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水稻机械化种植方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机械化种植已成为我国水稻栽播的重要方式。为进一步探讨机插与机直播2种水稻机种的技术优势,选择均等条件的2个田块进行对比研究,从成本、产量、效益3个指标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加强机插和机直播二元化技术推广模式,因地制宜地提高水稻种植的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2008年笔者以“秀水123”为试验品种,采用机直播、机插、人工直播三种不同种植方式进行水稻种植,并在成熟期进行农艺性状考察。结果表明,机插水稻的农艺性状优于人工直播的,而机插和机直播水稻则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促进建湖县水稻机械化种植,以建湖县主栽品种“淮稻9号”为研究对象,对机插水稻的生育特性和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水稻机械化种植提供生产经验.  相似文献   

4.
江苏仪征地貌多样,南部区域多为平原,中北部区域多为丘陵,仪征气候适宜,雨量充足,丘陵区域光照充足,水稻种植较为广泛,但由于丘陵地形的限制,机械化种植程度不高,传统的水稻种植成本又高,效率较低。因此,如何改变水稻种植方式,提高水稻种植的机械化水平,成为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笔者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提出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采用机插育秧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水稻种植的效率,还可以减少人工成本。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水稻机械化插秧和其它种植方式的种植效益,缓解晚稻插秧的劳动力矛盾,减少生产成本,特设立单季杂交晚稻机插与手插的同田大区对比试验,为生产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特定材料、设备和方式进行育秧,并利用插秧机进行插秧作业以代替手工插秧的一种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2007年崇明县推广机插稻面积5.03万亩,占全县水稻总面积的12.5%,占全市机插稻面积的50%  相似文献   

7.
含山县及周边县水稻生产种植方式主要有人工直播、机械化生产(机插和机穴播)及人工移栽,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农机化技术推广力度,水稻生产种植环节仍然是瓶颈,严重制约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推而不广,人工直播仍是当前水稻种植方式主流,这与科技发达的今天是不相符的。笔者通过对我县水稻生产主要方式利弊关系进行对比与分析,目的让人们清楚地了解水稻机械化生产好处,自觉转变观念,主动从事水稻种植机械化。这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需要;是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由于当前农村劳动力不足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使发展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日益迫切,但水稻机插水平低下限制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的发展。水稻育秧、机插机械及配套技术在农民实际应用过程中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影响种植效益,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完善机插技术宣传及培训体系,引进适宜安徽省实际现状的水稻机插机械,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机械及配套技术本土化适应性改进,是目前提升水稻机械化种植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前言:本文是笔者在黄池镇十二年来水稻机插示范推广的基础上,对为何要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如何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和机械化插秧技术的优点等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为大面积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积累了经验。也是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推广的转换,应用于水稻生产过程,这样既增加了农业效率,又提高了农民收入。提高了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战略目标。长期以来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整体水平不高,特别是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仅为  相似文献   

10.
水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是水稻种植新技术。在黔北地区湄潭县进行水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示范,包括水稻机耕、机播、机插、机收、烘干全程机械化。试验表明:全程机械化栽培亩产量为537.4 kg,较常规种植亩平均增加21.5 kg,增产4%,节本160元。  相似文献   

11.
钱晖  魏丽华  陈进红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1):1980-1984
围绕德清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为水稻种植机械化作业提供科技支撑和气象服务保障,本研究通过建立试验田块,对水稻全生育期的气象监测,分析了水稻生长的气候条件,研究了容易影响关键生育期的气象灾害指标,并且通过对比机插和直播2种不同方式种植的水稻生育期的多年数据,分析了两者的生育期进程和抗灾能力特征,得出以下结论,扬花期以前生育进程机插水稻比直播水稻快1月以上,而抽穗扬花期之后,两者之间的生育期接近同步;机插水稻对于梅汛期强降水具有更好的抗灾能力。本研究还开展水稻定量气象条件评述、农田小气候预报、灾害性天气预警、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等服务,为该粮食生产功能区做好粮食生产提供及时、可靠的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12.
水稻种植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更好地指导农户规范操作程序,进一步提高机插水稻单产、质量和经济效益,我们结合张家港市农业生态和栽培条件,经多年试验示范研究,系统总结出机插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重庆平坝地区水稻机械化湿润直播,以当地适宜推广的水稻品种为材料,与毯状苗机插进行田间比较试验,计算成本、测定产量和农艺性状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水稻机械化湿润直播实现高产8 590.5 kg/hm~2,但由于直播机械与草害的限制,几乎未实现节本。在条件适宜、地力条件优越的平坝地区,田间管理得当,机械化水稻湿润直播方式能够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4.
以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育成的水稻品种华粳5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华粳5号常规移栽、机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进行比较研究,采集了3种种植方式的农艺、经济性状、产量、投入(包括物料成本、机械作业费成本、劳动力成本等)等因子。结果表明:华粳5号3种种植方式的产量以机插为最高,常规移栽次之,直播产量最低;投入成本以直播栽培最低,机插次之,常规移栽最高;单位面积效益以机插最高,直播次之,常规移栽最低。由此可见,种植方式以机插在生产中最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机插稻生育特点及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机插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采用特定材料、设备和方式育秧,利用插秧机进行插秧作业以代替手工插秧的一种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具有提高劳动生产率、降  相似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导致了农业种植方式的改变,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生产也由传统的育秧移栽改为直播种植,结果导致水稻产量下降。为保证水稻的持续增产,以机械化解决劳动力矛盾,促使农户改变现有种植方式,以江苏省兴化市周奋乡为例,介绍农机应用经验,从品种、技术、示范、服务全方位入手,逐步将水稻育苗、机插推向市场化,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同类地区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水稻机械化精量穴直播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水稻机械化精量穴直播技术在安徽省水稻种植方面的可行性,对水稻机械化精量穴直播进行了试验研究,从产量、农艺性状、抗倒伏性、效益等方面,与水稻条播、撒播等水直播方式进行了对比,初步分析了不同水直播方式之间农艺性状及产量差异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精量穴直播分蘖势强,群体结构合理,穗粒结构协调,光合速率高,干物质积累多,抗倒能力增强,产量明显优于水稻条播和撒播,而且成本低,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8.
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是机插秧技术的发达地区,主要采用盘秧机插方式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日本水稻机械插秧的研究、推广与应用是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国家,起步早,发展快。在1970年,日本就实现了水稻插秧的机械化,到目前为止,99%以上的稻田都是机插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水稻种植方式对中粳稻产量的影响,以探寻灌南县最适宜的中粳稻种植方式,为当地水稻栽植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方法】以连粳7号为试验材料,比较了手栽、抛栽以及机插三种水稻种植方式下水稻产量及产量指标,生育期、种植经济效益。【结果】机插这种水稻种植方式中粳稻实际产量最高,较手栽及抛栽两种方式分别增产3.44%、1.59%;相较于手栽,抛栽和机插均可缩短水稻的生育期,其中抛栽可缩短3天,机插可缩短11天;在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种植纯收益由高到低依次为机插、抛栽和手栽,机插、抛栽分别较手栽每公顷可增加种植经济效益2488.6元、2056.6元。【结论】在灌南县中粳稻栽培中,机插可有效提升水稻产量、缩短水稻生育期、增加种植经济效益,是三种栽培模式中最省工、节本、增效的种植方式,值得在当地水稻种植区域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农机化发展的新问题、新任务,机插水稻的面积在不断增加,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15%,为了早日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产业化,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掌握了一些机插水稻的高产栽培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