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影响柑橘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毕金峰 《核农学报》2007,21(5):483-487
采用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技术,探讨预干燥后水分含量、膨化温度、抽空温度、抽空时间、停滞时间和压力差等因素对柑橘膨化产品的水分含量、脆度、膨化度和色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料预干燥后含水量、膨化温度和抽空时间对膨化柑橘含水量、脆度、膨化度和色泽有显著影响;预干燥后,含水量在35.37%左右,膨化温度为90℃,抽空温度为80℃,抽空时间为2h较为合适;停滞时间、压力差在一定范围内对柑橘膨化产品质量的影响不太,试验确定停滞时间和压力差分别为5min和0.1MPa。  相似文献   

2.
膨化温度对冬枣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索冬枣变温压差膨化干燥过程中水分的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膨化温度对冬枣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特性的影响,并建立了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动力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变温压差膨化干燥过程分为快速干燥、恒速干燥和减速干燥3个阶段,含水率在50%左右时进入恒速干燥阶段,40%后开始减速干燥过程,干燥过程大部分处于降速阶段;不同膨化温度下的...  相似文献   

3.
哈密瓜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为了对哈密瓜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进行优化,采用三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分析预干燥后含水率、膨化温度和抽空时间3个变量对产品含水率、脆度、膨化度和色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由试验数据推导出描述4个指标的二次回归模型,并对变量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出优化膨化干燥工艺条件为:预干燥后原料含水率为30%,膨化温度为88~95℃,抽空时间为1.7~2.2 h.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片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技术,研究了切片厚度、预干燥后含水率、膨化温度、停滞时间、抽空温度、抽空时间和压力差等因素对膨化马铃薯脆片的含水率和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片膨化的最佳厚度为2mm;马铃薯片可不经过预干燥阶段直接膨化干燥;膨化温度、抽空温度和抽空时间是影响其膨化质量的关键因素;停滞时间和压力差在一定范围内对膨化产品的质量影响不大,可选择停滞时间为10min、压力差为0.3MPa。  相似文献   

5.
果蔬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果蔬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是一种新型的果蔬干燥技术,它结合了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的优点.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技术生产的果蔬产品绿色天然、营养丰富、品质优良,应用前景广阔.该文综述了果蔬变温压差膨化干燥设备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生产工艺和干燥机理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果蔬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技术的特点和难点,并论述了该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为果蔬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菠萝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确定最佳的菠萝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范围,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三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菠萝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进行了优化,分析了膨化温度(X1)、膨化压力(X2)和抽空时间(X3)这3个因素对产品含水率(Y1)、色泽(Y2)、硬度(Y3)和脆度(Y4)这4个指标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根据试验数据推论出描述这4个指标的二次回归模型,并进行了响应面分析,得出了菠萝优化膨化工艺范围。结果表明:膨化温度、膨化压力和抽空时间对产品的含水率、色泽、硬度和脆度都影响显著,三因子间的交互作用也显著地影响产品质量。最佳菠萝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范围是:膨化温度115~123℃;膨化压力0.04~0.08 MPa;抽空时间为2~3 h。  相似文献   

7.
预处理对微波联合气流膨化干燥黑毛豆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霞  江宁  刘春泉  李大婧 《核农学报》2011,25(6):1216-1220
通过对黑毛豆仁的水分含量、硬度、脆度、花色苷含量以及色泽等指标的测定,研究烫漂、冷冻、NaCl浸渍以及辐照4种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对微波联合气流膨化干燥黑毛豆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的烫漂预处理可以钝化过氧化物酶,减少豆腥味的产生,降低膨化产品的水分含量,有利于保持产品色泽;冷冻预处理可使膨化产品的硬度降低,酥脆性提高...  相似文献   

8.
品种和辐照处理对变温压差膨化苹果脆片产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影响苹果变温压差膨化干燥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本文选取国光、富士、红香蕉和黄香蕉4个苹果品种,分析苹果膨化前和膨化后产品的理化特性,研究不同品种的苹果对膨化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膨化产品风味最佳的是国光苹果,品质最佳的是黄香蕉苹果。选取国光苹果为代表,研究0、2和5kGy的辐照对膨化产品理化特性的影响,发现辐照可以软化苹果组织,提高苹果预干燥速率,对提高膨化产品脆度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膨化产品硬度。但在2和5kGy的辐照下,苹果膨化产品褐变严重,不利于产品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乙醇对红枣片CO2低温压差膨化干燥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红枣的干燥品质,探究乙醇喷雾浸润预处理对膨化干燥效果的影响,该研究利用渗入红枣的高压CO2及乙醇作为动力源对红枣片进行低温高压渗透膨化干燥。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对比研究预处理方式为无处理、热风干燥、乙醇喷雾浸润的 CO2低温压差膨化干燥、水分闪蒸干燥的膨化干燥品质及理化特性。优化枣片在乙醇喷润预处理方式下CO2低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研究乙醇喷雾浸润后含湿率、膨化压差、膨化温度、抽真空时长等因素对枣的膨化度、脆度、硬度、复水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工艺为:乙醇浸润后含湿率19.3%、膨化压差1.08 MPa、膨化温度81.26 ℃、抽真空干燥时长151.13 min,膨化度为3.48,硬度为1 717.06 g,脆度为3 675.89 g,复水比为2.21。扫描电镜显示,乙醇具有溶解细胞壁成分的能力,可以改变结构来增加其渗透性,使CO2充分进入枣片中增大膨化动力,形成更有规律更大的孔隙。水和乙醇混合物的汽化热低于水的汽化热,与预处理方式为无处理、热风干燥的CO2低温压差膨化干燥及水分闪蒸干燥方法比较,乙醇浸润预处理可以表现出更好的膨化度、色泽、维生素 C 含量和显著缩短的干燥时间(P<0.05)。因此,乙醇喷雾浸润预处理后进行CO2低温压差膨化干燥是一种高效的干燥技术,所得的枣脆片品质较好。研究结果为红枣片的干燥品质及工艺优化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黑毛豆仁膨化产品的品质,采用微波联合气流膨化干燥工艺。考察不同单位质量微波功率对黑毛豆仁干燥特性的影响,探讨联合干燥过程转换点含水率、膨化温度、停滞时间、压力差、抽空干燥时间对黑毛豆仁膨化产品的含水率、硬度、脆度和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位质量微波功率为5W/g时,黑毛豆仁的干燥速率较快,干燥时间较短;联合干燥转换点含水率、膨化温度、抽空干燥时间对膨化产品的品质影响显著,而膨化压力差、停滞时间对膨化产品品质影响较小。确定黑毛豆仁微波联合气流膨化干燥适宜的工艺参数:单位质量微波功率5W/g,转换点含水率31%,压力差0.124MPa,膨化温度100℃,停滞时间10min,抽空干燥时间90min。研究结果可为黑毛豆仁干制品的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LF-NMR探讨冻融处理影响甘薯膨化产品品质的机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探究冻融处理对甘薯变温压差膨化干燥产品品质影响的机理,应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研究了冻融后甘薯中水分存在形式和各组分含量,比较了冻融次数对甘薯膨化干燥产品硬度、色泽和多孔性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冻融后甘薯LF-NMR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谱中出现4个水分峰,其横向弛豫时间分别为T21(0.25~0.55 ms)、T22(1~2.5 ms)、T23(5~12 ms)、T24(40~200 ms)。随着冻融次数增加,自由水含量(mT24)先增加后减少,结合最紧密的水含量(mT21)先减少后增加;干燥产品多孔性和复水性逐渐增大,ΔE逐渐变小,L*和硬度先减小后有稍许增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多孔性与T24、mT23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0.989;mT22与ΔE的相关系数为0.984。该研究为阐明冻融处理对果蔬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品质变化机理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气流膨化甘薯片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对甘薯片气流膨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分析了膨化温度、抽空干燥温度和抽空干燥时间对产品的硬度、脆度和色泽的影响,并对变量进行了响应曲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膨化温度、抽空干燥温度和抽空干燥时间对甘薯片的品质指标有显著影响;得出的较佳气流膨化甘薯片工艺参数组合为:膨化温度91℃,抽空干燥温度75℃,抽空干燥时间47 min。研究结果可以为气流膨化甘薯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非稳态菲克第二定律计算苹果片变温压差膨化干燥过程中水分扩散系数,讨论膨化温度、抽空温度和切片厚度对苹果片干燥过程中水分扩散的影响.采用Page、Henderson&Pabis和Logarithmic3种数学模型对苹果膨化干燥过程中水分的扩散进行了模型拟合,由模型统计参数平均偏差(MBE)、相对平均标准差(RMSE)、卡方(X2)、模型拟合效率(EF)值及决定系数r2评价模型优劣.结果表明:Logarithmic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苹果片变温压差膨化干燥中水分扩散的过程(r2≥0.97).试验设定工艺参数下,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e.在98.034×10-12 ~274.165×10-12m2 ·s-1之间,并且有效水分扩散系数随膨化温度、抽空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切片厚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李大婧  卓成龙  江宁  刘春泉 《核农学报》2010,24(6):1219-1225
使用固相微萃取(HS/SPME)-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苏99-8毛豆仁鲜样和热风干燥毛豆仁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同时对2种干燥产品的感官品质、营养成分含量和质构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毛豆仁鲜样、热风干燥和热风联合压差膨化干燥制备的毛豆仁产品中分别检测出32、31、35种风味成分。鲜样中(Z)-3-己烯醇、正己醛、(E)-2-己烯醛、1-辛烯-3酮和1-戊烯-3酮对其风味相对贡献较大。热风联合压差膨化干燥后毛豆仁醛类化合物明显增多,出现了杂环类、酯类、酸类及含硫化合物,2-庚烯醛、正己醛、正戊醛、1-辛烯-3-醇、2-辛烯醇、1-辛烯-3酮、乙酸异丙烯酯、2,3,5-三甲基吡嗪和2,6-二甲基吡嗪、二甲基亚砜对热风联合压差膨化干燥后毛豆仁风味贡献较大,使毛豆具有较浓的豆类清香味和浓厚的焙烤香气,造就了热风联合压差膨化干燥毛豆仁脆粒的独特风味。热风联合压差膨化干燥毛豆仁的感官品质和质构特性明显优于热风干燥毛豆仁。  相似文献   

15.
枸杞分段式变温热风干燥特性及干燥品质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为了提高枸杞干燥品质、缩短干燥时间和降低能耗,该文对枸杞分段式变温热风干燥加工工艺进行试验研究。试验表明:恒温恒湿干燥条件下,随热风温度升高,枸杞干燥时间缩短,但枸杞多糖、色泽、复水率等干燥品质变差;采用阶段变温干燥方式可较好地缩短干燥时间,同时防止干燥品质变差。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分段变温干燥工艺条件为40℃(6 h)-50℃(6 h)-60℃,干燥湿度40%,料层厚度3层(单层8 mm),在此条件下,枸杞干制品营养色泽俱佳,复水性良好。另外,碱液(3%Na CO3溶液)浸泡预处理可提高枸杞干燥速率、保留其鲜红色泽。  相似文献   

16.
脉动压差闪蒸处理对苹果片水分散失特性及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苹果片水分散失特性及品质变化规律,该文采用脉动压差闪蒸技术对苹果片进行干燥处理,结合低场核磁共振技术、重量法、物性分析等技术,分析苹果片水分散失特性和品质变化。闪蒸是脉动压差闪蒸干燥的一个中间阶段,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该文着重研究闪蒸温度和闪蒸次数对瞬间脉动压差作用引起的水分散失、水分状态变化及苹果脆片品质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闪蒸温度对苹果片水分散失和品质都有影响,温度过低产品酥脆度不佳,温度过高引起脆片品质下降,由此得到适宜的闪蒸温度为95℃;多次脉动闪蒸对水分散失和质构的形成有促进作用,由于闪蒸瞬间温度和压力的突然降低,水分瞬间汽化为蒸汽,苹果片含水率降低,可以缩短干燥时间,提高脆片品质;闪蒸量随脉动次数的增加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苹果片内水分状态变化有关,初期以自由水为主而容易散失,后期以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为主,水分逐渐从高自由度向低自由度转变,导致水分散失速度减慢,水分闪蒸量减少;此外,核磁共振信号幅值的降低说明闪蒸作用可以促进水分散失;闪蒸促进水分散失的同时,引起内部结构膨胀,减少脆片干燥皱缩现象;闪蒸次数对苹果脆片品质也有一定影响,次数过多引起色泽变暗、膨化度降低、口感变差,综合各方面品质特性变化,得到闪蒸5次较为适宜。该试验结果可以为闪蒸作用对水分散失特性及品质影响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乙醇浸渍对切片茄子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提高切片茄子的干制品质、缩短干燥时间,对热风干燥前的切片茄子进行了乙醇浸渍处理。以不同干燥温度(45、55、65℃)、预处理乙醇体积分数(0、5%、15%)和茄子切片厚度(1.0、1.5、2.0 cm)为试验因素,以干燥时间及干燥后产品的干燥速率、色泽、复水比和微观结构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干燥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和切片厚度对干燥时间均有显著影响(P0.05);综合评价的影响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切片厚度干燥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切片茄子的干燥过程属于降速干燥,通过费克第二定律得到切片茄子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在2.74×10-9~7.75×10-9 m2/s;切片厚度对干燥后茄子片的复水比有显著影响(P0.05),复水比随着切片厚度的增加而减少;乙醇体积分数对干燥后茄子片的色泽具有显著影响(P0.05),而且可以改变干燥后茄子的微观结构改善物料外观品质。当乙醇体积分数为15%、干燥温度为65℃、切片厚度为1.0 cm时,干燥时间为225 min,复水比为4.93,明亮度为88.24,既有较快的干燥速率又能够得到比较好的色泽。研究表明适宜体积分数的乙醇浸渍预处理能够提高切片茄子的干燥速率、改善色泽,为高品质切片茄子快速干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均匀设计法优化冬瓜膨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对冬瓜脆条真空微波联合气流膨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均匀设计法,考察预干燥后含水率、微波功率和时间、膨化温度、抽空干燥温度和时间6因素5水平对膨化率、脆度、亮度L*和终含水率的影响,并通过逐步回归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膨化工艺参数组合为:预干燥后含水率47.4%,微波功率8.5W·g-1,微波加热时间为135s,膨化温度为106℃,抽空干燥温度为72℃,抽空干燥时间为85min。研究结果可为真空微波联合气流膨化冬瓜脆条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变温压差膨化法制备冷泡茶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优化变温压差膨化法制备冷泡茶的工艺,研究了含水率、冷冻处理次数和膨化温度对冷泡茶水浸出物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冷泡茶的加工工艺。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冷泡茶水浸出物的因素按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含水率、冷冻次数、膨化温度。冷泡茶制备的优化工艺为:茶叶含水率50%,-18℃下冷冻处理3次,每次24 h,膨化温度115℃。在此最优条件下制备的冷泡茶,经室温下冷水浸泡30 min后,冷泡茶茶汤的主要生化成分:水浸出物质量分数、咖啡碱质量分数、茶多酚质量分数、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分别为16.45%、0.84%、11.45%、0.93%、2.47%。结果表明应用变温压差膨化法制备的冷泡茶的生化成分在室温下更易浸出,该研究为冷泡茶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不同前处理方式联合压差闪蒸干燥对红枣脆片产品品质的影响,该研究以新疆地区灰枣为原料,利用热烫、超声波、高密度二氧化碳(dense phase carbon dioxide, DPCD)3种前处理方式联合压差闪蒸干燥技术对红枣脆片进行加工,对比了3种前处理方式对红枣脆片色泽、硬度、脆度、膨化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维生素C含量、感官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前处理方式对产品色泽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DPCD前处理所得枣片与新鲜枣片色泽最为接近(ΔE=3.73);2)DPCD前处理后红枣脆片的维生素C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前处理方式(P<0.05);3)热烫、超声波前处理的红枣脆片硬度分别为4.59、3.50 N/cm2,而DPCD前处理的红枣脆片硬度仅为2.74 N/cm2,枣片最为酥脆;4)扫描电镜图表明3种前处理方式均能得到疏松多孔的组织结构,DPCD前处理所得枣片比热烫和超声波前处理所得枣片组织结构更为疏松,这可能是因为在二氧化碳的作用下,红枣细胞结构发生了改变,有些空隙间发生了断裂。综合比较,DPCD前处理能够提高产品的色泽、脆度及膨化度,并且能够较好的保留产品的营养成分,是红枣压差闪蒸干燥较适宜的前处理方式。该研究为高品质压差闪蒸红枣脆片的加工工艺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