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以 18个小麦品种和不同剂量化学杂交剂 SQ- 1为处理 ,研究了 SQ- 1的杀雄效果及不同基因型小麦对 SQ- 1反应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 ,在适宜的 SQ- 1喷施剂量与时期下 ,供试品种均能被诱导产生大于95 %的雄性不育率。对参试品种而言 ,适宜时期为 Feekes8.0 - Feekes8.5 ,适宜剂量为 3.0~ 5 .0 kg/ hm2 ,以5 .0 kg/ hm2 效果最好。 SQ- 1与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不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化学杂交剂SQ-1与豫北地区小麦基因型和环境的互作效应,为其在豫北地区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以20个小麦品种和不同剂量(3.0、4.0 kg/hm~2)化学杂交剂SQ-1为处理,统计分析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的相对雄性不育率以及对小麦株高、穗长等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生长发育期Feeke's 8.5时,使用化学杂交剂SQ-1 3.0 kg/hm~2对小麦叶片喷施,能够诱导一些小麦品种(系)的相对雄性不育率达到95%以上且大多数小麦品种(系)的适宜喷施剂量为4.0 kg/hm~2。化学杂交剂SQ-1对小麦株高、穗长等主要农艺性状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化学杂交剂SQ-1可以诱导豫北地区小麦品种(系)雄性不育,在喷施化学杂交剂SQ-1时,应做到充分雾化,均匀喷洒,避免对小麦叶片产生灼伤。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化学杀雄剂SQ-1对春小麦雄性不育的诱导作用,以5个春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观察SQ-1不同喷药时期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的杀雄效果。结果表明,幼穗分化时期(Feeks8.0)为春小麦最佳喷施时期;用4.0kg/hm~2的SQ-1进行雄性不育的诱导,所有供试品种的相对雄性不育率平均可达到96.64%。喷施SQ-1后,春小麦的株高明显降低且穗长缩短。另外,基因型的不同导致化杀效果及制种产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以10个小麦品种和化学杂交剂SQ-1为处理,研究了SQ-1的杀雄效果及不同基因型小麦对SQ-1的反应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主茎旗叶抽出倒2叶一半,幼穗长为2.5-4.0 cm,穗分化期为药隔期喷施4.0 kg/hm2的SQ-1,诱导雄性不育率达到了99.93%以上。经方差分析,材料间无显著差异。说明化学杂交剂SQ-1与参试小麦不同基因型品种不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5.
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10个小麦品种和不同剂量化学杂交剂SQ-1为处理,研究了SQ-1的杀雄效果及其不同基因型小麦对SQ-1的反应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在小麦植株主茎旗叶抽出倒2叶一半时,喷施4.0kg/hm2SQ-1效果较好,可诱导参试品种杀雄率达到99.93%以上或接近于100%,人工饱和授粉结实率和自然异交授粉结实率平均达82.7%和62.8%,而且与品种间无互作效应,具有广谱性,证明SQ-1是一种高效、副作用很小的较理想的化杀剂。  相似文献   

6.
Fenridazon(1-对氯苯基-1,4-二氢-4-氧代-6-甲基哒嗪-3-羧酸钾)是小麦的一种化学杂交剂,国外已用于小麦的商业制种。0.5~2.0kg·hm ~2a 剂量的 fenridazon 可诱导不同品种小麦95%~100%雄性不育,但它的用药时期及用药剂量范围较窄,用药不当会导致种子干瘪。  相似文献   

7.
应用化学杂交剂(CHA)诱导雄性不育是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BAU9403是中国农业大学独立合成选出的新型化学杂交剂。对喷施BAU9403后遇雨的气候安全性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对品种豫农9901而言,在药隔期喷施效果较好,喷施剂量为0.8kg/hm2时,不育率为100%;喷药后5h喷水,对雄性不育效果影响不大,喷药后8h喷水,对雄性不育效果基本无影响。说明喷药后5h左右药液已大部分被小麦植株吸收,8h后药液已被完全吸收。如果在喷药后1~5h内遇雨,补喷0.2kg/hm2的剂量即可。  相似文献   

8.
采用化学杀雄剂SQ-1、IMA,BAU9403和BHL试验对晋谷21、29的杀雄效果。结果表明:在谷子幼穗长约2cm,5.0kg·hm-2剂量的SQ-1溶液处理晋谷21可诱发95%雄性不育率;在谷子幼穗长约2.5cm,3.O~5.0kg·hm-2剂量的SQ-1溶液处理晋谷29可诱发95%及以上的雄性不育率;在谷子幼穗长约1.5~2.0cm,0.5~2mL·L-1剂量的IMA溶液处理晋谷21可诱发94%及以上的雄性不育率;在谷子幼穗长约2.O~2.5cm,1mL·L-1、2mL/L剂量的IMA溶液处理晋谷29可诱发90%及以上的雄性不育率。  相似文献   

9.
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2年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采用3因素2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喷药时期、剂量、药液量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结果表明:喷药时期以小麦扬花期或扬花盛期最佳,喷药剂量为0.75~0.90kg/hm2有效含量,喷药液量为900~1050kg/hm2最适。  相似文献   

10.
以18个小麦品种和化学杂交剂BAU9403的不同剂量为处理,研究了BAU9403的杀雄效果及其不同基因型小麦对BAU9403反应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适宜的BAU9403喷施剂量与时期,供试品种均能诱导大于95%的雄性不育率;对大多数品种而言,适宜的时期范围为雌雄蕊原基分化期,适宜的剂量范围为0.75-1.0kg/hm^2,以1.0kg/hm^2效果为好。BAU9403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之间存在着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不同基因型小麦雄性不育的化学诱导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21个小麦品种和化学杂交剂Genesis的不同剂量为处理,采取裂区设计的方法,研究了Genesis的杀雄效果及其不同基因型小麦对Genesis反应的遗传差异 .结果表明,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效果具有广谱性,在3 kg.hm-2剂量下大部分品种的不育率达到99%以上,但不同品种敏感性不同,其不育率差异显著.本文还对Genesis的药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SC2053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995~1996年试验结果表明,SC2053是一种高效小麦化学杀雄剂,可诱导相对雄性不育率达97.5%~100%。不同品种对SC2053的敏感程度不同。SC2053的最佳喷药期为小麦幼穗发育长度为0.5~1.2cm时,最佳用药剂量为0.5~0.7kg/hm2。SC2053可降低株高5cm左右,但对雌蕊等其他性状无明显副作用。在父母本行比为3:6时,相对异交结实率可达53.5%~67.8%,制种产量为1747.5~2049.0kg/hm2。  相似文献   

13.
化学杂交剂GENESIS对小麦的杀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个品种,4个剂量,2个表现活性剂的裂区试验和2个品种的异地试验,对新型化学杂交剂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91)GENESIS杀雄彻底,2.0kg/hm^2以上剂量的不育率均超过95%,3.0、5.0kg/hm^2剂量达到或接近100%,且没有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专一性;(2)不育率为95%以上的人工饱和授粉结实率和自然授粉结实率最高达67.65%和49.83%;(3)5.0kg/hm^2剂量下,添加表现活性剂MON8161的人工饱和授粉结实率比添加MON59160的降低18.9%,差异显著。说明表现活性剂MON8161对雌蕊的活力具有一定影响;(4)相同基因型在两个地点的不育率和自然授粉结实率差异不显著,证明GENESIS的杀雄效果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4.
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与幼穗中乙烯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小麦发育的 Feekes8.5时期用化学杂交剂 GENESIS进行处理 ,分别在小麦花药发育的单核期、二核期和三核期测定幼穗中乙烯释放量的变化 ,研究 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与乙烯的关系。结果表明 :经化学杂交剂 GENESIS诱导后 ,幼穗中乙烯释放量在 3个时期均明显高于对照。随着 GENESIS喷施剂量的增加 ,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率也相应增加 ,同时幼穗中乙烯释放量也表现出相同的增长趋势。表明 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生化机理在于 GENESIS诱导小麦幼穗中乙烯释放量增加 ,乙烯释放量的变化与小麦雄性不育有直接关系。同时 ,利用乙烯合成抑制剂 (AVG)处理细胞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后 ,内源乙烯释放速率降低 ,育性得到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15.
施磷量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施磷量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为生产中磷肥合理施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春小麦新春26号(A1)、新春34号(A2)为主区,施磷量为副区,共五个水平,分别为0(P0)、45(P1)、90(P2)、135(P3)、180(P4)kg/hm2。【结果】施磷量对春小麦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积累总量、成熟期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率、花后干物质对籽粒贡献率及花前干物质转移率、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极显著(P<0.01);品种间花期、成熟期干重、花后干物质对籽粒贡献率、茎和颖壳干物质分配率、总干物质、籽粒产量、主穗长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随施磷量的增加,小麦总干物质积累表现为先快后慢的递增趋势;而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均表现为一定范围内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范围则反之;且施磷量与籽粒产量及干物质积累总量间表现为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0.969,籽粒产量与干物质积累总量间也表现为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41;各器官花后干物质分配比例表现为:籽粒>茎>颖壳>叶片>叶鞘。【结论】在一定范围(0~135 kg/hm2)内增施磷肥可提高春小麦籽粒分配率及后期的光合能力,实现增产,且磷肥最佳施用量为135 kg/hm2。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超高产冬小麦群体和个体生育特性及产量结构特点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为明确河北省超高产冬小麦群体和个体生育规律及产量结构特点,在河北平原大田限水条件下,对产量为9 000 kg/hm2超高产小麦的群体和个体的生长发育动态和产量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穗型小麦结合合理的栽培措施,在该地区更容易获得超高产。9 000 kg/hm2小麦的产量构成为:每公顷800万穗左右,穗粒数30-34粒,千粒重40 g以上;主要群体指标为:最高LAI8左右,开花后下降较慢;有较高的生物产量(一般在20 000 kg/hm2左右)和经济系数(0.42以上)。对植株的个体性状包括次生根数、单株茎数、穗部性状等也进行了分析,并与产量为7 500 kg/hm2高产田进行了讨论比较。超高产田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高产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生理型雄性不育小麦花粉细胞内微丝和胼胝质的结构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并揭示其与生理型雄性不育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的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化学杂交剂SQ-1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系ms(A)-西农1376及对应正常可育系(A)-西农1376为试材,用TRITC-phalloidin标记细胞内微丝,苯胺蓝标记胼胝质,qRT-PCR技术分别对肌动蛋白解聚因子TaADF(Actin depolymerizing factor)、类葡聚糖合成酶TaGSL(Glucan synthase-like)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结果】(1)在减数分裂前期Ⅰ、中期Ⅰ、后期Ⅰ这三个时期,生理型雄性不育系花粉细胞的微丝结构与可育系没有显著差异:前期Ⅰ,微丝分布于整个细胞质中,细胞核区域也可见少量微丝环绕细胞核;中期Ⅰ,微丝分布在细胞质中,在形成纺锤体部位染色更深,形成纺锤体微丝,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体微丝伸向赤道板;后期Ⅰ,在向两极移动的染色体的中间部位染色较深,微丝分布较多。(2)在早末期Ⅰ,与可育系相比,不育系花粉细胞没有形成清晰且明显可见的中国灯笼状成膜体微丝结构,且在细胞中线部位亦没有清晰可见的微丝累积。(3)晚末期Ⅰ,可育系花粉细胞在形成细胞板的部位是线性的、平滑的,成膜体微丝消失,而不育系花粉细胞在形成细胞板的部位形成了很大的缝隙,同时,可育系胼胝质在细胞板处的沉积比较平滑,而不育系胼胝质在细胞板处的沉积较可育系相比缺乏,并且是褶皱的、有裂纹的。(4)四分体时期,可育系花粉可见围绕细胞核的辐射状微丝,不育系花粉细胞中微丝呈模糊状态,并且不育系中胼胝质染色的整体荧光强度较可育系减弱。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肌动蛋白解聚因子TaADF和类葡聚糖合成酶TaGSL在减数分裂期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发现,不育系中TaADF的相对表达量是可育系的4.28倍,由于TaADF表达量上调,加剧了细胞内微丝解聚,微丝结构受到破坏,同时不育系中TaGSL表达量下降,只有可育系的0.83倍,胼胝质的沉积也受到影响。【结论】TaADF在不育系中上调表达,破坏了细胞内微丝的正常结构,使微丝不能正常行使其功能,进而可能导致花药发育中与育性相关的某些代谢通路等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微丝结构的破坏导致细胞板形成出现异常也可能是引起胼胝质在细胞板处沉积受到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微丝和胼胝质的异常变化与化学杂交剂SQ-1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