱共分离出15个倍半萜烯组分(GLC含量>0.1%),质谱检索鉴定其结构。在重油分析中,鉴定出7个以前文献中未见报道的倍半萜烯成分。  相似文献   

15.
华山松种源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三峡地区通过对全国10省(区、市)35个华山松种源选择及中试研究,迄今已有26a,取得了结果,为在种子调拨范围和方向上发展华山松提供了科学依据。在三峡地区第1次取得了华山松种源选择的大量系统数据,确定了三峡地区适宜种源。最适宜三峡山区造林的是重庆城口的种子,比本省巴东种源材积提高60.1%,比平均值材积提高22.3%。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全国10省(区、市)25个华山松种源32年选择研究,首次取得了对华山松种源研究的大量系统数据,确定了适宜种源,为宜昌市发展华山松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最适宜昌山区造林的是重庆城口和贵州威宁的种源,现实遗传增益比湖北巴东种源材积提高38.8%;比其它23个种源平均值材积提高23.3%;比25个种源平均值材积提高21.4%。  相似文献   

17.
华山松抗寒性的地理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1980-1988年间26个产地的华山松实生苗和幼树的冻害情况,看到原产云贵高原亚热带山区的华山松,引种到暖温带气候区种植极不抗寒,基本不能越冬,云贵高原区域内种源的抗寒性也有某种程度的差异,尤以西部(云南保山地区)最弱,东部和北部(云南北部、四川西南部和贵州西部)较强,因而不经试验,不宜把云贵高原华山松种子调入暖温带使用。  相似文献   

18.
以柳河五道沟林木种子园生产区中选至兰山林场的优树为对象,采集球果和种子,对优树株间有关种实性状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选至相同次生种源的优树株间在球果长度与直径、出种率和千粒重性状表现上差异显著;方差分析和F检验证实株间种子重量差异极显著(P<0.01),遗传差异是主要因素。种子重量是辽宁次生种源的1.3倍,有随积温降低而增加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秦岭华山松小蠹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23  
通过对秦岭林区海拔1600~2200m的中山地带华山松小蠹虫种类和生态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秦岭林区入侵危害寄主华山松的小蠹虫有19种,其中能构成竞争和共存的小蠹虫主要有11种。虽然,这11种小蠹虫具有各自不同的生态位宽度,且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位重叠,但各小蠹虫可依据其对寄主树木营养和空间需求的不同、种群密度的相互制约,以及入侵寄主树木时序的差异达到竞争的平衡和共存。秦岭华山松小蠹生态系统的建立,首先是由华山松大小蠹入侵健康华山松,并通过携带蓝变真菌入侵寄主树木,迅速克服寄主树木抗性系统,使寄主树木树势衰弱;其次松六齿小蠹、暗额星坑小蠹和松十二齿小蠹,作为秦岭华山松的主要次期性小蠹,迅速入侵衰弱的寄主华山松;最后其它次期性小蠹虫入侵寄主树木,利用寄主华山松剩余营养和空间。从而实现秦岭华山松立木小蠹生态系统的动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