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和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6例RA患者(RA组,包括活动期和缓解期)及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清COMP及抗CCP抗体水平,并记录患者关节晨僵时间、关节肿胀、关节疼痛、DAS28评分,分析COMP、抗CCP抗体与它们的相关性。结果 RA组活动期的血清COMP和抗CCP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缓解期的COMP和抗CCP抗体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A患者血清COMP和抗CCP抗体水平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肿胀和活动痛指数、DAS28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 COMP和抗CCP抗体可用以反映RA疾病的活动及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及非RA患者血清中的类风湿因子(RF)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水平测定,探讨抗-CCP抗体在RA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对49例RA、6l例非RA患者测定血清抗CCP抗体及RF,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9例RA患者中抗-CCP抗体阳性23例,61例非RA患者抗...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IgG4型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入组SLE患者124例,并以67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70例正常人为对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gG4型抗核抗体水平,分析其与临床指标(血肌酐、总胆固醇、血尿素氮、血清白蛋白、血尿酸和24 h尿蛋白等)的相关性,并进一步用抗核抗体谱测定试剂盒(免疫印迹法)检测何种抗原产生IgG4型抗体.结果 SLE、RA患者的血清IgG4型抗核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5.5%、56.7%,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的18.6%(P<0.01).SLE患者血清中IgG4型抗核抗体水平与血清C3、血清白蛋白及血清总IgG4水平分别呈正相关(r=0.55、0.42、0.52,均P<0.05);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r=-0.47,P<0.05).抗原特异性IgG4型抗体以组蛋白、核小体、dsDNA、Ro-52、SS-A、Sm和nRNP为主,而在15种自身抗原中,在IgG型抗核抗体阳性的SLE患者中,普遍存在IgG4亚型抗体.结论 在抗核抗体阳性的SLE患者中普遍存在广谱、自身方应性的IgG4亚型抗体;IgG4型抗核抗体在SLE的发病中可能起保护作用,有望为SLE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及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83例RA和106例非RA患者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AK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CCP抗体,并对3种指标检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种抗体单独检测对R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是:RF为71.1%、74.5%,AKA为49.4%、95.3%,抗CCP抗体为65.1%、94.3%;不同方式联合检测对R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是RF+AKA为34.9%、97.2%,RF+抗CCP抗体为45.8%、98.1%,RF+AKA+抗CCP抗体为28.9%、100%;RF在AKA、抗CCP抗体分别阴性的RA患者中检出率分别为28.6%和34.5%;AKA和抗CCP抗体在RF阴性的RA患者中分别有45.8%和62.5%的阳性率。结论单独检测RF对RA诊断的敏感性最高,特异性最高的是AKA,抗CCP抗体有较高的的敏感性及特异性,3种指标各有优点,可互为补充,联合检测RF、AKA及抗CCP抗体可提高对RA诊断的特异性,有助于早期RA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B超联合宫腔镜治疗早期未破裂型宫角妊娠的效果。方法早期宫角妊娠4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21)和对照组(n=20)。研究组在B超全程监护下利用宫腔镜经阴道行吸宫术,对照组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经阴道行吸宫术。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结论采用B超联合宫腔镜治疗早期未破裂型宫角妊娠,疗效确切,减少患者创伤,同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绞痛(AP)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A b-OX-LDL)和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变化及其与心绞痛类型的关系。方法:将符合AP诊断的72例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n=35)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n=37),另选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3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A b-OX-LDL与CRP浓度。结果:A b-OX-LDL与CRP浓度,UAP组均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SA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 b-OX-LDL与CRP在UAP组呈高度正相关(r=0.713,P<0.01),SAP组也呈高度正相关(r=0.702,P<0.01),对照组无相关(r=0.303,P>0.05)。结论:血清A b-OX-LDL与CRP浓度反映了心绞痛的类型,在评价缺血性心脏病病变程度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护理管理应用于医院感染防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患者8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实施全方位护理管理,对照组普通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防控效果。结果:研究组中发生医院感染2例,占5.0%。对照组发生医院感染10例,2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施全方位护理管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89.5±5.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5±4.2)分,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92.5%和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血清胱抑素C检测方式在造影剂肾病患者早期阶段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择医院在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的造影剂肾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定义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4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经增强免疫胶乳比浊法、苦味酸碱性法对受试者展开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水平测定,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研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水平检测结果阳性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检测方式在造影剂肾病患者病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阑尾炎采取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7年9月到2018年9月间本科室收治的96例阑尾炎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和研究组(n=48),对所有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对所有研究组患者采取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如疼痛程度、出血量等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 0。结论:阑尾炎采取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Ⅲ诊断标准的65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研究组,n=33例)与西酞普兰治疗组(对照组,n=32例),疗程共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患者临床疗效。以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 62例完成了研究,研究组31例,对照组31例。在治疗第1周末、第2周末组间比较,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评分均较西酞普兰组下降显著(P<0.05);治疗6周后,研究组的HAMD分值为(9.33±3.23),对照组HAMD分值为(9.86±3.15);研究组有效率为87.1%,对照组有效率为83.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TE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与西酞普兰疗效相当,耐受性好,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及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双阳性孕妇324例,分为研究组(n=166)和对照组(n=158).研究组孕妇于孕28、32、36周肌肉注射HBIG 300IU,对照组不注射HBIG.研究组小孩出生后24h内注射HBIG 200IU,2、3、4、5、6月注射HBIC 100IU,且按0、1、6个月龄接种乙肝疫苗(剂量分别为30、10、10 μg);对照组小孩不注射HBIG,只在县疾病控制中心进行常规预防接种.所有新生儿出生后当天扎手指采外周血测HBsAh,随访至1岁时采婴儿静脉血1 mL测新生儿出生时和1岁时HBsAg以了解有否感染HBV.结果 研究组小孩至1岁时mV感染率为9.0%,对照组为8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5.403,P<0.01).结论 HBIG联合乙肝疫苗注射可明显降低HBsAg( )和HBeAg( )双阳性母亲的子女HBV的感染率,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研感染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CSU)发病的相关性以及Hp血清特异性抗体对CSU发病的影响.方法:用标准ELISA试剂盒检测CSU组和健康对照组Hp感染阳性率;制备Hp尿素裂解液并表达、纯化、鉴定Hp-Lpp20蛋白,ELISA法分别检测CSU组和非CSU对照组中血清抗Hp全菌及抗Lpp20的IgE,IgG,IgA水平.结果:标准Hp-ELISA试剂盒检测显示,CSU组的血清抗Hp抗体阳性率(73.46%, 155/211)高于对照组(51.82%, 71/137),表现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08,p=0.000); ELISA法检测显示,CSU(+)Hp(+)组血清的抗Hp全菌-和抗Lpp20-IgE水平(0.082±0.002, 0.085±0.003)与CSU(-)Hp(+)组(0.078±0.003, 0.082±0.005)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_1=0.382,P_2=0.597); CSU(+)Hp(+)组抗Hp全菌-IgG和IgA水平(1.053±0.022, 0.660±0.022)显著低于CSU(-)Hp(+)组(1.222±0.034, 0.849±0.037)(P_1=0.000,P_2=0.019),两组间抗Lpp20-IgG和IgA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459±0.012, 1.494±0.016,P_1=0.087; 1.229±0.020, 1.251±0.033,P_2=0.548).结论:Hp感染和CSU发病密切相关,但Hp和其Lpp20特异性血清抗体并不是触发荨麻疹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生殖道感染与不孕不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中心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不孕不育患者482例,作为不孕不育组(其中夫妻91对);另随机抽取同时期健康已育体检者842例,作为对照组。用荧光定量PCR仪器检测患者生殖道分泌物标本中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DNA,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UU感染率在不孕不育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1.4%和40.9%(χ~2=51.865,P0.05);CT感染率在不孕不育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4%和2.3%(χ~2=9.191,P0.05),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在不孕不育患者中均较高。不孕不育组91对夫妻中丈夫与妻子的UU感染率分别为15.4%和48.4%,夫妻间UU感染并无相关性(r=0.075,P0.05);91对夫妻中丈夫与妻子的CT感染率分别为9.9%和11.0%,夫妻间CT感染具有相关性(r=0.707,P0.05)。结论:生殖道UU与CT感染与不孕不育存在一定相关性,监测UU与CT感染有助于不孕不育的病因诊断,并为不孕不育患者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过程中其对代谢的影响。方法 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应用奥氮平治疗,对照组应用利培酮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有效率、BMI、TC、TG及阳性症状、阴性症状、PANSS评分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81.8%,对照组79.5%,差异无显著性(χ2=0.073,P0.05)。治疗前,2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PANSS评分无组间差异(t=1.147,0.211,1.377,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显著降低(t研究组=17.139,5.639,13.338,t对照组=16.236,5.076,14.595,P均0.05),无组间差异(t=1.123,1.159,0.966,P0.05)。治疗前,2组BMI、TC及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5,0.000,0.302,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t=3.220,6.439,9.460,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t=5.470,5.519,9.381,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t=0.347,1.483,0.624,P0.05)。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近,奥氮平可明显影响患者脂代谢,增加患者体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输血前对患者血液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探讨抗体筛查对患者临床用血安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0例临床用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0例,研究组进行交叉配血联合不规则抗体筛查,对照组只进行交叉配血,分析2组在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同时对检出的抗体进行鉴定。结果研究组筛出抗体阳性5例,其中4例抗体为Rh血型系统的抗-E抗体,1例为MNS血型系统的抗-M抗体。结论临床输血前对患者进行交叉配血同时筛查不规则抗体,可显著提高临床用血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宫腔填塞防粘连膜与其它综合方法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选择宫腔粘连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宫腔镜下单极电切针或环切开及切除粘连组织,直至恢复正常宫腔形态.按照术后预防粘连措施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90)及对照组(n=30,不放置任何阻隔物),研究组又分A、B、C3组(分别为放置节育环组、放置球囊组和小片状分次宫腔填塞医用防粘连膜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补佳乐2 mg加克龄蒙1粒口服,21 d为1个周期,共3个周期.术后3个月再次行宫腔镜检查了解宫腔恢复情况,采用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研究组A、B、C3组的宫腔粘连程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P>0.05);研究组C的疗效明显优于研究组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4.051,P<0.05).术后,研究组C的重度宫腔粘连者明显减少,明显低于研究组A(P=0.026).术后各组患者的内膜厚度均明显改善(P<0.05或0.01).结论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予小片状分次宫腔填塞医用防粘连膜的疗效优于宫腔内放置节育环或放置球囊者,特别对重度宫腔粘连具有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脏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赣南地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住院的赣南地区ACS患者200例,根据病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67例)、不稳定心绞痛组(133例),选取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排除冠心病的正常人群(100例)为非冠心病(对照)组,进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 pro-BNP)、肌钙蛋白I(c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随访ACS患者出院2个月后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NT pro-BNP、cTnI、hs-CRP浓度急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心绞痛组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心绞痛组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NT pro-BNP、cTnI、hs-CRP水平在两组间呈正相性(P0.05);ACS患者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为39.00%,发生事件组患者NT proBNP、cTnI、hs-CRP浓度明显高于无事件组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T pro-BNP、cTnI、hsCRP水平在两组间呈正相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 pro-BNP、cTnI、hs-CRP异常升高是ACS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结论:ACS患者在入院早期行NT proBNP、cTnI、hs-CRP联合检测可对早期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提高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隔日限饲方式对0~2周龄(早期)和7~9周龄(后期)三黄肉鸡进行限饲处理,分别于2和9周龄时各组随机选取10羽肉鸡宰杀后采样.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早期限饲组鸡体重极显著降低(P<0.01,n=40),后期限饲组鸡8周龄时体重显著降低(P<0.05,n=20),9周龄时无显著差异(P>0.05,n=10);早期限饲组鸡的平均日采食量低于对照组,而后期限饲组鸡平均日采食量升高;限饲期间肉鸡料重比增加,而自由采食期间无差异.Real-time PCR测定结果显示:肉鸡下丘脑神经肽Y(NPY)、阿片-促黑素细胞皮质素原(POMC)和瘦素(leptin)受体mRNA转录丰度均随日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n=10);早期限饲仅引起下丘脑POMC基因转录的显著下调(P<0.05,n=10),后期限饲对下丘脑NPY、POMC和leptin受体mRNA无显著影响(P>0.05,n=10).以上结果提示:早期2周的隔日限饲显著减少了肉鸡的采食量,从而最终导致体重的显著下降.下丘脑POMC、NPY和leptin受体基因在转录水平上表现出对慢性限饲的适应现象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实施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46,实施针对性护理),分析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慢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早期静脉输注高氧液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静脉输注高氧液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10 8例 DAI患者按纳入时间顺序分为早期静脉输注高氧液组 (治疗组 ,n=5 4)和对照组 (n=5 4) ,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加予早期静脉输注高氧液。于治疗前后行 GCS评分 ,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 (除治疗后 10 d外 ) GCS评分在治疗后不同时期均明显增加 (P<0 .0 1) ,但以治疗组更为显著 ;治疗组的病死率为 2 2 .2 %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40 .7% (P<0 .0 1) ,且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 :早期静脉氧疗可显著改善 DAI患者的意识状态及其神经功能 ,降低病死率 ,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