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疯牛病在一些国家的暴发流行造成了这些国家社会生命和物质财富的巨大损失。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指出,感染了BSE的肉类及动物饲料可能已销售到世界各地,BSE在英国发生之前就已处于长期潜伏状态,以此推测其他国家也有可能已处于潜伏阶段,即凡是进口英国动物性饲料的国家均有潜在BSE的危险。因此,我国虽然未发生疯牛病疫情,但丝毫懈怠不得。专家强调指出,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疯牛病以奶牛发病为主,尤其是成年奶牛。奶牛的发病数占到总发病数的89%以上。当禁止用反刍动物源性饲料喂牛之后,疯牛病的发病数就会减少。但人们发现疯牛病并没有完全停止。后来调查发现,饲料加工中存在着交叉污染,即在加工添加了反刍动物源性肉骨粉的非反刍动物饲料(如猪和鸡饲料)之后,又在同一个加工线上加工牛的饲料,这样牛饲料被污染了。总之,目前BSE的发展规律是发病数逐年下降,发病国却不断新增。从数量上看,绝大多数国家的疯牛病情况还不严重,甚至有的国家才发现一两例,但是疯牛病是一种与其他重大动物疾病截然不同的病,它不能简单的以数量来衡量。当一个国家发生一例疯牛病时,受损的不仅仅是一个牧场或一个地区,而极有可能为一个国家,并且在以后的调查、销毁等活动中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也是极其巨大的。防止疯牛病入侵,文章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国家层面:应加强对疯牛病防治技术的研究储备;加大对疯牛病的监测力度、建立全国性的监测系统,实施主动监测与被动检测;加大主动检测的数量和资金支持。因为主动检测是发现疯牛病的最好办法,也是科学规避、降低潜在风险和降低损失及屏蔽衍生灾难的直接路径;同时与世界卫生组织和有关国家建立情报交换网。对于基层检疫员:应该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我国首家疯牛病检测实验室 ,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检测技术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工作 ,为我国有效抵御疯牛病建设了技术屏障 ,目前检测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9年 ,我国通过“948”项目 ,从瑞士和美国引进了疯牛病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技术 ,阳性对照由国际兽疫局瑞士疯牛病检测中心提供。从2000年至今 ,疯牛病检测实验室共检测3422份牛脑样品和20份羊脑样品 ,被检测的样品均为阴性。这些检测结果为农业部动物检疫所国家流行病学中心所作“中国BSE风险因素定性分析与评估”报告得出的“中国是无疯牛病国家”提供了技…  相似文献   

3.
2005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各国发生牛海绵状脑病(BSE)的风险划分为BSE风险可忽略国家,BSE风险可控制国家,BSE风险不确定国家,2007年5月OIE认定加拿大为疯牛病风险可控制国家。文章结合实地考察情况和相关文献资料,从牛和牛产品的进口政策、BSE监测、饲料禁令、特殊风险物质的去除、牛身份识别体系以及目前加拿大的牛和牛肉贸易状况等方面介绍了加拿大疯牛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英国疯牛病对人的威胁已成为国内外新闻媒介关注的焦点,它给英国养牛业造成了数百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同时也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都采取了相应的应急措施。本文就近年来关于疯牛病及相关的羊痒病和克一雅二氏病的研究成果概述如下。一、病原学特性1.疯牛病是牛海绵样脑病(BSE)的俗称,本病首次报道于1985年年底。BSE的病原学尚不清楚,但对其的研究结果有不同报道。有人认为是由疯牛病病毒引起的,有人认为是由痒病病毒引起的,也有人认为是由一种牛适应型痒病病毒株引起的。有文报道本病病原…  相似文献   

5.
严防疯牛病传入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80年代中期发生于英国的疯牛病 ,如今已搅得世界不安 ,特别是欧洲大陆。据在欧洲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 ,人们已达到谈牛色变的程度。在接受调查的人中 ,有一半人已停止吃牛肉。有的国家 ,已将牛肉从学生的食谱中撤消了 ,以杜绝疯牛病对人体的危害。由此可见 ,疯牛病已成为人类的新恶魔。1 疯牛病 ,医学上称为牛海绵样脑病 (bovine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 ,是 1 985年 4月首次在英国发现的牛的致死性疾病 ,1 986年 1 1月定名为 BSE,并首次作了报道。此后 1 0余年中 ,英国已有 1 6万多头牛发生 BSE,英国政府为此付出了惨重…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 ,国际贸易和国际交往日趋频繁 ,动物海绵状脑病在全球扩散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疯牛病 (BSE)、羊痒病(Scrapie)等在世界范围内呈蔓延的趋势。现在除欧洲外 ,其它各洲也有报道 ,BSE、羊痒病等动物海绵状脑病在我国周边国家也呈流行趋势 ,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畜牧业生产。我国虽然至今尚未发现BSE ,但因我国幅员辽阔 ,传入的可能性较高 ,因此 ,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建立严密的BSE监测系统 ,采取主动检测和报告制度。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对BSE、羊痒病等疫病的检测和监测工作 ,本实验室于2001年被认定为国家动物海绵…  相似文献   

7.
警惕疯牛病     
自几年前疯牛病在西欧流行蔓延以来,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疯牛病恐慌,不仅人们谈“病”色变,而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某些国家的主要部门领导下台。我国虽然尚未发现疯牛病,但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今天没有不等于明天没有,更不等于后天不传入。因此对疯牛病的防范不能等闲视之,必须末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疯牛病又称牛海绵状脑病(BSE),于1985年首次发现于英国,1986年正式被确诊。我国农业部1999年2月12日发布96号公告,将此病列为动物一类传染病,加强防范。1 流行病学从1986年开始,疯牛病在英国迅速流行,到1996年6月底,已确诊的病例数达16.14万多头,并  相似文献   

8.
疯牛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疯牛病在欧洲的发生和传播从1996年起在国际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重视,2000年10月以来,法国、西班牙、德国和丹麦在本地牛群中确诊发生疯牛病、英国又宣布他们在过去十几年中,曾向世界上70多个国家出口可能含有疯牛病病原的反刍动物肉骨粉,FAO警告疯牛病很可能席卷全球……。许多国家纷纷采取紧急措施,开展疯牛病普查和监测,加强预防控制管理,以防范疯牛病传人或控制蔓延。 疯牛病在医学上称为“牛海绵状脑病”(缩写为BSE)由英国兽医师惠特克大夫于1985年4月16日发现第一例病牛,随后在英国各地的牛群中陆续出现新的病例,到1987年底BSE的传播已蔓延到英格兰及威尔士各地的牛群。当时仅苏  相似文献   

9.
牛海绵状脑病(BSE)俗称疯牛病,是成年牛的一种进行性、高致死性、神经性疾病,饲喂被羊痒病污染的肉骨粉是疯牛病的原发病因,该病能通过牛源性食品传染给人。自1986年在英国发现第一例BSE以来,世界上已有20个国家发生了BSE。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BSE的预防和控制工作,1990年以来已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防止该病的传入和发生。2000年,农业部根据世界动物卫生  相似文献   

10.
牛海绵状脑病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海绵状脑病 (BSE)是牛的一种致命性、进行性的神经退化病征 ,并与人的克雅氏病有关。本文列举了BSE常规检测技术 ,并介绍了德国等国家BSE的生前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和我国目前的检测现状。  相似文献   

11.
疫情快讯     
⑴11月6日,意大利南部Avellino乡村种牛场一头8岁奶牛的BSE检测结果呈阳性。2001年至今,意大利共检测出124例BSE病例。⑵11月30日,北海道北部的一个岛上的一头20月龄的荷斯坦种公牛可能患有疯牛病。如果确诊,这将是日本从2001年9月起发现的最年轻的疯牛病病例。截至目前为止,日本一共确诊14例疯牛病病例,其中最年轻的病例为21个月龄。⑶2004年11月23日,美国动植物检验检疫局宣布,爱荷华州的Ames美国农业部国家兽医实验室(NVSL)最终确诊18日报告的可疑疯牛病病例为BSE阴性。NVSL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试验(IHC)于11月22日获得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12.
科技动态     
日专家将利用诱导发病研究疯牛病日本的一个健康专家小组正在准备一个饲喂试验,直接把感染BSE的病牛的牛脑饲喂给健康牛只,通过这个试验过程来找到一个可以早期快速诊断疯牛病的方法。国家动物健康学会将为此开展一系列的试验,想通过强制饲喂感染的方法,让健康的牛感染BSE,以观察疯牛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变化。这个试验将在日本茨城的一个封闭的实验基地进行,整个试验将耗资71亿日元。该实验室采用了空气和水源的全面控制消毒设施,而且一切试验解剖设备都在高压高温下灭菌处理。据该试验小组称,他们将在对牛只BSE感染成功后,期望通过寻找一…  相似文献   

13.
主要在欧盟国家流行的牛海绵样脑病 (BSE,俗称疯牛病 )已给动物和人类健康及国际贸易带来全球性影响 ,与其有关的诸如人吃什么才安全 ,现在采取的措施是否足以保护人类不再感染疯牛病 ,如何防止疯牛病在其他国家传播 ,有关疯牛病危机科学家应当如何增进交流等 ,一系列问题需要尽快得到解决。为此世界卫生组织 (WH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和国际兽医局 (OIE)将于 2 0 0 1年 6月 1 1~ 1 4日在法国巴黎国际兽医局总部联合召开会议 ,研讨疯牛病防制方法以及为制定相应政策提供建议。会议将就防止人感染 BSE因子所致变异型克雅氏症…  相似文献   

14.
我国质检系统首家疯牛病检测实验室在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据专家介绍,疯牛病检测实验室设有组织病理室、免疫细胞化学法学验室等,使用的设备、方法是国际通用的,检测能力已具备国际水淮。据了解,这个实验室投入使用后的主要任务是按有关主管部门的部署开展进出口动物疫病的检测,研究有关疯牛病的检疫技术等。实际检测表明,目前这个实验室已具备了疯牛病的检测能力。我国首家疯牛病检测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5.
2001年9月日本发生疯牛病(BSE)。此后该国采取多种措施,在2013年重新成为"可忽略BSE风险"的国家。通过回顾日本疯牛病发生经过,介绍其动物卫生部门先后采取的各项举措,分析其成功经验,旨在对我国近年来动物传染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疯牛病发生与防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疯牛病(Mad-cow disease)是牛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的俗称,是一种慢性、传染性、致死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该病自1985年4月首次在英国发现以来,至今已在许多国家都有发现。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过国家面临着严重疯牛病的威胁。本文从病原、流行病学、发生与防制等方面对疯牛病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际上常用BSE检测方法:组织病理学检测将中枢神经组织制备成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随后在显微镜下检查BSE特征性的病理变化。疯牛病最重要的病变是延髓(脑闩)部位灰质神经纤维网出现中等数量的不连续的卵形和球形空泡,通常对称性分布。在孤束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空泡化最严重。中枢神经组织病理学变化可以作为诊断疯牛病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饲料与畜牧》2004,(1):38-39
我国首家疯牛病检测实验室,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检测技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工作,为我国有效抵御疯牛病构建了技术屏障。目前疯牛病检测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家禽》2001,23(20)
经过近4个月的紧张筹备,我国质检系统首家疯牛病检测实验室在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据专家介绍,疯牛病检测实验室设有组织病理室、免疫细胞化学法实验室等,使用的设备、方法是国际通用的,检测能力已具备国际水准。据了解,这个实验室投入使用后的主要任务是按有关主管部门的部署开展进出口动物疫病的检测,研究有关疯牛病的检验检疫技术等。实际检测表明,目前这个实验室已具备了对疯牛病的检测能力。我国首家疯牛病检测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20.
含有牛羊源性成分的动物源性饲料的使用,一直被认为是疯牛病(BSE)传播的主要途径;对反刍动物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进行检测是防范疯牛病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反刍动物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的DNA进行定性检测,该方法的检测限为0.1%,同时利用该方法对部分省区的863批反刍动物饲料样品进行了牛羊源性成分的筛查检测工作,取得了宝贵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