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为恢复锦州市养虾业,控制对虾病害的发生,2005年至2012年锦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先后引进中国对虾"黄海1号""黄海2号"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并相继取得成功,中国对虾"黄海系列"新品种的引进使该地区沉寂的对虾养殖业得到一定的恢复,但始终采用粗放式养殖方式,产量和效益比较低。中国对虾"黄海3号"于第五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获得了新品种认定,是中国对虾"黄海"系列的又一个新品系,其池塘养殖成活率比原来提高15.2%,池塘连片养殖  相似文献   

2.
李卫东 《河北渔业》2012,(11):39-40,45
<正>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海、渤海,1990年曾占我国对虾养殖产量的70%[1],但由于病害、种质、环境、养殖模式等原因,养殖产量急剧下降,平均单产仅有150~300kg/hm2,对虾养殖行业亏损严重。"黄海1号"中国对虾是黄海水产研究所经过7代选育获得的第一个人工培育海水养殖新品种[2],具有抗病力强、生长快、成活率高等优势,目前在山东、河北等沿海地区已养殖成功。  相似文献   

3.
渔业纵览     
<正>中国对虾"黄海2号"示范推广成果通过专家验收9月2-5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子课题"中国对虾高产、抗病品种的培育"项目的中国对虾示范养殖结果通过了专家现场验收。  相似文献   

4.
中国对虾"黄海2号"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从4个中国对虾自然群体及2个选育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2009年2月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获水产新品种证书,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 及养殖存活率高等优良性状.经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 织,我站2011年在辽宁省营口、锦州、盘锦三市推广了中 国对虾"黄海2号"健康养殖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水产养殖》2004,25(3):23-23
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三届第一次会议审定,农业部发布水产优良养殖品种公告,中国对虾“黄海1号”、松荷鲤、墨龙鲤为水产优良养殖品种,剑尾鱼RR-B为水生实验动物。 中国对虾“黄海1号”、松荷鲤、墨龙鲤为适宜推广的水产优良养殖品种,但其只适宜在人工养殖条件下  相似文献   

6.
近期,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推荐的2010年渔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确定。主推品种为;“黄海1号”中国对虾、“黄海2号”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主推技术为:对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和北方节水渔业综合养殖技术。对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主要内容是在保证原有对虾产量的同时,实行虾蟹混养、虾蜇混养、虾鱼混养,实现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7.
我国对虾业养殖和育种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08年1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王清印研究员主持的"中国对虾‘黄海1号’新品种及其健康养殖技术体系"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本刊在向王清印研究员祝贺的同时,就我国对虾目前的养殖和育种情况对其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8.
王凤敏 《河北渔业》2008,(10):61-61
9月6日,在河北省水产局韩振久副局长、唐山市畜牧水产局闫升华副局长等陪同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王清印所长、李健副所长及育种室孔杰主任、病害研究室黄捷主任等一行来河北检查指导“黄海1号”、“黄海2号”中国对虾引进及养殖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并就公益性行业专项“养殖对虾病毒病控制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待批)合作项目给予具体指导。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产》2010,(11):65-66
9月2日至20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邀请中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指导组有关专家,赴山东即墨、河北唐海、辽宁庄河、江苏赣榆等地,对中国对虾“黄海2号”健康养殖技术示范项目进行了中期检查、验收。  相似文献   

10.
《水产科学》2011,(1):10
中国明对虾"黄海2号"系采用群体、家系与多性状BLUP复合育种技术,经过10代连续选育获得的品种,具有生长快、个体大、发病少的特点。为做好"黄海2号"健康养殖技术推广,2010年初,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并联合黄海水产研究所、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6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实施"黄海2号"健康养殖示范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11.
王彬 《河北渔业》2012,(8):37-37,46
“黄海1号”中国对虾是黄海水产研究所培育出的我国第一个通过人工选育成功的海水养殖动物新品种,具有抗逆性强、成活率高、生长快等优良性状.目前该品种已在山东、河北、辽宁等沿海地区进行了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2.
信息广场     
大规模中国对虾养殖获得成功2007年9月18日,河北省水产局组织专家对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的“黄海1号”中国对虾引进及养殖技术推广项目唐山项目区进行了现场测产。据测定,“黄海1号”中国对虾经4个多月养殖,平均规格达到了14cm,部分个体达到16 cm以上,单重58 g左右,超过了  相似文献   

13.
第348号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三届第一次会议审定,中国对虾“黄海1号”、松荷鲤、墨龙鲤为水产优良养殖品种,剑尾鱼RR—B为水生实验动物。中国对虾“黄海1号”、松荷鲤、墨龙鲤为适宜推广的水产优良养殖品种,但只适宜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养殖。剑尾鱼RR—B系为适用于水环境监测、水产药物安全性评价、化学品毒性检测、动物疾病检验模型及遗传生物学研究等领域的水生实验动物。特此公告二○○四年二月十七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对虾"黄海5号"(品种登记号:GS-01-008-2017)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完成选育。培育单位自2009年开始,利用人工定向交尾技术,每年度大规模、标准化构建全(半)同胞家系;以WSSV抗性、生长速度和养殖存活率等作为育种目标性状,利用VIE荧光染料标记家系个体,在混养条件下,开展WSSV感染、生长速度和养殖存活率性状测试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产》2014,(2):28-28
<正>2013年以来,辽宁省营口市在渔业养殖面积增长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依靠科技创新,不断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在提高单产和发展加工业上下功夫,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水产养殖产量40.1万吨,同比增长6.4%,全省排名第三位。引进推广新品种。引进推广"桂海1号"南美白对虾、"黄海2号"中国对虾、"中科1号"中国对虾、"水院1号"海参等单产高、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的新品种,推广面积达5000多亩。杂色蛤、四角蛤蜊育苗试验取得成功,计划明年进行生产性育苗。  相似文献   

16.
信息集粹     
《齐鲁渔业》2006,23(6):53-54
十里海养殖场成功繁育“黄海1号”中国对虾日前, 我国第一个经过连续7年选育出来的中国对虾新品种——“黄海1号”中国对虾,在河北省唐海县十里海养殖场繁育成功。“黄海1号”中国对虾是国家863项目的科研成果, 具有生长速度快、无特定病原、抗逆性强等优点。该品种的人工繁育,大幅度改良和提升了中国对虾品质,促进了养殖品种更新换代。多年来,十里海养殖场一直沿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河北省水产开发总公司获得黄海水产研究所授权在我省生产“黄海一号”中国对虾苗种4000万尾,与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合作推广养殖面积1000hm2。养殖区域主要分布于唐山市乐亭、滦南、唐海三县和沧州市南大港农场。为了比较“黄海一号”中国对虾与普通中国对虾的养殖效果,我们对采用这两种苗种进行养殖的农户、联合体、养殖场进行了抽样调查。1调查范围和调查方法本次对“黄海一号”中国对虾养殖效果调查选择了3个万亩联片中国对虾养殖场和1个地下卤水养殖场,分别是唐海县十里海养殖场二、三、四、十队,滦南县柳赞三场、三丰养殖场,乐亭县古河乡,沧州南大港俊海公司,调查“黄海一号”中国对虾养殖面积376.2hm2。调查唐海县十里海养殖场三队、四队普通中国对虾养殖面积141.3hm2,合计调查517.5hm2。选择调查的养殖业者使用的苗种均出产于同一孵化场,虾苗放养时间为4月25日至5月10日,放养规格为10万尾/500mL。养殖过程中我们每月调查一次,共进行了四次调查,调查选择了不同养殖规模、不同养殖模式和不同管理方法,采取旋网打样、端网打样、现场测量样本和向养殖者问询等调查方法,对每个池塘进行综合调查并记录。2调查结果2.1“黄...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对虾"黄海5号"新品种(GS—01—002—2008),是黄海水产研究所在中国对虾"黄海2号"和野生群体基础上采用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经6代选育而成。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中国对虾相比,白斑综合征病毒抗性平均提高30.1%,生长速度提高26.5%。该品种是农业部2018年主推品种之一。2018年,河北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色海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对虾抗病品系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继“黄海1号”之后选育的又一良种.也是我国自主选育的首个抗病毒对虾新品系.在全国对虾养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使该虾尽早落户河北.在黄海所支持下.我站于2008年5月16日从黄海所岙山基地分批引进抗病毒中国对虾种虾苗种18万尾.分别放养于鑫海公司、昊海公司和文发公司。为使该虾引种、保种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1主导品种 1.1“黄海1号”中国对虾 1.1.1品种来源“黄海1号”中国对虾为黄海水产研究所采用传统选育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经过连续8代的选育完成的生长速度快、具有明显抗逆优势的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