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充分发挥甘薯品种秦薯5号的高产潜力,在总结秦薯5号高产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按照秦薯5号超高产量栽培的技术路径,探索总结了一套秦薯5号亩产5 000 kg的栽培技术措施在产区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秦薯5号品种的种植效益。秦薯5号亩产鲜薯5 000 kg产量构成:密度3 500株/亩,单株薯重1.4~1.6 kg,单株结薯数5~8块,单块薯重0.2~0.6 kg。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宜铜仁市种植的高淀粉、高产量双高红薯品种,提高红薯单产,促进铜仁市红薯种植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推动红薯产业化发展。2021年在铜仁市开展了豫薯抗病3号(CK)、渝薯27、湘薯98、徐薯22、济薯25、川薯225、豫薯13、黔薯6号、商薯19共9个高淀粉红薯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徐薯22、川薯225产量较高,分别为3 024.84 kg/667m2、2 899.13 kg/667m2,极显著(P<0.01)高于其余品种,较CK分别增产569.05 kg/667m2、443.34 kg/667m2,增幅分别为23.17%、18.05%;薯块个数多、大,平均薯块个数徐薯22为5.4块/株、川薯225为5.2块/株;平均鲜薯重徐薯22为0.78 kg/株、川薯225为0.73 kg/株。徐薯22、川薯225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铜仁市优先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新品种毕薯3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新品种毕薯3号系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于2009年6月12日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病性强、薯块经济性状好、商品薯率高.历年品种鉴选共26点次试验,总平均产量为2094.9kg/667m2,比对照米拉(1 611.3kg/667m2)增产483.6 kg/667m2,增产率为30.0%.区试、生产试验结果显示,该品种适宜贵州省海拔高度在750~2530 m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秦薯5号是2006年培育的甘薯新品种。试验示范表明:秦薯5号短蔓,薯形长条,紫红皮,白黄肉,商品性好,纤维少,熟食干面香甜,淀粉含量高,品质极佳。鲜薯平均亩产为3013.3kg,较对照秦薯4号增产14.2%,薯干平均亩产923.5kg,较对照增产14.5%,为优质食用蒸烤和淀粉加工兼用品种。  相似文献   

5.
为丰富马铃薯品种类型,贵州省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大西洋作母本、米拉作父本进行杂交,于2014年育成马铃薯新品种毕薯6号(黔审薯2014001-1),该品种在贵州省2012—2013年马铃薯新品种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为2 038.41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45.65%;2013年贵州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115.25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35.65%。适宜贵州省海拔495~2 450m地区及类似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采用茎尖离体脱毒培养方法,以康0101-2马铃薯品种为对照,研究了MS、LS2种基本培养基对秦芋30号、秦芋31号品种的马铃薯脱毒苗茎尖分化的影响,以及不同配方培养基对微型薯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LS培养基促进了秦芋30号和秦芋31号茎尖分化,使脱毒苗扩繁系数显著增加;在马铃薯脱毒薯试验中使用MS+2.0mg/LBA的配方,显著缩短了脱毒脱毒薯的形成时间。  相似文献   

7.
张泽洪 《河南农业》2014,(21):44-45
<正>一、育苗(一)甘薯育苗前的准备工作1、选用优质高产品种。高淀粉品种可选用徐薯18、豫薯8号、梅营1号、豫薯7号、商薯19、豫薯13、豫薯12等;食用品种可选用北京553、苏薯8号、郑薯20等。积极选用脱毒种薯。2、用种量。火炕育苗床面可排种薯23~25kg/m2,温床育苗床面可排种薯20~22kg/m2,冷床双膜育苗床面可排种薯15~18kg/m2。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不同氮、磷、钾水平下的宣薯2号产量、各养分的肥料效应及其最佳投入量,采用"3414"施肥方案,在马铃薯主产区开展宣薯2号栽培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宣薯2号种植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 9.60~12.4 kg/667m2,P2O58.2~14.4 kg/667m2,K2O 16.5~23.5 kg/667m2,其施用比例约为1∶0.94∶1.73。平均利用率为氮肥33.14%,磷肥16.47%,钾肥31.54%。  相似文献   

9.
桂西北稻薯轮作模式与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空闲耕地,因地制宜推广稻薯轮作和红薯高产栽培技术。2011年166hm2春薯示范田平均鲜薯产量41.1t/667m2,117hm2秋薯示范田平均鲜薯产量45.9t/667m2,分别较常规红薯种植增产70.8%和65.4%,效益显著。本文详细介绍稻薯轮作模式与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冀张薯8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标  雷尊国  李飞 《农技服务》2014,(10):60-61
通过不同种植方式与栽培密度试验对马铃薯优良品种冀张薯8号的生育期、植株性状、商品薯率和产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在威宁种植冀张薯8号可采用多种种植方式,合理的栽培密度在2964~3459株/667m2之间,密度为3459株/667m2时,亩产量最高可达2584.42kg。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马铃薯研究中心利用复合杂交、系统选育方法,成功育成了抗晚疫、优质、高产、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秦芋32号(原代号:康0102-5),2011年10月通过了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薯2011003。其父母本为:秦芋30号/89-1(高原3号/文胜4号)。该品种属中晚熟鲜食品种,生育期85d左右。株高60cm左右,植株直立,生长势中等,分枝少,茎叶绿色,花冠白色,开花繁茂,天然结实性差。匍匐茎中等长,块茎扁圆型,表皮光滑、淡黄色,肉黄色,芽眼较浅。区试单株主茎数3.7个、结薯6.6个,平均单薯重72.3g,商品薯率78.4%。经室内人工接种鉴定:植株中抗马铃薯X病毒病和Y病毒病,抗晚疫病。区试田间调查感晚疫病。块茎品质:淀粉含量11.8%,干物质含量18.5%,还原糖含量0.29%,粗蛋白含量2.10%,维生素C含量14.2mg/100g鲜薯。2008-2009年参加中晚熟西南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块茎产量1 599kg/667m2,比对照平均增产5.8%。2010年生产试验,块茎产量1 443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12.5%。  相似文献   

12.
氮磷钾不同肥料用量对不同甘薯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设置3个甘薯品种共9个处理的试验研究得出不同品种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相应增加.在不同施肥量下,不同甘薯品种产量以徐薯18号667m2施35kg复合肥产量最高,为1275.6kg/667m2;其次为红薯1号,为1232.2kg/667m2;白薯4号产量最低,为963.3kg/667m2.在同一施肥量下,不同甘薯品种产量高低顺序为徐薯18号>红薯1号>白薯4号>.同一品种在不同施肥量下其产量增幅大小顺序为红薯1号>白薯4号>徐薯18号.试验分析比较可以看出选择徐薯18号667m2施35kg复合肥是最佳的甘薯品种及适宜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13.
国家重视发展以薯类作物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选育高淀粉高产红薯新品种是适应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的需要。在广西南宁地区,对筛选出的红薯(甘薯)新品种桂经薯3号、桂经薯5号进行夏种试验,结果表明,两个鲜薯淀粉含量分别达到29.5%和30.4%,鲜薯产量每公顷分别为30870kg和31875kg,属于高淀粉高产红薯品种,且适宜夏种。初步认为,这2个品种属能源与食用兼用型红薯品种,可作为生物质能源原料作物开发利用。同时还指出2个品种今后在广西作为生物质能源作物利用尚需进一步研究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引进高淀粉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品种鄂薯9号、鄂薯6号、南薯88、商薯19和徐薯22,采用平行试验原理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旨在筛选适合于武陵山区种植的高淀粉甘薯品种。结果表明,在武陵山区气候条件下,鄂薯9号和商薯19间产量差异不明显,且商薯19薯干产量达到584.0 kg/667 m~2,鄂薯9号薯干产量达到578.0 kg/667 m~2,适合在武陵山区用作淀粉加工用薯,从而为该区域甘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5.
龙薯10号氮磷钾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案对甘薯新品种龙薯10号进行了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以下的土壤上,氮肥、钾肥对龙薯10号的鲜薯产量影响较大,要特别重视施用钾肥,适当施用氮肥和磷肥。在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上,要控制氮、磷肥的使用,适当施用钾肥。龙薯10号鲜薯产量大于2500 kg/667m2的优化施肥方案是:尿素6.22~13.96 kg/667m2、过磷酸钙23.09~53.27 kg/667m2、硫酸钾24.74~50.05 kg/667m2。  相似文献   

16.
紫色甘薯新品种龙津薯1号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紫色甘薯龙津薯1号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种植3500株处理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较为协调,单株结薯数较多,大中薯比例较高,群体与个体协调性最好,产量最高,每667 m2鲜薯产量3448.5 kg。  相似文献   

17.
配方施肥对甘薯新品种宁薯6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甘薯新品种宁薯6号进行配方施肥试验的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甘薯新品种宁薯6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以复合肥15 kg/667m2+尿素3 kg/667 m2+硫酸钾7 kg/667 m2的配方最佳,可在插后35~45 d施用。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当地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耐旱作物红薯生产,我们引进一些红薯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郑薯20、济薯18、秦薯5号、商薯19等红薯品种适合当地生产条件,丰产性、抗旱性和抗病性较好,适宜在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凯里番薯的经济效益,以当地红皮白肉红薯为对照,与引进的西瓜红、烟薯 25、越南紫薯、徐紫 8 号、紫罗兰紫薯进行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宜凯里市种植且经济效益高的红薯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番薯的生育期相差不大,均为 160 d 左右。植物学性状方面,各品种叶形均为心形,株形均为匍匐长蔓,除越南紫薯的薯形较短,为短纺锤形外,其他5个品种的薯形均为长纺锤形;商品薯率为52. 00%~80. 00%,西瓜红最高,当地红薯最低,商品薯率普遍不高主要是因为薯块膨大期遇雨天易开裂导致品质降低;小区产量为 49. 45~81. 67 kg,折合产量为 2 335. 35~3 856. 27 kg/667m2,烟薯 25 最高,为 3 856. 27 kg/667m2,但其薯块偏大,商品性低。西瓜红和紫罗兰口感最受当地市场欢迎,其产量分别为 3 418. 19 kg/667m2、3 032. 59 kg/667m2,且商品薯率较高,分别为 80. 00% 和 79. 33%。建议当地种植的主推品种为西瓜红和紫罗兰...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是赫章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筛选出品质好、抗性强、高产稳产的马铃薯新品种,为赫章县马铃薯的示范推广种植提供参考,在赫章县引进宣薯5号、宣薯6号、合作88、宁蒗5号、米拉、希森6号、中薯26号等7个品种,以青薯9号为对照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宣薯5号的产量最高,为2 249.12 kg/667m2,与青薯9号相比,增产291.21 kg/667m2,增产率14.87%;希森6号其次,其产量为2 147.95 kg/667m2,较青薯9号增产190.04 kg/667m2,增产率为9.71%。宣薯5号、希森6号2个品种植株生长表现较好、植株较繁茂,抗病能力强、薯块性状好、综合性好,适合在赫章县海拔2 100 m左右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